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殖民语境下哈尔滨早期电影业考察(1899—1911)

2022-06-30 08:40岳宗胜黄博阳
电影文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殖民俄国哈尔滨

岳宗胜 黄博阳

(1.厦门大学电影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2.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我国自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变乱相寻。光绪二十二年(1896)俄国新帝加冕,李鸿章奉命率团恭贺。在沙俄的重重压力和重金贿赂下,李鸿章于1896年6月3日同维特、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伯爵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即《中俄密约》)。于是,俄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和开设华俄道胜银行等特权,为沙俄陆海军侵入中国东北打开了方便之门。“俄国藉修路而扩张的政策是以武力为后盾的”,中东铁路建成后,沙俄凭借《中俄密约》的圈地特权,将哈尔滨周围地区的大量土地并入哈尔滨,形成哈尔滨自治市,野蛮把持着哈尔滨的经济、行政等管理特权,并拟定哈尔滨作为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所在地。1898年不断进行殖民扩张的俄国修建哈尔滨至大连的南满铁路,哈尔滨一跃成为纵贯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偏居一隅的冰城哈尔滨,城市历史仅有一百余年,本为名不见经传的村屯聚落之地。据辽左散人《滨江尘嚣录》所载:“沃野千里,荒弃尽多。松花江畔,不过少许渔家,历历可数。”光绪二十九年(1903),中东铁路竣工,车站即建于香房(今哈尔滨香坊火车站),后因距离市区较远,又建总车站于秦家岗(今哈尔滨火车站)。“旋内地各著名都会、各大商店,皆思拓植营业,企图发展,渐次向斯地集聚,分设支店;投机商人,亦趋之若鹜。渐有人满之患。”如上所述,哈尔滨成为商贾云集、繁华贸易之地赖于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的修建,而铁路修建的本质则是沙俄对外扩张,妄图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实现其“黄俄罗斯”计划的政治图谋。甲午战争后,俄国主导“三国干涉还辽”的真实目的,只为在中国东北三省实施远东政策。阴谋得逞后,俄国迅速建立起以哈尔滨为殖民中心、横跨中东铁路沿线的殖民版图。1896年后,俄国开始规范哈尔滨行政区域,修筑铁路发展交通运输业、开设大量工厂发展经济等举措,实现奴役中国百姓、掠夺中国资源的目的。俄国殖民侵略者在地域辽阔的东北三省,除了进行政治把控、经济钳制和军事震慑之外,俄国大量传教士进入哈尔滨修建大教堂,进行思想宣传教育,音乐、戏剧、电影等带有殖民色彩的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也成为殖民侵略的重要手段。自1895年电影诞生后,地处亚欧大陆的俄国自然而然地成为电影传入哈尔滨的中介,前后经历了两次电影传输:第一次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1月6日,俄国人在香坊开办铁路俱乐部兼具放电影的功能,从此开垦了哈尔滨电影放映处女地;第二次是在1905年,俄国随军摄影技师科勃采夫(又称考布切夫,为避免信息混淆,下文统称科勃采夫)在道里建立科勃采夫电影戏园(位于中央大街与十二道街交叉口处)。俄国引进中国的这两次电影输入,促使俄国人在哈尔滨地区的文化殖民站稳了脚跟。

本文所指1899—1911年正是俄国文化渗透的高峰时期,俄国通过铁路扩张借用电影这一传播工具,利用放映、制作、发行等环节通过影片内容、放映宣传、传播方式等对哈尔滨及周边地区进行有意识的文化渗透、思想殖民和公共空间控制。文章以哈尔滨地区为个案,探赜早期电影发展脉络,期以厘清俄国殖民语境下哈尔滨地区电影业兴盛表象背后所进行的文化殖民活动。

