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

2022-06-30 06:19李冰冰
传播与版权 2022年7期
关键词:出版社数字资源

李冰冰

[摘要]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发展迅速,数字教材成为支持线上教学的新学习形态。但其在内容、软件、平台、社会认知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安徽教育出版社基于自身地方教材和内容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建设地方数字教材支撑平台、整合国家审定教材数字产品资源、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以及精心打磨产品等多项举措,实现地方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的高效建设与应用。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数字教材;地方教育出版社

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教育行业的广泛应用,对当前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信息化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的高阶演进”[1]。地方数字教材作为地方教育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为当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其在学校的信息化教学和地方教育出版社的数字出版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线学习的广泛应用,对数字教材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数字教材的相关标准逐步完善,数字教材的生产、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版权保护得到加强。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规范和保障数字教材发展的政策文件,如教育部发布的《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要开展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的研发、试点和推广[2],这意味着开发数字教材是大势所趋。

一、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数字教材内容层面的问题

数字教材内容的普适性和区域性双重要求,使其发展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数字教材不是简单的纸质教材数字化,而是严格遵循课标,基于统一标准,以纸质教材内容为基础,需要保持内容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教育具有区域性特点,统一的数字教材难以实现地方教育的深度应用。目前,教材版本多样化的现状影响了数字教材的开发进度、内容一致性和受众普适性,制约了数字教材的应用。此外,当前的数字教材无法满足技术和内容深度融合的发展需求,优质的数字教材资源不足。部分数字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传统纸质教材的数字化,同时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数字教材的参与度不高,数字资源较为零散单一,整体质量不高。另外,相关配套数字资源内容不够丰富、质量不高、便利性不足,师生使用意向不强。

(二)软件、平台设备层面的问题

当前,国家尚未出台软件和平台设备应用的统一标准,导致数字教材的总体应用效果不理想。“十三五”期间,各地区、各类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备已基本完善,具备应用数字教材的硬件基础。然而,由于不同学校使用的软件和平台设备存在差异,且受学校运行维护能力、平台建设应用水平、管理层支持力度等方面的限制,导致各学校的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存在显著差异,影响了数字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实际推广和应用。

当前,除了中小学统编三科教材,国家课程大部分科目的数字教材都具有多个版本,不同版本的数字教材的开发标准和使用平台不同,各平台之间基本无法实现相互转换,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诸多不便,阻碍了数字教材的规模化应用。另外,由于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存在操作系统不统一、硬件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因此各学校数字教材的应用能力不一致,并且学校数字教材及相关数字资源更新有限,共享平台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师生及时、稳定地获取有效资源的使用需求。

(三)数字教材认知层面的问题

一方面,师生对数字教材的认知存在误区,数字教材应用效果不明显。在教师层面,部分教师在实际应用数字教材时过于注重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和素材资源的利用,仅将其当作教学课件进行使用,忽视了数字教材的信息技术特性,未能有效利用可操作性评价等功能;并且教学活动设计流于形式,仍以讲授式教学为主,与传统教学并无实质差异。在学生层面,由于教师认知存在误区,未能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数字教材的创新应用十分有限,学习效果不明显。

另一方面,数字教材的社会认同度不高,应用存在阻碍。数字教材能够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极大便利,但社会层面尤其是家长对数字教材的应用存在担忧,如存在担心多媒体教学设备会影响青少年视力,移动终端设备的使用使青少年沉迷游戏、娱乐等问题。

二、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设计思路

自从我国实行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課程标准》,改变了国家统一管理课程的制度和全国大一统的课程格局。新的标准增加了地方课程,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逐步实行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一纲一本”的课程教材体系正向“一纲多本”或“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体系转变,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增强,课程多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地方教材的开发设计应根据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发挥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使教学内容更贴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数字教材不是简单地将纸质教材数字化,而是通过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将多媒体资源相关联并定点嵌入教材当中,起到引导和互动的作用。数字教材的应用推进整体规模大、应用主体多、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因此,地方教育出版社要想提高数字教材的市场占有率和增强用户黏度,就必须建设开放式和独有版权的教学资源,提供完善的教学资源服务和系统的教学资源集成平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师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由于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兴趣点和接受能力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数字教材的内容建设必须关注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实现分层分级教学,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在教育部审定的学科教材之外,地方教育出版社要注重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数字教材开发,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学习需要,并依托地方优质教材出版资源,实现教材的数字化升级、管理、应用及运营。BEE19C3B-A6A0-4F19-BD83-66E6CB31160A

此外,数字教材的建设和应用必须始终将满足师生需求放在首位。一方面,数字教材要方便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教学,以教材为原点,以知识体系为支撑,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习测评及师生互动等环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管理服务,提升教学质量。除了复刻日常课堂教学,数字教材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因素综合概括到资源包中,形成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学实践的富媒体交互资源。另一方面,数字教材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定制化的内容服务,发挥数字资源建设的便捷性和及时性,及时收集学生学习反馈,获取学生学习需求,促进教学标准化与学生个性化的有机结合,使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互为支撑。

三、地方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实施

为响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开发数字教材的要求,安徽教育出版社充分发挥自身地方教材和内容资源方面的优势,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结合市场需求,建设了具有地方教育特色的数字教材云平台。文章以安徽教育出版社数字教材的建设和应用为例,探究地方教育出版社在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经验。

