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种
在种植玉米前,认真做好选种工作尤为重要,农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气候、温湿度、降雨量、土壤墒情及市场需求等多项因素进行合理化选种,优选具备较强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的优质高产品种。要结合具体用途选择玉米品种,鲜食玉米生长速度快、糖分高,饲料玉米淀粉高、产量高。只有做好科学选种,方可保证玉米成活率,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2选地整地
选地整地亦是玉米种植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户应结合所选玉米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地块播种。玉米生长对于土壤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但为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应优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且灌水和排水便利的地块。玉米禁止连作,必须轮作,优先和小麦、大豆及马铃薯等地块轮作,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科学选地后应进行整地,对土壤深翻晾晒,杀灭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并清理干净田间杂草与杂物,整地时施加充足的底肥,以农家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地施加2.25万kg有机肥、1 125 kg过磷酸钙,然后将地块耙平备用。
3种子处理
播种前,农户要及时处理种子,去除破碎粒、虫粒等,留下颗粒饱满的种子晾晒,选择地势平坦的土地晒种,禁止在水泥地晒种,晒种时每间隔2 h翻动1次,确保晒种均匀,连续晒种2 d即可,有效去除表皮霉菌,防治病虫害发生。晒种后需使用药剂拌种,拌种时优选35%多克福种衣剂、2%立克秀等药剂,控制好药剂使用量,降低玉米病虫害发病率。
4播种育苗
播种时,农户应结合实际情况控制好播种时间,一般情况下,当土壤温度达到10℃时即可播种,此时温度适宜玉米萌芽。播种时结合不同品种玉米特性控制好深度和密度,一般来说,播种深度控制在3~5 cm为宜,针对株型紧凑玉米品种,每公顷播种6.0万~6.3万株为宜,针对株型高大玉米品种,每公顷播种5.25万~5.70万株为宜。科学控制玉米播种密度,保持田间良好光照及通风,培育壮苗。
5田间管理
5.1间苗定苗
播种后,农户应密切留意玉米生长状况,出苗后及时查苗,若发现缺苗现象,应及早补苗。当玉米长出3叶时应进行间苗,长出5叶及时定苗,清理田间病苗、弱苗及虫苗,达到壮苗、匀苗、齐苗的目的。要结合品种、土壤墒情,每公顷留苗5.25万~6.30万株即可。
5.2科学追肥
及时追肥是提升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农户要做到科学追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结合土壤肥力状况进行追肥,严格控制好追肥时间和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追肥以尿素为主,辅以追加适量的氮肥,促进玉米生长。氮肥施加应遵循轻施苗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补追施花粒肥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在玉米拔节期沿幼苗一侧开沟深施(15~20 cm)氮肥,占氮肥总量30%,以促根壮苗。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总氮量50%,以促穗大粒多,同时要做好除草工作。在籽粒灌浆期,追施总氮量20%,以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加粒重。
5.3合理灌溉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及时灌溉有助于提高产量。因此,农户应结合土壤墒情合理控制好灌水时间及灌水量。一般情况下,在进入拔节期后,玉米根、茎、叶加速生长,进入雌雄穗分化阶段后,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70%左右为宜。开花期玉米对于水分需求量最大,应确保1 m土层内含水量为70%。在灌浆期也应满足玉米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增加玉米穗粒数,避免出现空秆和秃尖等现象。当发现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农户应及时灌溉。若降雨频繁导致田間积水,应及时排水,避免引发涝灾。
5.4清除杂草
杂草会与玉米植株争夺水分及养分,影响玉米产量和质量,农户要及时除草。小规模杂草可采用人工除草法,大规模杂草应采用化学除草法,应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除草剂,目前,常用玉米除草剂主要包括莠去津、乙草胺、丙草胺、烟嘧磺隆等,应控制好除草剂使用量和使用时间,避免发生药害。
5.5化控防倒
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一旦倒伏会对玉米产量造成极大影响,农户要高度重视抗倒伏工作,及时中耕培土,适时化控,降低倒伏概率。针对倒伏风险较高的地块,应在玉米孕穗前喷施50%矮壮素水剂200倍液,能够起到良好的抗倒伏效果。
6病虫害防治
6.1农业防治
科学选种,优选具备较强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的玉米品种播种,并做好晒种、药剂拌种等各项工作;合理控制好玉米播种时间、播种深度、播种密度,保证田间光照、通风良好;禁止连作,采用轮作模式;及时做好定苗、间苗工作,实现壮苗培育;及时追肥、灌溉、除草、抗倒伏,提高玉米植株抗病力;应及时清理染病植株,避免造成传播。
6.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采用下述2种方法:首先利用害虫趋光性特征,将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设置在玉米地中,傍晚开灯,白天关灯,雷雨天气禁止开灯,能够有效防治地老虎和玉米螟虫;其次,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每1公顷地悬挂20个诱捕器,诱捕器应高于玉米植株20 cm,每间隔1周清理1次诱捕器,每间隔1个月更换1次诱芯,能够实现对玉米螟、棉铃虫的有效防治。
6.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采用下述2种方法:首先,以虫治虫,利用害虫天敌能够有效诱杀害虫,例如瓢虫可诱杀玉米蚜虫,赤眼蜂可诱杀玉米螟等,需要注意的是,采用以虫治虫法时,应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避免对益虫造成危害。其次,利用生物制剂防治,例如利用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能够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玉米病虫害,其优势在于安全、无害、无污染,因此要加强应用。
6.4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以化学药剂为主,农户要从正规渠道采用化学药剂,优选低毒、高效、无残留的化学药剂,避免污染环境和造成药物残留。同时要严格控制好用药时间、用药方法及用药量,确保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针对玉米锈病,可喷施30%苯醚甲环唑1 500倍液防治,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针对玉米顶腐病,可喷施80%代森锰锌600倍液防治;针对玉米根腐病,可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针对玉米大斑病,可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针对玉米小斑病,可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针对玉米蓟马,可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防治,应选择在下午5点后喷药,每间隔1周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即可。
(陕西省周至县植保植检站赵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