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青
摘 要:玉米螟又称钻心虫,科目为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其主要是在幼虫阶段对玉米产生为害。变化反复的气候条件、耕作制度、不断增大玉米的种植密度及肥水条件都极大地影响了玉米的健康生长,提高了玉米螟的为害系数,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益。文章分析了玉米螟的为害特点、发生条件,提出了针对玉米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玉米种植;玉米螟;综合防治;发生规律
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0-007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志码:B
玉米螟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破坏茎秆组织,影响养分运输,使植株受损,严重时茎秆遇风折断。玉米螟在东北地区每年可发生两代,对于植株和雄蕊造成为害的是第一代,使其发生植株中上部叶片的虫孔现象、茎秆的折断现象,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对花丝和果穗产成为害的是第二代,使其发生玉米缺粒及霉变现象,造成玉米减产。对于寄主的选取,玉米螟主要取食玉米,玉米受害植株在30%左右,严重时存在90%的受害植株。
1 玉米螟的为害特点
玉米螟幼虫具有趋糖性、趋触性、趋湿性及背光性。玉米心叶期,玉米螟初孵幼虫取食嫩叶,玉米心叶出现排粪孔现象,被害叶展开后,不规则的半透明薄膜状排孔出现在叶子上,受害严重的叶片甚至出现破碎的情况,导致叶片不能完全展开,也不能正常抽出雄穗。第一代幼虫期心叶上部集中了许多幼虫,对幼嫩穗苞内未抽出的玉米雄穗造成了为害,抽出玉米雄穗之后,在雄穗和雌穗以上的茎秆大部分出现幼虫蛀入的现象,折断了雄穗及上部茎秆。而第二代在花丝内的幼虫期集中了大部分幼虫,雌穗的花丝被咬断,在雌穗轴内及周围茎节蛀入了一部分成虫,为害玉米籽粒,导致玉米籽粒出现破损、缺粒及霉变现象,对茎秆组织造成了破坏,深刻影响了其运输养分的功能,对于雌穗发育和灌浆籽粒也造成了影响,对玉米产量造成巨大的考验。
玉米螟在我国的年发生代数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1年可发生1~7代。各世代及每个虫态的发生期因地而异。在同一发生区也因年度间的气温变化略有差异。通常情况下,第一代玉米螟的卵盛发期在1~3代区大致为春玉米心叶期,幼虫蛀茎盛期为玉米雌穗抽丝期,第二代卵和幼虫的发生盛期在2~3代区大体为春玉米穗期和夏玉米心叶期,第三代卵和幼虫的发生期在3代区为夏玉米穗期。
2 玉米螟的发生条件
玉米螟的发生条件包括4个方面内容。第一,气候条件。暖冬、暖春为玉米螟老熟幼虫越冬提供便利条件。越冬幼虫死亡率低,残留基数就会增加,随着4—5月降水次数增多,空气中的平均相对湿度增高,越冬幼虫开始化蛹、羽化,由于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时间较长,因此中后期会出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6—8月降水量更加充沛时,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玉米螟害。
第二,较高的虫源基数。大部分农户在越冬时习惯堆积秸秆,使得玉米螟可在上面寄居,降低冬后死亡率,而冬后如果有较高的虫源基数,次年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虫害。
第三,玉米种类对于抵抗玉米螟的能力比较低。紧凑型、半紧凑型玉米以及叶片宽大嫩绿的玉米品种抵抗玉米螟的能力较弱,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螟的发生概率。
第四,耕作和栽培制度的影响。在不同的气候条件及地理条件下,各地的玉米栽培品种及栽培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区播种期甚至有两个月以上,阶梯式混种、插花田面积增加,较多的桥梁田都为玉米螟的转移和取食提供了便利。
3 玉米螟的发生规律
由于生活习性、地理位置、地势和气温的不同,玉米螟的发生代数也有所不同。北方春玉米地区在7月中旬盛发了第一代幼虫,对玉米的植株和雄穗造成为害;第二代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玉米穗及茎秆。玉米螟以末代老熟幼虫的形式在寄主秸秆、穗轴或根茬中越冬,越冬数量最多的虫在茎秆中,在第二年生长季节化蛹和羽化。第一代幼虫为害玉米心叶,造成玉米花叶,在玉米打苞后幼虫为害雄穗,在雄穗扬花时,幼虫的蛀蚀地点就变成了穗柄或雌穗着生节附近的茎秆,应及时做好心叶末期的防治工作。第二代螟卵和幼虫在抽丝盛期前后数量最多,一段时间后又为害穗柄或雌穗着生节附近的茎秆,对千粒重和籽粒的品質产生严重影响,为害程度较大。成虫一般在夜间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产卵对植株的高度有要求,不会考虑50 cm以下的植株,一般会选择高大茂密的玉米田,导致其出现较严重的病虫害。经过几次蜕皮及老熟后幼虫在被害部位的周围化蛹。
4 测防指标
