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五定”机制 推动基层经常性工作末端落实

2022-07-02 15:25王忠良
消防界 2022年11期
关键词:职责岗位机制

王忠良

近年来,龙岩支队针对基层经常性工作不经常、精细化管理不精细等问题,在基层大中队建立定人、定位、定标准、定时限、定责任的“五定”机制,确保了基层抓落实具体到每个人头、每件事,推动形成了“我的工作我尽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的生动局面,有力促进了基层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定 人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日复一日,每项工作都得有人抓、有人管,只有把工作科学合理地分配好,才能做到人得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注重“建网划格”定人。过去,各级安排工作容易陷入“能者多劳、能干多干”的误区,造成人员忙闲不均,工作质效也难以保证。对此,我们积极推行网格化包干,将工作任务划分若干网格,格中定人、人定其责,让每个人都有“责任田”。比如,在营区设施日常管理中,我们将每块区域、每间库室、每件装具都明确责任人,设定责任牌,有效解决了“责任模糊、工作疏漏、落实真空”的问题。

注重“量体裁衣”定人。配备骨干、分配工作充分考虑个人综合素质、性格特点等因素,最大限度保证人岗相适。实践中,我们按照公开竞岗、民主测评、集体研究、考察公示的程序,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遴选岗位负责人,给肯做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搭建岗位成长、建功基层的舞台,有效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活力动力。

注重“角色互补”定人。基层中队卫生员、装备管理员、新闻骨干等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人员因休假、培训、退出等离岗时,容易造成工作接续不上。为此,我们探索了“AB角分工互补”机制,每个岗位设置专职负责人A和兼职负责人B,平时工作由A负责、B协同配合,A离岗时由B顶上去。为确保工作有效衔接,还建立了“四交接”机制,不仅交接工作内容,还要交接工作完成情况、注意事项和经验心得,确保了工作不断档断线、降低标准。

定 位

定位是一种精准化、精细化、精确化的科学管理方式,对工作落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精准定位。基层大中队按纲建队处在什么水平、有哪些优长不足,九项经常性工作落实情况怎么样、有什么矛盾症结,都需要精准分析研判,才能增强基层工作落实的针对性实效性。比如,在每月按纲建队形势分析中,要求中队党支部深入分析研究,切中要害、抓住关键,不泛泛而谈、千篇一律,在此基础上认真制定下月具体措施,确保了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落实。

坚持精细定位。倡导精益求精、精耕细作的工作态度,养成精细化抓落实的良好习惯。比如,在物品摆放中,推行形迹管理法、频次分类法,为每件物品划定摆放形迹,并依据使用频次进行归类、定点、排列摆放,既解决了物品乱摆乱放、拿错用错问题,又提升了管理水平。

坚持精确定位。注重强化问题导向,针对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破解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在抓练兵备战中,坚持“一人一档”,将每个人的训练成绩、优势短板、完成任务等情况纳入人员档案,通过定期梳理、系统分析,将人员状况按照“红、橙、黄、蓝”四色进行分类定位,区分层次进行针对性巩固提高,有效提升了训练整体质量。

定 标准

标准决定落实质量,也体现作风。

抓学习立标准。坚持把《纲要》、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筹划部署和推进落实工作的基本依据、基本遵循、基本标尺,广泛开展“三学”和“三个一遍”(法规制度温习一遍、知识要点捋顺一遍、规范要求对照一遍)活动,切实让基层掌握开展工作的标准是什么、依据在哪里,强化依法依规抓工作的意识。

抓示范统标准。针对基层在落实工作中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大的问题,采取难题会诊、经验总结、试点推广等方式统标准、抓规范,每季度遴选1个重难点问题,由基层单位探索实践,结合季度讲评会进行探讨交流,形成有益经验。比如,针对带车人员履职不认真的问题,我们探索总结了带车干部“五步法”,效果比较明显。

抓机制固标准。切实把不达标准不松手、不见成效不放手作为抓落实的行动准则,建立健全“周抓一事、日走一遍、量化考评”等机制,每周确定1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利用“日走一遍”检验落实效果,将落实情况与绩效考评挂钩,让标准意识内化成抓落实的自觉行动。

定 时限

加强对落实工作的时间管控,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完成时限,防止出现部署工作轰轰烈烈、推进工作冷冷清清的现象。

一方面,规划路线图、设定时间轴。用好“四张表”(年工作谋划表、季工作计划表、月工作推进表、周工作安排表)分解细化工作,将年度工作细化到季、具体到月、明确到周、精准到日,根据轻重缓急设定完成时限,对重点工作紧前快办、定期督办,有效防止工作抓而不紧、落而不实。

另一方面,倒排工期表、掐准计时器。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检查验收,机关开好“三个会”(月讲评会、周交班会、日碰头会),建立“双督办”机制(机关科室督办工作进度、纪委督办工作成效),跟进检查工作落实进度和效果;基层通过“五定”整改落实群,实时发布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既起到监督作用,又给其他单位提供学习借鉴。

去年,在基层训练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日反馈、周检查、月讲评,高标准高效率完成20个训练场地建设任务,在局综合救援训练场地和人才建设考核验收中达到“双优”。

定 责任

在每项工作定人、定位、定标准、定时限后,必须明确责任和奖惩措施。实践中,我们构建完善明责、督责、问责“三责联动”机制,定好“责任单”,打好“组合拳”,坚决杜绝职责不明、履职不力、问责不严。

以明责促履责。扎实开展“学职责、明职责、尽职责”活动,机关将岗位职责纳入业务学习必修课,召开内设机构职责及运行情况交流汇报会,厘清职责边界;基层开展“我的岗位在哪里、我的职责是什么”大讨论、岗位职责背记等活动,召开履职反思汇报会,促进各级在知责明责中履责尽责。

以督责促尽责。建立健全定期报告工作、及时督促检查、适时约谈函询、年终述职评议等机制,以“三查一谈”(重点抽查、随机抽查、带案抽查、约谈提醒)、“双随机”(随机调研、随机督查)为抓手,常态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时督促整改,推动工作高标准落实。

以问责促实责。运用提醒更正、会议讲评、发出函告、约谈教育、公开通报、问责处理“六步法”进行追责问责,做到失责必问责。厦门驻防分队推行“红黑榜”激励措施,表扬尽责人,曝光失职者,将全程履职情况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挂钩,运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双重手段,激发了各级积极履职、担当作為的热情和动力。

猜你喜欢
职责岗位机制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不相容职责分离
皮革机制
艺术需要公共环境参与的中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