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装备器材编目研究

2022-11-01 07:07马语菡
物流技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编目数据模型名称

王 兵,薛 驰,马语菡,纪 承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 100071)

0 引言

装备器材(简称器材)是指在装备维修过程中涉及到的一系列材料和备件等零部件的总称,为装备维修活动的开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持与保障。随着军用装备器材类型的多元化,怎样实现对装备器材的高效管理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普遍关注的问题;另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为军用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产品类型进一步拓宽,而针对装备维修器材编目数据对军用器材的使用有着直接影响,在其内部信息系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通过器材编目建设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减少采购、储存物流活动成本,提高管理效益;(2)利用信息规范化、统一化,保证各类军用物资信息的有效传递和转移;(3)促进补给保障流程的补充与完善,推动军用物资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

1 装备器材编目概述

装备器材编目是采用标准化的方法,采集、处理和管理军用物资品种数据的过程。具体涉及到下列环节:建立物资编目数据体系,对现有物资进行有效细分、编码,研发物资编目数据采集、服务和管理工具,重视获取外军和国家物资数据,对现有数据展开统一分析,并建立专门的数据库。

其中物资分类包含基准名称制定,建立相应的数据模型,赋予每个器材品种唯一的标识码,统一注册和管理军用物资属性数据,对器材属性进行详细全面的界定与说明,以利于分类和管理,减少装备器材的采购、仓储、物流成本,降低器材管理难度。

2 器材编目系统国内外现状

2.1 国外现状

军用物资编目系统兴起于美国,在最初阶段,主要是对部分目录或手册进行简单编制,并对军用物资的基本属性信息加以统一记录和保存。自二十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军队出于对自身支援保障能力的考虑,最终选择编制专门的物资标准目录。美国国会于1952年颁布了《国防编目与标准化法》,联邦编目系统由此诞生。在该系统的支持下,传统军用物资信息管理模式得以转型升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信息需求程度的持续提高,1975年美军在原有编目系统的基础上增设“合同”“数量”等数据,在此基础上成功实现军用物资编目系统的升级。实质上,其属于“军用物资标准信息”+“顶层物流管理信息”的系统,为军用物资的编目、采购、仓储、物流、维修等诸多工作的开展构建出综合全面的信息环境。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美军依托于现有军用物资编目系统,在20世纪末,通过对信息交流关系的集中整合、对信息资源的拓宽、推动信息数据的转移与传递等一系列措施对编目系统进行了合理改造。新形成的编目系统以专门的信息服务中心为核心,实现采集、存储等环节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并提供军用物资和军事物流信息服务,该系统可为美军253 个单位统一提供信息服务,同时负责对美军700多万种后勤物资和世界范围内2 400多万种物资及零备件的主要信息进行统筹管理。

北约物资编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军的物资编目,是现阶段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物资编目体系,是物资可视化、无纸办公和数字勤务的基石。该物资编目为相关使用主体提供采集、传递、处理军统物资和军事物流信息等相关服务。

现阶段,在其物资编目的支持下,北约成功构建世界规模最大的军用物资数据库,并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通过签署赞助或技术援助协议的形式建立物资编目系统,这对信息共享全球化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北约物资编目将涉及到的物资展开统一划分、命名、界定和编目,强调实现物资使用和管理的统一规范化,为其他信息系统的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与保障。从其工作内容来看,大体上涉及到下列方面:

(1)依据用途对物资进行科学分类;

(2)对物资进行科学命名,也就是将各类物资设计对应的名称,以保证对物资的有效识别,突出物资个性化特征;

(3)对物资基本属性进行详细的界定与说明;

(4)对制定的物资名称和属性编码,保证各类物资编码的唯一性,以避免文字描述出现偏差和歧义,同时为计算机后续操作提供一定便利。

北约物资编目系统作为综合性的体系,其中涵盖编目服务软件、数据库和大规模的物资编目数据。北约物资编目标准文档又称为《联邦物资识别指南》(FIIG,全称Federal Item Identification Guide),由美国国防部后勤局(Defense Logistics Agency)作为信息服务主体,同时这也是物资编目系统得以建立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北约成功实现对后勤和武器装备供应物资的属性及相关数据进行统一有效的采集、编码、传递等一系列工作。

2.2 国内现状

我军已研究美军和北约编目系统多年;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军总后勤部在长期发展当中,制定GJB《全军后勤物资信息分类与代码》系列标准,其中涉及到的军队后勤物资种类超过150万,并在随后时间内颁布并修订《全军后勤物资分类与编码高位分类集》、GJB《军用物资和装备分类》、GJB《军用物资和装备自动识别标识符》等,通过制定这些标准,为我军的开展物资编目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我军已经对物资编目的建设逐渐重视起来,并开展了军民融合的项目建设,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物品编码工作会议上提出:推进军民通用物资编目系统建设,助力军地协同物资保障效能提升。我军军用物资编目系统在军队信息化建设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3 当前我军器材编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军虽然研究器材编目多年,但距离建设完善的编目体系还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军物资编目建设较少考虑物资信息的横向流通,军地各部门、各领域、各单位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物资代码标准尚未实现统一规范,直接造成物资管理系统之间不能互相兼容、互联互通性差,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利用率不高。特别是一些公共的基础性物资数据更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难以实现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智能化。