在秋、冬后对寄主秸秆进行大约7 d抽查工作,获得害虫越冬基数。应以秸秆的幼虫头数、活虫数量及秸秆的残余量推算越冬基数,预测病虫害程度。较为温和的夏季雨水促进了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增加了第一代数量,较低的温度、较大的降水量、出现暴雪对即将越冬的玉米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冬后仍然有较高的基数。但3—4月的多雨现象,对玉米螟的发育有一定影响,6—8月的温度较高,化蛹和羽化速度较快。历年较大的玉米种植面积更适合玉米螟生存,为玉米螟提供较广泛的繁殖空间,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为害。防治玉米螟的最佳阶段在玉米心叶末期及抽丝阶段,可通过手捏法和数叶片法处理心叶,用手捏到雄穗但还看不到雄穗、玉米差2~3片叶抽雄时就是心叶末期,穗期防治以抽丝达到60%时,防治效果最佳。
5 玉米螟的综合防治
5.1 农业防治
第一,选择抗虫品种。不同品种的抗虫能力存在差异,为提高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应该选择高抗虫害玉米品种,并在春季玉米螟的越冬幼虫化蛹和羽化前期,通过沤粪、焚烧及碾压等方式清理玉米螟寄主的秸秆。穗轴也可用于生产糖醛,有效降低越冬虫口基数,消灭虫源。
第二,以抗螟能力好的品种为优。一些玉米品种内含有的抗螟素,可抑制初龄幼虫的发育,因此,应充分考虑玉米种子的抗螟性及产量等要素,根据具体的种植条件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
第三,改进耕作制度。以湖北省恩施地区为例,可在选择适宜的玉米品种后按照实际情况将春播改为夏播,将春玉米的播种面积缩小,切断1代玉米螟食料的来源,使其断代,或进行合理的间种、混种及套种,增加天敌的数量,减少玉米的被害株数,例如,玉米与花生间作、与红薯套作等。
推广玉米及小麦的套种技术,使小麦穗期错开玉米螟幼虫的为害期,达到避虫的效果。采用隔行去雄的方式,特别是部分有虫粪的植株雌穗,将这部分植株带到田外彻底进行销毁,降低下一代被害株率[1]。
5.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措施属于自然界间的基础逻辑,利用生物捕食与被捕食之间的关系,人为制造相遇环境,从而控制玉米螟的发生。该举措不仅存在于玉米螟防治中,还适用于众多消杀环节。具体措施是在田间投入赤眼蜂,采用性诱剂防治手段以及白僵菌防治。其中,常用的生物防治手段为利用赤眼蜂抗螟,这是近年来主推的生物防治方式。主要是利用赤眼蜂抗螟蟲能够迫害玉米螟虫的卵,该生物具有一定的寄生属性,在投放后会将自己的后代虫卵寄生在玉米螟的虫卵里,赤眼蜂幼虫的出生时间早于玉米螟,而且破卵之后还能够进行二次寄生,从而能够达到破坏玉米螟的效果。
另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是使用昆虫性引诱剂灭杀雄性玉米螟,这种方式是利用生物的诱导性,有效地减少雄性玉米螟的数量,减少交配量,控制下一代的繁殖,从而达到防治效果,保护农作物不被玉米螟侵害。进入封垛阶段时,也可以使用白僵菌对玉米螟进行防治,该种菌类具有一定的扩张性,致死率较高,且传播性强[2]。白僵菌是一种寄生性真菌,一旦有玉米螟接触到就会被感染,形成寄生性关系,并且白僵菌能够快速地繁殖,导致玉米螟幼虫逐渐缺水,身体变得僵硬而死亡。使用这几种方法时,要根据玉米螟的数量调整防治方式,防止在防治过程中出现矫枉过正,会误伤其他有益虫类。另外,生物防治手段与化学防治和药剂防治相比更加无公害和环保,在具体的防治中应大力推广。
对于白僵菌的使用要依据现有的经验进行,在玉米螟虫化蛹之前的15 d内,将白僵菌粉溶于水,配比为1∶50,投放到自动喷雾机中,在玉米田间每隔1 m2设置1个点位,注意不能漏垛,还要将秸秆垛完全喷透。除了能够用水稀释喷洒外,还可以进行抛洒处理,将白僵粉与水质土、炉灰渣、沙子等物质搅拌,按照比例进行调制得到颗粒剂,再将颗粒剂撒在玉米心叶中,剂量为1~2 g/株,可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3]。
5.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措施基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其意义在于对于环境生态产生最小破坏,而换来最大效果回报。玉米田间的玉米螟的物理防治措施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高气压的泵灯诱捕玉米螟。高气压泵灯利用的是昆虫的生物本能,利用玉米螟具有一定的趋光性特点进行诱捕。操作方式是利用泵灯将即将产卵的玉米螟虫吸引到抓捕池,在抓捕池中对玉米螟虫进行捕杀。其主要的技术要点是将灯距保持在100~150 m,放置在玉米田间最为醒目且没有遮挡的位置,捕虫池的直径为1.2 m,将捕虫池填满水,投放洗衣粉50 g,泵灯和水面的距离保持在15 cm,在天黑时照明,天亮将其关闭。
第二,还可以使用频振式杀虫灯对玉米螟进行诱捕,该装置的捕杀效果与捕杀对象与第一种方式有所不同,能够在玉米螟羽化初期到羽化末期对其进行诱捕。而性诱剂诱杀的方式主要是应用在玉米螟专用的诱芯与诱捕器中,将其放置在玉米螟的生活场地周围,诱杀效果显著。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玉米螟虫的性诱剂时,要考虑虫类的发情期,由于性诱剂的工作原理是模拟虫类的交配信号进行诱杀,所以在虫类的非发情期中投放性诱剂不会具有明显效果[4]。另外,物理防治的维度比较广,包括田间的管理,捕捉为害较大的虫类,防止携带病原体的虫类进入田间。同时,还要坚持定期除草、除虫,防止细菌滋生,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相关的物理防御手段也具有一定的提升。有关企业单位要将眼光放长远,坚持使用类似于物理防治的手段防治玉米病虫害,从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应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坚持农业种植的可持续性。另外,由于物理防治的投入比较大,科技水平比较高,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物理防治手段适用于大型的商品农作物,现阶段还不适用于小型的田间处理。
