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思羽
一、提出及背景
世界十大文豪雨果曾经说过:“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而只有经过高阶缜密的思维才能产生高明深刻的思想。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活动,还是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思维。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和调查问卷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而极少数的孩子有时也会使用灵感思维,甚至采用特定的格式进行思考,学生思维模式渐成定式。语言或言语是思维的符号载体。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习惯性地多用口头问答或书面回答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对多样性的思维载体欠缺考虑。思维能力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要想培植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亟待提升。
二、可视化阅读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实践策略研究
基于以上思维多冰的阅读现状,笔者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尝试启用多维阅读的思维模式去打破目前无本之木、无的放矢、无章可循的“三无”阅读教学局面,尊重儿童心理特点,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把握文本语言特点,唤醒鸿蒙未启的孩子的言语灵性。以下是围绕提升思考力、创造力、决策力及批判力四大思维能力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问题驱动式导读:激活思考力
要想提升学生阅读的思维力,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激活思考的大脑。通过问题支架搭建思维阶梯,由浅入深,利用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导向学生思维深处,是思维发展的必然路径。
学生在拿到一篇文本时,常常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但有时会出现说不准、说不全等情况。如何快速抓住主线,为学服务呢?我们可以通过表格留白的方式进行。
【分析】这张表格,从横向看,涉及到内容安排的三个方面,是孩子们通过练眼力发现并梳理而成,思维含量很高。从纵向看,又涵盖了概括能力。提炼关键词这一能力的落实,通过学生静心阅读,思考梳理,填写学习单,张贴黑板磁卡等过程,让每个孩子经历了自我思考,自我提升的过程。在发现二三自然段語言表达特点的相同之处时,这张表格进行了二次利用。第三次,学生以这张表格作为复述的支架。表格的每一次运用都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指向,或指向脉络梳理,或指向内涵深化,或指向言语习得。一表多用的为学设计背后是为激活思考力的良苦用心。
(二)文体多样式研读:激发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是高阶思维的一大核心内容,是指以新异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创编、续编、导编等形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持思维活跃度。
1.花式排版,填补图文,创编新诗歌
语言是想象的基石,画面则是文字的双翼。部编版教材中有不少文章我们可以通过变化语段格式,加以色彩画面的渲染,赋予文本鲜活自由的创造空间,有效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撬动支点,触类旁通,续编新故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发掘不同文体样式的表达支架,依托语言支架架构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关键支点的把握,帮助孩子延展出更多富有创造力的好点子、新想法,达到“一线串珠”的效果。
3.创设情境,再度加工,导编新剧情
假若遇到故事性极强的文本,我们可以跳脱出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扮演等传统的情境学习方式,考虑更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放手让孩子们自编自导原有文本及再生文本。
(三)思维聚点式析读:激增决策力
决策性思维是对尚未付诸实践的若干可能实践目标和方案的比较、选择和最终确定的高阶思维活动,具有实践性和辩证性。提升学生的决策思维力,我们可以探寻孩子思维的生长点、开放点和临界点来培育基于经验、认知及价值的不同决策力。
1.生长点,培养基于认知的对错决策
决策性思维的第一层级则是对错的决策。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严格的科学性,它是基于客观认知而做出的是非曲直的对错判断,这为培养孩子的决策思维力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2.开放点,构建基于经验的满意决策
在积累了一定的对错决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开展预测、讨论、比较、决出等一系列的析读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则在无形之中被推向贴合文本走向、符合逻辑惯性的满意方案,即满意决策。
3.临界点,寻找基于价值的最佳决策
培养决策思维力的一大难点在于突破思维的临界点,即在众说纷纭之中从不同维度排除干扰项,找寻并确定正确的价值观念,筛选出最佳决策。
三、研究成效与展望
1.为阅读加餐,让阅读可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启发思维,培养智力,这是一种“阅读思维”的新理念。这既是一种阅读的转型策略,也是一种实战突破,通过更深层次和更广宽度的阅读加餐引领孩子在课堂上有高峰的体验,智慧的生成,思维的进阶。
2.为思维加速,促思维进阶
去芜存菁、剔骨换髓的阅读转型无疑为思维力提升开启了加速度,它于无形之中加快了阅读思维的速度,带领进入更高水平的思维领域。但以上提升学生四种核心思维能力仅仅是构建高阶思维体系的一个分支,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着力于高阶思维的分梯度目标、多维度内容、渐进式策略和层级式评价等研究,相信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大胆创新,并能适时调整,就能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播下可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