一、哈尔滨放映市场的繁荣表象与殖民实质

单就电影的传入而言,学界一般总结为海路传输。其实不然,“20世纪初期哈尔滨的电影文化是基本不受上海影响的独立体系,它代表由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至我国中东铁路经陆路而来的电影传播路径,表现了俄国在哈尔滨的野蛮侵略扩张和霸权控制”,成为其经济掠夺的手段和思想文化渗透的武器。从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到1899年1月6日电影传入哈尔滨,仅仅三年时间,地处欧亚大陆的俄国从中充当了电影传入中国的媒介,其实,“俄国不但早在世界电影诞生之前的1893年已制造出活动电影放映机,而且在1917年前已有总产量影片2016部和最高年产影片达500部的纪录”。俄侨喜文艺, 闲暇之时总利用各种文艺形式(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及马戏等)进行娱乐,以俄侨为首的外国侨民的娱乐需求刺激了哈尔滨早期电影活动的产生,哈尔滨大量的城市人口为电影放映提供了广泛的观众基础和投资市场。直到1911年,哈尔滨拥有的专业电影院多达8家(见表1),兼具电影放映功能的俱乐部、戏院、茶楼等场所更是数不胜数。电影院的快速创建及放映市场活跃的重要原因是中东铁路修建后大量资本的输入,电影传入哈尔滨的时间之早与电影院的建立成为历史的必然,清末民初的哈尔滨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黑龙江电影的输入几乎与电影进入中国同步。1899年1月6日,俄国中东铁路局在哈尔滨田家烧锅(今哈尔滨市香坊区)建成香坊铁路俱乐部,并在俱乐部放映电影,此为黑龙江地域有电影设施和活动的开始。电影诞生的早期,哈尔滨最先出现的是电影放映业,全部由俄国人实施放映,放映的场所多集中于中东铁路沿线的俱乐部,俱乐部内放映电影主要用以驻地娱乐消遣,缓解思乡之情,放映影片多为俄国风情片、俄国生活片和文化纪录片以及俄军的战争纪录片。因此,1899年也成为哈尔滨电影放映的初始之年。另有文章刊载“日本人近藤伊与吉在1942年8月号《艺文》杂志发表文章说:‘1900年以后,俄国方面取得了东支铁路铺设权,随着工程进展,沿线修建了供他们享乐慰安的巢窟铁路俱乐部。从那时候起,便在铁路俱乐部上映电影’”。随后哈尔滨连续出现了临时铁路俱乐部(1901年,今哈尔滨道里区,现已无存)、商务俱乐部(1902年,今哈尔滨道里区,现科学宫旧址)和阿穆尔军人俱乐部(1902年,哈尔滨南岗区,现哈尔滨市铁路局招待所)三所具备电影放映功能的俱乐部。俱乐部当时主要为俄国军队将领士兵、铁路工程师、铁路职工及随军商人的娱乐享受、信息交流之处,后为拉拢在哈尔滨颇有名望的达官显贵,俱乐部多举行舞会、酒会及电影放映活动,以供消遣娱乐。