5.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方式是现阶段防治措施中最为有效的一种,主要是通过喷洒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的防治中,化学防治最为高效,效果最为显著。但是化学药剂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会对土壤产生不可逆的威胁,还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导致药物残留。所以,一般在玉米螟虫大规模出现时才会运用化学防治手段,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要遵守使用准则,防止出现不可逆的后果以及对环境造成破坏。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在玉米种子的育苗期使用一定量的苯醚甲环唑,将其喷洒在种子表层,防止玉米螟虫和其他虫类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还可以在拔节期前后喷洒药物,其目的是为了防治全蚀病,也能够防止玉米螟虫的干扰,使用的药物是三唑类杀菌药物。
采用化学防治方式防治玉米螟虫要分阶段进行,换言之,在每个阶段都要进行防治。在玉米心叶阶段要使用2.5%敌百虫GR点心进行配比,1 kg颗粒剂可用于500~600株玉米株。还可以使用3%呋喃丹进行点心,用量为7.5 kg/hm2;到了穗期可以使用药性更强的敌敌畏进行溶液配制,滴在花丝的基部,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由于此时的玉米穗已经具有一定的抗药性,而且是玉米螟高发时期,所以要适当增强药性。穗期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时期,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虫穗率在20%,可以使用60%或者是90%敌敌畏乳油进行调配;或者是使用90%敌百虫配比800~1 000的溶液;再就是将60%辛硫磷乳油进行1 000倍配比。这些药剂都能够直接滴洒在玉米蕊上,还能够在果穗上部叶腋包括叶腹部施撒颗粒剂,防治玉米螟虫的效果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防治虽然是防治效果最为明显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其自身带有一定的不可逆性,会使土壤以及水源受到污染,最终影响整个自然环境,相关部门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选择性地采用化学防治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无公害、绿色环保的方式。在购买农药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具有市场认可度的产品,保证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可逆的副作用[5]。
5.5 药剂防治
一般情况下,当大量的玉米螟出现时,药剂防治依舊是主要的病虫害控制手段。药剂防治的施药方式一般可以分成3种:施撒颗粒药剂、药剂灌心、药剂喷雾。玉米螟的幼虫主要集中在心叶内部,对玉米穗部为害极大,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颗粒剂。颗粒剂会随着玉米生长不断地深入到心叶深处,能够长时间地停留在幼虫的生活场所,并维持较长时间。一般常用的药剂是1%的对硫磷颗粒剂,或将4%的克百威颗粒加上细土沙进行施撒。另外,甲胺磷、久效磷、杀螟丹等药物也能直接作用在幼虫生长的场所当中,运用的方式是将稀释过的溶液灌在玉米心叶中,喷洒的区域以心叶为主。相比之下喷雾的效果较小,而且药类产品会出现一定的抗药性,应依据玉米螟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6]。
6 结束语
做好玉米螟的防治工作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在实际防治过程中,综合化的防治技术要应用在不同的地点区域内,以提升防治效果。应将玉米螟的综合防控长效机制建立完全,从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喆,边丽梅.燕山丘陵区鲜食玉米田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21(10):147-148,151.
[2]褚丽敏,王国强.生物防治对玉米螟防效及鲜食玉米产量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21(8):6-8.
[3]曹丽萍.亚洲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45-148.
[4]太红坤,王振营.玉米螟赤眼蜂防治云南亚洲玉米螟的田间效果[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7,33(3):313-318.
[5]李帅强,丛斌.辽宁省二代亚洲玉米螟危害防治的经济阈值[J].生态学杂志,2017,36(1):104-109.
[6]周淑香,刘剑.对不同时代亚洲玉米螟进行化学防治的效果比较[J].植物保护,2016,42(4):226-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