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不要让别人的焦虑变成你的焦虑

2022-07-02 03:40
记者观察 2022年16期
关键词:时空观谷雨学长

编者按:近几年出现了一股“哲学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又选择了哲学专业。因为这几年大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人面对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不确定茫然无措。把想不明白的问题,放在哲人思想里,或许能找到生活答案和启发。

作家余世存做了一场关于“前程”的直播——《莫慌,问题不大》。他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里,在自然规律里,找到人类自己的时空观。什么时候该休息,什么时候该努力,什么时候适合收获,都能从大自然中找到方法。

01 人类的时间感丢失了,需要去大自然中找回来

余世存:我现在是一名作家,但我大学毕业后有10年时间,做了很多工作。还曾到云南大理生活过两三年,在12年前回到北京以写作为生,直到现在。

我跟现在的年轻人交往不算多,意外的是出版的《时间之书》中有一句话成了年轻朋友们的心灵鸡汤之一——“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份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以我个人经历来解释这句话也成立。

我大学毕业后,有长达15年以上的时间在平整土地,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状态我也有过,比如忧郁、自卑等,我甚至曾想放弃生命,辞掉公职之后我也一度惶惶不可终日。

一些年轻读者说搬家痛苦,我也有3年搬十几次家的经历,那时也非常渴望安稳,渴望有自己的房子。但在漂泊的青春时代,我还是有比岁月静好更重要的生活乐趣。比如写文章,我至今还记得年轻时写作的那种状态。有一篇写到一半去睡觉,躺在床上觉得不过瘾,半夜爬起来又一气写完才入睡。

再比如聊天,我们经常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样的谈话是我年轻时常有的状态,这种谈话不仅胜过读书,还使得我从悲观、消极中超脱出来,让生活变得更加乐观而有意义。

当然还有一点,我一直怀着兴趣在学习。我毕业20年后还研修过一门课叫考古天文学,我花了很长时间去补课,去熟悉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大经大典。

我是在移居云南时,才发现可以掌握自己的时间。那时候重新读书思考,结果发现时间意识可以从空间中获得。比如孔子说过“礼失而求诸野”,同样,把“礼”字改成时间的“时”,“时”失而求诸野,你的时间感、时间意识丢掉了,要到大自然中去寻找。这就是我当时在云南找到的答案。

我2007年到云南,和野夫老师两个人坐在院子里喝茶。当时来了一个昆明的老板跟我们聊天。聊天时突然说,特别羡慕我们,因为我们的眼睛非常安宁。他经常看到周围人的眼睛都是躲闪、焦虑的。他便问我们,怎么获得这种心境?

当时我就觉得其实中国人都是如此,一代又一代人卷入到一个轮回当中。

一代又一代人没解决中国人自己的焦虑,或者说我们中国人那种大的民族文化的焦虑确实没有解决。但我觉得作为个体,你是可以解决你自己的问题的。

主持《时间之书》里提到,今天城里人虽然作息无节制规律,但他们到乡野休整一两天,生物钟就能调回自然时间,重获时间的节律和精气神。

回到乡野或逃离城市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休憩方式。这种短暂的逃离究竟能够带给我们一些什么?

余世存:很多人说这是一种逃离,但我想用一个正面、积极的词——亲近,我们是逃离都市去亲近大自然。

我2007年年底做了一个决定,要去云南生活,那时我在北京的生活和工作都比较顺畅。很多人觉得你去云南就跟闻名世界脱节了。但当我从云南回到北京时,我发现自己这两三年是进步的,但那些在北京的老朋友,他们没有读多少书,没有多少进步,甚至他们的神情越来越萎靡,越来越焦虑。反而我像去度完假、充完电回来一样。

我觉得在乡下,大自然其实给予我们的就是这种神奇,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城市中每天早上七八点钟起不来床。但一到乡下,第二天生物钟准时醒了,六点很自觉地起床,起床了之后还神清气爽,觉得自己浑身有用不完的精力。

一定不要因为自己没有条件离开大城市,或者不敢离开大城市而不去度假、不去充电,一定要去找到这种平衡感。

而且都市的钢筋水泥森林看久了,觉得就那么回事,甚至它会让我们抑郁,有一些朋友在楼里隔离久了会受不了,觉得自己会发疯。所以一有机会就要往外走,到郊区去、到山水间去。

我觉得它几乎是一种人性的本能,说明我们人类的终极归宿和认同还是大自然。甚至我觉得即使像马斯克他们移民火星,他们还是会想办法在那种花的,因为只有接触花花草草才是对我们身心的一种放松和愉悦。

我以前看过一部电影,一个亿万富翁整天忙来忙去地开会,突然有一天,他让司机把车停在公园,他下车把皮鞋袜子脱掉,赤着脚在草地上走来走去,他走了一会就觉得自己终于得到放松了。

