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斌权,邢乃林,王迎儿,黄芸萍,严蕾艳
(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宁波 315040)
南瓜是葫芦科一年蔓生植物,在我国广泛种植,2019年种植面积达45.31 万hm2,产量达842.77 万t。南瓜因根系发达,水肥吸收力强,抗病耐逆性佳,是目前西甜瓜及黄瓜嫁接的主要砧木[1-3]。思壮7 号是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杂交砧木品种,可用于西瓜、甜瓜、黄瓜嫁接生产,种子年销售超过12 t,推广面积约1.33 万hm2,因此针对该品种的制种产量研究十分重要。南瓜喜欢低温短日照,因此南瓜制种多在气候凉爽的地方进行[4]。酒泉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端,光照充足,降雨少,昼夜温差大,杂交制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影响制种产量的因素主要为种植密度、父母本比例、授粉时间、单株留瓜数等[6-9]。因此,对南瓜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制种产量进行研究十分必要。
该研究通过不同种植密度结合整枝方式,对南瓜制种产量及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南瓜种子产量与种植密度之间的关系,为南瓜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该研究利用的材料为思壮7 号的父本SZ7F 和母本SZ7M,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种植地点为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露地。
试验设3个处理,3 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为667 m2,分别是长 200 m,宽 2.5 m 的地。处理 1(T1)种 15 000 株/hm2,采用 2 蔓 2 瓜的整枝方法;处理 2(T2)种 27 000 株/hm2,采用 1 蔓 1 瓜的整枝方法;处理 3(T3)种 37 500 株/hm2,采用1 蔓1 瓜的整枝方法。父母本比例约1∶8.5,父本比母本提前播种15 d。其余栽培管理及采后种子处理方式均按常规开展。
开花初期每个重复随机选取生长一致的10 株母本材料,调查第10 片叶子的长度(cm)、宽度(cm)及相邻节位的茎粗(mm),种子成熟后统计每处理结瓜数、种子产量(kg);每个处理随机选择 20个瓜考察单瓜重量(g)、单瓜有效种子数及种子百粒重(g)。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16 进行。
各处理考察性状数据显示(图1),叶长、叶宽、茎粗及百粒重均表现为 T1 最高,T3 最低,T2 居中。T1 百粒重最高达 19.3 g,平均 19.2 g;T3 最低至 17.7 g,平均为 17.9 g,较T1 低1.3 g。单果重及单瓜种子数则表现为T2 最高,T3 最低,T1 居中。T2 单果重最高可达1 290 g,平均为1 275 g;T3 最低至 832 g,平均 851 g,较 T2 低 424 g。对于单瓜种子数,T2 可高达 209 粒,平均 205 粒;T3 低至 163 粒,平均172 粒,较 T2 少 33 粒。每公顷结瓜数显示,T3 最高,可达 31 980个/hm2,平均 31 500个/hm2;T1 最低至 20 055个/hm2,平均20250个/hm2,T2 居中。种子每公顷产量则为 T2 最高,可达 1 178.25 kg/hm2,平均 914.64 kg/hm2。T3 居中,T1 最低,仅 704.85 kg/hm2,平均 727.05 kg/hm2,较T2 少 416.25 kg/hm2。
图1 不同处理南瓜各性状表现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表1),植株农艺性状叶长、叶宽及茎粗之间呈正相关且均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99。同时,农艺性状与种子和果实性状之间,叶长、叶宽及茎粗同时与每公顷结瓜数表现为极显著水平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7 和0.85;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3,0.97。同时,叶长和叶宽还同时与种子每公顷产量呈显著水平的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 和0.75。种子和果实性状之间,单瓜重与单瓜种子数之间呈极显著水平的相关性,相关性为0.95。百粒重与每公顷结瓜数呈极显著水平的负相关,而种子每公顷产量仅与每公顷结瓜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85。
表1 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表现
随着西甜瓜及黄瓜等瓜类嫁接需求的增加,南瓜砧木杂交种种子量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品种适宜的高产制种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亲本种性、播种期、水肥施用、授粉技术、整枝留瓜方式、栽培密度及父母本比例等均对制种产量具有重要影响[4,10-11]。该研究针对种植密度对杂交种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7 000 株/hm2,每株留1 蔓1 瓜的种植方法所生产的南瓜种子每公顷产量最佳,百粒重适中,且种子每公顷产量主要与每公顷结瓜数之间呈极显著水平的正相关,与叶片大小之间呈显著水平的负相关。表明种植密度中等,植株长势相对较弱,但有效坐果数较多的条件下,可产出更多的种子,这在其他文章中也有相似表述[12-13]。因此,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通过植株长势及留瓜数进行调节,可提高南瓜砧木杂交种的种子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