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中发挥支撑作用的主体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中坚力量,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产业工人需要适应新的更高要求,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要具备新视野,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还要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劳动模范正是当代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是开拓创新、岗位成才的突出典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产业工人的时代作为,看到了蕴藏在产业工人身上的伟大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多年来,她以农业科技为引领,带领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以蘑菇产业为主的致富之路。她创立的农业产业园区,已成为集蘑菇新品研发推广、蘑菇生态循环种植、蘑菇产品加工销售、蘑菇主题农事体验、蘑菇文化创意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在做强自己的同时,她不忘带动周边农民协同发展、共同致富,自2012 年起每年为每户提高收入近2 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她就是被大家称为“菌嫂”的宋丽新。
自记事起,宋丽新就萌发着一种渴望——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穿上新衣服、吃饱肚子。长大后,她见证了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集体农业到合作社经营方式的转变,见证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注重营养搭配的追求与变化。所有这些,都让宋丽新对农业、农村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也正因为如此,1992 年,她毅然丢掉“铁饭碗”返乡创业。从农产品贸易到开办农产品加工厂,宋丽新坚定地走以农业科技为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致富之路。
在做强自身企业的同时,宋丽新不忘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富裕。她说:“我要将取得的劳动果实与人分享,成为回报社会的感恩者。”2009 年,宋丽新成立了北京桃山月亮湖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毅然把前期经营积蓄全部投入到为村民建蔬菜大棚和种植蔬菜中,并手把手教村民们种养殖技术。到2012年,她带动的150 户村民户均增收2 万余元。“可种蔬菜有一最大的问题就是销售,如果不能及时将蔬菜卖出来,就容易烂在地里。而我们养殖业又会因为怀柔是生态涵养区最终被疏解,所以经过市场调研,我决定带领大家种蘑菇。”宋丽新表示,这条路她琢磨了好几年。
2014 年,宋丽新开始试种羊肚菌。“因为羊肚菌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市场价格一直不错,加之成本较低,着实是一个不错的致富项目。”可羊肚菌虽好,但种好很难。宋丽新每天精心伺候,看着越长越多的菌丝,感觉离成功不远了。可没想到,到了该出菌的时候,连影都没见着。她咬着牙反复试验,尝试了10 多回,才找着问题所在——包住羊肚菌的一层膜,抑制了其生长。“羊肚菌的菌丝横着长,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你非得把它圈住,它就不长了。”撤下膜之后,羊肚菌试种成功。2016年,合作社利用林下种植和大棚推广开始种植羊肚菌。如今,园区已成功培育种植羊肚菌、竹荪、冬荪、黑鸡枞等珍稀菌类10 余种。
宋丽新回忆,曾经,为了帮助村民共同致富,她采用以成本价或赊销的方式向村民提供菌棒。“不光是赊销,为了能让菌棒顺利生成,我还会一天两次地到村民大棚中观察指导,甚至帮新种植的村民码垛、倒垛。因为,倒垛时要根据菌棒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码放方式,以便通氧、通风。而这些服务都不会再收费。”她表示,要想真正掌握技术,最快也得两年。而这期间,她都会义务传授。
记者了解到,为了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提升园区的科技含量,宋丽新还为园区招募了一支由26 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并成立了100 余人的志愿者队伍。如今,园区每年为3 万余人次开展种植技术培训,已带动京津冀等8 个省市的2000 余户农民从事食用菌种植及休闲旅游,形成了跨区域的农业科技产业链。
“大家好,今天我教大家在家怎样种植蘑菇。首先要准备一个底部有孔的花盆,将蘑菇棒外面的塑料皮去掉,放进一个花盆后周边填满土……”不久前,宋丽新又在微信群上向爱好农作物种植的市民传授经验了。
