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渊基 蔡保忠 王 跃 徐 蕾
“三全育人”视域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探索与思考——以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为例
黄渊基 蔡保忠 王 跃 徐 蕾
(湖南科技学院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要求,实践育人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推进“三全育人”和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作为湖南省首批获批和首家招生的民航服务类本科专业,立足学校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理念,坚持实践育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构建了特色鲜明的“9C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和“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现了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体系创新,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三全育人;实践育人;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2022年1月7日,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对外发布,全面开启了多领域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规划》预计到2025年,民用运输机场数量达到270个以上,保障起降架次1700万架次,旅客运输量9.3亿人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生活的向往。为适应民航业快速发展的人才升级需求,全面提升民航人才综合素质,2019年教育部新增了本科层次民航类专业——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湖南科技学院于2020年成功申报并获批了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专业并立即开始招生,是湖南省首批获批和首家招生的高校。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设置是为了提升民航业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兼具综合文化素质和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端应用型民航业高端服务与管理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全体教育人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为破解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综合文化素质强,专业实践能力弱”的突出问题,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办学坚持实践育人导向,通过深化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办学,坚持“三全育人”和实践育人导向,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构建了独具特色的“9C合作”育人模式和“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实现了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和体系创新,着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较强航空服务操作能力,又具备艺术素养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作为湖南省首批获批和首家招生的本科民航类人才培养单位,这种探索具有重要的经验推广和借鉴意义。
实践育人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中历久弥新的主题,邓欢等[1]、刘川生[2]、刘宏达等[3]、梁颖等[4]、黄蓉生[5]分析了高校实践育人中的长效机制构建、共同体建设等具体问题,花长友[6]进一步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视角切入思考了实践育人问题,李海娟[7]、李薇薇[8]等对高校实践育人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本文开展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参考。民航业人才培养研究也比较丰富,如张涛等[9]、袁晓燕[10]、宋晓燕[11]等学者对高职、高专空乘服务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但关于本科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还较少。魏桂花[12]、阿荣娜等[13]从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展开,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作为新增不到三年的首个本科层次民航类专业,如何在实现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的同时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推进实践育人,是必须要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以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三全育人”视域下产教深度融合推进实践育人面临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对策,有利于丰富新时代“五育并举”的教育理论体系,也能为其他兄弟高校提供思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是存在岗位需求实践能力强与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弱的“两张皮”问题。民航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保证客舱安全和提供优质服务,工作性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导向。因此,需要打破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育人模式,不断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在实践中能充分展现,因此航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形成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主体的实践育人导向。然而现实中,高校民航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存在岗位需求实践能力强与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弱的“两张皮”问题。
二是存在民航产业发展变化快与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慢的“两条腿”问题。中国民航业发展日新月异,对航管专业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更新。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方案常滞后于实践,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对接行业协会和实习基地,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换代,更好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但是目前来看,高校民航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仍然跟不上民航产业发展的变化,存在民航产业发展变化快与人才培养方案更新慢的“两条腿”的问题。
三是存在高校师资队伍专业性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两路人”问题。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是首个民航类本科层次专业,2019年才进入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目录,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应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引进企业行为师资,才能有效解决高校师资专业性不足、实践性不强的问题。目前高校普遍缺乏兼具民航专业理论与行业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需要。