早期电影传入哈尔滨的过程中,俄国人科勃采夫起到了重要作用。1864年出生于俄国顿河河畔的科勃采夫,在阿尔马维尔曾有自己的照相馆和小型电影院。日俄战争爆发后,科勃采夫作为随军摄影师来到中国东北,战后留居哈尔滨,开办了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科勃采夫电影院。随俄军到达哈尔滨的科勃采夫在经营电影院初期,主要放映从俄国带来的影片和欧洲国家的部分影片,另外也会将沿途拍摄的俄军行军途中的见闻或者相关行军政策制成影片进行放映。另据学者刘小磊考证,科勃采夫凭借摄影师的身份,到达哈尔滨之后拍摄了哈尔滨地区最早的三部电影纪录片“分别是《旅顺之战》《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和《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巡狩过哈》”。据《黑龙江电影百年》记载:科勃采夫于1907年在哈尔滨药铺街(今中医街)拍摄了自行车比赛的纪录片,于1910年至1911年拍摄了哈尔滨鼠疫的悲惨景象和俄国飞机飞抵哈尔滨的新闻宣传片。笔者在对《哈尔滨电影志》和《远东报》考据过程中,发现记载里提到的清末民初哈尔滨电影放映市场的火热程度,抄录如下:“秦家岗下坎乌查斯街,有票价甚廉4—15戈比,座客常见拥挤”;“滨江关道尹李家鳌观察使在电影园设电影招待会,请奉天来哈商务学堂学习的20名学生观看电影”;“中国电影园演出,真情毕露,利市三倍”。另据《远东报》载:“新市街、大直街失火,烧毁剧场、俱乐部,损失甚巨”;“俄属商务学堂、蜡人馆、天主教北满街区等3处都曾映出电影”。根据以上信息不难考证,当时的哈尔滨电影放映场所可能超出了上述范围,电影票价的低廉促使哈尔滨市民呈现较高的观影热情,电影放映业颇具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20年代中期全国共有电影院140家,其中,上海最多为39家;北京居其次为13家;哈尔滨排第三为12家;其后为天津和汉口,各有10家。但如果以电影院占人口数的比例计算(1930),则哈尔滨位居第一,平均每3.5万人1家,上海则为平均每7.69万人一家,哈尔滨超过上海1倍。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清末民初的哈尔滨电影放映市场异常繁荣,但是电影放映市场繁盛表象的背后是俄国一家独大的事实。俄商把控下的电影放映初期,观影人群主要为国外冒险家、哈尔滨达官显贵和商业富户,后期逐步向中国教徒、工人、市民开放。影片内容多为宣传俄国民俗风情、俄国军事活动、对外扩张沿途纪录以及欧美文化等,以期达到蒙蔽、引诱、麻痹甚至毒害哈尔滨地区市民的目的。俄国将赤裸裸的帝国殖民侵略在电影的鼓吹下演变成为沙俄的拯救行为,俄国垄断下的哈尔滨电影放映市场其真实目的是有意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和商业资本输出,实行经济掠夺。直到1923年下半年,有意称霸世界影坛的美国电影挤进哈尔滨电影市场,俄国的电影放映市场垄断局面被打破,清末哈尔滨电影是随着沙俄侵略扩张而兴起,又随沙俄覆灭而衰落。

二、构筑以电影院为主体的殖民文化空间

清末哈尔滨电影院之兴起,原由俄国人引进,俄国人创办,俄国人独家经营。从1899年哈尔滨香坊铁路俱乐部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活动到科勃采夫专业电影园出现之前,哈尔滨地区的电影放映活动主要集中在俱乐部、茶楼、戏院、教堂、商务学堂、露天影院等便于人员聚集和商业活动的公共空间,并没有专门独立的电影放映场所。1905年,俄国随军摄影师科勃采夫在哈尔滨创建科勃采夫电影园后,哈尔滨开始陆续出现一批专门用于电影放映的电影院。1911年之前,哈尔滨地区兼具放映功能的俱乐部、戏园或专门放电影的影院,都为俄国人创建、俄国人经营、俄国人把控,以至于1915年国人王佩萱开设的王佩萱电影园和1916年陆续开设的“北三”“吉江”“臧星斋”电影园在开业后不久纷纷歇业。面对俄商电影院的强大经济实力和联合围剿,国人进驻电影市场试图掌握话语权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哈尔滨早期的移民特性,决定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包容开放、形态各异、多元文化碰撞的城市风格。1898年6月,中东铁路局迁到哈尔滨之后,大批俄国官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工人以及中东铁路护路队的士兵等相继涌入哈尔滨。据1911年《远东报》记载:“现据本埠铁路局之调查,哈尔滨59677人,所隶之国际,有俄国人、日本人、朝鲜人、德国人、希腊人、英国人等”“哈尔滨侨民聚居的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华洋杂居,频繁交往,使异域风俗习惯在许多方面渐染华人”。当时,中东铁路时期哈尔滨城市人口的构成,外国人超过中国人两倍多。其中,外居侨民中以俄国移民为主,大量的俄国侨民涌入哈尔滨,俄国人大肆建厂发展商业贸易,大量的住宅、教堂、银行、医院、俱乐部、电影院等建筑物带有浓厚的莫斯科风格,当时的哈尔滨成了沙俄政府的海外殖民地。哈尔滨早期的电影放映场所皆为俄国人修建的俱乐部,1899年至1904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开设了铁路香坊俱乐部、临时铁路俱乐部、商务俱乐部、阿穆尔军人俱乐部、花园剧场、道里剧场6所具有电影放映功能的娱乐场所。这些俱乐部或小型剧场大多主营歌舞、戏剧、杂耍等俄式文化活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态(诸如中国戏曲等)在其活动展演中比重微乎其微,流连其中的铁路职工、商业富户、达官显贵等逐渐被俄式文化影响同化,纷纷以俄国礼仪及生活方式为高尚的生活状态。随着电影的发展及其受众范围的扩大,电影院成为人们集聚、观赏、交流、吸收文化观念的重要场所,也是俄国构筑的殖民文化和意识形态传输的重要场所。

