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帅
临桂梁桥水中西医结合医院 广西 桂林 541199
四肢骨折作为临床骨科常见疾患,主要由交通事故与高处坠落等间接与直接暴露引起,若未及时予以诊治,便会因感染或其他因素造成四肢功能障碍与骨延迟愈合、骨不连等症状,提高患者致残率,对其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2]。临床以往对于四肢骨折患者多予以常规内固定术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手术过程中软组织的广泛剥离,极易对患者骨折邻近软组织造成损伤,增加切口感染、骨折愈合不良以及延迟术后伤口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关节以及骨骼功能恢复[2-3]。随着临床治疗工作中的微创技术发展迅猛,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的开展为四肢骨折患者治疗提供新思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与常规内固定术相比,具有术后并发症少与疼痛轻、创伤小等诸多优势,同时对患者骨折端内所造成的影响程度较小,内固定相对牢靠,能够促进术后快速愈合[4]。鉴于此,本文旨在四肢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加以探讨,阐述如下。
纳入我院2018.12-2021.3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68例,按照电脑盲选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男女各16、18例,年龄20-70岁,平均(51.27±1.37)岁,骨折至开展治疗时间:1-6d,平均(3.18±0.31)d,骨折类型:前臂尺桡骨骨折、胫骨骨折、肱骨骨折及其他各有8、5、6、15例;试验组男女各17例,年龄20-70岁,平均(51.28±1.48)岁,骨折至开展治疗时间:1-6d,平均(3.15±0.28)d,骨折类型:前臂尺桡骨骨折、胫骨骨折、肱骨骨折及其他各有9、7、4、14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1)经CT、X线以及MRI检查确诊且符合《外科学》中诊断标准[5];(2)符合四肢骨折的异常活动、存在骨擦音与骨擦感;(3)患肢外形出现延长与缩短、成角等表现;(4)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对本次研究;(5)无明显感染病灶及组织坏死者。
剔除标准:(1)无法配合治疗以及存在精神障碍者;(2)存在骨肿瘤者;(3)患有免疫系统疾病或造血系统疾病;(4)肝肾功能异常;(5)难以耐受手术或麻醉禁忌症者;(6)哺乳期或妊娠期;(7)研究中途退出者。
参照组开展常规钢板内固定术,常规牵引或石膏外固定稳定骨折,避免软组织损伤,伴复合伤与局部肿胀者,待其伤处出现褶皱后、全身体征平稳后择期开展手术治疗;结合其实际病情判断予以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于骨折断端为作一约15cm大小的切口,逐层切开,将骨折端充分暴露,清理骨折部位血块以及碎骨块等,将骨折断端对位、对线,直至复位满意,随后植入解剖型接骨板,并用螺钉固定,留置引流管,切口进行逐层缝合。
试验组则开展MIPPO+LCP内固定术,结合患者病情予以合适的麻醉方式,患者骨折类型若属于闭合性则需在肿胀前开展手术治疗,若骨折部位或伤口有水泡、明显肿胀便需延迟手术,若伴有内脏受损或颅内伤需稳定病情后开展手术治疗。术前对骨折处进行常规牵引稳定,开放伤先行伤口清创;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不同为其选用合适的锁定接骨板,术前常规消毒,铺上无菌治疗巾,根据伤处协助患者摆放适宜体位,经肢体撬拨、挤压、牵引等技术对畸形骨折加以纠正,将骨折端对位对线进行恢复,使用尖式复位钳或经皮克氏针暂时固定,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加以证实,根据患者体外测量的结果对肢体畸形、旋转及成角进行纠正,在复位完成后在骨折远端或近端作2-3cm大小的切口,切开深筋膜直至骨膜外,随即使用骨膜剥离子进行分离并建立皮下隧道,骨膜外插入钢板,在C型臂X线机帮助下调整钢板位置,分别将2枚螺钉置入骨折远近两端,根据骨折部位及类型分别再置入2-4枚锁定螺钉,在透视下加以确定,观察钢板放置位置与骨折复位情况良好后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主要涵盖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康复效果,共分为优、良、差三个等级,其中优:患者骨折成角与旋转畸形<5°,关节活动受限<10°,日常生活不受限制,未产生疼痛感;良:患者骨折成角与旋转畸形5-10°,关节活动受限10-30°,轻度影响日常活动,具有轻微的疼痛感;差:患者骨折成角与旋转畸形>10°以上,关节活动受限>30°,日常生活无法自行料理,疼痛程度较重。优良之和等于康复总优良率。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涵盖血肿、感染以及畸形愈合等情况。
根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life scale,GQOLI)[6]对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得分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中,试验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比参照组少,组间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s)
