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应解决的篮球教学问题及实施路径

2022-07-02 05:07:00刘娇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灌篮 2022年5期
关键词:接球篮球思政

刘娇 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一、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篮球教学中专注知识技能培育,少理论知识素养培育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众多教师还未厘清先进的教学模式,或没有注重教学目标引领作用,只是一味地注重技、战术教学观念——僵硬教学模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专注技能培育,少理论知识素养培育。教师专注技术和战术而教,学生为应付技、战术考核而学,这样,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技、战术方法,从而对于理论知识一概不知,生搬教材,忽视适应社会和学校多向多层次的需求。篮球教学意味着如何去教学生,而不是训练学生,是“教”与“学”相互联系的过程。理论知识是支撑材料,从中理解去做、学,弄懂专业技能,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忽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二)篮球教学中专注专业训练培育,缺少人格修养培育

把一堂篮球课变为一节专业训练课。教学与专业训练有一定的区别,教学和专业训练的对象不同,不能用专业训练方式来教学,这样会造成学生思维固化,自我革新意识下降。缺乏带动篮球运动的推广与发展,从而影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只为训练而训练,学生只为练习而练习,这是一种僵硬的教学模式,学生按部就班,缺乏个人思想及自主意识。篮球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观察、分析、归纳。教师不仅强调注重专业训练,更加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素养的培育。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技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掌握技战术,从而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不能有了成绩,少了个人素质修养。如有的学生在比赛中显示出自己的无礼傲慢,不把裁判、规则放在心上,而篮球本身就是身体接触较大的运动。一旦身体产生接触,难免会发生碰撞,这时,学生只关注比赛及得分成绩,甚至辱骂裁判等行为。这些行为都应由教师加以教育引导,教育学生有知识、懂理论。

(三)篮球教学中专注课堂传授,轻互动练习培育

篮球课堂教学有这几个步骤: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课堂、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较为严重,照本宣科、照搬教材;一堂课传授超纲内容;教师身份颠倒,忽视学生为主体的宗旨,一味讲解示范。学生开始接受新内容时处于懵懂状态,缺乏理解探究,从记忆到理解再实践。教学中未从这几个领域着手,与教学内容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课堂气氛较沉闷,课堂效果不理想,学生对该内容没有产生兴趣,互动探究练习下降,忽视分析、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的培养。

二、课程思政如何与篮球教学融合

教学——不是单单地做宣传,上课到下课,而是“教”与“育”之间的衔接。从传统的教学观念到至今的课程改革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必不可少。教学不是为了单一地把知识传给学生,而是从学习知识中综合提高个人素养,塑造自身价值。

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将课程思政的“德智体美”理念融入教学体系中,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以及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意向,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在以下几个方式中采用课程思政元素:第一,凸显课程本质“立德树人”,无论是篮球教学还是其他教学,都要从培育什么样的人开始,以德育人,以德服人,才能做好教学的基础。“一流的课程应该是实现知识传授、价值观引导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的课程,其中的价值观引导就是课程思政”。如在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之间的相互致意及对裁判的尊敬、规则解释的理解等全方位贯穿,追求育人无处不在。体验让学生无论在课中还是在比赛中学会严守纪律、端正思想等教育,让学生明白在体育活动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第二,将课程理念贯穿篮球教学流程,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实行创新型教学方式及创新型教学手段,锻炼学生高阶思维、能力与素养的培育。篮球本身是一项技术性、战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需要教师运用灵敏、较为逻辑性强的教学方式带动学生的“反思创新”。如不仅能线下教学,而且可以结合线上多媒体的应用。学生通过某一个篮球运球动作观摩,从中得出自己的反思及一些建议。运用这一教学方式,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教学深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反思探究;创新实践能力;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三者深度融合。将课程信念、教育素质、专业素养、个人发展等思政元素渗透到篮球教学过程中。不仅为体育课程教学增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时代需求人才,而且也能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第三,教师应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把体育终身发展精神和健康第一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当中。女篮精神的发展,NBA 篮球比赛的发展,CBA 篮球比赛的发展,平时篮球比赛精神等贯穿教学中,使学生体会这种体育精神,融入这种精神,学习这种精神,形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学。同时,在学习精神过程中,注重健康第一理念,健康的体魄是学习的前提。作为一名专业体育生,不仅要身体健康,还要具有心理健康,同时营养方面也要做到均衡。篮球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安全原则,篮球运动带有攻击性,不避免有身体冲突及各方面损伤。教师教学时,灌输健康第一理念,促进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忘健康及终身发展。

