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与鲁迅小说中孤独形象研究

2022-06-30 05:07朱艳君
文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刘震云鲁迅

朱艳君

内容摘要:刘震云是现代中国内地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五四时期以来的现实主义理论,并且在社会批判方面和鲁迅先生的小说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特征,其中最为典型的内容就是相似的主题——孤独。这一主题是刘震云和鲁迅小说当中的主要元素,他们的小说当中都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孤独人物形象。所以本文也将立足于刘震云和鲁迅小说的作品,从形象的角度分析孤独性特点。

关键词:刘震云 鲁迅 孤独形象

孤独形象的描述描绘的是作家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而刘振云笔下的孤独形象有着其独特特征,从精神境界角度分析其价值内涵。鲁迅先生则从现代知识分子的立场出发,融入了主观意识描绘出个体的孤独感。不过两者的共同点都非常显著,那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深度剖析了人物形象,无论是小说的叙事手法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都具有相似之处,对于这一方面内容的研究能够分析不同作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创作过程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一.孤独形象的呈现方式

1.鲁迅先生的作品

无论是《呐喊》还是《彷徨》,都是鲁迅先生的现实题材作品,并且在他的作品当中都融入了社会元素,突出了个人孤独形象。我们所熟悉的很多角色也不乏孤独特征,比如闰土。闰土是一个年轻的农民,小时候生活与现在的生活存在明显差异,小时候“我”和闰土的关系是朋友,但长大之后他却叫我老爷,这说明我和他之间形成了一道厚厚的墙,我被故乡和故乡的人所隔离了出去成为真正的客人。这说明闰土并不是孤独者,我才是真正的孤独者。

又例如《伤逝》里的子君和史涓生同样是爱情悲剧的孤独者,他们的爱情在社会步认可的环境逼迫下最终走向了悲剧结果。两人刚开始交往时并不在意社会的眼光,但是在社会的压迫下,难以支持正常生活。子君作为受到现代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已经具备主体意识,所以在追求爱情最终失败之后成为了孤独者。与之相比史涓生虽然能够了解生活的本质特征,并且怀着等待和希望去面对今后的生活,但同样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状态有着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1]。

不知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作品当中的孤独现象是封建社会的典型内涵,鲁迅先生以启蒙者的姿态,对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说明和判断,揭示出封建社会的病态本质。我们所熟悉的阿Q就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懦弱而缺乏反抗精神,只会用精神胜利法对自己进行安慰。正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般,此类社会最底层的人没有权利、没有金钱,也没有家人,甚至没有姓名,他的生活当中受到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他也是封建社会的牺牲者。诸如此类的形象还包括祥林嫂,孔乙己等,这些形象都是社会底层形象,都是被封建社会所残害的一般民众。鲁迅先生通过对这些形象的描绘来揭示出国民弱点和社会的黑暗,让这些社会底层人士进入孤独劲敌的不仅仅是环境,更是他们自身思想当中的封建余孽。与这些人不同的是,现代知识在西方平等思想的影响之下能够具备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意识,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社会,因此也能意识到社会的不公之处。

2.刘震云小说作品

刘震云的作品大多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至今,其主要的内容包括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的小说。在他的小说当中塑造了一系列的孤独人物形象,而且具有突出的意义。在正式成名之前他就不断尝试小说创作,并且持续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所以他的小说当中会出现人物的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呈现出典型的孤独感。例如《塔铺》就是刘震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小说,其主要内容是农村青年在高考复习阶段所发生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包括“我”和李爱莲,两人之间产生朦胧的爱情之后约定一起为了梦想而努力,但她却最终放弃了高考过程,选择了嫁人。整个小说以第一视角分析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当中,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了解了社会孤独人群的悲惨境遇,无时无刻不体现着生活的残酷和无情。在这一阶段的创作过程当中,刘震云对于社会和人心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认为人是结构当中的虫子所以在他的小说当中人物形象有着难以名状的悲惨境遇,他们对孤独不自知,在社会当中显得不值一提。

刘震云的小说有着两种类型,一是日常生活题材小说,二是历史题材小说,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小说,他的作品当中都存在着典型的人物形象,将人作为符号化的存在。这些人物形象缺乏自我思考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所有的行为都以自身的生存作为出发点,所以他们自私而残忍,愚昧而麻木,他们的生活当中只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所以他们的精神世界非常空虚,是典型的符号化孤独形象。综合来看,刘震云对人际交往的关系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与思考,在他创作的不同时期都能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从刘震云的小说当中不难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存在主义了解到日常生活当中的荒诞。正是在这种荒诞当中,孤独成为人们的普遍性特征。

