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角下管理类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2022-06-30 12:07杜建国赵广凤
物流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育人思政

李 雯,周 通,杜建国,赵广凤

(江苏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0 引言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新业态同时也颠覆了传统行业,智能制造、AI、云计算等技术深入各产业领域。传统理工科教育对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变革发展的创新驱动不足,因此,积极推进“新文科”发展理念下的管理类专业建设成为教育部及各大高校的共识。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高等教育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而产教融合平台是多方协同育人的有形载体,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新文科”专业建设明确突破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相比老工科专业,管理类专业展现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的功能,更能明确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在产业通融、学科交叉的大背景下,管理类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本科教学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在高校三全育人为格局的课程育人保障体系下,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从而激发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成同向而行、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在多主体协同育人视角下探讨管理类专业专业课的改革与优化,寻求如何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践行的有效路径。

1 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我国数字化发展战略对管理类专业提出了培养具有数字化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而课程思政就是时代赋予专业课程的重要任务,但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总会出现以下现实问题:

(1)专业课教师存在课程思政的认知误区。一方面,“课程”和“思政”同向而行、难于交融。在实践课程思政过程中发现,课程思政的思想和理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有些老师为了应付下推任务,简单的理解“专业课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政课程”,忽视课程思政要求的“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但是始终认为思想教育是辅导员的工作,没有把价值体系、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实现有机融合,课程思政浮于表面。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定位目标不准确、设计混乱。专业课教师即使有课程思政意识,但是缺乏教学环节中设计和嵌入思政元素的技巧,出现“乱贴标签”、“两张皮”现象,甚至出现专业课教学大纲上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无法对应,很难达到结合专业课谈政治思想、说专业素养的培养意图。

(2)专业课思政建设分界不清、协同度低。一方面,尚未厘清专业课和思政课协同的分工和边界。实现协同的前提是处理好专业课和思政课的融合的关系,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部分专业课教师对专业课思政的边界理解不够科学,习惯性认为在专业课中形式上加入思政元素,不注重启发性教育,不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忽视了充分发掘专业课中的育人资源,这类课程呈现出知识的机械式灌输,很难体现课程思政的隐性衔接。另一方面,专业课之间尚未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参照高校管理类本科生培养目标,管理类各个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顶层设计时,各自为政,很少考虑课程之间衔接性,导致思政要素嵌入出现了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很难激发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的合体作用力。

(3)考核体系缺乏课程思政的评价元素。一方面,评价维度单一、忽视“知识+能力+精神”的综合展现。有些专业课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过于注重评价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获取,由于存在课程思政的认知缺陷,忽视课程思政导向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获得感等评价,成绩评价标准中缺乏非量化评价。另一方面,缺乏过程管理和阶段性评价机制。有些高校行政管理层面尚未进行过程化、阶段性督管,没有构建科学的过程评价标准,也缺乏教学督导随堂听课、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深度访谈等形式。

(4)学生使命感不强,缺乏社会实践创新力。一方面,学生使命感不强,进取拼搏意识较弱。目前,高校本科生基本是“00”后,独身子女居多,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方法。相对而言,这些学生大多以自我为中心,课堂教学尤其是传统授课模式的基础理论部分,经常发现有玩手机听音乐的现象;部分学生进取拼搏意识较弱,缺乏新时代社会发展中坚力量的担当和奉献意识,过多考虑自己的得失。另一方面,学生难以融入社会实践,缺乏管理创新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合到专业教育中的最好渠道。有些高校管理类专业课程过度重视课堂上理论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由于缺乏校企合作基地,学生专业认识和实践环节形同虚设,处于放羊管理模式,学生深入社会、进入企业相关对口岗位的机会很少,很难培养学生管理创新的核心能力。

可见,高校管理类专业特别关注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的人才培养,“新文科”背景下立足于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更应该强化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和过程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需要将专业本科人才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成果显性化并予以推广,达到实践创新型人才和创业型复合人才的培养目的。因此,要坚持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显性教育和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强化校企合作,践行全方位育人模式。

2 多主体协同育人下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思政的路径设计

结合“新文科”建设需求及管理类专业打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要求,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将科研与教学、专业建设与创新创业、虚拟仿真与实践应用相融合,在专业教师、校企合作基地、行业精英共同培养下,实现“课内理论教学-实验实训平台”和“以赛促学”相融合,设计多主体协同育人视角下管理类专业践行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多主体协同育人视角下管理类专业践行课程思政的路径

(1)坚持立德树人为导向、三全育人为格局的课程教学目标。专业课程要求掌握为现代企事业单位服务的理念,以知促行。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具有一定全球视野的同时,要牢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的中心目标,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利用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服务社会的使命感。

(2)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系统观念”原则,实现系统性与协同性的统一。“坚持系统观念”,就是扎实系统内部管控和整体集成的知识,指导学生以整体、协同、开放的系统观念分析、解决问题,达到管理科学、系统科学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目标,提升分析经济管理领域实践问题的业务能力。例如管理类学生必修科目“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将家国情怀、专业伦理、职业道德、科学素养、人文元素贯穿于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大纲的撰写、课程目标的定义、课程评价的完善等全过程,实现思政元素的有效嵌入和有机融合,达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运作。