四是存在本科民航专业设定目标与专业实际人才培养结果“两头空”问题。国家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的初衷是推动民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民航强国。如果只注重理论教学,难以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目前,本科民航专业设定目标与专业实际人才培养结果不统一,存在“两头空”问题,必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同时强化实践育人导向,实现二者的有效统一。
一是协同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办学。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是我国快速发展的航空业对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特殊需要而设立的,从诞生之初就肩负民航强国的历史使命。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独特资源优势,优化专业文化、人才培育、专业申办、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撰、师资队伍、就业渠道等方面的资源配置,坚持走“文化共融、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过程共管、课程共研、教材共编、师资共用、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将实践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避免学生只能在“专业技能水平高”和“综合知识覆盖广”二者之间选其一,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二是对接产业,坚持产教融合导向。为解决单个高校全面对接产业的能力不足、成本高企、动力较弱、效果不佳等问题。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办学利用合作企业的“大赛+论坛+双选会”就业服务的双平台,同时与中国航空、南方航空、湖南航空、深圳航空等诸多航空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从“高校+多家航空公司”的“1+N”的多线联系到“高校+合作公司+多家航空公司”“1+1+N”的合作模式,节约了高校对接产业的成本,有效提升了对接效果。得益于合作企业架起的高等学校与产业公司的人才培养桥梁,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培养专业人才,一方面航空业助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另一方面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反过来推动航空业转型升级,有效实现了“高等学校、合作企业、民航产业”三方共赢。
三是“三全育人”,构建“五位一体”体系。立德树人是本专业办学的根本任务,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构建了“高等学校、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实践基地、家庭社会”组成的全员育人“五位一体”主体体系、“入学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毕业教育、跟踪教育”形成的全程育人“五位一体”过程体系以及“理论教学、实践强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合作促学”构成的全方位育人“五位一体”平台体系,3个“五位一体”体系加持下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实践能力。
一是实践育人理念创新,政产学研结合。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立足学校80年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办学传统,萃取校训“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精神内涵,凝成实践育人理念,以民航岗位中乘务组号位制为真实工作任务,聚焦“三教”改革,设计了“三学三做三评”混合式教学模式。同时,以强化“两栖领域”技能的运用水平为教学内容亮点,以注重培养“五心服务”的专业理念和“德技并修”的职业素养为思政元素,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培养学生的专业自信、职业自信,成为新社会“强自信、重担当、精匠心”的民航学子,传承民族精神和中国自信,为我国提升机上服务水平、提供高质量客舱服务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二是实践育人模式创新,校企深度融合。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打破传统本科院校以学校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全面落实“产教融合”教育方针,在资源利用和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立起民航企业密切结合的教学环境,缩短了学科专业建设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招生、基础设施建设、师资管理人员配备、教学计划实施等工作,快速形成建设成果。首先是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及平台方面,利用教学现代化信息联动手段,既可满足线下实施,也可采用全程线上开展的方式。学生通过援外助教课堂、虚拟仿真CBT教学软件、机型1:1双通道航空模拟舱、全媒体智慧教室进行多场景的交互式体验,高度还原客舱服务操作流程。其次是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为国家和民族地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艺术审美修养和综合理论素养,接受航空管理、航空服务和艺术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了能够在航空业从事航空服务、航空管理等工作的本科实践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是实践育人体系创新,“五位一体”支撑。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立足学科优势资源,发挥多个行业主体优势,构建了“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主体体系和“五位一体”教学平台体系。“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创新,结合企业“大赛+论坛+双选会”就业服务的双平台,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质量。
一是专业办学能力持续提升,社会反响有热度。作为湖南省第一所开展航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高校,实现了湖南省本科层次航管人才培养“从无到有”的跨越。在师资队伍方面,目前专业师资队伍规模超过10人,其中有民航产业经验的教师6人,外籍教师1人,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在教学设施方面,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模拟客舱实训中心以及飞机模型展览室、形体舞蹈室、化妆室、CBT实训室等专业教学设施,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不断增强。此外,专业办学还依托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建立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为主体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成为业内标杆。永州市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对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并以湖南科技学院湖南航空艺术馆为背景举办航空科普教育节目,在全省甚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二是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行业评价有高度。在人才培养方面,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亮眼。在各类学生竞赛、校内外实践活动中频频斩获大奖,如荣获湖南省旅游专业综合技能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湖南省“诗与远方,与法同行”演讲比赛一等奖,永州市旅游形象大使暨“金牌导游”(双牌赛区)冠军,永州楼市宝贝大赛冠军,“青春心向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三等奖,2021年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暨首届樱花小姐大赛优秀奖等多项殊荣。在专业建设方面,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相关产出成果颇丰。已立项国家级、省部级教改和科研课题7项,发表相关学术和教改论文10余篇,出版相关教材和著作3部。
