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丽萍|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蒋 敏|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生活为教材,与一般学科的常规教学相比,其内容更广、时空范围更大,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指导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分析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各学科知识储备,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质[1]。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讲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在学科考试和讲授型教学的长期影响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指导水平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为:或孤立放大“学习”,以掌握学科知识点为重点,过于关注如何完成某一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任务或拓展作业;或片面强调“活动”,把军训、学农视作课程全部;或以汇报、表演组织课堂,以社团、兴趣小组活动取代课堂教学;或盲目强调“自主”,只布置课外任务,没有课内指导;或脱离实践进行“评价”,忽略学生具体的实践问题,以结果替代过程,把课程评价呈现为小组表演;等等。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指导实践活动,提出目标、课型、评价相融通的教学指导路径。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每一个学生的真实生活息息相关[2]。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目标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更具生成性。根据学生的实践活动主题,教师要综合考量活动进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样才能科学地制订出相对合理的教学指导目标。实践证明,“四维三阶”(主题目标指向“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每个主题活动都要经历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的设计思路能帮助教师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整体目标和学段目标,细化成可操作、可评估的主题活动目标、实施阶段目标和具体课时目标。
《纲要》提出的学段目标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这些目标落实到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中,需对应“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类活动方式的特征,明确关键要素和目标设计重点,这样才能形成清晰有序的主题目标。
如“考察探究”的关键要素是:发现并提出问题;依据假设选择方法,研制工具;获取证据;提出解释或观点;交流、评价、反思和改进成果。这类活动的目标设计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定研究主题的方法;培养指向问题解决的策划、研究、合作能力;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积累主动获取知识的方法和经验。
例1 七年级“探访红色教育基地”主题目标对比
【第一稿】1.了解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制订研学方案,开展基地研学和成果汇报活动;2.运用多种探究方法,主动参与合作探访;3.感悟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传承红色基因。
【第二稿】1.了解家乡的红色教育基地,产生对红色文化进行持续探究的兴趣,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认同;2.主动完成合作任务,能用行动表达对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崇敬和热爱,能结合自身特长传播红色文化;3.讨论商定研学地点或线路,生成研学主问题,在研学过程中学习并应用采访、观察、制作等方法解决问题;4.在实践中体悟百年党史,在制订、实施研学方案的过程中积累研学经验,形成并完善研学成果。
例1是某教师前后两次设计的七年级“探访红色教育基地”主题目标。第一稿套用了一般学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设计,偏重于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方法指导少,指向实践的针对性较弱,整体比较空泛。第二稿对应了四维目标的指向,凸显了“考察探究”的活动特征,既注重“理解、认同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体认,又指向“结合自身特长传播红色文化”的责任担当,还兼顾从兴趣到问题再到主题生成、从方案制订到实地探访再到成果完善的问题解决过程指导和创意物化能力的培养。
每个主题活动都要经历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明晰每个阶段的指导重点和共性问题,能帮助教师适时、适度地确定主题活动的阶段目标,防止在教学指导中偏离主题、弱化实践。一般情况下,准备阶段的实践重点是找到有意义的问题,选择相应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并制订计划。实施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基于问题开展实践活动,学习并运用观察、访谈、实验、调查、统计等方法解决问题,积累有价值的实践档案和资料。总结阶段要指导学生总结、反思、改进和正确评价以及生发新的问题或实践主题。
例2 八年级“保护非遗我出力”的主题目标与阶段目标
八年级“保护非遗我出力”的主题目标与阶段目标如表1所示。
从例2 可见,八年级社会服务类活动“保护非遗我出力”的阶段目标,不仅与活动过程匹配,也与主题目标相呼应。
相对于主题目标和阶段目标,课时目标的制订更应精准。在制订每节课的教学指导目标时,教师可以运用层级表述和情景转化两种策略进行定位。
1.层级表述
在制订目标时运用行为动词,可以更详细地描绘学生可能达成的能力层级,使目标可操作、可评估。在筛选典型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实践验证梳理出对应四大活动方式的行为动词,可用于相应主题活动课时目标的表述。例如“职业体验”类活动,比较典型的行为动词有“体验、服务、模拟、表演、反思、操作、感悟、确立、形成、养成、增强、尝试、模仿、体验、参与、交流、讨论、观察、欣赏”等。
表1 八年级“保护非遗我出力”的主题目标与阶段目标
以资料搜集与整理的要求为例:七年级的目标可以表述为“能围绕主题作多角度的资料搜集、选取和初步归类”;八年级的目标可以是用表格、导图、海报等方式加工搜集到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九年级的目标,其表述可以是“能用可靠的文献资料进行问题分析、观点论证和有说服力的交流”。
2.情景转化
为了避免目标制订时“要求笼统、针对性不足”的通病,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活动的具体情景进行目标转化,转化过程中要明晰三类情景要素:实践活动中的人、地和事。具体来说,“人”就是要在目标设定时综合考虑学生的实践基础、能力特长和个体可能遇到的问题。“地”就是要整体利用实践地点的场地设备、人文史料、活动资源等。“事”则是从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充分预设实践过程、方法、成果和指导支架。
例3 八年级“懒人花盆的设计与制作”第二课时目标对比
【初次设计】1.愿意为班级出力;2.遇到困难不放弃;3.讨论确定小组共同的研究方向,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预设困难,初步确定设计方案。