器材编目建设理论与实际业务需求有偏差。我军基于现有条件、研究背景及目标,制定了多项器材编目标准,但是在全军推广过程中遇到了较大困难。现在我军在器材数据标准化治理研究的相关成果,距离指导落地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已经制定的器材编目标准“七项法规”等不能有效指导装备保障业务。

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1)“七项法规”分类较粗,还需结合器材情况进一步细化;(2)数据模型不够完善;(3)数据采集量大,难度大,数据质量不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在遵循我军“七项法规”的基础上,针对陆军装备器材编目提出研究思路。

4 装备器材编目建设实施方法

在GJB7000-2010《军用物资和装备分类》(下文简称GJB7000-2010)的基础上,对装备器材进行细化分类,制定基准名称,并以“七项法规”为数据模型构建的依据,梳理陆军装备器材业务逻辑,构建装备保障维修器材数据模型。按照数据模型梳理数据,并按照编码规则对器材进行编码管理,精确校正器材的基准名称分类情况。

4.1 装备器材编目的基本名称制定

做到“一物一名”要对名称进行规范。现行的GJB 7000-2010将军用物资和装备分为78个大类,每个大类可再分99个小类,该标准下的对器材的分类并不能做一一对应,需要在此基础进行细化分类,而基准名称可以做到对器材名称进行规范命名,基准名称不包含器材的其它特征,只用来为器材命名,避免器材名称混乱。

编目编制基准名称可以更好地解决GJB7000 物资分类落地应用的问题,基准名称是在GJB7000的基础上参考GJB7634.1-2002等其它物资标准,同时依据现有数据的自然强化性质制定的,对器材进行细化分类,制定基准名称。通过编制基准名称,统一装备器材命名,是装备器材管理的基点之一,是解决装备器材名称多样性(如定型名称、常用名称、俗名、别名等)问题的必要方法。确保每一种装备器材只有一个唯一、永久的装备器材名称,做到器材的“一物一名”。

4.2 装备器材编目的数据模型的制定

数据模型描述了实体的属性、属性说明及关系,可以规范化器材数据的采集、管理工作,形成标准化器材数据集。数据模型编制以七项法规为数据模型构建的依据,根据陆军装备保障维修器材业务逻辑,构建装备保障维修器材数据模型。其中包括:通用数据模型、专用数据模型、供应商数据模型、产品数据模型、单位数据模型、装备数据模型。

4.3 数据元字典的制定

数据元主要反映的是信息的基本单元;在数据元字典中对装备维修器材通用数据模型、专用数据模型、产品数据模型、装备数据模型等有着详细界定与说明,从名称、定义、规格、标识、数据类型和值域、表示形式等23个要素方面进行全面描述。

4.4 装备器材分类及自动化分类

器材的统一分类是装备物流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融为一体的基础。军用器材编目主要依据的是GJB7000-2010 和器材编目基准名称与代码系列标准。为此借鉴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界定器材范围,形成统一的装备分类方法,确保每一种装备器材都有统一的、唯一的分类“归属”。装备器材编目数据量庞大,当前已累积140万余条,还在不断增加。数据处理难度大,引入人工智能深入学习技术可有效解决器材编目分类问题,因此当前,神经网络NLP技术已应用于图书编目系统,在信息检索、编目、分类、选书等和自动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 发展前景

5.1 通过信息标准化、规范化,实现装备器材信息共享

积极推动军事物流信息化建设是很有必要的,装备器材编目系统作为信息化标准语言,对技术体制、技术标准、接口和内容的标准化有着严格要求。构建专门的器材编目系统,最重要的就是实现装备器材信息的标准化、统一化,确保装备器材信息标识在不同信息系统中的唯一性,这是促进军事物流现代化建设的前提。装备器材编目系统作为装备器材研发、生产、采购、存储和物流的统一标准,依托于装备器材编目系统,基于一系列的方式手段,对各项业务的有效管理,实现各类信息数据的统一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军地物资编目平台通用、产品数据融合共享、技术标准兼容,提升军地协同物资保障效能有重要意义。

5.2 实现“一体化”补给保障,提高装备器材保障能力

装备器材编目系统,通过对器材技术属性描述方法,结合器材目录,能更快速地识别器材。通过对器材管理属性要素的共享,深化各个相关部门信息一体化进程,促进装备器材保障水平的提高。综合计划部门在对各项器材的属性信息有着准确了解与掌握的前提下,结合器材编目设计相应的器材筹措方案,保证各项筹措活动的有效开展。采购部门在器材编目系统的支持下,根据器材供应表和零件表对器材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并按照器材筹措方案,设计相应的采购方案,开展采购活动,保证器材供应目标顺利实现。仓储部门依托于器材编目系统,对器材标识、存储条件、存储周期等信息顺利获取,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存储管理活动。运输部门则在器材编目系统的管理要素的支持下,对器材的规格、重量、包装条件等信息顺利获取,根据预先制定的器材采购方案,实现对各类器材的有效运输。维修部门基于器材编目系统的支持下,对器材生产厂商、零部件等信息全面获取,进而实现对各类器材装备的有效管理与维修,在科学规范的装备器材编目系统的支持下,能够及时获取保障器材信息,在实现信息集成化的条件下,为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进而使得军队多样化的实际需求得到尽可能满足,促进装备器材保障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编目数据模型名称
试析图书馆编目的边缘化与编目馆员的转型
基于区块链的微网绿电交易数据模型研究
基于Pro/E 的发射装置设计数据快速转化方法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沪港通一周成交概况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编目工作问题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编目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契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