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意义的发掘诀窍:用心,就读出来了
——评《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

2022-06-29 01:53聂桂博艾少伟
热带地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化景观景观意义

聂桂博,艾少伟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

景观研究是地理分析的关键单元,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文化景观”概念由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首先提出,后来由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创立“文化景观学派”。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他在1927年发表的“文化地理的新进发展”一文中提出了文化景观的经典定义,即文化景观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Sauer,1925)。国内最早给出文化景观定义的是已故地理学家李旭旦先生,他认为文化景观是地球表面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反映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态度,对文化景观的空间形态及其意义进行研究,有助于认清景观的区域性与独特性,探寻其文化价值,促进该领域深层次发展。可以说,景观意义的发掘是地理学者的重要任务,也是景观研究的价值所在。

《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便是一本以各类人文地理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注重景观分析、发掘景观意义的佳作。该书的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文化地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尚意老师,该书于2019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当中收录的短文绝大多数来自周尚意老师2010-2018 年在《地图》杂志“尚品地理”栏目发表的短文,当时发表的顺序即是该书篇目的顺序。书名之所以命为《触景生情》,作者表示暗含了三种意思:第一,新文化地理学强调文化景观之意义;第二,现象学强调景观意义的生成是心物一体;第三,后现代强调景观意义在不断地凝视和反思中变化(第ⅱ页,原书页码,下同)。书中涉及的文化地理学概念有40多个,作者将其大致分为“文化区、文化区主体性、研究方法”三组,组内与组间均存在比较紧密的逻辑关系。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文化地理学不断发展,学者们除了强调文化景观的“形”以外,越来越重视景观分析的新视角,尤其关注景观的“意义”。现有期刊论文中,文化景观的地域特征、规划设计方案等有关空间特征的分析仍然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与文化景观意义挖掘相关的文献在近5年开始大量涌现。而《触景生情》在关注景观的“空间信息”的同时,更为侧重文化景观“场景信息”的描述以及景观意义的挖掘,这,不仅为读者构建一幅立体、形象的文化图景,而且有助于推动文化景观的意义发掘进程。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景观的意义分析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阅历不尽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景观在不同人的眼中也“各具特色”。而该书所记录的内容都是以作者的第一人称视角进行的,她的分析如若有失客观,对于受众而言,还是否具备借鉴意义?笔者认为,这样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因为,一方面,该书并非专业的文化地理学教材,所以写作重点自然也不在于灌输知识,辨析学科中各类概念,为读者构建系统的学术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该书的亮点在于作者对生活实践、工作实践中各类文化地理现象的思考,尽管文化景观的意义发掘“千人千面”,但其思考方式却值得我们借鉴。另外,周尚意老师在自序当中也特别提及到这一点,她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学者,若能准确理解中外先贤和哲人的地理思想,已然不易”,即便如此,她还是想把她对这门学科的感悟分享给读者,一则展示世界之奇妙,唤起读者对地理学的兴趣;二则求得读者批评,以利其进步;三则让读者以其为鉴,少走认知弯路(原书第ⅰ页)。

《触景生情》中共有47篇随笔,不但诠释了文化景观、文化区、文化空间整合等多个文化地理学和新文化地理学领域的相关概念,而且涵盖了作者对地方、地方性、地方感、地方认同、想象地理、表征、文本间性等文化区主体性的理解,当中还涉及了结构主义、超有机体主义、文化生态学、人文主义、悬隔、后现代主义等研究方法。这些随笔品读起来引人入胜,笔者冒昧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该书在编撰时是按照发表的时间顺序集结成册的,便于读者理解,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该书中每篇随笔一两千字左右,开头有小段文本介绍本小节涉及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名词,以便于读者快速抓住要领;然后,一般从“描述”和“位置”2个维度进行景观描绘,并详述具体事例,作者的观察和思考不断穿插于叙述过程中,写作内容既涉及建筑、雕塑、农田、公园和广场等物质文化景观,也涉及了地名、宗教、习俗等非物质文化景观;最后,一般会有一些思考或“案例总结”,着墨不多,但往往引人深思。在这些内容的阐述中,读者既能感受到作者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及灵活运用专业所学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也能体味到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虽然这种“按时间方法写作”的模式使得该书篇章布局相对零散,不同文章之间也并未遵循严密的逻辑关系,但每篇随笔各有特色,大都是针对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某一场景”进行深入剖析,而且当中的一些分析策略有一定的独创性,也兼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能够让读者随学随用。同时,作者在分析中并不强调使用某一种或者某几种研究方法,而是重视研究方法的交叉性。这样,不但能够启发读者将抽象的理论和方法与现实事例对应起来,而且可以由“点”及“面”,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快速掌握景观分析的要领。这种写法也正是美国自由撰稿记者米歇尔·奈豪斯(Michelle Nijhuis)在他的《科学随笔写作指南——如何创作写实故事》中强烈推荐的。