二.孤独形象与社会价值

从中国文学开始出现之时孤独形象就是典型的人物特征,在文学的各个发展阶段当中都体现出非常显著的特点。在现代文学当中,孤独的书写仍然在不停延续,并且鲁迅先生和刘震云的小说作品当中都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特别是刘震云的小说,在作品当中不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悟与分析,同时还融入了作者对于生命的体验,其社会价值非常显著。

1.社会批判

刘震云和鲁迅在小说当中对人物的描写比较接近,都是基于社会发展和人的排斥所描绘出人物特征,孤独形象对应的现实处境反映的是社会环境的不公,即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发展时期仍然会受到不公待遇。所以鲁迅先生深刻了解到思想改革的重要性,所以在他的作品当中大量批判了社会的不公状态,批判人在精神方面的麻木。而劉振云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社会正历经着日新月异的改变,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拉越长,所以刘震云在作品当中基于中国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权力对人的压迫分析了等级意识在思想层面当中的根深蒂固。正如鲁迅先生作品当中的“闰土”,他喊“我”为老爷,这不仅代表着我和他之间的距离拉大,更代表着我和社会距离的扩大,我已经无法以我自身的角色回到故乡。鲁迅和刘震云都关注伦理关系,都关注孤独形象塑造背后对于社会的分析和讨论。在他们的作品当中社会底层人民受到的是权力的压迫,权力对人性的扭曲不禁引发我们的深思[2]。

中国的文化启蒙是伴随着民族危机、思想危机产生,并且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的政治、文化环境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是社会危机。思想的启蒙需要经济层面的支持,在鲁迅先生所处的时代,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内容与相关的社会文化价值符号,是20世纪初期的特殊文化产物。不过鲁迅先生在小说当中的形象描写,不仅给中国文学环境层面带来了新的创新,同时也让书面文学开始传递出新的文艺特征和思想内容,实现了近代的中国文化“启蒙”,即基于社会批判角度进行的文化创新。例如,在文学层面勾画出实践并产生了理想的文学作品,正是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而在刘震云的作品当中,笔下的孤独形象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时代发展的脉络,从普通人的角度分析了时代变革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从文学层面开辟了批判性的人物形象格局。刘震云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造出的“官场系列”“单位系列”作品将目光聚集在生活当中的小人物,看似描写是生活当中的琐事,但却是从社会角度说明了精神层面的孤独和异化[3]。无论是前期的伤痕文学、改革文学还是后期的改革文学,任何作品都是基于时代而创作,体现出鲜明的个体意识,作家们笔下的人物也是他们对于社会进行批判的“载体”。小人物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理想,原因在于个人状态发生了改变,源于社会本质特征给人们带来的意识形态改变。正如前文提到的“李爱莲”一样,她本能够接受高层次的教育,但却因为父亲生病,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爱情甚至是前途草草嫁人,好换来钱给父亲治病。尽管“我”和李爱莲之间仍然有感情羁绊,但社会现实带来的困扰却是无法解决的顽疾,是我无法带给她的物质条件。

2.国民性特征

鲁迅先生和刘震云小说当中对于孤独形象的描写,从本质上来说体现的是他们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思考和感悟。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孤独是一种常态,是一种普遍性的存在,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实际上国民性特征问题在20世纪文学当中普遍出现。当时的鲁迅先生对于国民性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批判。在20世纪末期刘震云的小说当中,同样体现了对于国民性的反思和感悟在20世纪末期刘震云的小说当中,同样体现了对于国民性的反思和感悟,他们两人在作品当中揭示了整个社会的不公,揭示了国民性的冷漠和残忍,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4]。所以国民身上的奴隶性才会根深蒂固,他们才会在思想上缺乏反抗精神,这些愚昧和迷信的内容是传统社会的主流特征,是人们行事的准则,也是人们所认为的伦理纲常。出现这些问题,无疑是社会的悲哀和人民的悲哀,是迷信思想对国民的毒害。是国民劣根性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刘震云的小说当中感悟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但这些人物都是权力的被压迫者。而鲁迅先生虽然对旧文化和旧思想一直持反对态度,但却无法改变现有的社会状态。尽管他对国民性持否定,想凭借自身的做法来获得国民的完全认同,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这一目标,原因在于人与人之间已经缺乏基本的理解和沟通[5]。

