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影响分析

2022-07-03 12:43余思伟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3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灵敏度前列腺癌

余思伟

摘要:目的:探讨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60例入组,为患者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CT检查,对比病理结果分析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在60例检查患者中,病理确诊前列腺癌阳性50例,核磁共振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高于CT诊断(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诊断中为患者实施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整体诊断灵敏度,使患者获得准确诊断。

关键词:动态增强扫描;核磁共振;前列腺癌;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 R73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3--01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文献中曾报道,前列腺癌临床发病率较高,前列腺癌临床中老年群体患病概率高于青少年,属于男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前列腺癌诊断主要包含直肠超声、C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等检查,但上述方法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概率,容易诱发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受到延误[1]。近几年,研究发现,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对患者的前列腺结构清晰显示,临床应用广泛。本研究选择癌症筛查的前列腺疾病患者中实施CT检查、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自2020.2-2021.9针对于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实施选择,共计60例,纳入标准:存在小便异常、精液带血、尿中带血、胸背部以及臀部存在疼痛等前列腺癌症状,积极接受本次研究及癌症筛查者;排除标准: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者。年龄为45-87岁,平均年龄66.84±0.06岁。

1.2方法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应积极确保患者胃肠道内保持清洁,检查前应指导将膀胱排空,使其尿液对检查结果的干扰减少。患者应保持仰卧位,为其实施SE系列扫描,并由耻骨上端2cm部位为患者依次实施前列腺矢状位、横断位、冠状位扫描,时间间隔120s,为患者实施视野参数设置180×180cm,层距应控制为3cm,矩阵设置为384×380,为患者实施高压团注方式对其肘前静脉实施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注射,注射剂量应控制为0.2mmol/kg,注射速率3ml/s,并为患者实施20ml生理盐水注射,10s后应为其实施扫描。

CT检查:为患者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TSX-101A日本),检查前指导患者饮水100ml,保持在仰卧位,扫描范围与核磁共振相同。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指标:特异性=P/(L+P)×100%;准确率=K+P/(K+L+M+P)×100%;灵敏度=K/(K+M)×100%,K为真阳性、L为假阳性,M为假阴性、P为真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应用效果采取SPSS22.0软件实施分析,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表示为(n,%),卡方行使指标检验,如对比后得到P<0.05,则有意义。

2.结果

2.1前列腺癌诊断结果分析

在60例检查患者中,病理确诊前列腺癌阳性50例,占比83.33%,数据结果见表1。

2.2核磁共振、CT检查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比较

核磁共振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相比于CT诊断更高,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结果见表2。

3. 讨论

前列腺癌患者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剧,数量不断增加。前列腺癌患者病症早期不具备明显的典型症状,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通常病情已发展到中晚期,预后效果不够理想。前列腺癌患者病症早期诊断为其制定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关键。针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诊断的常见方法有CT检查、直肠指检、超声检查等,但仍然具备一定的漏诊及误诊,诱发临床诊断准确率降低。对患者的疾病预后效果评估造成一定影响。病理穿刺活检检查准确率相对较高,能够针对患者实施明确诊断,但其具备一定的创伤性特点,因此临床应用具备一定的限制[2]。伴随磁共振检查技术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为现阶段前列腺癌检查诊断的重要办法,其能够在前列腺癌诊断过程中实施并体病变活体组织内的水分子弥散活动检查,具备较高的敏感性,观察病变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能够为患者临床信息提供支持。核磁共振功能检查对于人体不具备较强辐射,扩散加权成像核磁共振能够定量定性的对于前列腺癌进行分析,因此,临床上针对前列腺癌的检查逐步在临床中应用扩散加权成像。核磁共振检查能够通过给定的b值实施计算成像,有效获取弥散系数图像,ADC较低则表示弥散系数图像值低,则表示水分子运动受到一定限制,属于肿瘤细胞的可能性较大。肿瘤细胞相比于正常细胞水分子含量有所差异,同时,肿瘤细胞当中的水分子含量较低则表示运动受限。核磁共振检查中具备较多参数,能够对于多序列进行检查。同时,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能够针对于肿瘤血管生理特征进一步评估,实现组织器官联合性病变鉴别,应用核磁共振扫描检查可针对患者实施对比剂注入,针对于病变处的血管密度进行有效观察,对于患者疾病进行全面诊断[3]。

本文研究显示,核磁共振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相比于CT诊断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更高(P<0.05)。

综述,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包立明. 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的价值[J].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04):564-565.

[2]李志刚.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当代医药,2020,27(04):183-185.

[3]严梅. 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91+193.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灵敏度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应用动态增强MRI联合DWI的诊断效果分析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退变影像学研究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50岁以上男性应做前列腺癌筛查
前列腺癌早诊早治:解除“难言之隐”
阻力系数为定值时弹道参数对气动参数灵敏度分析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
数值越高,音箱越好?走出灵敏度与信噪比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