手术时间(min)参照组 34 4.98±0.15 82.64±12.47 87.45±11.47试验组 34 3.84±0.12 62.47±13.14 55.80±10.40 t -53.081 9.959 18.284 P-P<0.05 P<0.05 P<0.05组别 n 骨折愈合时间(月)术中出血量(ml)
在两组术后康复效率对比中,试验组总优良率(94.12%)显著高于参照组(76.47%),组间存在差异,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康复效果
在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中,试验组总发生率(5.88%)低于参照组(26.47%),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前,两组GQOL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GQOLI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GQOLI评分结果(分,±s)
表4 比较两组GQOLI评分结果(分,±s)
组别 n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 34 64.69±1.49 73.68±1.49试验组 34 64.39±1.57 85.59±1.38 t-0.808 34.195 P-P>0.05 P<0.05
四肢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骨科问题,绝大部分骨折均是因暴力损伤引起,骨折不仅会对患者骨质以及骨周围软组织造损伤,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还会对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对患者血液运输以及生理活动带来严重影响[7]。临床对于四肢骨折患者首选方式便是内固定术治疗,尽可能减少损伤骨折部位以及周围软组织,其基本治疗原则在于通过生物学内固定效果促进骨折愈合。而常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虽具有术中视野清晰,能够将骨折部位充分暴露,便于复位骨折端解剖,稳定骨折端的效果,但该手术方式术中剥离骨膜与软组织范围较广,切口较大,极易对邻近骨折部位的生物学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对骨折端周围血循环带来影响,术后极易诱发骨不连以及感染、骨愈合延迟、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8]。与此同时,该手术钉板间未具备锁定结构,仅依靠钢板与骨面之间的摩擦力对骨折端加以固定,钢板紧压骨面,极易出现骨缺血坏死,对患者预后康复带来影响。
MIPPO手术作为临床基于生物固定模式的一种新型微创术式,能够将间接复位技术与经皮钢板植入技术的优点相融合,仅需暴露骨折远近端处正常骨骼即可,通过借助C型臂X线机开展治疗,与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相比较,能够避免直接暴露骨折端,有助于术后骨质恢复与骨折愈合[9]。另该手术方式更加符合骨组织修复需求,能够保障骨折稳定性,影响骨折端周围血运程度较少,对局部滑膜与软组织损伤较小,生物学环境较好,可显著减少骨不连与骨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有效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进一步证实MIPPO手术的开展能够显著保障患者治疗安全,为骨折愈合提供帮助。另有研究表明[10-11],MIPPO+LCP内固定术的开展,能够加速骨折愈合,提升临床总疗效。LCP是临床基于生物固定模式制定的一种新型内固定物,具备锁定螺钉孔,促使LCP钢板更加牢固,同时对骨皮质血运情况无任何影响,其具体优势主要包括:(1)固定可靠,成角稳定,能够避免发生螺钉脱出与滑动、移动;(2)更加贴合骨面,可用于解剖力线的复位与恢复参照;(3)LCP接骨板与锁定螺钉结合为一个整体,与骨面之间保持合适距离,故手术中无需将骨膜剥离,同样能够对骨折部位血运起到良好保护;(4)对骨折部位的骨源性血肿以及肉芽组织形成影响程度较小,能够保持正常的生物学过程,无需开展一期植骨。另本次研究结果还表明,试验组术后6个月康复优良率比参照组高,手术情况优于参照组,GQOLI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由此证实MIPPO+LCP内固定术应用于是指骨折患者,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病情恢复,促进患者预后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四肢骨折患者应用MIPPO+LCP内固定术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患者病情康复效果,还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与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加以提升,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