国民性特征表现为社会的所有人都产生了“困惑”,对于自身存在产生了“困惑”。鲁迅先生的作品当中包含了社会的特殊性,包括特殊的历史环境、发展阻力和文化特征,而刘震云的作品当中同样包含了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真是特性,在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当中追寻着对于人生真相的探索。无论是社会知识分子还是社会底层人士,他们都是孤独的,他们都是在幽默元素背后的悲剧化角色。刘震云关注个体的生存困境,也关注时代和民族的发展困境,这充分地继承发展了鲁迅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人文传统特性,并且将孤独从个体提升到社会、国民乃至民族层面[6]。这些孤独形象引发着我们对于社会和国民性的批判反思,并且以民间的立场来揭示劣根性的同时,阐述了权力的重要性。鲁迅先生和刘震云虽然所处时代不同,但两者的思想和精神层次却有着相似之处,都意图打破思想束缚,解放压抑理念,正因如此,两者的作品才在某些地方存在着异曲同工之处——人最终只能成为社会的孤独者,只能在孤独当中沉沦,陷入更加愚昧的状态。

3.“中国式孤独”

我们从刘震云和鲁迅先生的作品当中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孤独者”形象,但两者在描述风格和习惯上有着一些差别。具体来看,刘震云更加喜欢以社会当中的小人物为切入点,并且笔下的孤独形象在面对他人的嘲讽、排斥时选择了以沉默的方式来应对,这一点很符合鲁迅先生作品当中的某些社会底层人群,这些人没有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也没有个人主体意识,思想处于麻木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冷漠,陷入了孤独的境地。而鲁迅先生笔下的孤独者并非全是社会底层人士,甚至还包括些高知识分子[7]。如《祝福》当中的鲁四老爷就是一名“监生”,这一角色是需要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资格的,说明鲁四老爷按理是明事理的社会知识分子。但却不然,他得知祥林嫂是一个寡妇的时候,“皱了皱眉”,字里行间和神态表情里都呈现出对于寡妇的歧视,甚至在祥林嫂死亡之后还用“谬种”的形容词来进行描述。显然,这些角色也是失败者,是科举制当中的孤独者,他们没有用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反而成为了社会的毒药。

从这一层次来看,这就是“中国式孤独”的两种表现方式,是基于现实主义的孤独化描写,说明孤独本身是一种难以抗拒的本质性内容。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的过程,并且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特点。无论是上古时期、明清时期甚至是现代社会,在历史进程的发展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内核没有发生本质改变。鲁迅先生和刘震云所处的历史时期虽然不同,但都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基于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孤独”作出了阐述和说明。孤独形象都是被社会群体所排斥的形象,孤独形象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于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于国民性的思考。无论是“刘氏”孤独还是鲁迅先生表现的孤独,都是价值取向角度下的一种非正常的生存状态[8]。

刘震云和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当中,孤独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他们在小说当中塑造的孤独人物形象表现的是自我和社会之间的脱节,表现的是孤独形象和生活之间的差异性。在缺乏现代意识和主观反思能力的前提下,这些人物逐渐对社会呈现出失语状态并放弃了自我抵抗。我们需要从他们的作品当中感悟社会人生,进行深度思考,让自己的思维能够不局限并沉沦在孤独之内。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世风的沦陷与小说的凯旋——评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J].大家,2018(03):204-207.

[2]黎保荣,胡宛君.日常生活对理想家园的入侵——鲁迅《幸福的家庭》中的“劈柴”意象与刘震云《一地鸡毛》中的“豆腐”意象的内涵及功能比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

[3]苗祎.传统人格理想的消隐与重建——论刘震云小说中的当代知识分子形象[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4):147-149.

[4]李铮.欲将沉醉化悲凉--论鲁迅小说《孤独者》的复调结构[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1):44-48.

[5]梁建先.鲁迅小说中新派知识分子的再解读--以“鲁镇”上的“孤獨者”为中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60-68.

[6]王淑娇.彷徨于故乡与异地:鲁迅小说中的空间模式与生存焦虑[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3(4):92-98.

[7]凯丽比努尔·色提尼亚孜,李继凯. 论鲁迅与吾守尔的短篇小说讽刺艺术——兼谈现代文人的"西游"及新疆作家对鲁迅的接受[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61(4):31-37.

[8]卢焱.生命的叙述:从写真到媚俗——论刘震云现实生活题材小说的嬗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1):144-147.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刘震云鲁迅
鲁迅防窃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刘震云买西红柿
孔乙己
作家刘震云曾想当厨师
刘震云:首次和女儿合作很满意
阿迅一族
大人物和小人物
刘震云的写作秘诀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