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龙, 荣军博, 曹嵘, 李淑珍
(1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眼科, 河南 商丘 476100; 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 是眼科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1]。 PDR 的临床表现为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增殖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可导致患者失明[2]。 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PDR 的常见方式, 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白内障, 而玻璃体切除术可加重白内障的病情, 因此在手术时应同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或先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两种手术方案的疗效仍存在争议[3-4]。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已被广泛用于PDR 的治疗, 可有效缩短玻璃体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 本研究采用康柏西普联合不同手术方案治疗PDR 患者, 探讨其效果。
1.1 一般资料以2019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我院收治的150例PDR 患者为对象。 纳入标准: ①符合PDR 诊断标准; ②合并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③晶状体核硬度Ⅱ~Ⅲ级; ④入组患者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排除标准: ①合并外伤性白内障; ②其他原因如葡萄膜炎引起的白内障; ③合并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继发眼底积血、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75 例 (81 眼), 年龄 (55.48 ±5.13) 岁, 糖尿病病程 (7.83 ± 1.38) 年; DR 分期: Ⅳ/Ⅴ/Ⅵ= 30/33/18; 晶状体核硬度: Ⅱ/Ⅲ级= 37/44。 观察组75 例(83 眼), 年龄 (53.97 ± 5.02) 岁, 糖尿病病程 (7.67 ± 1.50)年; DR 分期: Ⅳ/Ⅴ/Ⅵ= 28/36/19; 晶状体核硬度: Ⅱ/Ⅲ级= 35/48。 两组的年龄 (t = 1.822,P= 0.071)、 糖尿病病程 (t= 0.679,P= 0.498)、 DR 分期 (χ2= 0.202,P= 0.904)、 晶状体核硬度 (χ2=0.205,P=0.651) 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 常规消毒后在上方角膜缘后4 mm 玻璃体腔内注入0.05 mL 康柏西普。对照组采用同期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 局麻后聚维酮结膜消毒, 11:00 位3.2 mL 透明角膜切口, 3:00 位辅助侧切口, 前房粘弹剂填充后行连续环形撕囊, 直径5 cm, 水分离、 分层, 转核, 囊袋内超声乳化吸出晶状核, 抽吸晶状体皮质。 在睫状体平坦部穿刺并行玻璃体切除, 分离、 剥离或切除增殖膜, 电凝止血。 全视网膜光凝。 玻璃体手术后行人工晶状体植入, 根据患者病情于术后3 ~6 个月抽取硅油。 观察组采用序贯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同对照组, 术后3 ~6 个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 (同对照组),植入人工晶状体, 术后采用后节辅助。 睫状体平坦部穿刺, 建立灌注和硅油抽吸通道, 清除玻璃体腔硅油, 缝合巩膜切口。
1.3 观察指标术后检查最佳矫正视力 (BCVA), BCVA 提高≥2 为视力改善。 记录术中操作情况 (电凝止血、 硅油填充、灌注液填充、 重水置换等), 统计并发症 (前房渗出、 血管性青光眼、 一过性高眼压、 黄斑水肿、 再发玻璃体积血、 后发性白内障) 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计数资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观察组的视力改善率、 BCVA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表1 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n (%), ±s]
表1 两组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 [n (%), ±s]
?
2.2 两组的术中指标比较两组的术中电凝止血、 硅油填充、重水置换比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的灌注液填充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的术中指标比较 [n (%)]
2.3 两组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的前房渗出、 血管性青光眼、一过性高眼压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3。
表3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
玻璃体切除术为治疗PDR 的常用方法, 但PDR 患者多伴有白内障, 玻璃体切除可加重白内障的病情[6]。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已有研究[7]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PDR, 效果确切。 二者同期治疗有利于对玻璃体基底部及周围视网膜病变的充分处理, 并可在术中光凝周边部分视网膜, 同时可减少手术次数, 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 然而该种术式的缺点在于炎性反应剧烈, 前房渗出及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较高[8]。 序贯玻璃体切除术与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为治疗PDR 的另一种方式, 该种方式可有效减轻玻璃体手术的炎性反应及并发症, 利于术后周边视网膜的光凝, 但该种顺序安排会增加术后白内障手术的难度, 并可导致悬韧带损伤、 后囊破裂等的发生, 增加患者的医疗支出[9]。 两种术式各有利弊, 未有统一的定论。 康柏西普是一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被广泛用于PDR 的治疗。 本研究中, 患者均在术前接受康柏西普治疗, 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明显改善, 但组间未见显著差异, 表明康柏西普联合同期手术或序贯手术治疗PDR 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术后的前房炎性反应发生率较高,原因可能与同期手术时间延长有关, 在手术过程中对血-视网膜、血-房水屏障等造成损伤, 诱发炎性因子的分泌。 同时,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性青光眼发生率为17.33%, 而观察组未发生血管性青光眼, 可能原因是同期手术导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升高, 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两组术中的电凝、 填充硅油、重水置换比例无统计学差异, 可能与纳入患者的病情相似有关;而灌注液填充比例存在统计学差异, 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康柏西普联合同期手术或序贯手术均可改善PDR 患者的视力, 但同期手术易引起炎性反应, 前房渗出及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