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秀芳
培养幼儿早期学习兴趣与习惯,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教育目标与任务。实现家园有效合作互动,是促进幼儿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幼儿园及教师要分析幼儿早期学习习惯培养现状,并紧密与家庭联手,实现幼儿学习的共同协作指导,提高指导的有效性。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新兴教学模式,意在全面整合幼儿园教育优势及家长资源优势,增加幼儿启蒙教育成效,为幼儿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本文结合家园共建主题,探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相关实践,并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为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早期教育中,学习对培养幼儿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价值观来说具有主导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创造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众所周知,幼儿时期教育对幼儿一生学习及发展均尤为关键。启蒙教育,往往影响着幼儿道德观念的形成、人格的塑造以及智力的发挥等。因此,幼儿园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俨然已刻不容缓,只有形成双方教育合力,才能切实加强幼儿教育水平,为幼儿未来发展提供坚定后盾力量。
一、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中家长参与的重要影响
(一)群体性
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过程中,“群体性”是积极显著的特点,要求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在幼儿园既往开发课程时,通常由幼儿教师及幼儿教育专家负责课程建设工作,很少有家长参与其中,无法全面凸显家长教育需求及价值观。幼儿园应引导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设立心理辅导项目,一起关注幼儿的心理动态,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传授生理健康内容,增强幼儿防范意识,利用法律保护自己。实质上,家长参与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的过程,可从不同角度为课程开发提供建议,形成思想层面上的交融,从而令幼儿园课程更具全面性、时效性。
(二)资源性
对幼儿家长来说,不同家长处于不同的社会领域中,具有多重社会角色,可以为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开发提供丰富的信息及资源,切实解决幼儿园教学时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相比其他阶段课程来说,幼儿园课程内容并不讲究理论性,更侧重于实践性与生活性,但是仅依靠幼儿园及教师力量,难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需要幼儿家长群策群力。幼儿的学习主要取决于幼儿父母,有些家长长期外出打工,使孩子缺乏陪伴,逐渐变得冷漠孤独,对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因此,应该多与教师电话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关心他,幼儿有了存在感和安全感才会健康发展。例如,家长以志愿者身份走进幼儿园助教,通过个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便可切实充实幼儿园课程内容。再如,一些年纪稍长的幼儿家长,由于个人经历极其丰富,且拥有充足的业余时间和良好的耐心,便可以成为家园互动课程教学时的中坚力量。在家长参与后,更有利于建设家长资源库及积累幼儿教育资源,这对幼儿教育工作极其有利。
(三)和谐性
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活动,有利于实现幼儿园与家庭间的密切联系,增进家园情感。每一名幼儿家长针对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开发,都拥有一定的发言权,所建设的课程若难以完全满足幼儿家长需求,极有可能令家长和幼儿园间产生课程教学矛盾。但是,如果家长能全程且积极地参与课程建设与课程审议活动,便可方便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课程建设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理解幼儿园的做法。此外,不管家长理念是否能渗入幼儿园课程,只要幼儿家长参与了这个过程,他们就会感到自己得到了幼儿教师及幼儿园的重视,进而持续增强配合热情,与幼儿教师共同为幼儿营造轻松、和谐的成长氛围。
二、家園共建幼儿园课程中家长参与原则分析
(一)平等原则
