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2-06-28 03:01吴小英撒博花柴汶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元素课程思政高中化学

吴小英 撒博花 柴汶邑

摘  要  分析课程思政融入高中化学教学的必要性,对课程思政与高中化学的融合点进行挖掘概括,并就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作简要归类,列举思政元素在化学教学中多方面的融合,为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落实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高中化学;思政元素;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7-0121-03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强调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也要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明理”的阶段,虽然心理成熟程度已接近于成人,但仍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同时,学生的价值观发展也处于较为关键的时期,需要及时引导。然而,传统化学课堂将重点放在知识传授方面,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完全依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只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中的授业与解惑,并没有做到传道这一要点。对于这方面的欠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相应的要求,即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我国在经济、政治、科技、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发展的新成果、新成就,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2]。可见,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化学教学,是化学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落实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1  化学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

化学不是静态、孤立的,而是动态、不断发展的多维世界。因此,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提炼与挖掘方式并不是单一的,供教师选择、发挥的内容较为充分,且高中化学课程及必修教材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政元素,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发出小而精的内容。如从古诗词、化学史、社会热点或生活中的化学等多角度,对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对挖掘之后的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随后在教学中将这些已经整理好的资源融入其中,在实现教学计划的同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学要始终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化学学科教学也不例外,也要争取在教学中落实这一要点。在落实这一要点时,从古诗文、化学史、社会热点或生活中的化学等方面提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均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化学教学中,使之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1.1  古诗文方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亦不胜枚举。如“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表述的就是湿法炼铜,即金属铁可以从铜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这句古文既有表象的描述,又能让学生从描述中理解反应实质是铁表面置换得到了铜。再如“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表明酒香的来源是经过化学反应生成了乙醇、乙酸及酯类物质。

从古诗文方面提炼的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古文化相比于其他文化所具有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并以此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也能够了解中华文化,学习其中的深厚底蕴。因此,化学与古诗文之间有着很好的融合点。

1.2  化学史方面

化学史即为化学知识的探究过程,科学的发展史彰显着科学探究精神的重要性[3]。教师在教学中适时地将化学史知识融入教学,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且化学史中含有情感元素,能够使学生在跟随科学家感情起伏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而情感元素的加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意识,在情感和认知因素的结合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最终实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因此,将化学史知识作为思政教育资源,既能引起学生情感方面的认同,又能促进学生知识方面的理解与掌握,是化学教学过程中最为有效的融合点。

1.3  社会热点方面

社会热点的引入可以展现出化学在科技、建筑、工业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力,例如:化学燃料可以推动各类机器运转,化学材料能够创造出世界之最的建筑与各式各样新颖的物品,等等。社会热点在教学中的融入,会让学生走出“小我”的世界,从多角度了解某一事件的产生而带来的变化与进步,从而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价值观。

生活中的化学可以拉近学生与化学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明白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例如:碳酸氢钠可以让面包更加疏松多孔;不同浓度的乙醇有着不同的用途;补铁剂补的是人体所需的Fe2+;等等。这些知识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化学知识并不只是存在于课本中,还与现实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众多的物质都是化学品,这些化学物质为生产、生活带来便利,化学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由此呈现出化学的魅力无处不在,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并在此过程中达成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培育。

由此可见,将课程思政落实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在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克服化学课堂原有的弊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2  思政元素融入高中化学课程的探索

2.1  作为设疑激趣的情境素材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适时地融入思政元素,根据教学目标及实际情况,将古文字、图片记载或新闻视频等作为设置疑问、激发兴趣的情境素材,并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发展[4]。如在讲授“硅及其化合物”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用古籍《列子》中的记载:“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该古文表述的是纱布在硅酸钠溶液中浸泡后柔韧性变差,且不容易燃烧。通过古籍中的火浣布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来增进其对物质性质的理解,润物无声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

这样的教学从一开始就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困倦,使学生将注意力都放在“布为什么不能燃烧”上面,为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亦可以用有关港珠澳大桥的视频导入,让学生领略大国工匠精神,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此外,在讲解“硅单质的性质”时,可以用“美国限制对华为芯片相关技术的出口”等社会时事问题创设情境,通过这样的情境造成学生情感上的落差,以我国当前在信息技术领域落后的状况与古代灿烂文明形成的强烈反差,引起学生反思,激发学生关注我国核心科技发展情况,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5]。

