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职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2-06-28 02:46孙由体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法治教育校本课程高职

摘  要  课堂教学是高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高职学生法治教育,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高职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主要包括:确立高职法治教育教学理念;把脉高职法治教育学情变化;瞄准高职法治教育目标要求;完善高职法治教育内容体系;推进高职法治教育方法变革;提高高职法治教育师资水平;开辟高职法治教育时空路径;创新高职法治教育考核方式。

关键词  高职;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07-0068-04

0  引言

对高校而言,法治教育是国家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非法学专业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普及法律常识、培育法治理念和提升法治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定位上看,法治教育属于德育范畴,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高职学生法治教育,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是高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高职学生法治教育,必须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学策略研究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有效性。那么,提升高职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有哪些呢?

1  确立高职法治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的法治教育理念虽然摸不着看不见,却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决定着法治教育的方向和行为,对于教什么、为何教、怎么教都有直接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法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过去,教师法治教育理念的认知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法治教育有效性的掣肘。视法律为工具的教育理念曾经一度占据主导地位,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教师把受教育者简单理解为接受教育的对象,推行以普及法律常识为主的灌输式教育。其实,真正的法治教育则是在法律认知和规范教育的基础上,培育人对法律的认同、对法治的尊重,强调法律至上,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实质是培养人对法律的感情,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回顾我国开展的全民普法教育活动,从1985年推行的“一五”规划到现在的“八五”规划,历经30多年的发展,法治教育目标已从普及法律常识转变为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法律不仅仅是惩治违法、犯罪的工具,更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手段,法制教育也逐渐走向法治教育新阶段。

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的巨大进步,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折射出教育理念的嬗变,随之而来的还有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要适应这样的转变,高职法治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生本理念,贯彻主体性教育理论,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突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人格的培育,教育学生既要尊重他人生命与权利,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与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把脉高职法治教育学情变化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操作性和应用型毕业生为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法治课的倾向,许多学生认为法治课没有用,对就业没有帮助,上课属于浪费时间。这些认知偏差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的发挥。此外,由于近年来高职招生困难,入学门槛一降再降,也使学生在入学成绩、学习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明显区别,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多数学生虽然渴望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对专业课热情较高,渴望成才,但由于文化基础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趋于功利化,学习动力不足,法纪观念淡薄,普遍有畏难情绪,对法治教育这类公共课大多抱有应付的心态,课堂教学组织相当困难。高职法治教育要立足这样的学情,紧紧抓住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本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目前高职大学生学习法律的需求出发,在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做好教学设计,想学生所想,供学生所需,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期待,不断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

3  瞄准高职法治教育目标要求

教学目标决定每堂课教与学的方向,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直接的指向作用。它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不仅是判断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准,而且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总体而言,从法制教育逐渐走向法治教育,我国法治教育的目标也从普及法律常识发展到提高公民法治素养。就高职法治教育教学目标而言,学生经过学习以后,不能仅看掌握了多少法律知识,主要看是否具备一个现代法治国家公民应当有的法治理念,是否认同并在实践中遵循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从事活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不仅明确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总体目标,而且系统阐述了高等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目标,为搞好高职法治教育教学目标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遵循,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

一是知识目标:加深对相关重要法律概念、法治理念、法治原则和法治精神的认识与理解,掌握常用的法律知识,明晰行为规则,养成守法意识。

二是能力目标: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1],培育法治观念。

三是素质目标:践行法治理念和法治观念,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法治信仰,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  完善高职法治教育内容体系

当前,高职院校并没有单独开设法治教育的专门课程,相关内容是放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2018年版)的第六章,一般分配12课时,占总学时的1/4,篇幅不长,但内容面广量大,有点儿像压缩饼干,主要涉及法学理论、法律体系、法治体系、法治道路、法治思维、权利义务等。要想在有限的课时内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阐述的高等学校法治教育的阶段目标,而且使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有机衔接,难度很大。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从立法上进一步明确法治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单独制定高校法治教育课程标准与内容。“大学生法治教育重在法治价值认同,通过解读和讨论国家制度和公民权利等方面的法律问题,帮助他们在思考中增进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认同。”[2]在没有单独开设法治教育课程的情况下,高职法治教育要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规定,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适当增加课时,从四方面完善法治教育内容新体系,尽快实现从法律知识传授到法律价值、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法治精神、法治认同培育的转变:一是法学理论,突出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二是法律体系,掌握宪法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三是法治体系,理解法治的核心理念和原则,知晓法治的中西源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道路选择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与机制;四是法治实践,突出法治思维的培养,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5  推进高职法治教育方法变革

提升高职法治教育有效性不仅要科学安排好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还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生活实际,把推进高职法治教育方式方法变革作为重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认识某一事物时,只用听觉能够认识事物的15%,只用视觉能够认识事物的20%,而视觉、听觉并用可以认识事物的65%。”[3]因此,在高职法治教育课堂教学中,除了讲授法外,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法治辩论、角色扮演、课堂研讨等方法,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其中,“多媒体教学以其音像兼备、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动静相辅、信息量大等特点受到学生的欢迎”[4]。 恰当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精心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法治事件、法治人物、鲜活案例、法治题材类影视资料等法治教育资源,创设情境,使深奥的法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呆板的法条生活化,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代入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增强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设置法治新闻播报、法治人物推介、请你当法官、请你当律师等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法律的兴趣。此外,由于高职法治教育课一般采取大班、中班教学,人数较多,为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效率,可以借助超星平台建设网络课程,打造智慧课堂,利用学习通APP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还可以通过建立QQ学习群、微信群,围绕相关话题,高效便捷地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鼓励学生多看一点儿、多听一点儿、多想一点儿、多说一点儿,在学习生活中多做一点儿。