(一)数字教材建设的具体举措

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的核心是内容和技术的融合能够有效支持教与学活动的开展,这对数字教材的应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安徽教育出版社围绕学校教学场景所需的数字资源,打造了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闭环,具体建设措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设地方数字教材支撑平台。安徽教育出版社基于教学资源库、主题资源库等内容储备,以数字教材出版管理系统为加工平台,实现地方数字教材的加工、管理和运营标准化,探索“出版+服务”的经营模式。第二,整合国家审定教材数字产品资源。安徽教育出版社以人教版、统编版教科书为蓝本,基于国家课程为中小学师生提供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的优质配套资源,以支持课堂教学场景的数字化应用。第三,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开展红苗读本、心理健康、劳动体育等地方数字教材的内容建设和出版,填补地方特色文化数字化发展的空白,打造特色鲜明的地方数字教材。第四,精心打磨产品,深度挖掘潜在市场。安徽教育出版社依托前期市场铺垫,已累计拥有终端用户500余万人,并在安徽省10个地市近450所学校建设完成约2000个智慧课堂班级。

(二)数字教材建设的资源类型

随着教育信息化项目的全面推广和实施,智慧校园和智慧课堂建设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势。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成为学校教学重要的常态化教学场景和教学手段,地方教材的数字化平台建设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数字教材对纸质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所需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通过文本、图片、动画、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以及虚拟软件等增强型可视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数字资源体系。对此,安徽教育出版社主要建设了以下几类数字教材资源。

第一,情境创设类。安徽教育出版社通过问题情境、科学情境、生活情境的创建将知识内容进行情境化表达,帮助师生感受知识应用的场景,丰富知识表达层次。第二,知识演示类。其利用视频、动画等形式演示学科知识的内涵和内在联系,让知识看得见、听得到。如英语学科可以针对课文情境设计对话,增强语境,利用真实场景图片配合音频,使听力文本立体化。第三,知识交互类。其针对活动环节、知识推理、规律思考等栏目以及相关教具和学具等,开发交互动画,丰富学生知识学习过程。第四,探究交互类。其针对相关活动及探究知识进行交互设计,并配备相应的操作说明,师生可通过自主操作、探究验证得出最终结论,如理化生学科可以嵌入模拟操作、演示实验等模拟资源,拓展师生知识表达维度。第五,试题交互类。其以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典型习题制作成学生可自主完成的交互动画,帮助学生在愉快的交互情境中完成知识的自我测评。第六,拓展材料类。其为教师的自身学科素养发展和教学技能、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素材,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第七,例题变式类。其将教材中的例题以变式的形式呈现,丰富教材的题型,拓宽题目的广度和深度。

(三)数字教材建设的关键事项

数字教材的内容资源开发,离不开优秀的课程专家、流畅的数字化编纂流程和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数字教材的制作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循序渐进性等教材编写原则,形成教材立体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務合作化、环境多样化等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在数字教材应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平台系统中的任何数据丢失、数据错误以及数据泄露都有可能使相关业务和人员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平台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必须始终放在首位,确保系统数据不被非法修改、窃取和破坏。另外,平台的建设既要便于师生使用,又要在功能和稳定性之间达到平衡,充分整合与利用现有资源,做到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重视安全性的同时保证其开放性与易扩展性。

四、结语

安徽教育出版社的数字教材云平台以开放和共享为目标,采用移动式、协作式等多样化学习方式,满足了师生多元化的课程阅读和应用需求。数字教材在内容丰富、搜索快捷、应用便利的资源体系的支持下,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理解、数字素养等综合能力,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数字教材形成完善的学习过程记录和结果反馈路径,可增强学生学习评价的科学性、多样性、针对性、深入性,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助力智能化、个性化教学的深化发展。

根据安徽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需要,安徽教育出版社针对数字教材校本课程完成了三个方面的建设。一是打造体现安徽地方教育特色的选修课程系列,采用融合出版的方式完成课程用书的出版及其数字资源的建设,提升选修课程质量。二是打造安徽省数字教材平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优质校本课程的共享。三是探索校本课程评价模式,实现校本课程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的关联,推动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然而,我们应意识到,在新时代,数字教材取得成效的同时,其应用仍面临一系列机遇与挑战。在后续的研究探索中,第一,地方教育出版社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内部优质出版资源,与相关部门、企业联合进行多主体协同开发,统筹利用网络及多方渠道来开发和建设数字教材。第二,为满足“课后三点半”的现实需求,地方教育出版社要计划重点围绕音乐、美术、阅读、地方文化教育等内容,着力打造体系化的综合素质教育产品线,以达到整合地方优质出版资源、规范资源获取、提高课程质量、推动教学方式创新的目的。第三,地方教育出版社要根据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立足自身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紧密围绕“互联网+出版”的新业态发展动向,聚焦内容生产(包括音视频制作、数据库建设等)、知识付费、版权增值运营等方面,做好内涵式发展。第四,地方教育出版社要在IP开发、互联网广告等外延式发展方面倾注力量,深耕出版主业,推进产业创新,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方面持续发力,创建新兴文化业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 (2018-04-18)[2022-03-2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印发《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EB/OL]. (2018-11-03)[2022-03-26]. http://www.gov.cn/xinwen/2018-11/03/content_5337127.htm.BEE19C3B-A6A0-4F19-BD83-66E6CB31160A

猜你喜欢
出版社数字资源
我等待……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答数字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数字看G20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石油工业出版社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