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
摘要:幼小衔接是大班幼儿走上小学的必经阶段,对幼儿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幼小衔接阶段,幼儿智力发展、身心发展将进入关键时期。对此,如何发挥幼儿园教育的优势,助力幼儿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成为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幼小衔接;学习品质;教育水平
在幼儿启蒙中,幼儿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对引导幼儿智力发展、呵护幼儿健康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伴随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幼小衔接成为社会、教师、家长关注的重点,如何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成长保驾护航,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任务。通过分析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教师可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方式,采用合理、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幼儿们踏上幼小衔接阶段,使其能够具备适应新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能力和品质。要想实现幼儿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倾力投入,还需要学校和家长密切配合。
一、利用区域活动扩展思维
与幼儿教育相比,小学教育内容、模式出现较大变化。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主要以参与游戏的方式,接受五大领域的启蒙教育,如艺术、语言、科学等,小学阶段主要在课堂中学习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对此,幼儿教师应利用区角活动,扩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在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站在更高角度去挖掘区域活动价值,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核心发展。在开展区角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一边组织幼儿进行操作与实践,一边让幼儿在倾听、对话和表达中思考,激活幼儿思维方式,利用思维引领幼儿学习能力发展。例如,在“超市区角”游戏活动中,教师可适宜地嵌入数学思维,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关注生活中的数字。教师可设置三个购物超市,将日常的生活用品图片放置到三个超市区域,让幼儿们自由选择和购物,京东超市的小卡车两元一个、而小马超市的只需要一元,在哪家买更好呢?这就需要幼儿开动大脑,表面简单的价格筛选对幼儿具有一定挑战。在这样的区域情境游戏中,幼儿们可一边参与活动,一边体验数学。
二、利用生活教育培养习惯
儿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其模仿性较强。对此,教师可紧抓幼儿发展特点,利用生活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幼儿时期,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基本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幼儿每日到校后,教师可设计拍手歌,通过演唱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到到校后需要做什么,也可将教学口令运用到室内活动中,如一二三,都坐好;小眼珠,看黑板。通过在日常教育和活动中开展训练,教师可帮助幼儿形成基本行为习惯。同时,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幼儿需逐渐走上自主、独立,从整理日常小玩具入手,培养幼儿物品归纳、整理能力,避免出现东拉西扯、丢三落四的现象。在教师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引导下,幼儿可养成有秩序、有条理的好习惯,学会管理自己。此外,诸多家长在教育中發现,幼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脾气、不会和谐处理朋友关系。对此,教师可利用日常教育中的绘本,向家长和幼儿推荐情绪管理类的绘本书目,鼓励家长带领孩子阅读绘本。比如,绘本《生气的亚瑟》《菲菲生气了》,这些绘本能够让幼儿关注情绪变化、发展过程,使其主动保持温暖、积极情绪。
三、利用家园协同促进进步
根据调查发现,部分家长为了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会提前让幼儿接触大量文化课知识,部分知识甚至超越了幼儿认知水平,不仅给幼儿发展带来了压力,甚至会影响幼儿生活幸福感、行为状态。对于完成作业慢、吃饭慢、缺乏自信等问题,家长往往会手足无措。对此,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家长给予幼儿积极支持,使更多孩子们能够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具体而言,幼儿园和教师可利用育儿沙龙、微信直播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规范,引导家长关注不同年龄幼儿的闪光点,多给予其正面的表扬,帮助幼儿获得内在发展驱动力。对于不善表达、性格胆小的幼儿,教师可与家长深入沟通,引导家长转变与幼儿的相处模式,多给予幼儿进步鼓励。经过一段时间后,家长反馈发现幼儿越来越主动去表达,回家就能全部讲解新故事、新儿歌。通过加强家园联系,教师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使其能够分析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其以包容、理解的心态育儿,帮助每一名幼儿获得良好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幼小衔接,对幼儿下一阶段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地实施多元化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启蒙阶段播下快乐、健康发展的种子。具体而言,要通过开展区域活动、加强生活教育、注重家园协同等方式,围绕幼儿教育特点、政策,坚持以幼儿全面发展、终生发展为本位,落实幼小衔接,不断培养幼儿良好思维品质、行为品质,加强幼儿心理建设。这样,教师可联合学校、家长的力量,托举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美好明天,让更多幼儿顺利走上未来人生道路。
参考文献:
[1] 张博倩.幼小衔接接什么?[J].科学咨询,2020(49):214.
[2] 李红凌,杨晓.幼小衔接的探索与研究[J].读与写,2020,17(22):269-270.
[3] 周兆弟.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学周刊,2020(34):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