在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时,若想确保每一名参与者都能融入这一活动,就应坚持平等原则,用平等视角看待每一名参与者。家长能力水平参差不一,并且对幼儿园教学专业的不了解,大多数家庭的辅导手段是随意、盲目的。家长应该协助学校共同帮助孩子学习,从而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许多老人辅导孩子的方法不对,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危害,导致孩子自闭、不合群,不愿意和其他人沟通交流,更容易使幼儿身心发展不健康。相比幼儿教师,家长缺少专业的理论背景,在看待课程问题时并不全面,在表达自己想法与建议时,缺少精准性。为此,幼儿教师应认清自身角色,摆正个人位置,切记不要凭借自己有专业背景就霸占活动的话语权。此外,虽然幼儿家长成长经历不同、工作背景不同、知识修养程度不同,但这些因素并不可以成为影响教师对家长持有不同态度的原因。所以,幼儿教师不能对家长做出“亲疏有别”的举动,在家园共建幼儿课程这个团体内,应时时刻刻坚持一视同仁原则,以确保每一名参与者都能展现自身价值,为幼儿园课程建设工作而贡献力量。
(二)选择原则
若想确保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活动顺利落实,就要对参与活动的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不同幼儿家长在思维路径以及经验背景方面大相径庭,所以若想将所有幼儿家长的观念融合在一起,则具有一定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参与活动的人缺少忍耐力以及包容心,则难以与其他参与者达成统一认知。所以,要注重结合家长社会角色、知识修养等进行谨慎筛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名参与者都能在幼儿园课程建设活动中乐于分享与包容彼此观点,最终共同探讨出适合幼儿快乐学习及健康成长的课程内容。
三、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中家长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首先,家长没有足够的参与感,家园共建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合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贯彻幼儿园教学与家庭教学之间的互相弥补,但是,在切实发展的进程中,家园共建的效果差强人意,主要的原因在于家长并没有足够的参与度。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就应该由教师肩负起教育的责任,而自己只需要照顾好幼儿的生活起居。而且在幼儿园所组织的亲子活动中,很多家长也会以工作忙、没时间等理由推脱,也不愿意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导致该项活动难以达成既定的效果;其次,教育水平较低。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没有足够的教育意识,也没有足够的约束力度,反而溺爱孩子,不能及时延伸、补充幼儿园所提供的教育。不仅如此,部分家长与幼儿的沟通不足,长久发展下去,会让幼儿更不愿意与家长、教师交流沟通;最后,教育观念缺乏先进性。有些家长在实际参与家园共建的活动过程中,将其精力全部放在智育方面,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幼儿行为、道德观念以及人格等方面的培养。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在教育中过于急切,即便是在启蒙阶段的幼儿园中也要求幼儿开始学习小学的知识点,着重教授运算、识字甚至背诵古诗词等,该种教育方式不但无法提升幼儿的智力,反而会对幼儿教育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严重消耗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幼儿的思想与心理发展都极为不利。
四、家园共建幼儿园课程中家长参与建议
(一)多途径家园互动,传播科学课程理念
首先,可以结合课程创建“家园栏”,由幼儿园负责创设课程专栏,避免家园栏止步于表面形式,要真正发挥与服务课程的作用。比如,在展开大班“幼小衔接”课程之际,教师应及时更新幼小衔接含义以及家长配合策略,吸引家长关注,并获得家长支持与配合。其次,要以互动为导向,创建班级网络平台,幼儿班级网络平台不只是幼儿教师下达通知的渠道,同时应发挥该平台传播性及便捷性等优势,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课程。幼儿教师可以邀请家长针对幼儿活动内容进行讨论,以确保家长能全面了解幼儿班级课程展开情况,认可幼儿园课程理念。同时,幼儿教师还应积极拓展课程思路,为幼儿课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可以举行课程案例式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沟通的有利渠道。但传统家长会常以幼儿教师说家长听为主,家长会内容比较老套。所以,新时期的幼儿家长会应聚焦幼儿课程,以案例方式落实下去。通过生动图片、有趣故事加强幼儿家长感受体验,令其有充足时间与其他家长、教师等进行交流互台,这样更易于家长发挥自身在课程中的作用。最后,也可以结合幼儿家长需求展开专题沙龙活动。在日常实践中,发现很多幼儿家长都希望自己能积极参加幼儿园课程活动,在活动中向幼儿教师请教,学习一些学科知识及教育理念。因此,幼儿教师便可以在幼儿园支持下,通过专题沙龙等形式,为幼儿家长解决教育困惑,向其传授健康的教育理念。
