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训强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各个学科、各个学段的课堂教学均呈现出了实用化、实践化和生活化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基于现实生活的知识、技能运用素养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大共识。小学是系统教育的头部环节,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基础性影响,所以在小学时期夯实道德与法治教育质量,对学生发展大有裨益。笔者将以道德与法治为切入科目,就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提出若干看法。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念、法律意识、道德理念和行为习惯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课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反映性和生活表现力,是小学课程体系中与现实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科目之一。小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初始阶段,对外界信息的获取还主要依靠感性渠道完成,对理论知识和抽象信息的整合、吸收能力比较有限。然而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不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习惯于沿用单纯的理论输出模式,对课本上的内容做孤立讲解,忽视了对生活元素的有效融入和利用。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更好、更通透地理解知识内容,还会挫伤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如何能有效利用生活元素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进行,已然是摆在每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体现生活化模式的优势
(一)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知识内容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应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加强和提高小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教育,意识形态,道德素质,思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可信赖的接班人,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授课时,应当结合学科的主题,并且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道德与法治教学覆盖面积的最大化。正如笔者在前文当中所提到的,小学生的思维认知和逻辑推导能力还比较薄弱,无法进行复杂、抽象的信息处理活动,必须要借助自己所熟悉且直观、形象的方式才能有效理解信息内容。小学生虽然没有很丰富的社会阅历,但是他们依旧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对存在于自己身边的人、事、物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这就是推进他们开展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通过进行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学生能够课堂上接触到更多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场景、现象和事物,借用自己已形成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理解进行知识消化,从而更容易、更迅速地完成对课程内容的有效分解和快速吸收,缩短了知识点从课本到学生脑海中的思维路径,从而达成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理想目标。
(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可、践行课程内容
小学生没有形成清晰的是非观和价值观,他们对待一种事物、一门学问、一种知识的态度常常由一个简单的标准来决定:越是对实际生活有用,越是能在现实中经常用到的,就一定越有价值,也就越值得自己去学习。单纯的理论宣讲只能让小学生知道课程内容“是什么”,无法从根本上让小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去按照课本的要求去做、去想,有些情况下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的抵触情绪,这均非常不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无法为学生成长助力。借助生活化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认识将从孤立的课本回归到丰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亲眼见到、亲身体会到知识内容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性和巨大作用性,切实了解到道德与法治学习对开阔视野、掌握生活技能、培养人文情怀、优化人际关系等所能带来的巨大好处,进而让课程教学要求内化为学生的主观学习诉求。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现状和问题分析
(一)教学重点集中在理论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一门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直接影响,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的一门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心智也尚未成熟,鉴于此,教师应采用更加正确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立德树人,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理论知识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只顾着让学生讨论课本内容,分析每个章节内容中蕴涵的道理,要求学生“学以致用”,但是却只是口头要求,根本没有把时间教学落到实处。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便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让学生知道了在遇到某些问题时该怎么做,但是学生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教师常常会要求把教材中关键的知识点背诵记忆,而不是通过实践探讨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认识。如果在生活中发生类似的问题,学生缺乏实践处理的经验,会容易出现不懂变通现象,甚至会有学生会选择逃避,这样显然是不符合教学目标的。同时,小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但过于理论化的课堂氛围沉闷枯燥,而且缺少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低,影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
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材中很多案例都是生活發生的真实事情。然而,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却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剥离开来,一味地讲解课本教材的内容,或者是列举一些与小学生生活关联不强的案例,导致学生理解起来十分困难,不利于激发学生思想共鸣。对社会经验少、思想认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脱离生活实际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犹如一本看不懂、读不懂的“书”,虽然“书”中记载的内容简单、生动有趣,但是学生只能理解到表面内容,体会不到“书”中的内在含义。无论是从素质教育要求来看,还是从小学生成长需求考虑,脱离学生生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毫无价值可言的,不仅达不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的目的,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模式的具体策略
(一)结合生活化场景为学生构建教学情境