(3)虚实结合,以赛促学,促进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提升。结合市场需求的外生动力,“新文科”专业建设过程中强调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观点,如何使管理类专业学生熟练专业技能、适应从在校生到从业工作者的快速转型,需要开展实践课程模拟企业运营的现实情境,以赛促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例如江苏大学管理学院给本科生开设的“企业竞争模拟”课程,突破以往纯粹理论教学的模式,实现了全程平台实训演练教学,并组队本科生积极参与国A赛事“学创杯”,获得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特等奖”和“优秀计划书金奖”等荣誉,引导学生认识到从业工作者需持严谨细心的工作态度,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大国工匠精神,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3 多主体协同育人视角下管理类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一般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类,教学过程中遵循“系统观念”,致力学生综合能力系统性提升。“ERP原理与实施”这门管理类专业课是物流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选修课,尤其是信管专业学生,是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行业领域,可以从事ERP项目管理、系统研发、系统实施与运维等关键岗位。该课程以创新力提升这一核心要素为课程思政目标,从不同维度进行实践探索,实现学生的思想引导、价值引领的关键育人作用。

(1)课堂内容紧密关联科研、教研创新,努力践行“三全育人”。该课程以掌握ERP系统各个基础模块(销售、计划、采购、生产、仓存、财务等)内部管控和整体集成的知识为主,同时融入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最新发展趋势,需要引导学生查找和阅读相关学术文献,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以及科学严谨的创新精神,努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该课程凸显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常态化需求,将企业实务操作和社会需求紧密融合到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和实操模块中将最新的科研、教研成果进行无缝衔接,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国企业特色和国际市场形势,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达到“三全育人”的培养目标。

(2)课内理论教学+课外实践操作,“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师生内心。该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企业ERP软件选型、维护等技能和典型ERP 系统软件(如:金蝶K/3 CLOUD、网商ERP,APS 等)应用仿真实验的实操知识,并连续多年在教学中采用PBL翻转课堂的模式授课,从中国各类案例库下载与ERP直接关系的案例,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案例的全景描述、提出问题、解决方案和心得体会四个模块,利用PPT的形式进行汇报,并就任课老师和同学提问进行即兴回答,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加深理论知识的认识和应用。此外,教学过程中还邀请金蝶、用友、网商等企业经理和行业精英,带着ERP实施项目,走进课堂,让学生直观了解现今企业对ERP实际应用需求。课内知识和企业需求的兼顾,在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和实施,“坚持系统观念”得以深入贯彻。

(3)利用一体化实训环境构建“三课堂复合”实验体系,提升学生系统性实践能力。该课程实验教学基于ERP综合实训平台,将虚拟仿真与线上线下混合等教学手段有效结合,和专业对口企业合作、打造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力求构造本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在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结合新道沙盘竞赛实现“以赛促学”,从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亲身经历体验这3个维度出发,打造“三课堂复合”人才培育实验体系,将所学的ERP 原理、企业管理、管理信息化理论与方法及技能等综合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系统性提升,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协作意识。

4 管理类专业践行课程思政的建议与对策

专业课践行课程思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倾注大量人力、物力、时间,强化课程团队建设,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建议:

(1)学校教务部门应该统筹规划、形成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尝试性构建学校层面的“课程思政”改革小组,由校长牵头、分管教学校长主抓,各个学院和科研院所教学负责人参与的架构模式。在现有的“分管教学副院长-系-教师”和“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班级-学生”两条主线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下,从管理层清晰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践过程及要求,再进一步动员和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课程思政,进一步出台相应文件和措施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中的指引作用。

(2)出台相应保障和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创新性实践课程思政。课程思政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搜集思政元素,联系和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以赛促学”带领本科生打比赛尤其是国家级A类赛事,从选题到初赛到决赛,无不凝聚老师们的心血和大量时间,但是比赛是残酷的,可能两三年的孵化没有任何结果,但是仍旧需要多多激励和保障老师,多提供教改项目、不以年度成果一年一考核,毕竟教学成果的梳理和酝酿需要时间的沉积。

(3)多渠道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专业教师不是生来具备思政要素,尤其是有些教师是党外人士,更需要从源头提高思政认识,组织各种形式的教育与培训,不能生搬硬照,而应基于案例引入研讨问题。另外,在假期多提供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和学习机会,将成功的案例和学习心得带回分享给教研室老师。利用校级和和院级教学竞赛,激励老师们主动教学改革的意愿,通过外出进修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4)形成多元化、动态化的课程评价体系。管理类学生课程思政应该以创新性管理人才培育为教学核心,破除唯分数、“一考定终身”的单一评价标准,需要更多关注过程评价,师评、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整合课内与课外表现、品行与专业素质能力,课程实践环节成绩应该增加或者加强企业导师的评价权重,对于教学内容中设立的思政元素形成多元、动态评价机制。

总之,管理类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没有统一模式,必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所提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结合管理类专业培育创新性人才的核心需求,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中企业、行业精英在课程思政中的示范作用和实践技能。管理类所有专业课教师都应该开展课程思政,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只有协同作战才能实现管理类人才的育人目标。需要深刻思考如何高质量推进多主体参与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建设问题,为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深化课程改革、提升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参考,实现培养全过程中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专业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