三、思政下篮球教学应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篮球教学中知识技能与理论素养相结合

课程思政元素下,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实践,也是理论素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中,从专业知识讲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加强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能力。此时,理论素养是核心,从思想的灌输到分析再到运用,不仅是理论知识传输,同时也是课程育人的职责。只有技能与理论相结合,才能凸显教学效果。篮球的技能性较强,教师应注重不能单单直观性技能,此时智育也发挥重大作用。灵活性运用知识,创新性使用知识是课程育人的前提。

(二)课程篮球教学中树立专业训练与人格素养结合

在教学中,进行人格素养培育,育人与教学结合,学生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做人,无论你有多高的学历,丢失个人的人格素养,将会失之大才。学习中要刻苦努力、刻苦钻研、尊重师长,创新自己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只是专业的训练,也不只是单单的德育课,而是两者相结合,将课程思政带入、融入篮球教学中。

(三)课程篮球教学中进行合作探究,培育学生兴趣

课堂中教师讲解示范是基础,要实时关注学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以学生为本,学生终身教育为任务。教师教学中要积极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之间进行积极探究,合作学习。篮球知识相对复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相较困难,技能学习动作意识难以掌握,这时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以简单易懂方法教学,而且要以合作式教学,使学生体验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的意识。这样也给学生带来学习兴趣,从学习中寻找快乐。

四、开展篮球教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一)篮球运动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篮球运动精神是体育精神,是理想、道德、理念、专业技能及理论知识的构成,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女排精神、拼搏精神、团队互助精神、创新精神的需要。而课程思政是体育发展的必要因素,是对弘扬体育精神的实施路径。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思索、不断反思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奋进,积极思考,顽强拼搏超越自我。并且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技能传授与品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去领会体育的意义,知识与思想同时提升,并不断将这项体育精神进行传承创新。

(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人格素养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关键,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力量。篮球运动不仅是身体运动,也是心理的对抗,更是人格素养的养成。课程可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锻炼身体,锻练心理,同时也培育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篮球教学融入思想教育中,使学生在教学中领悟课程教育,在教育中领悟体育内涵。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尝试去体验,去学习新的知识。

(三)将课程元素落实到篮球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师素养

在目前的篮球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无味感、枯燥感,甚至时效性差,教学质量低,教学效果不佳等情况。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教师在教学时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导致教学能力难以提升。此时,学校应组织教师学习进修,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教学能力及政治思想能力。让专业知识与理论知识同思想教育共行,提升教师学习素养,牢记“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树立学生学习的正确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体育教材教法创新与课程相融合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同样的教材,进行同样的练习,但感受和体验不同、掌握程度不同。这就严格要求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同时专研教材,创新教材及教法。尽可能地通过创新教材,变换教材的形式及练习手段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教材教法创新与课程元素融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教材教法创新带动教师思想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是提升篮球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篮球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第二,教法观念更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功能创新、教具创新;第三,加强学生学习,提高篮球理论素养,加强学生深入实践,注重经验积累,移植借鉴,学习其他相关学科。将课程元素融入其中,从教材教法出发,创新式教学便突出了多思维、逻辑强的观点。在运动教学中也需要选择一种具有针对性和学生运动兴趣性、比赛形式竞争性、教学方法实用性、更易学生掌握的新型运动练习项目,根据不同运动的教学特点要求,来研究制定出并选取有效的运动练习指导方法。

(五)将课程思政落实到练习形式中,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笔者认为体育课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教学分组织形式与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在实施教学中可以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采用不同的练习手段。例如在练习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课中,在老师教会每个学生双手传接球后的模仿技术练习时,随后进行一个分组模仿练习:首先,徒手自由地进行模仿技术练习后,在原地操作双手在胸前胸后传接球(无球),体会传球的技术动作。目的:旨在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观察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从中体会如何正确学习该项的技术,学会自我评价,培养今后的自主探究学习。其次,分组进行传球练习(两组)两人一组面对面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有球),目的:让学生感受有球时传接球的动作要领,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怎样提高技能水平。两人一组面对面进行练习,操作过程接球原地握手接球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左右不同方向快速移动完整的接球练习双手胸前传接球,目的:为了充分让每组练习,学生根据自身接球运动学习能力实际情况,进行各种自主性和运动探究性的接球学习,进行不同具体知识点和层次上的接球练习。为了充分激发每组学生接球练习的强烈接球兴趣,调动每组接球学习者的运动积极性。教师巡回地对分组学生进行接球练习前的指导,与每组练习学生相互沟通互动进行交流,适当地主动参与到练习中,给学生做出正确的示范。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去学会自我的课堂总结,通过这样的练习形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自信,激发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强烈意识。

猜你喜欢
接球篮球思政
上门维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例说几何体的外接球问题
剖析几何体与其外接球问题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