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及当代启示

2022-07-02 12:24刘子墨庞雨晴
关键词:国际形象他者汉斯

刘子墨 庞雨晴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德国共产党人汉斯·希伯通过走访根据地、与领导人交流、深入群众等方式,以“他者”视角书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塑造了英勇抗敌、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形象。抗日战争时期,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国际记者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成功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提供了历史借鉴与重要启示。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交锋中,最大程度地凝聚“自述”与“他述”合力以传递当代中国故事;通过挖掘与西方的事实共识,实现“他者”的情感认同;坚持现实叙述,潜移默化塑造形象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汉斯·希伯;国际形象

作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长时间被西方人掌握,造成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处于“西强我弱”的境况。然而,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面临新的机遇。回顾历史,是为了能够从过去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历史经验中寻求借鉴,从而更好地塑造和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国际新闻记者通过对中国敌后根据地进行直观、真实的新闻报道,以“他者”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进行客观、全面的塑造,为中国共产党争取国际支持、提升国际影响力作出重要贡献。回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传播历史,“他者”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经验,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故事和积极声音的传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汉斯·希伯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

汉斯·希伯是世界知名作家、记者、国际主义战士。他于1897年出生在原奥匈帝国的克拉科夫地区,1918年到德国就读大学后加入德国共产党。汉斯·希伯曾在德国莱比锡、德累斯顿等地工作,长期“以海因兹·莫勒为笔名在德国、英国等报刊发表文章”[1]。1926年,汉斯·希伯第一次来到中国,担任国民革命军机关刊物的编辑。“四一二”政变后,汉斯·希伯对国民党倒行逆施的行为表示不满,悲愤地回到欧洲。由于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关心,汉斯·希伯于1932年再次来华。在上海定居后,汉斯·希伯加入上海第一个国际“马列主义学习小组”,并与上海地下党组织联系,从事掩护地下党同志工作[2]。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汉斯·希伯与夫人秋迪奋战于中国敌后抗日根据地,以笔为枪,通过撰写、发表新闻报道,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支援中国共产党抗战事业。1941年11月29日晚,汉斯·希伯所在的八路军连队在大青山五道沟下的獾沟子附近与敌人交火,汉斯·希伯在战斗中不幸牺牲,时年44岁。汉斯·希伯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宣传工作,通过走访根据地、与领导人交流、深入民众等途径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品质和形象。汉斯·希伯以亲身所见所闻为新闻资料,并以客观的形式报道出来,从而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形象,有效传播与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不屈不挠、英勇抗战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一)走访根据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品质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品质,必须走近中国共产党,听其言、观其行,才能得以真实、客观、全面地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于外国记者的来华采访,“中国共产党的原则是敞开大门,让他们自由参观考察”,[4]不受任何拘束。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品质,汉斯·希伯穿越了大半个战火中的中国,自武汉到延安,从安徽至苏北,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他的奋斗与热忱。汉斯·希伯通过深入走访革命根据地,借助亲身经历和全面调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品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国家统一、民族利益出发,主动与国民党合作,以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汉斯·希伯通过走访革命根据地,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的行动,将其记录下来并写进了《重访新四军占领区》。他在《重访新四军占领区》中提到,“在国民党军队坚持说新四军不存在了,无论何时遇到新四军都要消灭它。新四军及其管辖区的人民,却严格执行不进攻国民党军队”“还要用统一战线的精神与之合作”。[5]漢斯·希伯经过对革命根据地的实地走访和近距离观察,充分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气节和人民情怀,即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心系国家未来与人民利益。他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的合作是“统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特殊目的”[6]。在走访敌后抗日根据地后,汉斯·希伯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整体利益为重。中国共产党凭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巧妙灵活的游击战术以及领导人运筹帷幄的战略指挥,牵制并消灭大量日本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突出贡献。汉斯·希伯明确表示“如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坚持抗战,中国的抗战能坚持到今天是不可想象的”。[7]

(二)与领导人交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抗日战争期间,汉斯·希伯受到较多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人们的热情接见。汉斯·希伯通过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交流,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主张,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为解放全中国作出的不懈努力。为协助外国记者采访调研、传递真相,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不仅不应该采取不合理或冷淡的态度,而且应采取欢迎与招待之态度”。[8]中国共产党革命领导人不仅让外国记者们主动采访,还积极为其提供大量新闻素材。

1938年,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安排下,汉斯·希伯到达延安,并受到毛泽东的热情接待。毛泽东积极向汉斯·希伯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大好情况。1939年2月,汉斯·希伯与夫人秋迪化身医护人员前往新四军军部驻地安徽泾县支援抗战事业,在此见到并采访了正在新四军视察的周恩来、叶挺、项英、陈毅、粟裕等革命领导人。汉斯·希伯在欢迎会上激动指出,“我到过八路军,也到过皖南的新四军军部,我能在这两支中国前进的队伍里行走,研究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实在是我平生最自豪的事了”。[9]当时周恩来在新四军军部检查抗日战争工作,汉斯·希伯认真听取周恩来关于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的报告,并积极向周恩来请教。在交流中,周恩来指出“要把反对投降危险作为当前首要任务”,明确“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中国”。[10]汉斯·希伯在与领导人交流、参观革命根据地过程中,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主张。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辩证主义思维为其日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念分析抗战局势、从国际战略角度思考问题提供正确方向。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三)深入人民群众,感受中国共产党的群众支持度

