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伟
香港西九龙,人工填海造出了40公顷土地,呈现出规整的六边形,绿地与绿地之间散落着戏曲中心、艺术展厅、剧场等场馆。这里被规划为专门的文化艺术区——西九文化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项目之一。六边形西侧一角的顶端,坐落着一座米金色的方形建筑,这是艺术区里目前规模最大的建筑——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7月2日,历时4年建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在香港回归25周年的第二天正式开放。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914件文物將在香港故宫亮相,这是故宫博物院史上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出境展览。其中不乏重量级国宝,如兰亭八柱之唐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五代阮郜传世之作《阆苑女仙图卷》、代表宋徽宗艺术审美画作的《雪江归棹图卷》、北宋定窑瓷名品孩儿枕,以及巧夺天工的清乾隆款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等。
开馆前夕,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及该馆的办馆策略:“从香港角度出发,用香港眼光策展,结合环球视野,展出故宫博物院和其他世界重要文化机构的珍藏,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吴志华有30多年博物馆工作经历,参与过多座香港博物馆的创建与管理,成为香港故宫首任馆长前,他担任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
精心策划的首批开馆特展颇有寓意:展览以故宫博物院文物为主,又兼有欧洲博物馆和本地博物馆展品,同时还特设多媒体艺术家的特展。故宫、本港、国际、当代……面面俱到的安排,勾勒了这座新博物馆希望成为的样子。
虽然名字中有“故宫”二字,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不是故宫博物院的分馆,而是一个独立的博物馆,在策展、研究、运营、教育等方面,都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吴志华形容两者不仅是战略合作,更是“兄弟馆”的关系,“小弟弟需要兄长帮忙,一起推动故宫文化传播工作。”吴志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隶属于西九文化区,由西九文化区管理局成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全权管理。董事局主席是陈智思议员,副主席是李绰芬教授,故宫博物院委任副院长娄玮出任董事局成员。该馆由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捐35亿港元建设,并于2023年至2031年期间支持其部分年度大型展览及教育项目。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第一次亮相,正如其名,有着绝对的“故宫”特色。故宫博物院出借了914件珍贵文物,从北京南下港岛,其中一级文物166件,属“国宝”级别,占借展品总数18%,展期从一个月至超过一年不等。7项开幕展览中,有5项属于故宫博物院藏品展,分为紫禁城建筑、故宫珍藏陶瓷、清代宫廷生活、清代帝后肖像、故宫典藏晋唐宋元书画等主题。
开幕特展之一“国之瑰宝:故宫博物院藏晋唐宋元书画”星光熠熠。该展览将展出30件中国书画史上的经典名作,这些晋、唐、宋、元历代名作均为国家一级文物,包括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宋摹本)》、唐虞世南(传)《行书摹兰亭序帖卷》、五代阮郜《阆苑女仙图卷》、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和《楷书夏日诗帖》、北宋米芾《行书研山铭卷》、南宋赵伯驹(传)《江山秋色图卷》等。展览分三个展期、每期一个月,在三个月展览期间,每月到访观众均可欣赏到不同的顶级书画。而这批书画在香港展出过后,便要回到故宫博物院入库休息多年。
瓷器展区的140多件历代瓷器里,也汇聚着罕见的国宝。例如知名的北宋定窑孩儿枕,曾深受乾隆皇帝喜爱,为其写了很多诗。当年宫廷定做的40套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如今仅有一套传世,此次也赴港展出。天青色的北宋汝窑传世极少,全球不到100件,故宫博物院藏有20件,此次借展2件。
除了故宫文物的长期展示,这座现代博物馆与紫禁城的联系,还体现在建筑本身的紫禁城元素中。比如正门外横着一条丝带状的镂空玻璃道路,在阳光照射下,显现出与地面相异的颜色——从位置和形状一眼便知,是对故宫金水河的模拟。正门借鉴了故宫宫门朱红色门板加门钉的造型,不过门钉不是由黄铜制成,而是水晶。
更为隐晦而关键的取材,是对紫禁城中轴线布局的化用。不过香港故宫将中轴线的平面递进化为纵向穿透,观众沿着层层递进的中轴线,可以贯穿整座大楼的垂直空间。中轴线上最重要的枢纽,是分布三层不同高度的开阔中庭空间——借鉴自紫禁城广场的功能——底层中庭是主入口,中层中庭落地窗面向香港岛天际线,高层中庭落地窗则面向大屿山,每层都有不同视野。
港人对故宫并不陌生。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的各类交流活动相当频繁,既有文物借展,也曾专门邀请香港青少年赴故宫参加文化活动。2012年,故宫博物院与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签订合作协议,自此每年都在港岛合作举办大型文物展览。2017年,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之际,“八代帝居——故宫养心殿文物展”“万寿载德——清宫帝后诞辰庆典”展在香港展出,吸引数十万香港市民和游客参观。
正是在2017年,故宫博物院与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举行《兴建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后,将持续展出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丰富香港文化生活。在协议基础上,故宫博物院于2018年启动展览的筹备工作,集结一流专家学者组成筹展团队,与香港故宫策展团队合作。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成员、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原主任莫家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香港本地博物馆的短板,主要是国宝级的艺术藏品较少,香港故宫能持续展出故宫博物院的珍贵藏品,正好补充了本地博物馆的不足,也令本地博物馆的展品素质骤然提高。