自1905年哈尔滨出现第一家专业电影院科勃采夫电影园后,在中国大街、新商业街(今义州街)和乌查斯街(今地段街)等繁华街区,相继开设了莫代尔、皆克斯坦、依留季昂、进步(音译)、奥连特、托尔斯泰、乌查斯街7家电影园。以上7所专业电影院皆由俄国人创建,且大部分采用俄式命名,如“皆克斯坦电影院”“莫代尔电影院”“托尔斯泰电影院”等,建筑样式均为俄式,内部装修尽为俄式风格,对外的影院介绍和相关电影海报大多以俄文为主,俄国的殖民文化表征暴露无遗。其中,俄国海军上将阿列克谢耶夫于1908年创建的奥连特电影院(今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平艺术电影院,为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电影院),则更具殖民意味。俄国海军上将、俄国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著名电影经理人阿列克谢耶夫是彻头彻尾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分子,1906年他到哈尔滨之后,在哈尔滨香坊建立了阿列克谢耶夫移民村、阿列克谢耶夫小学校,1912年又在马家沟建立了阿列克谢耶夫教堂(今革新街教堂)。1908年影院建成后,这位俄国将军并未按常规采用俄文命名,而是选择英文名称Orienecinema(译为奥连特),意欲何为?实则是与阿列克谢耶夫的侵略本性有关。“奥连特”原为古巴一个行省,1898年,美国借口援助古巴,将西班牙殖民者占据的古巴关塔那摩湾变为自己的海军基地,而关塔那摩湾正处于古巴奥连特行省境内。阿列克谢耶夫实欲借奥连特之名,紧步美国后尘,妄图使中国成为第二个古巴,东三省成为奥连特,哈尔滨成为俄国手中的“关塔那摩湾”。奥连特电影院的命名直接反映了俄国对哈尔滨的侵略本质和将电影院变成俄国殖民文化空间的卑劣行径。

俄国商人在哈尔滨广泛投资开设电影园,这种氛围激发了中国人的观影兴趣。有资金投入、有受众基础、有放映场所、有影片来源,更有报纸广告宣传,这一切培育了哈尔滨电影发展的肥沃土壤,大量的俄国电影、欧美电影在哈尔滨各大电影园放映,电影园也成为信息引导、文化宣传、意识传输的重要场所。1906年,法国商人艾杂斯(音译)呈给黑龙江全省交涉总局的电影准映书中所载:“影中所演皆日俄战攻真迹,枪击炮轰,马驰人行,与生者分毫无异,一时莫不喝彩。”另据《远东报》报载:“中国大街路西皆克斯坦电影戏园,今日准演最新影片《生死关头》。内容为某女爱情甚笃,走私者暗灭灯塔之灯,预备运八大宗私货,某女舍死援助其父与匪党同伙,卒为爱情战胜。计分3段,加演滑稽一场及欧战新闻等,大有可观,望各界勿交臂失之。”电影上映过程中影片呈现的战争场景除了带给观众惊奇观之外,枪炮火器带来的武力震慑也进一步影响哈尔滨观众对俄国殖民化的认知观念。以皆克斯坦电影戏园为例,1916年仅报刊所载片单就高达30部,其中俄国电影或经俄国文学作品改编电影为20部,欧美电影3部,国别不详电影为7部,其中不包含电影间歇或映后播放的俄国战争片、欧战新闻等未登刊电影信息,影片字幕多以俄文为主。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1916年之前在哈尔滨地区上映的电影中俄国电影占据电影片单的绝大多数,欧美影片次之,电影内容多传播俄国及西方文化,逐渐消解哈尔滨市民对哈尔滨沦为俄国殖民地的仇视与抵御。俄国借《中俄密约》大举侵占中国东北后,在其殖民文化体系中电影的意识形态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被迫退回哈尔滨,其殖民地文化宣传更为迫切,电影园内放映的俄国影片类别也大体呈现以下三种类别:

(一)战争宣传片

这一类影片以新闻片和纪录片为主。俄国摄影师科勃采夫在随军途中拍摄的一系列军队政策纪录片、军队重大事件新闻片以及纪录片《旅顺之战》等,大肆宣传俄国奉行的封建帝国主义精神,试图掩盖沙俄军队的殖民实质。

(二)风景及生活宣传片

这一类影片以风景和中俄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主要展现俄国秀丽风光、中俄生活习俗以及中俄生活对比等,大多放映中俄《风景戏片》、俄商务学堂《学生成绩戏片》《哈尔滨鼠疫》等,其余有关映出的记载皆以“新奇可观”代之。此类影片主要宣传俄国生活之舒适。风景之怡人,软化中国百姓对俄国殖民侵略的抵触之情。

(三)文化故事片

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发达的娱乐形式,其最重要的两大用途,首先就是做商业广告用,用售电影票赠香烟的办法来推销商品;其次就是利用电影从事思想文化侵略或进行宗教活动。俄国人利用电影从事思想文化侵略,也在后来民国初年哈尔滨电影放映史料中得到证实,直接取材于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作品的影片《礼拜日》和契科夫文学作品的《瑞典洋火》一方面满足了侨居哈尔滨的俄国人对母国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将俄国文化、文明对本地居民进行宣传、渗透,实现对哈尔滨本土居民的思想侵袭。

1899年至1911年,俄国殖民背景下电影院名称、电影院建筑风格、电影海报宣传、电影传播内容等都具有浓厚的俄式文化色彩,电影等放映设备更是来源于俄国或俄国资金扶持,构筑起以电影院为主体的俄国电影殖民的主要空间和意识侵入场所。电影作为意识形态传播的媒介,俄国的语言文化、景色风光、生活习俗、政策命令等成为当时俄国把控下影院空间呈现的主要内容。清末俄国所独占的哈尔滨电影市场,以建立电影院直接放映为特点,实则为贩卖俄国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思想侵略和输出商业资本实行经济掠夺,目的在于侵占哈尔滨进一步扩大远东计划的殖民范围。

三、创建远东影业公司及确立电影管理制度

俄国霸占哈尔滨后,在1902年开始修建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1904年大楼落成,以这幢大楼为核心,中东铁路管理局正式全面管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事务。事实上,管理局的管理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铁路管理部门,也远远超过了当时铁路运营的管理范围,包括警察权、司法权、商业管理权、市政管理权,统统被囊括其中。哈尔滨早期电影业的快速发展,中东铁路管理局起到了重要作用,除了支持创建大量俱乐部、剧场和电影院外,还积极促进中国第一家电影公司——远东影业公司的创建。另外,在哈尔滨发现最早的关于电影行业的规章制度也出自俄国之手,自此,形成了包含电影放映、电影制作、电影宣传、电影管理制度等系列活动的严密的电影商业殖民链条。

