张雅雯
河西走廊驿站兴于汉,盛于隋、唐,衍于宋、元,败于清。驿站作为丝绸之路上连接东西方经济、文化的重要节点,见证了古代河西走廊的兴衰更迭。河西走廊驿站现虽已衰败,但其场域选址的设置和地域生态的特性等对现代建筑的选址和布局仍有重大影响,可供挖掘和深入研究的内容依然颇多。目前研究驿站文化的专著主要有郑游的《中国的邮驿与邮政》、刘广生的《中国古代邮驿史》、臧嵘的《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等。还有一些研究驿站文化遗存的文章,如邵如林的《“河西文化”论》对河西文化内涵及其对中原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细致梳理;马智勇的《丝绸之路上的邮驿文化》对河西走廊驿站文化的历史渊源、现有遗存(烽燧、驿站)及其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李函梦的《张掖黑水国:一部佚缺的历史典籍》、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等调查报告和考古报告也对河西走廊驿站文化遗存进行了研究和梳理。目前学术界对于“河西走廊驿站文化”的研究日趋完善,但研究多见于古代史、考古和旅游等学科,关注的主题主要在军事防御体系、交通地理、信息传递等方面,对于驿站文化遗存的保护与开发研究较为匮乏。本文通过利用资料整理的方法对河西走廊驿站遗存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梳理,以期为河西走廊驿站文化遗存在当代应用价值的重启探索新方向。
河西走廊驿站遗存保护现状及应用价值
河西走廊驿站历史沿革及保护现状
驿站原为邮传,汉代改邮传为邮驿,进入元代以后才统称为驿站。驿站是在国家出现后,为适应政令下达、军情传递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仅供政权专用的官方通信组织,一般官员使用时会受到些许掣肘,普通百姓则无权使用。从中央到地方、京师到边关,公文书信的传递、军事情报的上送、過往官员和专使的接待乃至罪犯的押送等,皆经由各级驿站来完成。自霍去病两次西征,河西走廊并入中原版图后,汉武帝在此相继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邮驿系统开始向西延伸。现如今,过往密布在交通要道上的驿站多已被废弃,具体位置和名称也随着驿道更改发生了多次变化。但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建于“咽喉要道”上的驿站建筑仍留有遗存,诸如沙州悬泉置、甘州峡口驿、甘州小沙河驿等。
1.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位于甘肃海拔约1700米的戈壁滩深处,气候恶劣。因可用的建筑材料有限,故建筑主体多就地取材,土坯砌筑。在场域选址方面,驿站建于三危山北麓戈壁边缘,北与汉长城烽燧两两相望,东南有一山沟直通“吊吊泉”,位置得天独厚,满足了驿站在军事防御和生活生产等方面的需求。在社会职能方面,悬泉置地处交通要道,是维持西部边疆的“稳定器”和“中转站”,既负责国家公文书信、紧急军事情报的传递,又监管接送官员、怀柔少数民族、平息内乱和押送犯人等各项事务。为满足驿站多重职能需求,建筑在功能布局上置有马厩、房屋及附属建筑等。
悬泉置是河西走廊现存最为完整的驿站遗址,自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这座封存千年的官方驿站便逐渐浮现在世人眼前。2015年播出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就针对“悬泉置”单独制作了一期,再现了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了悬泉置在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中通信和招待的重要作用。2019年12月,由敦煌市人民政府与省公路交通建设集团主办的悬泉置交旅融合项目正式启动,项目以历史、文化为依托,以推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为目的,通过建筑仿古、传统文化活动重现、文化路线重游等线下互动手段进行文化输出。对于悬泉置的保护与开发来讲,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但在悬泉置遗址的再生与重塑以及文化的输出形式上依旧过于概念化,群众无法对它进行深入认知,甚至会因输出力度和精准度不够,对它产生误解和认知偏差。
2.山丹峡口驿
峡口驿地处三山环绕的孔道之处,与明长城相连,历来为军事要地。出于边防需求,城墙在建造上,基以石条,内置夯土,外包砖石用以加固。在生态环境方面,峡口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为解决生活用水问题,驿站在建造时采用陶瓷管道进行引水设计。区别于中原地区驿站,地处边疆的峡口驿因长期驻军,随军家眷众多;同时它又处在往来西域的使者和商贾途经河西走廊绕不开的歇足之地,便逐渐由驿站发展为驿城。在功能上,配有店铺、营房、寺庙、民舍、马号等设施,便于军户营生和接待商旅、使臣。
