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小学经典诵读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展现小学经典诵读美的韵味。农村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有很多美育的元素,这些都为农村经典诵读渗透美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由于大多农村小学对经典诵读的审美功能重视不够,对农村本土资源利用不充分,导致经典诵读的审美教育功能没有有效发挥,本文在挖掘农村美育资源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美育渗透策略。
一、建立家校共育机制,重视经典诵读审美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农村小学经典诵读中进行美育渗透,首先要转变观念,重视经典诵读审美教育。结合学校、教师、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开展经典诵读审美教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打造人文校园,营造美育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让学生体验感官的享乐,激发诵读的热情。农村小学往往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文化氛围,缺少书香气息。可以在学校走廊、橱窗、墙壁等醒目的位置悬挂经典名言,定期进行更换,以供学生诵读;可以利用早晨、中午广播时间,播放名人诵读的经典文学作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课外辅导的时候播放经典诵读相关的电视节目,比如“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节目;也可以利用早读课进行集体诵读,各班根据诵读计划选择经典诵读作品,让国学经典在朗朗读书声中响彻整个校园。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经典诵读内容,各个班级利用区角布置有关中华经典文化的图片、警句以及诗词歌赋,并创设班级诵读区,提供国学经典类图书,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
(二)加强师资培训,提升审美素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学生需要在教师专业的引导下感受经典之美,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指导教师,普遍存在诵读专业素养缺乏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想当好一名语文教师,每年必须读五六部书[1]。因此,教师应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同时要提升普通话水平,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正确发音方法,学习并灵活运用诵读技巧,把诵读方法传授给学生。
教师的审美素养在诵读经典作品中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非常重要。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首先应更新美育理念,阅读美育方面的书籍,积累美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审美素养。其次教师应该通过座谈的形式,交流探讨经典诵读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通过相互听课,学习别人好的审美教学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此外,学校可采取观摩交流,专家指导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培训提升的平台,比如,定期派教师到经典诵读示范学校,学习优秀的经典诵读美育课例,把学习到的经验和同事分享,将审美教育理论知识与经典诵读教学实践相结合。
(三)配合家庭教育,促进美育渗透
著名心理学家张必隐认为父母的阅读行为所树立的榜样,给儿童读作品听,以及经常鼓励儿童进行阅读等,都能影响儿童自身的阅读行为[2]。可见家庭对儿童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儿童是否热爱诵读,是由父母营造的家庭教育环境所决定。几乎每个农村小学都有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不可能陪伴他们诵读经典文学,审美教育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教师有必要经常和家长进行联系沟通,提醒家长诵读经典的重要意义,给家长传递审美教育的相关理念。
家长需要给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朱熹说:“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3]可见古人认为书桌的整洁干净以及诵读时的仪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要求每个家庭尽量在家中摆放书桌和椅子,买一些经典书籍堆放在桌上,让书香浸润熏陶孩子的心灵。还可以让在外打工的父母和孩子采取视频通话的方式一起诵读经典,在反复的吟咏中共同体验诗词韵律之美。
二、挖掘农村本土资源,培养经典诵读审美情趣
经典诵读的文本中蕴含着很多农村生活的美学元素,因此,挖掘农村本土资源能更直接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教师应联系农村学生熟悉的自然景物、生活场景、人文资源探寻经典诵读中的美育意蕴,培养学生经典诵读审美情趣。
(一)在农村自然景物中感受情境美
农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空气清新,鸟鸣虫唱,生机盎然。陶行知先生认为“活的乡村教育”不能使用死的书本,必须利用“活的环境”。人教版教材选取了大量的田园童趣的作品,这些诗歌描绘的情景都是贴近农村学生生活的。农村教师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要利用这些美好而自然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审美习惯。美感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里,审美习惯的养成与生活密切相关,经典诵读教学必须走向生活。
在诵读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闻闻花草的芬芳,聆听清脆的鸟叫,触摸拂堤的杨柳,在广阔的田间放风筝。学生在迷醉于浓丽的春景中,感受放风筝的欢愉的同时,更加深切地理解詩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意境。
(二)在农村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美
农村生活一般以种地为主,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教师在诵读教学中,应将诵读内容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辛勤劳作、忙忙碌碌的农村生活,丰富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的审美感知,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在诵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时,可以利用农村特有的生活场景,带领学生去除草、耕田、插秧,体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真实的农村生活。从中感悟诗人清新的笔调,意趣横生的描写手法。
(三)在农村人文资源中品味文化美