在真正高质量的教育模式中,知识要点应该扮演“盐巴”的角色,如果直接去吃必然会感到又咸又涩、难以下咽,而教学情境就是一碗“汤”,只有将“盐巴”溶化在“汤”里,喝起来才觉得美味非常。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生活化场景来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课堂情境,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加专心致志,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可将知识内容“溶化”在生活这碗“汤”中,让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旨在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独特的性质就决定了,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那么教师在教学实施阶段就要全面整合教学资源,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停留在教材中,还要与生活实际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得更加通透,也能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不仅仅停留于道德理论授课。因此,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让学生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生活中。BCDD7FBB-C6DF-4C6D-9D15-2A6021D122DC
例如,对公德的认知与公德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活中能见到的镜头:超市收款台前顾客排队结账,可有人却贸然“加塞儿”;电影院中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观影,却有人在后面大声“剧透”……利用这些场景,教师可以将公德对人们的意义具体而直观地讲解出来,并让学生从心底里感到认同,以此来作为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巧妙利用教室场所,邀请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真实模拟上述类似的情景,然后学生结合自己对公德的认知和理解,判断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这样边学边做的方式,让学生学会知识迁移,锻炼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公德”的感悟,让学生把“公德”铭记于心。
(二)结合生活化现象为学生提供讨论空间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得知识本身,而是要借由知识的帮助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接触到的人、事、物并不多,但也一定会遇到一些令自己感到费解、不满的问题或现象,或者对一些现象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积极从生活当中搜集一些学生感兴趣、有疑惑的问题或现象,引导学生以此为话题进行自由讨论或抒发见解,鼓励其根据书中知识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潜能。此外,这种形式的活动还能提供给学生表现自我的良好机会,有利于其自信心的形成与强化。
例如,在讲到关于社会秩序这一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谈一谈自己见过的一件事情:某位朋友临时要去家附近的超市买些盐,由于着急用,穿着拖鞋和背心就下了楼,结果却被超市门口的保安拦住,对方称“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围绕这一事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自己对“良好秩序”的定义以及超市保安和事件中那位朋友的做法各抒己见,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组织一次小规模的辩论赛,让学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增强能力、深化认知。基于辩论比赛要求,学生小组积极展开讨论,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然后会主动地查询和收集相关论证资料,用于论证自己的看法。这样有趣的讨论方式,拉近了学生间的距离,吸引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兴趣,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合生活化任务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完整的教学行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既有学习成果,更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获新知,实现“举一反三”的预期目标。一方面是丰富作业的形式,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充分融合生活化,呈现出生活和道德与法治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以生活任务为基础,构建“理论+实践”的作业内容,既要保留传统书面作业,让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为学生设计、布置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能凭借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去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课堂学习的效果性和实用性,也在客观上培养起学生准确的能力定位和良好的自信心理。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做一次问卷调查,请几名路人选择或写下一些自己最难以忍受的缺乏公德表现的行为,还可以写一些自己讨厌这些行为的理由;而后鼓励学生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做一番分析,看看大家对公德意识的关注普遍集中在哪些方面;最后则可结合自己的统计和分析,向社会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在完成实践调查作业时,学生会了解到许多人的观点和看法,也会从调查结果中,掌握真实的社会公德的现状,相比课本教材记载的而言,更具说服力和公信力。与此同时,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需要与人交流和沟通,要结合调查数据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而言这既是完成作业的过程,也是求知和成长的过程。
(四)结合生活化事件为学生注入人文情怀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的是丰富的,但其中比较具有涵盖效力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關系、责任和权利的主观认知,以及基于这种认知而产生的内在情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带领学生挖掘这些事中所蕴涵着的别人对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形成更为细腻、深刻的理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人文情怀。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上一次过生日,父母是否对自己说过什么祝福性的话语,而这些话语里又都表达了父母什么样的期盼。用对这种事件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所蕴涵的父母之爱,进而为尊亲孝亲情怀的形成必要的基础。同时,设计“感恩父母”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以此拉进学生和父母的关系,也能加深学生对情感的感悟。例如,以家庭作业为载体,与感恩父母为主题,布置“为父母作业件事”的作业,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父母做一件事,如帮父母洗脚、自己动手洗袜子、和父母一起打扫卫生等。从这一过程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向父母传递爱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培养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生活是最大的学校,生活是最好的读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灵感、汲取养分、总结方法、提炼知识,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品位生活、回归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能正确对待课堂学习和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他们将来的成长指出一条康庄之路。同时,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总结出生活化与课程之间的关联,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充实课堂,不仅可以优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宋行军)BCDD7FBB-C6DF-4C6D-9D15-2A6021D122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