二是该书在内容上语言简洁、图文并茂,每则“笔记”短小精湛、故事性强。相比《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手册》等文化地理学的专门著述,该书以“笔记”的形式书写,更为随意洒脱,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笔者也拜读过唐晓峰老师的《文化地理学释义——大学讲课录》等文化地理学相关读本,但《触景生情》的写作风格和写作侧重点与前者有较大不同。《文化地理学释义——大学讲课录》是唐晓峰老师授课记录的汇总,主要是结合《文化地理学》教材对每章内容作出“通俗易懂”的讲解,并且,由于出版时间相对较早(2012 年出版),当中涉及到新文化地理学的相关概念并不多。《触景生情》虽故事性强,但也不失严谨性,是有一定“思考深度”的学术论著,而且该书对“非表征、主体性、主体间性”等一些新文化地理学研究中较为关注的内容,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做了阐释,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把握文化地理学的“前沿”。比如“塔林二人游”(原书第87~90 页)是描述作者在2014 年春天,与美国的布朗教授前往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参观的场景。在描述过程中,作者先引入“意象地图(mental map)”一词,表示他们两人的塔林意象图完全不同;然后,作者又描述了他们两人对城市历史建筑美学认同的不同看法,从中,作者悟出“人的历史情感是建构建筑美感的基础”;结尾画龙点睛,通过简要比较结构主义、人文主义、现象学等不同视角下地方认知的异同,提出了“文化共通”的可能性。

三是作者侧重对日常生活、工作实践的观察,全书可谓作者“生活和工作实践活动”的思考总结。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舒茨(Alfred Schutz)、卢曼(Niklas Luhmann)、 哈贝马斯(Juergen Habermas)等学者对“生活世界理论”展开深入阐释,现代学界越来越重视对日常生活的研究(吴飞,2009)。《触景生情》中,“北京城的意象”“北大30楼”“燕京八景”“城市色彩的秘密”等短篇是作者从自身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事件切入,将其对文化地理学的理解融汇其中,进而分析各类文化景观的意义。以“燕京八景”为例(原书第141~143页),作者先简单介绍了“八景”背后所蕴含的一套中国景观文化理念体系,然后阐释“燕京八景”的得名由来和命名特点,最后作者又探讨她对“八景”的认知过程和审美策略。从中,我们不仅体味到中国深厚的“景观赋意”的传统,还感受到符号学视角下,景观形式和景观意义之间的联系。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篇幅,如“包豪斯建筑的异与同”“伯克利的人民公园”和“圣地亚哥的广场”,都是作者工作出差中根据所见所闻产生的一些思考,以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述,来透析景观背后的主体性特征。所以,在笔者看来,该书中,作者并非要向读者灌输一些“大道理”,她或许只是想结合自身经验,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告诉读者一些“触景生情(发掘景观意义)”的秘诀。在此基础上,号召我们立足实践,品味景观的独特意义,解读现象背后蕴含的理论,练就文化地理学的专业思维。

此外,笔者认为,在读该书时,读者们也应带着一定的思考。“触景”如何才能“生情”,不仅有“诀窍”,更是一门学问。一则是因为文化景观的意义有主体性的特征,阅读时如带着思考,有利于从人的主体视角更深入地理解整个社会文化景观的发展特征及其意义发掘的“诀窍”,也方便阅读该书后,学以致用。在该书“包豪斯建筑的异与同”(原书第5~8页)中,作者也提及“主体不同,从同一个景观推导出的意义也会不同,同一个主体的思想变化了,对同一景观推导出来的意义亦随之变化”。二则是各类文化景观现象离不开个人的“感悟”。而“感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进行,去观察日常实践中那些琐碎的、平庸的场景,用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去发掘它,辨析它。在2021年11月的一次学术讲座上,周尚意老师也曾提及“景观的意义是需要自己悟出来的,并不是机器帮你扫描出来的”。景观,只是一个钥匙,人和景观相遇之后产生的意义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和真实的场景不断互动,也需要一定感悟力和敏感性才能觉察到其中意义。所以,笔者读完该书之后,也不断感慨,真的是“用心挖掘生活中的各类现象,便是科研灵感的生成诀窍”。也正如该书封面所言(图1),“空间的美好,附着在住过的老屋,弥漫在生活的街区,绽放在读书的校园,散落在琐碎的记忆……用心,就读出来了。”

图1 《触景生情——文化地理学人笔记》

总体而言,该书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多个日常工作实践中的“小故事”,运用简洁、精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触景(encounter)”之后对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感悟,并结合实践呈现出多种景观意义的发掘路径。内容广泛却又不失深度,不管是文化地理学专业工作者,还是对文化景观或文化地理学感兴趣的普通人,都能从中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各类文化现象的观赏要点和结构特征,快速掌握一些文化景观的分析视角,而且有助于读者形成多学科视角剖析文化现象的能力,提升读者的思辨思维。

由于学识的局限,本文对周尚意老师著述的评述解读主要侧重于景观意义挖掘的方法,但这并不能诠释书中的全部精华。该书的精彩之处,还有待读者亲身体悟。

猜你喜欢
文化景观景观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可食地景”在校园景观中的应用
有意义的一天
《景观平面图》
创意涂鸦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现状及发展趋势
区域特色文化与城市空间的景观语言生产
情感休闲文化与当代文学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