三是专业建设模式不断创新,推广价值有广度。湖南科技学院作为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本科专业办学的先行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专业建设模式一直在持续不断创新,和兄弟院校如内蒙古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学院、湖南女子学院、长沙师范学院、吉首大学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产生了一定影响,一些兄弟院校专程来湖南科技学院交流,或邀请湖南科技学院相关人员去兄弟院校交流。随着该专业在全国各高校的陆续申报建设,作为先行者的湖南科技学院,前期积累的探索经验无疑将有更广的应用价值。
我国民航业发展正处于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民航人才培养是促成转型的关键因素。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于2019年3月21日获批,标志着我国民航人才培养全面迈向本科层次,致力于培养民航业高端人才。湖南科技学院作为湖南省首批获批本科高校和首家招生本科高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在航空业从事航空服务和管理的国际化高端服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三全育人”为引领,以实践育人为重点,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经过几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特色鲜明的“9C合作”合作育人模式和“五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取得了系列实践育人成果。
一是以产教深度融合为牵引,创新“9C合作”实践育人模式。基于产教深度融合大背景,坚持学科建设与产业政策的融合、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的融合、课堂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基础理念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以及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创新建立“9C合作”育人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文化共融、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过程共管、课程共研、教材共编、师资共用、成果共享、发展共赢”,实施校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合作,将“三全育人”和实践育人落到了实处。
图1 产教深度融合牵引“9C合作”实践育人图
二是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基石,创新“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既有“高等学校、合作企业、行业协会、实践基地、家庭社会”组成的全员参与“五位一体”主体体系,又有“入学教育、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毕业教育、跟踪教育”形成的全程贯通“五位一体”过程体系,还有“理论教学、实践强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合作促学”构成的全方位协同“五位一体”平台体系,“三全育人”理念贯穿本专业实践育人始终。
图2 “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图
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创新“政产学研”实践育人成果。两年来,坚持“政产学研”协同,在“三全育人”中实现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株洲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永州市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永州市零陵区潇湘文化旅游度假区策划、永州市零陵区夜间经济发展策划与推广等服务地方实践数十次;立项了各级各类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和教改课题,发表了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出版了相关教材和著作;学生荣获湖南省旅游专业综合技能大赛、湖南省“诗与远方,与法同行”演讲比赛、永州市旅游形象大使暨“金牌导游”(双牌赛区)大赛、永州楼市宝贝大赛、“青春心向党”建党100周年合唱比赛、2021年世界旅游小姐大赛暨首届樱花小姐大赛等多项比赛荣誉。
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以实践育人为导向,以校企深度合作和产教深度融合为纽带,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了“9C合作”育人模式和“五位一体”育人体系模式,实现了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体系创新。依托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激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达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相匹配。当然,“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实践育人探索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过程,需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和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构建长效机制,湖南科技学院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仍然任重道远。
[1]邓欢,严敏.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94-96.
[2]刘川生.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有效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119-124.
[3]刘宏达,许亨洪.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内涵、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170-176.
[4]梁颖,苏一丹,丁宇.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2(20):44-47.
[5]黄蓉生,孙楚杭.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6-38.
[6]花长友,韩宝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实践育人的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9):38-39.
[7]李海娟.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8):108-111.
[8]李薇薇.高校社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21(9):58-59.
[9]张涛,潘新泉.高校继续教育实践教学研究——以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4).
[10]袁晓燕.中职学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1]宋晓燕.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12]魏桂花.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6).
[13]阿荣娜,苏龙高娃.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6).
2022-01-18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四个自信’导向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1-0954);2021年湖南科技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XKYJ2021029);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的高校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湘教通[2019]291号863);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生创新能力塑造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研究”(项目编号2019JGYB279)。
黄渊基(1981-),男,湖南新邵人,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产业政策。蔡保忠(1990-),男,江西上饶人,讲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与产业经济。
G642
A
1673-2219(2022)02-0101-04
(责任编校:呙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