谈及中国最早的电影公司,言必称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美国人宾杰门·布拉斯基创建)。随着重写电影史的呼声日益高涨,近年在尘封数十载的史料中发现:俄国人阿列克谢耶夫在哈尔滨建立的远东影业公司要比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至少早一年。关于远东影业公司可考证的最早的文字信息记载出现在1951年的《哈尔滨市公安局档案》,时任哈尔滨电影公司史志办主任的姜东豪委派职员郑文发去哈尔滨市公安局查阅朱安东的档案及审讯记录。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朱安东在哈尔滨地区颇有名望,他创办的国泰影业公司和新世界饭店成为当时哈尔滨士绅名流、外国富商的流连之地,朱安东也从一个为生计“闯关东”的贫困青年跃升为哈尔滨地区富庶一方的商业大户。朱安东的发迹史与远东影业公司紧密相关,国泰影业公司和新世界饭店的经营模式和人员配置均有远东影业公司和马迭尔宾馆的影子,而他因“汉奸、反革命特务”罪名被捕的原因也与电影业有密切联系。审讯记录记载:“1908年,我十八岁到今马迭尔宾馆处原远东影业公司学习打电影(打电影就是学习电影放映技术),师父叫阿列克赛夫(即文中俄国海军上将、著名电影经理人阿列克谢耶夫)。”被捕后的朱安东在后期的审讯记录中多次提到了自己在远东影业公司的工作经历:“1908年在远东影业公司当学徒学习打电影,1911年离开公司派往奥连特电影院工作。”著名历史学家李述笑先生在2012年发表的《哈尔滨“奥连特”的新证新说》一文中证实:“1908年同期在远东影业公司学习打电影的朱安东,1911年即被该公司(远东影业公司)派到奥连特电影院当放映技师。”据以上述信息不难看出:一是1908年到达哈尔滨的朱安东被召入远东影业公司学习电影放映技术,工作三年后又被派往远东影业旗下的奥连特电影院工作,远东影业公司在1908年就已经存在;二是从上文奥连特电影院的创办人俄国海军上将、电影产业投资者阿列克谢耶夫的身份来看,远东影业公司的创办与其有莫大的关系,且与中东铁路管理局、俄国政治上层关系密切。另外,1908年,哈尔滨道里远东影业公司开始进行电影摄制并发行拷贝,“该影业公司于1909年和1911年分别摄制并发行拷贝了《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东三省总督赵尔撰出巡过哈》两部纪录片”。除此以外,后期该公司在哈尔滨拍摄制作的本土影片有《侦探捕盗》《铁路局风潮》《哈尔滨全景片》《学生成绩戏片》等多部作品。更重要的是,中东铁路管理局委托远东影业公司拍摄“哈尔滨及其沿线1725千米运输线影片等”。国内第一家影业公司诞生,旗下大量电影院同时经营,拍摄制作哈尔滨地区重大事件、行政区域类影片及俄国意识形态的相关影片。这些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足以证明远东影业公司背后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操纵身影,表现了俄国殖民背景下哈尔滨早期电影业被俄国垄断后植入民族意识及殖民的相关政策。

早期外国影片输入中国,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和文化侵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俄国在哈尔滨开设影戏院、建立放映网、成立影业公司都是以经济掠夺和意识侵略为主要目的。哈尔滨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电影日益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相关的电影管理制度也应运而生。据目前可考资料显示,哈尔滨最早的关于电影方面的规章管理制度是1906年的《海拉尔站铁路俱乐部章程》。该章程经中东铁路管理局副局长阿法纳西耶夫的批准,全章75条,其中第六条规定:凡寓居海拉尔站及东铁全线路员皆得为该俱乐部真正会员(乌苏里站亦包括在内)。虽具体章程不可考证,但据1927年6月22日,海拉尔站工业维持分会会长赵亭于向东省特别区报告称:“该部旧章偏重俄权,今则势变境迁,所演出戏剧电影纯为俄党筹款,成为共产政治之源,滋事之窟,应予改革。”由此可以推断,俄国把控下的哈尔滨早期电影市场的部分收益均须交至俄国在哈尔滨设立的管理机构,直接证明了俄国凭借电影这一工具在哈尔滨进行资本输出与经济掠夺。另外,“1908年7月27日,俄国组建的哈尔滨自治公会发布了《剧场及其他娱乐场所票税规则》,首次把电影文化市场纳入地方经济规划之列”。正式以明确的规章制度将电影产生的经济收益的绝大部分部分上缴至在哈的俄国管理机构。此外,“设在东省特别区市政管理局及市政局所辖区域内的电影戏院,则由俄国人所设的市董事会下设的学务委员会管理”。由此,俄国在哈尔滨所建立的俱乐部、电影戏院、影业公司以及确立相关电影规章管理制度等,形成了早期哈尔滨电影市场的商业体系,以电影为殖民手段大规模地传播俄式文化进行文化渗透和经济掠夺的局面正式形成。

