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楠 陈佳平
黄河是中华文化之根、灵魂之源,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黄河地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对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黄河流域有大量的古文化遗址,跨越多个省份,在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大背景下,必须坚持统筹协调,统筹规划,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黄河的生态保护和高品质发展的有利条件,形成“一盘棋”,盘活黄河治理文化,形成一套完整的黄河治理体系,实现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全面提高黄河治理的质量和水平。
劳动人民的文化象征——“黄河号子”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地区,船工职能需求也各有差异,因此创作出不同类型、流派的劳动号子,如抢险号子、土硪号子、船工号子等。这些号子的节拍,根据不同的劳力种类和强度而有高低之分,有快有慢,有的简单,有的复杂。“黄河号子”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沉淀中,已成为黄河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民间音乐。“黄河号子”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劳动伴奏,而是黄河文化的一种象征,在黄河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号头”根据不同的劳动条件和工作强度而临时创作号角,创作者的社会地位和其所处的复杂的创作环境以及相对简单的创作目的,使其所创作的内容丰富多彩,长短不一:或描绘黄河沿岸自然风光、古迹传说,或悲叹船工的悲惨命运,或抒发对船工夫妇的真情;具有鲜明的民间特征以及文学性和趣味性,黄河流域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是黄河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有重要作用。“黄河号子”的重要功能和价值,除了以上两点外,最重要的是其具有象征意义和内在的文化意义。黄河的号子,是一代代黄河人最真实、最纯粹的呼喊,包含了黄河人的喜怒哀乐,也表达了他们顽强奋斗的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黄河号子”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劳动歌曲,它更是黄河人民生活与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一曲由黄河人民谱写的人生赞歌。“黄河号子”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一代代劳动人民传唱“号子”,人民的感情得以联结和传递,同时也见证了黄河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黄河号子”是黄河文化最典型的代表。“黄河号子”反映了黄河人民豪迈乐观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团结协作、同舟共济、不畏挑战、攻坚克难、奋勇向前的精神力量。“黄河号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
“黄河号子”保护的现状与面临的困境
“黄河号子”在近代物质文明和高科技的压力下,其所赖以存在的特殊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黄河号子”面临失传的困境。
第一,传统的手工业生产工具已无法适应现代的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黄河号子”是特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发展的结果,其产生与生长的生态、文化环境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并且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与生存模式逐渐消亡。许多汽车,甚至是气动轮船,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木船运输方式(如撑竿拉纤等繁重的体力活),而随着治黄的机械化,以往数百人打桩、筑桩、防洪的集体劳动场景也已消失,为协调动作、统一节奏、激励斗志而诞生的“黄河号子”,如今也已失去作用,丧失了其所依托的社会与人文氛围。“黄河号子”存在的空间越来越狭小,逐渐被人们淡忘。
第二,“黄河号子”是一种民谣,其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创作与传递“黄河号子”的客体不断减少。“黄河号子”过去是由水手代代相传,不过许多工人年龄较大,大多居住在乡间。与之相反的是,如今大部分青年群体大都居住在城市,与过去水手所处的年代和生存条件相差太大,愿意聆听、了解“黄河号子”的人并不多,愿意学习、继承的人更是微乎其微。只靠“黄河号子”家族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年轻人更喜欢追逐潮流,所以“黄河号子”的家族传承也很难继续下去。因此,“黄河号子”同其他非遗项目一样,面临着传承人断层和后继乏人的问题。
第三,“黄河号子”类型丰富、形态多样、流传范围广,这为“黄河号子”的保护与传承增加了难度。三门峡卢氏县卢氏劳号,三门峡黄河码头号子,郑州荣阳市的黄河号子,郑州中单县的黄河号子,洛阳市吉利区的黄河号子,济源市的黄河船工号子;山东东营市东营区、德州市齐河县、济南市泺口、滨州市都有黄河号子。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以及方言、文化、民俗、传唱环境的不同,“黄河号子”的“腔调”各具特色,导致收集、整理、学习、传承“黄河号子”非常困难,许多地方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局面。
第四,“黄河号子”的保护方式和所表达的传统思想的落伍也是其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目前,保护黄河号子的方法主要还是早期发证、整理、收藏、保护号子资料、发行号子文献、录制黄河号子、建立黄河號子博物馆和文化遗产数据库等。当然,这样的静态保护方式是“黄河号子”保护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能完全体现“黄河号子”的魅力和价值,也不能将其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很多地方都在努力将“黄河号子”舞台化,创作了很多以黄河为题材的戏剧,但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黄河号子”的传承之所以面临困境,首先是因为舞台化的“黄河号子”脱离了原始环境,只保留了歌词和曲调,失去了“黄河号子”所具有的纯真和泥土气息,其艺术本质逐渐褪色;其次是因为大部分表演者在实际工作中缺少运用号子的经验,只能通过模拟的工作场景来理解、诠释和表演“黄河号子”,导致表演失去应有的艺术效果,不够逼真;最后是缺乏真正的传承者和演员,演出项目太少,表演形式单一,传承者和演员很难通过舞台表演获得可观的收入,也很难在市场上盈利,过度依赖国家财政补助,使其长期缺乏活力。也正因为如此,黄河号子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和保护的对象。“黄河号子”的没落甚至消失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实,“黄河号子”只要得到合理的保护和有效的传承,就可以在当今社会显示出其独有的价值和魅力。
黄河号子与黄河治理文化的建设策略
静态的保护和动态的传承
黄河在运输技术等方面与以前相比有较大的改善,而黄河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却逐渐丧失,因而要完全还原其原有的文化生态已不可能。针对“黄河号子”的底层性、高亢性、合唱性等特点,积极探索“黄河号子”的保护与传承,扩大“黄河号子”的宣传和传播范围,使其不再是现代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补充,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载体。继续加强对“黄河号子”的抢救和治理,以口述历史、录音、全程录像等方式,对与“黄河号子”相关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进行系统整理。