“我们这个微信群,不仅仅教居家种植蘑菇、蔬菜、花卉,还会播放红色教育、健康、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宋丽新介绍道,2016 年,月亮湖合作社成立了怀柔月亮湖现代农事体验教育园,把种植和科普休闲有机结合,增加了亲子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菌类生长知识;开发了菌类采摘项目,让游客体验乡村田园生活的趣味。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集蘑菇新品研发推广、生态循环种植、产品加工销售、主题农事体验、文化创意休闲、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自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又利用微信群开设了农业知识小课堂群,如今已发布了近千条内容。“每条内容的最后,我们都会加上讲解老师的联系方式,以便为市民更好地解惑。我们做这个,就是想让青年、儿童认识农业,爱上农业,最终让农业后继有人。”
回忆自创业至今的历程,宋丽新说,她一直努力奋进,就是为了实现“根植泥土树理念,心系桑梓助民强”的夙愿。
走进SMC(中国)有限公司,一条条生产线正在流畅地运行着,一位身着工服的师傅正在不厌其烦地指导着身边几位技术工人,生怕错漏一个细节……他就是SMC(中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加工技术课课长张恩良,“我们不能止于中国制造,还要做到‘中国创造’。”这是他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信念,这也促使他成为公司的“能人巧匠”,大家眼中的“创新工匠”。
1998 年,张恩良来到SMC,第一天走进车间,当时的感受他至今难忘。“在机械工业学校学习时,几乎都是手动操作,学校只有一台半自动设备,还是作为展示使用,学生是不可擅自操作的,老师会偶有操作。”张恩良在SMC 的车间,看到各种机械手在生产线上游走,产线几乎实现了全自动化,这番景象带给了他巨大的冲击。“当时国内机械自动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感受到了差距,同时也激起了我想要去挑战的心:中国人一样可以做出这样的高端设备。”
经过各个部门轮岗,最终张恩良进入到了技术部门,但更艰巨的挑战也随之而来。“机械设计方面我上手较快,但电气控制这块儿真的不了解,隔行如隔山,真的要从零开始学。”当时,公司来了一批日本工程师。张恩良心想,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多学习一些技术。不过,交流问题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学!于是,每个周末,张恩良都会乘车到市区学习日语。“那时候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像现在这样便利,公司周边都是农田,到市里每天只在固定时间有车,一天三班,赶不上就错过了。”即便在这样的交通条件下,张恩良从未缺席过一节日语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4 年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他一举荣获“NC 车床编程与加工”项目冠军。
随着技术愈加成熟,张恩良带起了徒弟,他说:“我多教会一个徒弟,中国制造就多一份力量。”
“在与日本工程师交流中,发现他们的讲解方式十分系统,每一步要如何操作都讲得十分细致。于是,我也将这种系统化的教学用了起来。”不仅仅是日常教学,张恩良还特别注重徒弟的个性化发展,“在带徒弟过程中,我不仅仅倾尽所学教他们,我更要注重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不要受限于我。”张恩良笑着说,“年轻人要有新想法,我们不能止于‘中国制造’,还要做到‘中国创造’。”
2011 年,SMC 职工创新工作室在公司的支持下正式成立。张恩良被委以重任,成为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他带领整个团队走上了“创新之路”。“得知创新工作室成立消息时,还挺激动的,可以跟公司里的技术能手聚到一起,攻克一些技术难题,投入更多精力做一些创新产品,特别有意义。”谈到创新工作室的工作内容,张恩良信心满满,立即打开了话匣子。
“职工创新工作室主要致力于加工工艺及设备导入、调试、新加工技术研究实践,各类刀具的研磨、改善、试制……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创新为企业节约成本提升实力。当时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CQ 缸筒内壁划伤改善项目’,几乎被所有难题局限。”因为项目紧急、问题复杂、设备空间有限,想要找到合适的改进对策非常困难,所以张恩良不得不采取加班加点紧急对应的方式,让团队成员共同参与研讨方案。经过工作室的不断开会讨论、多次实验改善后,终于找到了最妥善的解决方案。
随后,他指着电脑屏幕介绍道:“这是我们研制升级的第六代FRL 清洗机,整个研制升级只用了两三月时间,然而,这个产品第一代研发出来却用了两三年。”
自动清洗机是创新工作室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发的第一个自动化设备。“之前做的大都是设备的加工改善,还有一些自动搬运等小型自动化装置,像这样的大项目,还是第一次。”张恩良说,这样一台自动清洗机从日本进口大概要七八十万元,设备老化之后还要持续投入费用保养。“现在工作室也有一些技术了,我们能不能自主开发制作一个清洗设备?”怀着这样的想法,自动清洗机就进入了研发阶段。此后,张恩良带领团队不断攻克一个个困难、反复验证,终于成功研制出来了中国创造的自动清洗机。