结 语

东北早期电影的出现与中东铁路、南满铁路的修建关系密切,伴随着铁路运输,俄国裹挟着大量殖民资本进驻哈尔滨,其间夹带着文化的渗透,促使哈尔滨迅速国际化。换而言之,“在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其他地域, 因一条铁路(中东铁路)的建成,如此迅猛地带动了一片地区的快速发展,并带动了当地电影放映的异常繁盛”。哈尔滨从建设之初便笼罩在俄国的殖民阴影之下,“中东铁路”作为经济实体和意象符号也成为俄国早期对外扩张、殖民掠夺的标志。1899—1911年期间,俄国垄断电影放映市场、把控电影院建设甚至实施强有力的政策管控,其真实目的在于为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做好扩张准备。

电影作为一种社会公器,承载着国家形象,传递着政治意识形态,俄国早期利用中东铁路、银行、工厂、戏院、电影院等经济实体,利用电影、戏剧、音乐、绘画等软文化意识形态进行殖民渗透和文化掠夺,以期达到软化、麻痹甚至同化中国民众的目的。正如学者逢增玉所言,“殖民主义就是帝国进入被殖民国家后从物质到文化的霸权化与干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对非西方世界的地理、地域和地名的所谓新发现与命名,或者是证明自然地理的科学与文化意义作为自己的象征权利和资本,都是殖民化进程的构成部分”。根据文中对殖民主义、殖民化的论证,俄国在哈尔滨开启电影放映业,俄国资金与技术全面介入,建立俄式风格与俄式命名的俱乐部、影戏院等垄断形式,一直试图将殖民文化侵入哈尔滨市民的思想意识,达到消弭国人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的目的。俄国通过电影放映构筑以电影院为主体的殖民文化空间,传播俄式生活及俄式习俗,渗透俄国殖民意识形态,甚至建立远东影业公司、确立电影管理章程等方式成为俄国直接或者间接进行资本输出和殖民扩张的实施手段之一。1899—1911年期间,在俄国的帝国主义侵略体系中,利用电影作为传播媒介,构筑电影院作为殖民空间,形成集发行、制作、技术培训于一体的商业链条占据和侵蚀中国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在逐步同化中嵌入殖民文化,建立起殖民地俄国文化殖民体系,这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体系的文化殖民方式值得当代人警醒。

表1 1899—1911年哈尔滨电影院统计表(9) 表1内容根据哈尔滨市文化局赵烈同志主管撰写汇集的《影院沿革》(哈市各家电影院历史沿革汇编)、哈尔滨地方史志专家姜东豪《哈尔滨电影志》、黑龙江文献收藏家孙建伟《黑龙江电影百年》以及《远东报》《滨江时报》《艺文》杂志等整理形成,以上电影院全部由俄国人创建经营,促成哈尔滨早期电影放映事业的繁华盛景。

(续表)

猜你喜欢
殖民俄国哈尔滨
我平等地嫉妒每一个去哈尔滨的人
殖民岂能有功
消失的殖民村庄和神秘字符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老哈尔滨的回忆》国画
感受哈尔滨的冬天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
终极真人秀:疯狂的火星殖民计划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