除上述诸如“博物馆”类型的静态保护之外,对“黄河号子”的动态传承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毋庸置疑,黄河号子原有的生态条件已无法复原,因此我们可以在现有的社会、文化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下,对“黄河号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革新,使之与当今的流行歌曲、黄河流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使之在不断的发展和变迁中得到传承,而不是单纯的机械性保护。正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说:“根据不同自然和历史环境、不同的群体,在传承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从而增强人们的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黄河号子”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当前的社会和文化大环境中,不断地发挥自己的魅力和价值。
培养传承人
“黄河号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种重要的活态文化载体,既担负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又肩负着创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黄河号子”传承人的主体地位应得到保护,不仅要对其进行物质上的奖励,还要予以其充分的尊敬和认可,为其创造多种形式的号子演出平台,为其传授徒弟技艺提供诸多便利。同时,也要让大众对“黄河号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让人们了解和认可“黄河号子”,让人们在了解和学习“黄河号子”中弘扬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营造一个共同的“号子”传承氛围。传承者很重要,其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认同。只有具备好的传承环境,才能让“黄河号子”的传承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
推动非遗产品与市场之间的良性互动
“黄河号子”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国家的资金支持,但是不能只靠“输血式”的方式,更要发展自己的经济,挖掘市场的潜力,走市场化之路。“黄河号子”要走上舞台,就必须要创造出一种有趣、让民众喜欢的节目,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黄河号子”的原汁原味,彰显出它独特的地域性和底层色彩,同时还能与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共鸣。比如,利用黄河的天然景观和现代的“实景再现”技术,让“黄河”上的声音再次响起,从而形成一种文化特色。同时,要开展各种互动体验的演出,使观众与“黄河号子”有更密切的联系,让民众能够更好地倾听和体会“黄河号子”。通过这种“以号养号”的方式,不仅能使“黄河号子”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使“黄河号子”的发展成为一种健康的循环。
強化区域与城市的联系,营造黄河生态环境
“黄河号子”的分布范围很广,涉及多个行政区划,因此,必须发挥“黄河号子”所在地区的领导地位,打破传统的保护主义,加强合作,促进“黄河号子”的跨省保护,凸显“黄河号子”的集群效应。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政府、文艺工作者或继承者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必须大力倡导、调动社会各层面的力量来保护“黄河号子”,发动更多的社会组织和民众传承“黄河号子”,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保护机制,为“黄河号子”的保护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黄河号子”的传承与发展。在黄河治理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中,必须充分认识到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时还要兼顾上游和下游的差异。对黄河上游的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的上游水源涵养区要加强保护,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提高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在中游地区,重点是治理土壤污染,通过修建梯田、堤坝等工程来控制黄河的水污染;而在下游,则要加强对黄河三角洲的保护,建立一个良性的江河生态体系,保持其生态多样性。
黄河治理文化保障
当前黄河正面临着“水少沙多”的困境,必须正确把握“水—沙”关系调整的关键点,推动“水沙”调控机制的不断完善,突出九龙治水“分头”管理,开展“河滩整治”“河滩综合治理”,缓解黄河下游泥沙问题,确保黄河的生态安全。黄河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要保证水资源的合理使用,就要做到以水定城、以地定地、以水定人、用水定产量,使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黄河流域的治理中,应秉承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观念,强化新时期的“绿色发展”观念与行为意识。在黄河长期治沙过程中,中国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改变,从“治黄”到“护黄”,再到“兴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观念在中国萌芽与成长。大禹“治水顺水之性”、贾让“治河三策”、明朝潘季驯“放淤固滩”等思想,都包含着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要正确调整黄河流域人口、城镇工业发展,坚决杜绝不合理用水的现象,大力发展节水型工业和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推广社会节水,从粗放用水转变为集约用水,使黄河高质量发展。黄河治理文化开发和保护必须坚持宜水则水、宜山、宜粮、宜农,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使黄河文化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
“黄河号子”的艺术和精神价值并没有随着其实际作用的消失而消失,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护和传承“黄河号子”是当务之急,应继续探索科学化、开放式的保护途径,合理开发和利用黄河号子,使其在生产性保护中得以生存和延续。注重黄河文化保护与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强顶层设计,对重点问题深入研究,创新管理机制体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记全,国庆忠,谭泽媛.依智慧性内涵传承发展黄河文化浅探——以济南市为例[J].科技风,2019(22):237-238.
[2]刘忠生.铸就黄河文化之“魂”——渭南市文化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综述[J].西部大开发,2020(05):70-75.
[3]史春燕.我国黄河流域城市的历史文化探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97-98.
[4]盛荣康.韩城市:突出黄河文化特色用心构建“大关中”研学新格局[J].陕西教育(综合),2018(07):68-69.
[5]李伟.黄河与齐鲁文化研究的价值、现状与展望[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2):82-87.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22年度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时空维度的‘黄河号子’发展与创新研究”(编号:2224004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