这是一个隐喻,真正的大自然才最能安慰人心。

02 当你活在社会的时间里,别人的焦虑就变成了你的焦虑

余世存:我的书有一个系列叫“中国时间三部曲”——《大时间》《时间之书》《节日之书》,我在其中提到自然时间跟人文时间是相对应的。

比如夏天有特定的声音,它的声音是徵音,在古代五音里面,宫、商、角、徵、羽之一的徵就是步步高,一浪高过一浪。年轻人的声音就像这样朝气蓬勃。

如果年轻朋友过于悲观甚至萎靡不振,他说话的声音就会变成有气无力的老年人声音,是羽音。所以年轻朋友要配得上自己拥有的时间里的声音。

观察沿袭这些时间的含义非常有意思。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自己的时空观既特别又坚实。

生有时,盛有时,衰有时,强者有时,卑微者也有时。每个人只有立足于自己的时空,才能跟世界进行真正的互动。

所以年轻朋友们不必妄自菲薄,要接纳自己,耕耘好自己的田地,这样才有希望收获并超越。

就像我年轻时写过的一句话:在我们专注的地方,日子仍会缤纷地展开。

主持如果一个年轻人把自己放置在一个更大的时空里,很多问题其实迎刃而解。

但现在年轻人说焦虑时光也是一个常见现象,您在哪些时候能感受到年轻人对于时光的焦虑?

余世存:我12年前从云南回北京时,有年轻朋友就找过我,说他们自己很焦虑。

他们觉得知识不再能改变命运,勤劳也不可能致富,怎么办?

我就说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焦虑是因为自己找了假想敌,然后因为这个假想敌焦虑。

你没有活在自己的时间当中,而是活在一个社会的时间当中,活在一个同龄人的时间当中,他们互相哄抬出的焦虑变成了你的焦虑。

我后来发现,自己的时空观是最重要的,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时空观,才能够消解掉这些大大小小的焦虑。

03 谷雨时节里,不要一味求生存,要求成长

主持大自然的经验给您带来了很多灵感和启发。我们都很熟悉的二十四节气最近也被频繁提起,比如二十四节气里的谷雨,可以聊聊您对谷雨的一些理解吗?

余世存:谷雨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跟农业有关,名字起源于“雨生百谷”。暮春时节降雨量多了,对于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所以谷雨是这么命名的。

人也一样,四月是拔节长大的时候。

春天是生,夏天是长,秋天收,冬天藏。我们在春天是学生阶段,到了夏天是学长,所以谷雨是从学生到学长的一个过渡。

什么叫学长?韩剧里经常看到这个词,其实学长不仅是一个名词,还指一种生活方式。

春天花开,地面上、空中,植物都已经把生存空间争夺完了,甚至有时这棵树想抢夺别的树的生存空间,所以这是大自然现象。我们不该再去一味地去求生存,还要求成长。要讲秩序、讲责任、讲礼仪。在考虑自己生存的同时,还要睁大眼睛看周围。

恰好今年世界读书日在谷雨节气,我们不仅要阅读人生,大自然也是一部大书需要你去阅读。

04 年轻人要找回自己的时空观

主持您写过一段话“今天的人们在0和1组成的移动互联网上已经往而难返,很少有人去深入到时和空组成的坐标上认清自己的位置,更少有人去辨析时和空各种切己的意义”。

想到当下最关注的一个职场焦虑问题就是996和007,您对这种时空观是什么看法?

余世存:996、007确实毁了很多年轻朋友的时间,毁了他们的时间意识,甚至我觉得现在所谓流行的元宇宙,对年轻人的时间破坏也非常惊人。

我去年也跟艺术圈朋友聊这个事情,他们认为我研究的24节气在996时间里是不存在的,在元宇宙里可能也不存在。

我听了很难过,二十四节气并不是不存在,它只是被在城市生活的我们遗失或暂时搁置到某一边,它一直在对我们的生活和身体状态进行调整,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生活在996时空的朋友,一定要想办法去超越,去突围。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他曾经是一个秘书,说自己只有晚上下班回家,才觉得自己回到一个“人”身上。这是现在大部分人的一种生活常态。

但一定要认知到这种状态,而且一定要认知到你做“人”时候是什么样子。比如认知做“人”时,才发现自己跟久远的历史、跟遥远的地方、跟一个大千世界有联系。

困惑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大自然里自有答案。

这是余世存给我们的人生启示。不需要看外面世界发生了什么,也不用太关注同龄人完成了什么,多去阅读自然世界,在天地万物和花草树木中,你会找到自己的生长节奏和内心秩序。

相信人生也就是自然里的四季变化,到了夏天,自然就有夏天的样子。

猜你喜欢
时空观谷雨学长
《新蝙蝠侠》一次失败的重启
谷雨
谷雨(外一首)
看!学长!
看!学长!
只属于我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及其对世界历史编撰的影响述论
浅谈日本绘画的抽象性及影响
高中狭义相对论的教法浅论
致新学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