汉斯·希伯在中华大地上同中国共产党军队一道行军,一起前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汉斯·希伯采访的对象有党内干部、战士,也有工农群众。汉斯·希伯深入民众,在生活上与群众打成一片。“在饮食上,沂蒙山区人民一般吃煎饼,希伯也经常吃这种饭食。在穿戴上,希伯将西装改为了棉布军服,把皮鞋改为了‘蒙山布鞋”。[11]群众对这个穿着军装的外国人产生了好感,便主动与汉斯·希伯进行交流。汉斯·希伯通过与民众的交流,了解中国共产党积极为人民服务的形象,并在《重访新四军占领区》中做出详細的记录,如“保护人民不受伪军的抢劫,特别在秋收以后,是新四军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人民感谢和赞扬新四军保卫了他们的家园和他们的劳动果实”。[12]汉斯·希伯直言,“没有另一支军队像新四军这样得到人民充分的信任、称赞和热爱”。[13]在揭示国民党集团的反共阴谋时,汉斯·希伯也关注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结下的深厚情谊,并在报道中突出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要想通过日本人的防线,只有受到人民的支持并由新四军来组织才可能实现”。[14]

二、“他者”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过程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是一个思想交流和认同的过程,不仅需要国内媒体的传播,也需要“他者”的塑造和认同。汉斯·希伯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可以归结为“认识—认同—塑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汉斯·希伯通过客观叙述的基本方法,借助外国友人身份的传播优势,生动真实地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在国际社会中取得良好成效。这一塑造过程,既呈现了“他者”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特性,也符合“他者”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规律。

(一)深入实际,认识中国共产党

实事求是,用客观事实撰写新闻报道是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基本依据,也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前提条件。唯有深入实际,方可客观、全面、真实地撰写新闻报道。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战场上,国民党实行新闻封锁,对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严加管控,甚至颠倒黑白、恶意丑化、污蔑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只许国民党的丑诋、恶骂、造谣、诬蔑,向世界横飞乱喷,决不许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真相稍许透露于世”[15]。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传播领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国际形象也一直无法直接展示。为真正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国际友人秉持实事求是原则,深入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实地考察,真实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品质与形象,并客观撰写新闻。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获取大量一手资料,并在国际社会中给予客观、真实的报道。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根据地真实、深入、可靠的报道,获得了国内外读者的信服。如汉斯·希伯的新闻报道以抗日战争的实时局势分析为主要内容,以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抗战贡献为贯穿线索(见表1)。他在明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原则、制度政策。在报道过程中,汉斯·希伯被中国共产党的形象深深打动,并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主动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正面形象。

(二)情感相通,认同中国共产党

真情换真心。对中国共产党事业产生的情感认同是塑造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重要途径。国际“他者”只有真正做到深入中国共产党内部,实现情感相通,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人民群众鼎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原因。唯有如此,新闻报道才得以客观真实地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并使得国际从心理层面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方向。抗日战争期间,汉斯·希伯同中国革命相伴,与中国共产党同甘苦、共患难。他贴近军民,了解中国民众的切实需求与情感寄托。汉斯·希伯正是因为认识到中国民众的迫切生存需求,才真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行为,实现与中国共产党的情感相通。因此,汉斯·希伯的报道才具有情感意蕴,才能打动国际读者、赢得国际读者的关注。国际“他者”对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塑造应该基于情感认同。只有把对中国共产党所做事业的情感意蕴化为价值旨归,报道才能引发读者共鸣。

(三)“他者”思维,塑造中国共产党形象

再好的故事也必须得到受众的认可,受众接收是形象塑造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形象塑造要取得预期效果,必然需要关注受众的真实需求。外国记者是中国共产党与国际社会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把一座关闭了很久的门,打开了一个缝隙,使光线透进来。尽管这个缝隙很小,但再要强制地关闭,恐怕已是不可能的了”[16]。抗日战争时期,西方群体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主要依靠外国记者的新闻报道。他们的报道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也促使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得到塑造与传播。

汉斯·希伯等人的西方“他者”身份,有着与西方人相近的话语表达体系。相似的思维思考方式以及相互的身份认同,能够减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意识形态、思维方式、话语体系等层面可能引发的误解或认知冲突。这些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传播提供了天然优势,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与传播更具广泛性和影响力。此外,在跨文化传播中,外国友人的“他者”身份能熟练掌握并运用西方主流叙事模式。基于中西方文化的相通点叙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得以使得报道得到西方受众的理解和认同。如汉斯·希伯在《亚美评论》等国际知名报刊上发表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报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够有效吸引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关注与同情,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对外传播的重要“话筒”。因此,以外国友人等“他者”视角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故事、介绍中国共产党行为是塑造国际形象的有效途径。