隋唐时期,河西贸易发展兴盛,西域客商纷至沓来。隋大业五年(609),隋炀帝在今山丹县焉支山下聚集西域27国王臣,召开“万国博览会”,开启了政府主导下的中西贸易往来先河,促使山丹古城出现“是城如此宏伟,故需一日之程乃能横过之”的繁荣景象。山丹古城在清末仍被使用,直至兰新公路开通,往来行人开始沿新路行进,峡口驿逐渐凋敝。而当今此地的汉明长城烽燧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早已被人熟知,但山丹峡口古城却依旧无人问津。峡口自然景观独特,是中国的“露天长城博物馆”和极佳的影视外景拍摄地。2008年,敦煌研究院出资对驿城西城门、过街楼进行维修,古城逐渐被重视。
河西走廊驿站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应用价值
河西走廊作为中原通向中亚、西亚的咽喉要道,连接着亚洲、非洲、欧洲三大洲的贸易与文化交流: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生态资源和文化背景决定了河西走廊在驿站建筑、驿站制度等驿站文化上遗存丰富。全面挖掘开发驿站文化遗存,对河西走廊的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传承华夏文明
文化遗存是一个国家的根。只有在国家文化安全得到保障时,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才具有文化底蕴。自汉朝一直延续至清朝。河西走廊驿站作为封建王朝设立在河西走廊上的通信组织,担负着接待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互派使臣、宾客及僧侣的任务。八方人员汇聚此地,为河西走廊带来了简牍文化、边塞文化、长城文化、丝路文化、敦煌文化、宗教文化等众多类型文化。传承留存至今的河西走廊驿站文化,是激发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情感之源和力量之魂。
2.改善河西走廊经济环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显得愈发紧要。河西走廊作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咽喉要道”,在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中西方贸易得到保障。大量丝绸、茶叶、药材、香料、皮革、宝石等商品开始互为流通。作为见证从汉朝至今丝路贸易发展历程的重要载体,河西走廊驿站在经济上的价值不可估量。着力探寻其文化溯源,深度开发驿站文化在当代经济社会中的应用价值,通过“互联网+”、数字化示范等展示方式提升大众对河西驿站文化的价值认知,进而全面提升驿站文化的区域影响力。这是盘活河西走廊文化资源,改善河西走廊经济环境,提升其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3.彰显河西走廊文化特色
2021年10月22日,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河西走廊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综合考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定位、产业基础、交通布局等多方因素,试图构建“一轴、四圈、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甘肃省政府的发展战略日益将河西走廊提上日程,而集聚农耕文化、游牧文化、西方文化、中原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等于一体的河西走廊驿站文化,是推动河西对外贸易、文化传播的强有力支撑。利用河西走廊驿站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扩大河西走廊驿站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人来此追根溯源,对于推动河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河西走廊驿站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策略
以“戏剧”传承文化
社会正在全面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新时代的年轻人,面对“文化”这类具有厚重感的事物时没有太多精力去感知,因此,可以将河西走廊驿站文化元素植入“戏剧”之中,使驿站文化和戏剧艺术巧妙“嫁接”,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让年轻人对驿站文化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书本、学校和旅游景点等处,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认知。2021年,河南建业集团推出了一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该项目就是以戏剧艺术的形式,以“黄河、土地、粮食、传承”为主线,让游客在城门下、车站旁、礼堂外、隧道后、仓库边、大院里的21个剧场,以坐、站、行等方式与演员互动,去触摸、去体验、去感知演员所演绎的黄河故事。河西走廊驿站传承千年。将河西文化与“戏剧”相结合,必然会让人耳目一新。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弘扬驿站文化,更有利于拉近当下年轻人与驿站文化的距离,让驿站文化变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从而取得良好的文化传播效果。