据了解,自职工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张恩良带领团队不断追求工艺改进,探索更高效、更智能的制造方法,共完成79 个课题项目,平均年度效益超330 万,为公司培养了21 名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创新工作室也获奖无数:2014 年,被北京经开区评为首席技师工作室;2015 年,在北京经开区总工会、科技创新局的支持下,工作室升级为职工创新工作室;2016 年,经开区总工会将该工作室评为劳模创新工作室;2017 年,获评新创工程高技能领军人才工作室;2018 年,北京市总工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将其评为高端装备制造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
在大多数人眼中,道路养护工作不过就是扫扫马路、给破损路面填补坑洞,看似没有任何技术难度,永远与专业技术沾不上边。但有这么一个人,经他养护的道路,多年来一直被评为“样板示范路”。他本人也因技术突出,工作努力,先后获得“全国交通技术能手”“北京交通技术能手”、北京市“应急先锋·北京榜样”周榜人物等荣誉。今年5 月,他又获得“首都劳动奖章”。他就是马修强,首发养护公司第四养护项目部维修班班长,负责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
“在工作中,最有说服力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行动。”在城市副中心周边道路养护的日常工作中,路况复杂、施工项目多、施工间距远,马修强作为城市副中心周边道路养护工作负责人,每天总是第一个出现在路上,奔波于各作业点,联系机械、调配人员、安排进度,本应休息的施工间隙,也在检查施工质量,制定下一步施工任务。他用实际行动,激励并带动着身边每一个人。2022 年春节期间,马修强参与到北京冬奥会专用车道增设标志牌紧急任务,多年未能与家人团聚的他再次失约。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严寒降雪、疫情防控等诸多困难,马修强班组全体成员在他的带领下,白天准备物资材料和机械设备,夜间进行安装施工,从腊月廿七到正月初二连续奋战5 个昼夜,高标准、高效率顺利完成了冬奥会的保障任务。
每年除雪刚结束,马修强就开始着手准备各项防汛工作。首先根据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北京国际环球度假区周边道路特点,按照“一路一案”方式制定防汛保障应急抢险方案。他作为维修班班长,带领班组在汛期前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道路边沟清理112530 延米、清理雨水井660 个、清理桥梁排水孔1800 个、排水排水管涵1500 延米;并主动对周边区域进行走访,与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应急抢险联动机制;加强环球影城、六环导行路等重要路段的防汛保障,在常屯设置应急保障点,保障副中心道路汛期安全畅通。
还记得是2018 年8 月上旬,北京东南部遭遇连续强暴雨。8 日早5 时,京哈高速进京K4+800 公里朝阳黑庄户地区降雨量最大达到199.6mm,瞬时雨量达到大暴雨级别,这对城市副中心路段防汛抢险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已经连续防汛值守巡视12个小时的马修强带领班组立即赶赴现场,到达后发现现场存在险情,没有来得及穿上雨衣就下车冲向积水最深处疏导车辆。在暴雨中,马修强一边打电话调动中心所有应急抢险队伍赶赴现场,一边疏导车辆开往安全区域。他蹲下身子逐一排查路面排水设施,整个身体的三分之二浸泡在积水里,就这样在积水里连续指挥、应急抢险十余个小时。当晚15 时30 分,京哈高速积水路段全部排除。当时,马修强班组全体成员已经是神疲力尽,身体因被雨水浸泡浮肿发白。但是在班长马修强的带领下,抢险完毕后的他们没有给自己喘气时间,直接赶往六环边坡水毁现场。一场最强降雨,再一次验证了以马修强为代表的“首发养护人”“防大汛、抢大险”的硬实力。
在2012 年7 月21 日特大暴雨京港澳高速抢险工作中,他在抢险工作中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连续抢险奋战72 小时,直到道路正常通车后有序撤离现场;在2015 年7 月23 日京港澳高速岳各庄路段客水倒灌抢险工作中,他连续工作16 小时无间断;在2015 年反法西斯阅兵的保障工作中,他连续现场值守保障路段72 小时,充分展现了首发养护人的坚守和毅力;在2017 年、2019 年两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保障工作中,他冲锋在前现场值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庆祝活动阅兵保障工作中,他负责对重点路段应急抢险道路巡视,并完成多次演练和阅兵当日道路保障任务……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首发养护公司积极落实上级疫情防控要求,要求员工“非特别紧急情况不得离京”,马修强班组里的常住队员因此不能回老家和家人团聚。马修强一方面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方面做好所在项目部队员的思想疏导工作,组织他们开展各项趣味小游戏,活跃工段气氛。因疫情原因,理发店都没有营业,他在公司工会的支持下,网上自学理发知识给员工理发,队员打趣说道:“我们马班长真是多才多能,让我们都体会到了家的温暖。”他经常说:“一个项目部就像是一个小家庭,我们虽说是同事,但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家人待的时间都要长,所以我们更像兄弟姐妹!一个人的困难就是我们大家的困难。只有把困难解决了,大家才能安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说起老北京的胡同,大家都不陌生。胡同那可是北京的“金名片”,它不仅是这座历史名城的文脉,更承载着北京人的归属感,承载着守望相助的邻里情,承载着老北京的生活味道。