【使用情景转化策略后的二次设计】1.主动为解决班级绿萝浇水问题出谋划策,用行动表达爱学校、爱班级的情感;2.分析绿萝浇水不规律的原因和困难,提出解决困难的办法;3.根据预设的成果,规划学习相关技能,如3D打印、编程等,提出的建议能被小组接纳,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技能;4.合作确定懒人花盆的设计,能用图示或表格的方式制订分工明确的操作方案,愿意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想法。
例3 中,教师初次设计的目标是通用型的,适用于任何主题、任何学段,缺少针对性的过程和方法。借助情景转化策略修改后的目标明确了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合作确定懒人花盆的设计)、具体成果(合作制订设计与操作方案)、相关技能(3D 打印、编程等)以及预期表现(服务班级、悦纳同伴、有效合作、敢于尝试等)。
综合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不是由教师去“教”的,而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做)”的[3]。目标的体系化可以帮助教师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方向。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尝试过准备阶段的方案教学指导课,但对其他阶段的指导课没有感觉或没有把握。序列化课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载体。
主题活动的各个阶段目标不同,指导方式也不同。我们通过“课例筛选—要素建模—理论归因—实践验证”的实践过程,形成以下基本课型。
1.准备阶段的指导课型
准备阶段的指导课型包括主题生成指导课、方案制订指导课。前者指导学生把问题转化为有价值的实践主题或研究小课题;后者指导学生规划一个活动,并系统思考其目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等,形成一个可操作的活动计划。
2.实施阶段的指导课型
实施阶段的指导课型一般有三种:困难呈现与问题解决指导课鼓励学生直面困难,有针对性地指导其思考、解决困难;资料整理指导课指导学生处理前阶段得到的记录、数据、实验结果等,形成实践档案,为后续成果的形成做好准备;方法指导课将调查、实验、参观、设计等常用方法与主题情境结合,进行跟进式指导。
3.总结阶段的指导课型
总结阶段的指导课型也有三种:成果形成指导课指导学生综合多种因素,构思成果的形式及其展示方式;成果展评指导课指导学生在展示中生发新问题;活动总结与反思指导课则是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和同伴的实践过程,看到其成长与不足,并形成经验。作为指导者,教师只有在明确活动各阶段特征的基础上,选择相应的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才能保障实践活动的有序、深入开展。
要促成学生亲历选题、计划、组织实施、展示交流、评价反思等环节,自主深入地开展活动,教师需要在指导中运用多样化的策略。表2 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八种课型的基本流程与应用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表2中的策略进行尝试、验证并创新。通过不断反思与改进,教师可以强化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在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形成个人的教学指导风格。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其开发、实施与评价是融为一体的动态实施过程[4]。课型的运用可以有效推动课程的规范有序实施,但这并不是指教师一定要按照上述八个课型的顺序走流程。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自主实践,实施者应根据学生的实践活动需要自主选择运用或灵活重组运用。如方法应用指导课,对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参观、怎样观察都需要指导。因此,它可以提前到学生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对初中生来说,3D打印、实验操作等方法可以结合具体的实践进程按需插入相应指导课。
以七年级“走进胡雪岩故居”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例,教师原本计划用六个课时进行课内指导,指导重点分别是“选题生成”“方案制订”“困难呈现与问题解决、方法指导”“成果形成”“成果展评”“反思总结”。但在具体实施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调整进程,方案的制订由学生自行完成,成果展评和总结反思也合二为一。最终,教师的课内指导只用了四个课时,学生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便有效地完成了三个阶段的实践活动。可见,课型的使用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整合和创新。
表2 八种课型的操作流程与应用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具有独特性[5]。它本身就是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同时又是提升实践活动成效的驱动和保障。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否保持全程的热情,与评价的合理规划和科学落实有着密切关系。参与式全程评价,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中,共同规划评价任务和流程,协商确定评价目标和标准,并在评价实施的过程中总结收获,促成反思,从而实现新一轮的深度实践。
评价方案要整体规划设计,与实践活动主题匹配。在做评价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评价的内容、实施的流程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以下是具体操作策略。
1.充分展开“辩”和“改”
设立评估小组,出示初定方案,以论证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也可以开展分组辩论,让学生就具体的评价任务展开讨论。二者共同指向修改完善,旨在形成一份大家都能接受的可操作的评价方案。
2.辩证看待“成”与“败”
在实践活动中,“败”也是成果。实践活动不能用分数作为评价结果,评价方案的制订不能以偏概全、用成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观,及时纠偏,即时引导。
标准的确定要兼顾“细”和“宽”。“细”是指评价标准的细化和深入,即评价指标的制订要以实践问题为导向,逐条细化和深入。这可以分为三步:生成基于目标的初级评价指标;罗列评价标准的补充项;公布所有评价标准的补充项。“宽”是指要重视针对特定学生、特定活动的个性化标准的建立。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我的评价我做主”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社会观察和自然接触所得,协商制订基于活动主题的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的实时定制是“学、教、评”一体化的关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制订的评价标准,自悟自省,理性看待自我,勇于挑战自我。这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反思中获得发展和提升的工程——既要让学生总结活动收获又要让学生反思活动过程,同时也是推动实践、促成集体智慧共享的过程,可以作为实践范本为后续活动服务,促成实践活动的再推进。
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根本是指导的有效性。基于目标、课型和评价的指导路径进行教学,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丰富了课程实施资源,有助于促成学生的自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