(二)聚焦家长困难,针对性实施家园互动
幼儿教师应时刻本着合作及平等原则,了解每一名幼儿家长的真实需求和现实困难,为家长提供针对性服务,以确保家园教育理念日趋一致。面对部分幼儿家长因家庭困扰、工作困扰,而无法参与幼儿园课程活动的状况,教师应及时与这些家长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苦楚。比如,个别幼儿父母为双职工,完全没有时间参与幼儿教育管理活动。再如,一些幼儿平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照顾,由于行动不便,无法参加幼儿园课程共建活动。所以,幼儿教师应不断调整家长参与时间及参与方式,以便能切实满足不同家长的参与诉求,适当调整家园互动方法,以避免家园沟通时信息不畅。
(三)组建家园互惠关系,提高家长参与度
其一,幼儿教师应鼓励幼儿家长积极参加幼儿课程建设活动,通过调查以及访谈等方式,接收家长反馈信息。其二,幼儿教师应善于挖掘家长资源,结合家长资源充实幼儿园课程框架,全面展现家长专业优势,提升家长资源应用率。因家长职业多种多样,经过幼儿教师的筛选,便可以获得独特资源,进而为幼儿园课程的展开而服务。比如,在“爱牙日”主题时,便可以邀请身为牙科医生的幼儿家长,为学生讲解牙齿相关的内容,领幼儿正确认识牙齿以及学会保护牙齿的方法等。
(四)发挥家长延伸作用,丰富教学课程内容
众所周知,家长属于幼儿园课程的关键延伸者。幼儿园课程延伸包含课程实践前延伸以及课程时间后延伸两大阶段,在活动前期,家长结合材料搜集经验,可以为课程实践做好铺垫,提供大力支持。比如,在展开种子发芽科学活动时,家长在活动前与幼儿共同挑选种子,指导幼儿在网上查找各种种子的生长条件以及发芽条件。活动过程中幼儿准备了丰富的种子,纷纷向同伴及教师介绍种子习性特点,讲述种子种下后的注意事项。正因得到家长的帮助,在活动前幼儿做足了准备,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有所增强,并且在相互交流中积累了更多与种子相关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家长延伸作用得以有效发挥,幼儿教师应定期通过微信群以及QQ群和幼儿家长展开交流,相互交流彼此想法,关注幼儿园课程进展情况以及幼儿在课程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以保证家长真正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帮助幼儿教师丰富课程内容,强化幼儿活动经验及学习体验。由此可见,幼儿教师要意识到家长在幼儿园课程构建时的延伸者角色,想方设法激活幼儿家长参加活动的热情,灵活使用家长资源,展现家长作用,保障家庭与幼儿园互补教育优势,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
(五)政府与国家应该强化引导与宣传
第一,应该通过多个渠道强化宣传力度,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善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与教育的问题,便应该从基本意识方面改善家长思维,并形成社会发展的良好风气,使家长提升参与意识。为此,各地区的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宣传力度,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强调在幼儿园教育中家长积极参与所具备的重要作用,并对相应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普及,促使家长能积极参与其中;可以通过媒体播放宣传片、公众号推送、社区宣传以及专家讲座等方式,在宣传中能让家长意识到幼儿教育应该是学校与家庭共同作用才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保障身心健康发展。第二,在强化家园共建活动的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监督与指导幼儿教育的重要机构,如果能将作用充分发挥,便可以进一步提升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质量与程度。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政策与制度并颁布相关文件,使家长参与家园共建活动成为明确化、规范化的教育内容,在理论与行为上支持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教育与成长。不仅如此,在日常活动中,还可以有效利用活动与短片,將记录并展示幼儿在家长参与活动后的情感状态、内心状态等,将此类效果给社会与家长反馈,家长也能在幼儿情感的影响下,了解到缺乏家庭教育对幼儿而言所能产生的影响与危害,更能明白自身教育对幼儿的积极作用,能让其更加关注与重视幼儿园的教育,进而让社会风气更加良好,也促使更多的幼儿家长能参与其中,全面保障幼儿综合素养的发展,促使其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综上所述,通过家长与幼儿教师、幼儿园形成合力,便可以切实改善幼儿课程建设效果。所以,幼儿家长要注重配合幼儿教师工作,而幼儿教师也应充分尊重幼儿家长,积极与幼儿家长合作,与其共同为幼儿营造良性成长条件。
(左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