再如,在讲授“氯及其化合物”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史素材教学,将氯气的发现、确认及应用穿插于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置身于化学发明或发现的情境中,从对氯气一无所知到初识氯气,再到对氯气所具有的性质进行预测、实验证实等整个过程,让学生在猜想、推测和实证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给予人情感上的满足,用历史的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3],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随后以“氯气的善与恶”为辩题,让学生进行辩论,这样既能引导学生巩固相关知识,了解更多有关氯元素的知识,还有助于学生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辩证观念。

总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选择性地呈现情境的种类与深广度,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2  作为试题编制素材

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试题编制中,引导学生提取信息,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逐渐进行各类信息的接触与收集,有利于开阔学生学习视野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纵观2021年高考题可以发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科技热点融入试题,已经成为近些年考试命题的一个发展方向。可见,将思政元素融入化学教学已是教育走向之一。

古籍《天工开物》中记载:“又山、陕烧取硫黄山上,其滓弃地,二三年后雨水浸淋,精液流入沟麓之中,自然结成皂矾。”[6]其化学原理为烧取硫黄的矿滓(含三氧化二铁和硫),在酸性条件下逐步生成硫酸亚铁。运用该素材,可以命制有关陌生化学方程式书写的题目,考查含硫、铁元素物质之间的转化,氧化还原反应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3Fe2O3+S+10H+==6Fe2++SO42-+5H2O)等知识点。若教师能够将此类素材应用于试题编制,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对含化学知识的文言文的积累,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文言文中化学知识提炼的能力。例如:可以用新型燃料设题,考查有机化学相关的知识,巩固学生对有机化学中各类有机物的通式、碳氢比、基团的性质的掌握以及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或者用实验废弃物的处理为素材编制试题,考查学生对不同类别的物质进行处理时的不同操作,强化学生对废弃物所产生的危害、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方式等的理解,做到既有正面的引导与示范,又有反面的警示与提醒,以达到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这种将思政元素融入试题编制的方式,不仅能够考查化学知识,还能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3  作为课外项目化学习素材

课外学习也是课程思政的延伸阵地,课程思政在化学学科的落实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中,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利用学生的兴趣及课外时间,使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和感悟,在拓展教育空间的同时增强教育效果[8]。

教师可以以某一课题为例,指导学生课后项目化学习。例如:探究补铁剂,让学生自行查阅、探究补铁剂中涉及的知识(补的是几价铁,什么中蕴含人体所需的铁元素,补铁剂和什么物质共同服用可以增强其效果等),用这些问题来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转化;针对某一物质所具有的不同化学性质进行研究学习,如二氧化硫的功与过,让学生分组辩论二氧化硫对于人类生活所产生的益处与坏处,以这样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对硫元素知识的学习,且最终通过学生的阐述将二氧化硫的相关内容全部呈现给所有学生,虽然每个人所阐述的知识点只有一两条,但所有人的信息集中起来就几乎可以将有关硫的知识全部覆盖,以供大家共同学习,让学生之间达到资源共享。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撰写学习报告,拓展学生学习渠道,如深挖“科学史话”“科学视野”与“资料卡片”模块的作用,以“我最尊敬的化学家”“诗词中的化学”“中国之最与化学”等为课题布置课后学习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个人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家促进化学学科发展的实例,通过这些实践和课题可以提高学生多角度思考与实践的综合能力,促进课堂内外的有效互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情怀等。

3  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要做好课程思政与高中化学教学的融合,需要教师不断作出改变,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要坚持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坚持化学学科的性质不变、本位不改的前提下,挖掘、凝练出具体案例,形成多元化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应用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以恰当、合理的方式呈现,发挥思政元素的作用,切忌生搬硬套,要在“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争取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4.

[3] 李俊,杨明岸.化学史与中学化学实验融合教学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18):106-110.

[4] 戴家琪,郑柳萍.《天工开物》在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5):50-53.

[5] 邵传强.基于人文背景融合学科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含硅矿物与信息材料”教学为例[J].化学教学,2020(12):41-45,51.

[6] 潘吉星.天工开物[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

[7] 李文佐,刘绍丽,彭婕.结构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初探[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2(12):30-34.

[8] 谢兆辉,焦德杰,王丽燕,等.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融合点的发掘[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4):71-75.

*项目来源:2021年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高中化学必修模块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应用”(项目编号:GIP2021003)。

作者:吴小英、撒博花、柴汶邑,宁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硕士研究生(750021)。

猜你喜欢
思政元素课程思政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政元素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语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
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经济学》教学探索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