在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史家和礼士胡同里,作为胡同物业管理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京城佳业北宇天诺物业公司副总经理、胡同物业东城区城市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小舟给小院当“管家”。她挨家走访,逐户倾听,将百姓的要求当作己任,把邻居交办的事情放心田。改善人居环境,还原古都风貌,她用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法,解决老街坊的“乡愁”,传承老北京的亲情。
作为一位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姑娘,许小舟对红门绿棂、灰墙黛瓦的老胡同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一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房间,是她和四五个同事一起共享的办公场所,也是保安、保洁员打水的临时休息点,有时连转个身都很困难。别人不理解许小舟为什么宁愿选择只能靠空调取暖的小平房里委屈自己,“因为这里邻街而立,周边都是我们参与管理的胡同和商铺,办公室设在这里,大家可以随时找到我们。如果离胡同远了,居民的心也就离我们远了。”“办公室虽冷,但服务热度却从不降温。”看似随口说出的这句话,却是她始终坚持的工作标准,也是对自身的要求。
团队进驻初期,在国内,胡同物业管理完全是一片空白,既无经验参照,又无复制样本。面对政府的托付、部分居民的误解和个性化需求,团队成员掩饰不住内心的焦灼:管什么?怎么管?如何把握管理尺度?怎样平衡各方需求?一个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摆在眼前,然而答案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于是,许小舟带领着团队成员天天转胡同,挨家挨户地登门拜访,见到人就聊几句听听建议,每个角落都争取做到门儿清不留盲区,每一户都尽量走访到以便掌握一手资料,几天下来就建立了厚厚的20 多本台账,他们用双脚一步步丈量出了胡同示意图。针对胡同的特点,她着手策划个性化服务方案,细究每一个关键环节。论证、推翻、重建,这是许小舟每天都要经历的艰难过程。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辛苦努力收获了回报,胡同物业管理创新举措得到了政府认可,在东城区平房区广泛推广。许小舟参与编写的《北京胡同物业服务标准》和《北京胡同物业服务行业指导手册》,被推荐为行业标准,成为北京市胡同物业管理服务工作中可复制、易操作的行业指导性文件。结合胡同每个院落“量身定制”《小院公约》,配合政府探索“小院管家”治理模式,更是成为将物业服务从胡同公共区域拓展到院内“私人空间”的又一创新举措。
每天清晨7 点,当“洪湖水浪打浪”的悠扬音乐准时响起,胡同里的垃圾分类工作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负责史家胡同点位的杨师傅,身穿标准绿马甲,佩戴口罩和手套,迎来了今天的第一单“生意”。“您好,今儿您垃圾分类了吗?”话音未落,杨师傅远远看见一位50 来岁的居民拎着两个袋子出了25 号的院门,“啪,啪”两声,装满废弃物的袋子被扔在了离家门口不远的雨水篦子上,然后迅速转身回了院子。
杨师傅见状,便上前将两个垃圾袋捡回分类车上,拆袋分拣时,他惊讶地发现里面是早已经分好类的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接连3 天,同样的场景,不断上演。杨师傅想不明白这是咋回事儿,便在周例会的时候说出了心中的疑问。
第二天,许小舟早早地来到25 号院门口,果不其然,不一会儿,这名居民就拎着两个垃圾袋出现了。“张大哥啊,您把垃圾给我吧,我来处理。”“小舟啊,那麻烦了。我得赶紧回去,你大姐啊腿摔了,我这小孙子刚6 个多月,也在这儿呢,回见。”疑惑解除了,当天下午,许小舟和项目部的同事带着牛奶、水果来到张大哥家,看看能够帮上什么忙。“张大哥,明天您就在家里等着,我们上门把垃圾收走。”此后,25号院门口的雨水篦子上再也没出现过那两袋醒目的垃圾。
用细致的观察发现问题、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是每一位胡同“管家”必备的基本素质。随着公司胡同物业业务板块快速铺开,相继成立的4 个项目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管理人才缺乏、员工经验不足的情况。为让年轻人能够快速成长起来,许小舟把自己20 多年积累的物业管理经验倾囊相授,将项目部打造成公司人才的培训基地。每天利用早班会和每周一次例会的机会,分级分类亲自对员工尤其是新员工进行传、帮、带,甚至到作业现场手把手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一批能够独挡一面、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的物业管理工作骨干成长起来,秉承民解忧的服务宗旨,打造团结和谐的胡同“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