莫家良说,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于香港长期展出,可以加强香港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并让外地人士更能认识香港的文化渊源。另一方面,香港故宫的发展也能受益于故宫博物院众多专家的学术成果,而内地与香港博物馆专家的相互交流,亦必有所增强。这对于香港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研究,殊有裨益。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外景。摄影/本刊记者 张炜
6月9日,香港故宫文博馆内的展品。图/新华
他尤其关注香港故宫学术高度的问题。他认为,面对高等级的故宫藏品,香港故宫应以较高的学术要求,处理其展览、图录、研究等。“这样的话,既可使香港故宫有较高的学术定位,更可对大众欣赏中国文化艺术的能力起到引领与提升作用。”莫家良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作为香港故宫董事局成员,我一直坚持此学术方针,将来亦是如此。”
不仅是故宫博物院,香港故宫还意在与更广泛的内地博物馆展开合作,呈现更为广阔的中华文化。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向《中国新闻周刊》透露,馆方正与四川省洽谈借展三星堆文物,计划于明年赴港展出。
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看来,该馆的定位是一座“连结的博物馆”。不仅推广中国文化艺术,也要促进世界文明之间的对话,这是立馆理念。
如此定位,让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天生具备双重面目:既是传统的、文化的、中国的,也是当代的、艺术的、世界的。
首批展出的7个展览中,就有国外名馆的身影——“驰骋天下:马文化艺术”展览在100件故宫文物中间,也有13件借自法国卢浮宫的展品。吴志华说,计划中的下一轮特展,将包括列支敦士登皇室收藏的文物。
一年半以前,吴志华就向全球各地的知名博物馆发出了近70封信,向国际同行介绍这座刚出生的伙伴。他在一次视频演讲中说,博物馆还没开放时,就已经确定了一批合作意向,包括大都会美术馆的印度艺术、梵蒂冈博物馆的珍藏、列支敦士登的王子与名画、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等等。他尤其提到,一直以来,伊斯兰艺术文化在香港展出的不多,香港故宫将会填补这部分内容。他们已经与土耳其商谈合作,不远的将来,有望在香港看到奥斯曼帝国托卡比皇宫的伊斯兰艺术。
作为在21世纪全新诞生的博物馆,又坐落在香港这样一个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吴志华希望香港故宫成为一个具有真正的、开放的国际视野的博物馆。他提出了“平视世界”的观念,对于人类文明以平视而非西方中心的眼光来看待。如两河流域、印度、中亚以及伊斯兰文化等,都应该被纳入视野。
“香港背靠祖國,面向国际,故将香港故宫定位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博物馆,亦属合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董事局成员、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原主任莫家良认为,国际化也将成为香港故宫的一大优势,比如或许更能为故宫博物院藏品提供中英双语的阐述与分析,提升中外人士对故宫藏品的欣赏与分析能力。
“所谓‘连结的博物馆’,‘连结’这个词在此处有多重意义——接连古今,透过数码科技提升互通,加强与内地博物馆及观众的联系,以及促进中华文化与全球观众的交流。 ”吴志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四通八达的连结中,当然也包括与本土的联系。香港故宫的诞生将改变港岛博物馆行业格局。
香港博物馆行业发展向来颇具特色,除了公立和私营博物馆外,还有大学博物馆,种类颇多,涵盖历史、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香港故宫甫一诞生,就融于港岛博物馆群,与多家本地博物馆有密切合作。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香港艺术馆、香港海事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艺术馆纷纷出借文物,并将展品汇聚在一个展览中进行展出。
该展览为“同赏共乐:穿越香港收藏史”,这将是首个回顾香港收藏史的大型展览,透过一百余件展品,讲述香港一个多世纪的艺术收藏活动,同时勾勒本地博物馆的发展轨迹。吴志华说,这一精心策划的特别展览,将带领观众重温“二战”前后香港公众博物馆的发展期,展品包括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现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大会堂美术博物馆(香港艺术馆前身)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的早期藏品。
一个最新诞生的博物馆,却为最老的博物馆们留出了展位,这一安排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地域气息,强调着香港故宫“香港”的那一面。
在观众体验方面,这座崭新的博物馆也有诸多创新。香港故宫以崭新的策展手法,结合新科技、新媒体,展出故宫博物院的珍藏。各展厅里的多媒体展览达到53个,通过影片、声音、互动装置等演绎故宫文化和文物。策展人们希望这些结合艺术与科技的形式,能为观众营造别具创意的的浸沉式环境。其中一个展览“古今无界:故宫文化再诠释”特别邀请客席策展人,联同六位本地多媒体与跨界艺术家,从香港当下的角度重新诠释和演绎故宫文化。
当《中国新闻周刊》问起吴志华最希望向观众推荐的展览内容,他不无得意地说:“我相信一天肯定是走不完的。”他建议本地观众可以成为“香港故宫之友”会员,全年免费参观,“随时到访,慢慢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