以“游戏”带动文化
“互联网+”时代,网络游戏已然成为青年群体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等发布的产业报告,2021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2965.13亿元,同比增长6.40%。近五年,游戏出海呈现平稳上升态势。将河西走廊驿站文化与网络游戏相融合,让驿站建筑和驿卒生活方式等文化元素在网络游戏的虚拟世界中得以复原、再现,这不仅能够让玩家体验祖先在大漠戈壁“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的艰辛,还能够让玩家感受驿站“内计六十街,每街各延达于官署。吾人往游一城门,知其墙厚各九十臂”的繁荣,还能让玩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驿站文化,感受驿站文化的魅力,從而主动去探寻文化源头。为确保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游戏开发商可以和史学界权威人士合作,规避文化传播过程中过于娱乐化、庸俗化、碎片化等问题,重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用“科技”保护文化
2020—2021年,数字文化产业等数字化相关产业愈发受到国家重视。全球博物馆意在积极主动加入互联网大军,以维持与社会和新生代年轻人的联系。数据显示,全国被调查的文物的数字化比例为44.11%,其中珍贵文物藏品的数字化比例为67.82%。相较于博物馆内的文化遗物,文化遗迹具有体量大、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不易保存等特点。
河西走廊驿站是历史发展遗留下来的、无法再生与重建的古建筑文物。现存遗址多处在沙漠、戈壁地带,风沙侵蚀严重,其维护技术和维护难度相对较大。虽然部分驿站遗址现已开发为旅游景点,但在开发过程中依旧存在保护意识薄弱、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游客对驿站建筑本体及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等问题,使得遗址不仅没有得到保护反而加速被损毁。针对以上问题,借助数字化技术媒介,对河西走廊驿站文化进行数字转化,通过图像、视频、音频和交互展示等方式实现驿站文化的采集、存储、管理、传播等工作,既可减少人为产生的损坏,又可扩大传播受众面,丰富传播内容,为河西走廊驿站文化的保护与重启带来新的机遇。
河西走廊驿站文化遗存保护与开发的意义
使臣仆仆、商贾云集的河西驿站,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见证了河西走廊的风云变幻,为驿站文化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与物证。然而,再璀璨的历史也终有落幕之时,以往辉煌的驿站,现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鲜为人知。以历史文献为依托,梳理河西走廊驿站文化遗存及保护现状,针对遗存修复难、大众对遗址的保护意识弱等问题,结合时代需求提出用“戏剧”“游戏”“科技”重启驿站文化的建议。通过对河西驿站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赋予驿站新的使命,让其不被时间的流逝所磨灭。
参考文献
[1]郑游.中国的邮驿与邮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曹伟.中国古代邮驿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3]刘广生.中国古代邮驿史[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6.
[4]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5]邵如林.“河西文化”论[J].西北史地,1995(02):73-89+98.
[6]刘兴全,许艳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20-27.
[7]何双全.甘肃敦煌汉代悬泉置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0(05):4-20+97+2+1.
[8]林茂森.山丹峡口见证甘凉古道的历史风云[EB/OL].(2016-06-28)[2022-05-01].http://gj.yuanlin.com/Html/ Detail/2016-6/29317.html.
[9]左祺琦.地方传统文化与网络游戏融合发展初探[J].中国出版,2021(04):24-26.
[10]莫代山.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技术传承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8(01):67-74.
[11]孙海芳.河西走廊驿传文化遗存初论[J].丝绸之路,2019(01):97-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学科建设项目“一带一路”生土材料国际联合工作营(项目编号:SJX-20210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