三、“他者”视域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的时代启示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17]抗日战争时期,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西方“他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通过亲身调查、深入群众等途径了解中国实际问题,并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理念主张,从而有效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经验启示。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一)凝聚“自述”与“他述”合力,讲好当代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1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国际宣传中对中国共产党在舆论上进行严密的新闻封锁,使得关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相关报道严重失真。毛泽东曾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在国外,由于国民党政府的封锁政策,很多人被蒙住了眼睛。”[19]汉斯·希伯等人的“他者”视角对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政治性的客观、真实报道,以充分的说服力戳穿了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反共真相,以犀利直率的笔墨揭露了国民党的面具,传递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队伍同人民群众上下一心、英勇抗战的故事。从塑造途径来看,中国共产党形象塑造需要“自述”和“他述”两个方面。唯有凝聚好“自述”和“他述”,才能传播好当代中国故事。当前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潮影响,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形象传播建造信息壁垒,恶意抹黑。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需积极探索与国际媒体常态化合作的具体路径,诚挚邀请外来新闻媒体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传播,发挥“他者”叙述优势,以“他者”思维将客观、真实、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通过“他者”思维找到中西方文化传播的相通之处,以“他述”与“自述”相结合的讲述方式契合受众,进而能够在多维度、多层次上“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20]。

(二)挖掘事实共识,实现“他者”情感认同

就塑造方法而言,抗日战争时期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西方“他者”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取得一定成效,是因为他们和中国共产党在一些客观事实上形成共识,并产生情感认同。如汉斯·希伯通过亲身调查研究后,充分了解与认识到中国民众的迫切需求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宗旨,并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事业上形成认知共识、产生情感认同。在基于调查实践的基础上,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共产党,有利于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当前,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必须认真挖掘中国与西方的事实共同点,明白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和西方具有事实上的契合性,如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通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奋斗让几亿人摆脱绝对贫困状况;再如中国正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开放市场等。通过摆事实让西方对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产生情感认同与心理共识。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必须找到西方听众的共同点。讲述者与听众在同一个频道才有可能取得良好宣传效果,才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他者”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三)坚持现实叙事,塑造形象于无形

就塑造内容而言,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西方“他者”群体坚持客观的现实叙事,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如汉斯·希伯在报道中通过以小见大的报道方法,从抗日战争中的具体事迹等微观视角出发,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共产党在具体事件、具体问题上的做法和行动,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品格。这种娓娓道来的微观视角下的现实叙事方法,无形地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放眼当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同样要放在讲述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思维框架中,从微观叙事出发,将小切口融入大视野,塑造形象于无形。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要讲好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发展的众多小故事、小事件,讲好中国共产党为解放中国人民的一件件小事。

四、结论

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塑造是当下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议题。回溯抗战时期,德国共产党人汉斯·希伯通过走访根据地、与领导人亲切交流、深入群众等方式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品质与形象,以“他者”视角成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通过国际友人的笔杆子,中国共产党的抗战形象被世界所了解、抗战事业被世界所关注。以汉斯·希伯为代表的国际记者以“他者”视角对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成功塑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塑造与传播提供了历史借鉴。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舆论交锋中,中国共产党应最大程度上凝聚“自述”与“他述”合力,通过挖掘与西方的事实共识,实现“他者”的情感认同,进而充分利用“他者”视角的现实叙事方式,潜移默化地塑造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从而在世界舞台上传递出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声音、讲好中国共产党所做的真实故事。

参考文献:

[1][5][6][12][13][14]山东省中共党史研究会.希伯文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467,406,352,406,410,407.

[2]何立波.血灑大青山的国际主义新闻战士汉斯·希伯[J].炎黄春秋,2019(08):72-76.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4]于安龙.中国共产党讲述“延安故事”的经验与启示——基于延安时期与外国记者互动的视角[J].党的文献,2019(04):113-120.

[7]王晓华,孙宅巍.抗战中的国际友人[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5:38.

[8]唐家璇.中国外交辞典[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460.

[9]汉斯·希伯研究会.战斗在中华大地[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00.

[10][11]王火.汉斯·希伯——一个牺牲在中国的国际主义新闻战士[J].新闻研究资料,1980(02):79-85.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470.

[16]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第一卷)(1926-1949)[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371.

[1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3-31)[2022-02-10].http://www.gov.cn/xinwen/2021-03/31/content_5597017.htm.

[18]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01).

[1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5.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13.

责任编辑  杨慧芝E2ADF7A5-5173-465C-B91C-ED8D4ACCF0C7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他者汉斯
魔鬼与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延安城市国际形象构建:由外宣翻译误译谈起
对外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形象的相关性分析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