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珍 任婷
2022年,中国商用车行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内外部发展环境,预计卡车市场整体将呈现回落态势,由“增量竞争市场”转向“存量竞争”市场;其中,新能源卡车尤其电动重卡市场将继续成为亮点。新形势下,市场高质量发展需求及“双碳”政策驱动等因素都将影响国内卡车市场未来发展走向。
趋势1:高质量发展和“双碳”驱动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
2019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辱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具体要求。其中,在装备技术升级方面,提出:推广新能源、清洁能源、智能化、数字化、轻量化、环保型交通装备及成套技术装备。
2020年9月,中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3月,“双碳”目标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商用车产业因其在交通领域的高碳排放贡献率受到非常高的关注。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交通运输业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5%;在交通运输业中,由汽车行驶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0%;商用车以其13%的保有量贡献了56%的汽车行业碳排放的总量,其中重卡占比高达41%。所以,商用车行业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型商用车节能减排更是迫在眉睫。可以说,未来几年对商用车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一个时期。
2021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交通运输部牵头建立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解决道路货运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广大卡车司机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其中安全稳定、经济高效和绿色低碳是实现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3个核心目标。而绿色低碳是能够真正体现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和重要考量方向之—。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商用车行业正呈现出高端化、安全化、网联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基本发展趋势。
趋势2:管理环境加严,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问题治理将取得突出成效
商用车市场中,总的来看,中国对卡车市场的管理越来越严,尤其对4.5t以下的轻卡市场。2021年,随着国务院《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的实施,违法违规治理工作已进入集中攻坚阶段,建立健全了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包括5个部分)进一步提高了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安全技术要求,并落实生产企业产品安全质量、生产一致性主体责任,严把车辆产品检验机构产品检测关,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严格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登记管理;同时明确了轻型货车、小微型载客汽车安全技术规范。随后《公告》管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不符合《通知》技术规范要求的,不能进入车辆产品《公告》,同时也对现有《公告》车型进行了梳理并要求企业整改,加强了生产一致性的监督检查工作。预计到2022年底,应该能达到既定的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现象。
趋势3:卡车将呈现回落态势,真正转向存量竞争市场
因国Ⅵ升级、国Ⅲ淘汰、治超趋严、轻卡新规等因素,尤其提前购买国Ⅴ车带来的提前释放,自2021年3月开始,商用车销量明显大幅下降,尤其到2021下半年,销量明显低于上半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1年卡车销售428.8万辆,同比下降8.5%;其中重卡销售139.5万辆,同比下降13.8%。见图1、图2。
“十四五”期间,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向好,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环境良好,预计公路货运和牵引车市场需求稳健增长。不过,2022年以及未来5年市场增长,将会受到低碳环保经济和整个市场透支带来的约束和不利影响;同时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過重以及受房地产融资新规的影响,工程车市场需求可能面临增长放缓的局面。预计未来5年,商用车市场总量在2021年基础上略有下降,并预计“十四五”末期(2025年)商用车销量将从480万辆下降到430万~450万辆;其中重卡市场将继续高位回落,预计维持在100万~110万辆。也就是说,商用车市场将由“增量竞争”转向“存量竞争”。
趋势4:新能源卡车将继续成为亮点,尤其在重卡领域