农村除了有自然环境资源,还有人文资源,即独特的风土人情。农村保留着不少传统节日风俗,比如吃腊八粥,春节贴对联,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写了作者在他乡思念故乡亲朋的思乡之情。农村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可能一年才能和父母见上一面,可以利用重阳节登高的传统,带着学生外出登山。在登山的过程中询问学生们父母现在身在何处?有没有想念他们?从而引发学生们对父母的思念,同时让他们明白父母在外的不易,在重阳佳节没法与亲人一起登高,像诗人王维一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充分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愫后,请学生诵读诗歌,这个时候的诵读便真正做到了入情入境,感情真挚。
农村很多地方是革命老区,有着红色遗址遗迹,笔者这次调查的农村小学所在地有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和中国工农红军石刻标语园。在诵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当地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刘伯坚纪念馆,了解刘伯坚的生平和事迹,汲取革命先辈们为国为民、栉风沐雨、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力量。带着这份精神去体会长征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无限豪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那种豪情壮志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
三、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提升经典诵读审美能力
农村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环境以及区域环境的影响,诵读时带有浓厚的乡音色彩,咬字发音不够准确,再加上缺乏朗诵技巧,诵读经典过程中使用一个腔调,毫无美感之言。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学生实际,提升学生经典诵读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语音面貌,让学生感知诵读语音之美。其次,为了让学生能够欣赏作品的韵律之美,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传授一些诵读的技巧。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学生创造诵读意境之美。
(一)矫正吐字归音,感知诵读语音之美
诵读是通过声音来传达文本的形象性,字正腔圆的发音,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优秀的诵读教学都是从正音开始的,比如特级教师王崧舟在《长相思》一课的诵读教学指导中,首先请学生们注意这首词中的生字和多音字。在学生读完之后,他指出“风一更”中的“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接着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4]。
农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高,更应重视正音。首先,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学校所有的教职工和小学生都要养成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不仅是课堂上要严格使用普通话,在生活中也要有意识的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其次,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发音指导,可以采用示范或动画的形式讲解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舌部位置以及口腔状态,让学生吐字清晰,发音圆润饱满。再次,学生应多听经典诵读作品,通过听标准发音纠正自己的普通话,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发音训练。
(二)指导诵读技巧,欣赏文本音乐之美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恰当运用停连、重音、节奏等诵读技巧,能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诵读声中感受和谐的音乐美。所谓抑扬顿挫,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和停顿转折。
窦桂梅老师在教授《清平乐·村居》时,提到了用吟诵表达出古诗词的平仄与节奏。她让学生分别用击掌和脚踏的方式诵读词的上下阕,体会节奏。她提出“平长仄短”的方法,即吟诵的过程中要拖长平声音,仄声音则要发的短促。最后她引导学生依据平仄的长短、高低,吟出属于自己的腔调来[5]。窦老师由浅入深的道出了吟诵的技巧,激发了学生的吟诵兴趣。学生在个性化吟诵调的演绎中,流露出对自然真实,恬静有趣的村居生活的向往。
农村学生读古诗词的时候要么读得太快,要么读得太平,毫无章法可言,该拖长的地方没有拖长,该读得短促的地方也没有注意到。实际上是他们缺乏诵读指导和训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结合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明确诵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诵读的乐趣和美感。
(三)提供展示平台,创造诵读意境之美
农村学生普遍羞于表达,缺乏自信,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够让学生自信表达,培养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演绎经典,营造诵读意境之美。在诵读中融入音乐、舞蹈和绘画,实现文学与艺术的整合,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池》这首古诗可以用绘画来辅助诵读,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进行构图,把诗歌中描绘的景物通过色彩,形态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一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体悟诗情,感受字里行间的美妙意趣。结合层次丰富、充满动感的画面进行诵读,能展现诗歌清新自然,情趣盎然的意境。
叶嘉莹先生认为,中国古典诗歌是伴随着吟诵的传统成长发展的。也就是说,经典作品中的美是需要大声的诵读才能体现出来。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美育渗透非一朝一夕,需要多方面持之以恒的支持和配合。特别是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美的视角去欣赏诵读经典文本,从而逐步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学生在进一步领悟美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激发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2.
[2]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08.
[3]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M].北京:中华书局,1986:162.
[4]王崧舟.诗意语文课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7-99.
[5]竇桂梅.听窦桂梅老师讲新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8.
[基金资助:2021年度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小学经典诵读的美育渗透策略研究”(SCJJ033)]
本萑,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