6  提高高职法治教育师资水平

法治教育是一项既具有政治性特点,又具有理论性、价值性和实践性特点的专门性教育活动。上好高职法治教育课,关键在教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高职院校法治课教师不仅要懂得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而且要受过法律专业培训,具有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目前,高职院校从事法治课程教学的教师鲜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这也是造成法治教育课堂实效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才能将高职法治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是适当引进一定数量的有法学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二是聘请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三是加大对学校现有思政课教师的法律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进修访学,在职攻读法律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组织教师定期到公检法和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学习考察。

7  开辟高职法治教育时空路径

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是一项长期、持久、系统的工程,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对公民法治素质的要求也更高,法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应该贯穿高职教育始终。目前,高职学生法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这门课在新生入学时开设,一般只开一学期,上完之后,高职学生在余下的大学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接触法律相关知识,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就出现难以持续的问题;二是实行本科专科“一本通”,教材的统一性、权威性固然得到加强,但在内容选择、学时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学校不同类型、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针对性不强、缺乏灵活性的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可行举措是开发、增设法律类校本课程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后续拓展课程,这样可以弥补国家统一法治教育课程教材的不足。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为了填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结束后、继续通过课堂教学开展法治教育的空白,开发了法律类校本课程法律与生活、法治文化趣谈等作为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大二、大三学生开设,有效拓展学生法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

8  创新高职法治教育考核方式

为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还需要做好高职法治教育考核评价教学设计,这是提升高职法治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往的高职法治教育考核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传递,背离法治教育初衷,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加以改进。考核评价应该关注法治教育教学应有的实际效果。教学有没有实际效果,并非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是否教得认真,而是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是否学有所获、学得好不好。学生不想学、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虽然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因此,学生是否学有收获、是否有进步、是否有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实际效果的最重要指标。

“从教学论来看,所谓‘有实效,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5]。评价高职法治教育的有实效,可对照“三个有助于”标准来衡量。

一是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法律常识性认知,这是建立法治认同、提高法治素质的基础。法治教育虽不以法律知识识记为目的,但必要的法律知识是分析思考解决法律问题的前提。法治教育首先包含法律常识的普及教育,只是教师在教授相关法律知识时,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二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治认同。法治是良法善治。所谓良法,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经过法定程序制定出来的法律,而法治认同则是人们对这种法律规则的认可、接受、敬畏和崇尚的心理态度,从而带来行动上的一致。法律得以普遍遵守和有效贯彻,除了完善的制度和强有力的实施之外,更需要内化于人心的尊重和认可,这既是法治形成的前提性的精神基础,也是法治的最高境界,没有对法治认同的心理基础,任何国家都不能迈进法治社会的门槛。法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对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认可、尊崇,对公平、正义、民主、平等、自由等法治价值的认可和接纳,可以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态度及价值选择来观察评判。

三是有助于改进学生的行为选择。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在实际教学中,要从有利于学生尊法守法用法的视角,重法律知识传递,更重法律素质的培养,以法治思维训练为向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律实践性教学活动,增加学生法治认同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严守法律底线,维护公平正义,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知与行的统一。

法治教育只要能实现其中任何一个目标,就应该算是有实效的,三个目标都能实现则是最理想的状态。因此,考核评价应该能涵盖并兼顾法律常识认知、法治价值认同、法治行为取向的有机统一。为此,以考试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过程化考核评价为引领,设计“1234”考评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1”是德育测评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对应课程学习期间的在校表现,由学工处组织辅导员、班主任评定;“2”是实践教学成绩,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代表,按照事先制定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实践教学项目完成情况和成果展示效果打分;“3”是平时成绩,重在考查学生课堂学习表现,在出满勤前提下预先设定一个基本分,最后由任课教师根据出勤记录、听课纪律、参与互动等情况在基本分基础上加分、减分;“4”是线上学习成绩,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包括浏览课件、微课、视频等数字化课程资源,完成随堂练习、专题练习、单元测试,把过去的期末考试由一次考试分解为2~3次的单元测试,都是在线上进行。每个部分满分都是100分,依次按照10%、20%、30%、40%的比例计入课程的总评成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A/OL].(2016-07-18)[2021-12-23].http://www.gov.cn/xinwen/2016-07/18/content_5092493.htm.

[2] 陈大文,文天天.论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侧重点[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1):89-95.

[3] 杨克平.试论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理论月刊,2002(3):87-88.

[4] 孙由体.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法治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选课法律与生活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4):89-91.

[5] 杨灵.青少年法治教育实效的评估与提升[J].教育家,2020(20):31-32.

*项目来源: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8年度重点课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法律与生活》教学有效性研究”(编号:2018-R-60526);2019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现状及增强对策研究”(编号:19SZC-018);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研究”(编号:D/2015/03/112)。

作者:孙由体,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223003)。

猜你喜欢
法治教育校本课程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