2021年主要有3个政策推动了新能源商用车发展。一是公共领域的电动化要求。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到:“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二是换电重卡开展试点工作,一共有13个城市进入名单,其中宜宾、唐山、包头3个城市只是重型重卡的试点。三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启动。2021年8月京津冀城市群、上海城市群和广东城市群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群获批后,12月河南城市群和河北城市群作为第2批试点城市群加入,我国已初步形成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3+2”的格局。
在以上政策推动下,2021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较2020年有明显提升(见图3),尤其是新能源卡车的渗透率已接近2%(见图4)。
其中,纯电动重卡市场在2021年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21年重卡销售139.5万辆,同比下降14.1%;但在国家“双碳”目标推进下,2021年新能源重卡获得了同比近数倍的高速发展(同比增长717.6%——编者注),尤其换电重卡在市场受到热捧,给2021下半年以来低迷的重卡市场带来了活力。
除了国家诸多环保政策支持电动重卡发展、鼓励换电重卡发展之外,2021年纯电动重卡暴增还有如下3点原因:一是钢厂、矿山、港口、发电厂等细分市场减排压力大,对新能源重卡都有较大需求。二是很多钢厂、电厂等为排放达标,在物流运输环节也充分考虑环保要求,拒绝除国Ⅵ和新能源以外的重卡进入。三是换电模式在特殊领域优势愈发凸显,在区域运输中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无限续航”、满足不间断作业要求。同时,2021年主流车企也都在积极布局电动重卡新品,如一汽解放、中国重汽等传统重卡生产企业也都布局电动重卡,为需求端提供了更多选择。
但,短期内,传统能源动力仍将是发展的重点。无论是现在正在运行的存量还是未来5年的增量,商用车中仍将以柴油车为主,且主要是国Ⅵ车。新能源车辆仍面临着安全、充电、价格等方面的局限性,在很长时间内燃动力依然无法被替代,柴油动力仍有很大优势。进一步挖掘内燃机技术潜能,提升内燃机的效率、净化、节能等技术,仍是未来短期内发展的重点。
趋势5:智能网联商用车将进入新时代,技术升级和场景应用提速
在商用车ADAS(驾驶辅助系统)应用方面,由于交通运输部主导的多个行业标准强制要求营运车辆(主要是商用车)安装与行驶安全强相关(高度相关)的智能化配置,商用车ADAS市场将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5月起,中大型客车、中重型货车、牵引车均强制安装LDW FCW、 AEBS等高级驾驶辅助技术。根据交通部JT/T 1178.2-2019《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2020年5月起,18t以上、最高车速大于90 km/h的卡车需强制安装LDW和FCW,所有牵引车辆安装LDW和FCW,最高车速大干90 km/h的牵引车辆与挂车安装TPMS、ESC/EBS; 2021年5月起,12t以上、最高车速大于90 km/h的载货车需强制安装AEBS、ESC,最高车速大于90 km/h的牵引车辆需要安装AEBS,所有牵引车辆需要安装ESC。对ADAS功能的要求也从提示预警逐步向辅助控制升级。未来,随着安全监管的加严,强制装配的要求覆盖范围会继续扩大,推动车辆安全性能逐步提升。
在自动驾驶方面,已经开展了在港口、矿山等封闭场景下的示范应用。与乘用车相比,运输行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涨、驾驶员短缺、交通事故频发等诸多痛点,对自动驾驶的需求可能比乘用车更加迫切,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清晰。行业内已经涌现出不少像主線科技、图森未来、智加科技、赢彻科技、小马智行、希迪智驾、挚途科技等企业,它们已经与有关主机厂合作在高速干线、港口等物流场景实现了自动驾驶卡车的正式落地。
趋势6:高端化趋势明显,高端重卡需求将持续上涨
随着国内车队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并对卡车产品的耐久性、动力性、舒适性和经济性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了商用车高端化发展。其中,以快递快运和冷藏运输为代表的高端物流领域,拥有更高的利润,对车辆价格不敏感,对高端商用车产品产生了需求。
中国高端重卡市场前景良好,不仅促使各主机厂纷纷推出可靠性更高的高端重卡,也吸引了国际高端重卡品牌纷纷入华投资。以解放J7东风天龙GX、重汽黄河等为代表的国产高端重卡在2021年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或口碑:国产商用车头部企业在高端化产品上多年积累的成效正在凸显。不过,与国际高端重卡品牌相比,自主品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国际品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自主品牌的发展而言,是压力也是动力。
趋势7:冷链运输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我国冷链产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带动冷链物流较快发展。受市场需求驱动,近年冷藏车市场—直保持增长态势(如图5)。据有关统计,2021年冷藏车逆势增长,全年销售799万辆,同比增长19%。
政策方面,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这是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第—份五年规划。《规划》提到,未来将提高冷藏车发展水平;严格冷藏车市场准入条件;加大标准化车型推广力度,逐步淘汰非标准化冷藏车;加强冷藏车生产、改装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改装;完善新能源冷藏车充电设施布局等措施。
可以预判,未来随着快递、生鲜等物流保持增长态势,与民生相关的冷藏车等车型仍有较大发展前景。
(注:本文作者单位,中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