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梅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提出培育以“学”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倡导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成长为技术使用者、技术设计者和技术反思者,从而成为具有未来技术胜任力的数字化时代的合格中国公民。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对未来数字化公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应把知识作为提前预设好的结论单向地传授给学生,不能用教师的“威信”去“降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应该更注重理解、分析和应用。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以培育信息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把信息技术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应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的视角去观察、行动和思考,并在对真实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中进一步提升理性认识,逐步建立起信息技术知识之间的关联。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在课程中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给予学生最真实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探索了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学科在高中阶段需要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测试是学习的动机之一,但更多的学习动力应该源于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好奇心。自2020年9月信息技术新教材启用以来,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应对学测考试上。特别是在讲解Python 程序内容时,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就题讲题”,以练习刷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程序的理解,容易导致一批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如何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兴趣,引燃生长点,笔者做了如下思考与尝试。
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毫无选择地接受外部呈现给他们的任何事物,而是在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新的内容进行解读。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生前概念进行诊断,结合学习内容设置恰当的情境,将学习任务与学生的原有经验联系起来。调查发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场景通常是激发其前概念的最佳情境,能有效解决学生已有经验和将要学习的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
学业情绪指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学业有关的主观情绪体验。学业情绪存在两种不同的来源:一种是由学业成败所引发的各种情绪。比如学生在课堂练习全部正确时感到骄傲,在没有完成时感到羞愧。另一种是伴随学习活动本身而产生的情绪。比如学生在学习自己喜欢的内容时感到快乐,在老师提问时感到焦虑,在小组讨论时感到轻松。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能判断出学生的学业情绪,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避免学生陷入消极情绪中无法自拔。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的主观判断。学生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影响其后续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在完成阶段性学习内容后,要及时进行反馈,提优补弱,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升的空间,激发其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科自信和能力自信。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共有5 种不同版本的教材,江苏省主要使用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和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教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对教材中部分内容打散再融合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和课程效果,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
在第一轮教学中主要采取的策略是按照书上的内容进行顺序讲解,同时横向对比其他版本的教材。笔者在教学结束后反思,发现有些章节的内容可以进行解构重组,有些独立的“小项目”可以整合成“大项目”,更便于学生学习。
以教科版必修1 第三单元“认识数据”为例,“数据探秘”是项目主线,贯穿于“探秘数字化”“网络购物”“旅行助手”和“账户安全”4 个小项目中,共计6~8 课时。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认识了我们身边的数据,但是对数据如何在计算机中呈现等问题没有深入理解。“探秘数字化”这个小项目能让学生认识并体验文本、音频的编码过程和原理;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后再推进“网络购物”和“旅行助手”这两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结构以及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账号安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整个过程一脉相承,环环相扣,能让学生对数据有更深刻的认识。
从独立的“小项目”到融合的“大项目”,既可以将教学目标和信息素养沁润到每节课,又能整合各章节内容,达到跨章节融合实施的效果。
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自主性,重视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对教学内容内化后的内在感受。在最初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科特点倡导“做中学”,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枯燥生涩的理论知识时,教师会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用模拟实验的方式营造学习氛围,达成学习目标。但是,学生在学习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这本教材时遇到了瓶颈。必修2 中的部分知识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更多的内容偏硬件实操,相对较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用中学”的策略成功突破了瓶颈。
比如学生在学了“组建无线局域网”这节课以后,可以将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当家里的无线局域网在使用中出现小问题时,学生可以尝试自主解决,做到学以致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反过来促进其对知识的渴求,提升学习的内驱力和自主性。以“学”为中心的真正价值不仅仅在于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更多知识,还在于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感受、体验情感、提高认识并将知识内化成智慧,最终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且形成了多样化的能力结构。从“小项目”到“大项目”、从“做中学”到“用中学”的内容基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握好落脚点。
新课标在学科教学内容上强调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使学习在情境中真正发生,需要创设一定的项目主题引领教学,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处理教科版必修1 第三单元“数据编码”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对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二维码的编码原理和制作方法非常感兴趣,于是顺理成章地引入“探秘二维码”这个项目主题。鉴于“数据与结构”内容理论性较强,笔者结合当前盛行的网络购物,以“包裹的旅行”为项目主题,引领学生逐层揭开数据结构原理。
在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时,教师要分析学生所处的认知环境,设计贴合学生现状的项目主题,可以是贯穿整个单元的大项目,也可以是具体到某一小节的微项目。
信息技术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一线教师肩负的责任,为此笔者做了如下实践研究。
以“探秘二维码”为例(如下页图1 所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笔者围绕项目引入、项目分析、项目实施、项目总结四大方面进行探究,在分解、细化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学科核心素养浸润其中,促使学生在学习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图1 “探秘二维码”项目探究流程图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诉求,注重以项目迭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是推行实践出真知。探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试错的机会,学生只有经过亲身体验后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对“探秘二维码”项目进行探究时,笔者创设了“扫一扫”“试一试”两个模拟真实情境的实验,学生可以借助平板电脑或者通过“在线解码器”完成实验探究。在此实验中,学生亲身体验了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反思与归纳获取了直接经验,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是巧用数字化工具。项目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但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为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搭建学习平台或者提供数字化工具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样以“探秘二维码”为例,学生通过实验掌握相关知识后,对二维码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适时推出体验、尝试和挑战制作二维码的三个进阶活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体验活动。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喵喵机”(口袋打印机)将学生制作的二维码直接打印出来,物化了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巧用数字化工具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和适应性,引导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活动,帮助学生学会有效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多途径化解问题的思维能力,优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三是提升拓展性思维。项目迭代的过程亦是思维碰撞与提升的过程,碰撞的火花不但会在生生之间产生,也会在师生之间发生效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实施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基础上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补充解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讨论,复盘体验过程,有助于拓展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找准切入点,嵌入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情境,及时关注学生的体验,时刻秉承以“学”为中心的理念,针对不同学情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以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