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柯心
苏子诗云:“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梁实秋先生认为:“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古往今来,“闲”是不少人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方式。那么,何为闲?
闲,不是终日游荡、游手好闲,也并非众乐成城、举世狂欢。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松弛状态,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旷达,更是由闲而静、深度思考的可贵契机。
闲者,放松躯体,丰盈内心,追求精神上的清欢。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步履匆匆,为工作与生活奔忙,往往身心俱疲而精神贫瘠。我们何不偶尔让自己闲下来,享受一番“无案牍之劳形”的惬意呢?在明媚的春日赏一场盛大的花事,在燥热的暑天品一盏醇香的清茗,在黄昏时分静静观看夕阳西下,在寂寥深夜细细品读一本旧书……闲是生活的减法,是我们舍弃世俗的喧嚣之后,得到的最单纯的欢喜。它带我们领略春花秋月,放松疲惫的身体,拂去心灵的浮尘,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行稳致远。
闲者,宁静内心,放飞思绪,哪怕世界风雨如晦,依旧为自己的思想守住一隅净土。著名作家林清玄曾描述,自己在书房里的大部分时间是什么也不做的,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让想象力飞奔———“有时想想一首背诵过的诗,有时回到童年家前的小河流,有时品味着一位朋友自远地带来给我的一瓶好酒,有时透过纱窗望着遥远的点点星光想自己的前生……”正是这种闲趣促其深思,为其带来了奔涌的灵感,于是便有一篇篇美文倾泻纸上。古时,文人往往在仕途不顺、被贬赋闲之际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名篇。白居易被贬浔阳,写下《琵琶行》;李白賜金放还,写下《行路难》;苏轼谪居黄州,写下《赤壁赋》……如此看来,人们有了闲暇,才能放下繁杂的俗事,让自己深入地思考。
闲者,落拓旷达,随遇而安,把平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才华横溢如苏轼,却被贬到偏远荒凉之地,一身抱负无处施展。然而,他把凄苦的生活过成了充满闲情逸致的人间理想。眼中所见,是“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的明媚景色;耳中所闻,是“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悠悠箫声,口中所品,是“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的清香野菜;心中所悟,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随缘自足。对于苏轼而言,闲,就是即便身处困顿,亦不忘抬头看看那檐角的星、柳梢的月。正如余光中先生在《假如我有九条命》中所诠释的那样:“最后还剩一条命,用来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往人来。”
闲,是身心的放松,是宁静的思考,是豁达的胸襟。毛姆曾说:“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去描写。”我愿以从容的姿态在人生旅途上吟啸徐行,以闲适的心境在平淡生活中发现美好。
教师点评
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似乎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然而,“忙”并不是生活的唯一状态,“闲”同样值得我们关注。作者准确地界定了“闲”的含义,之后从三个层面娓娓道来,旁征博引,思接古今。恰当的引用不是引号的叠加,而是水到渠成的自然表露,正如这篇文章,恰到好处的引用如同汩汩清泉滋润读者的心灵,作者丰富的积淀也在文字中得以彰显。(何丽津)5C49615E-33DD-4F5F-A3FC-DF23295FDB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