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音艺术是影视作品视听景观呈现的重要部分。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运用丰富的声画艺术讲述了中国农村脑瘫女诗人余秀华的曲折经历,在纪实与诗意的视听景观呈现中刻画人物、推进节奏、深化主题。文章以《摇摇晃晃的人间》为研究对象,使用文本分析法,围绕其解说、对话、独白等人声听觉要素和音乐、音响、音效等外在听觉要素的运用,解读人物类纪录片声音艺术蕴含的美学特征,探索纪录片借助听觉元素开展“声音叙事”的具体手法,研究视听元素互动的现实作用,旨在引起影视创作者对声音艺术应用的重视,为人物类纪录片、诗意型纪录片的听觉元素组建提供视角。研究发现,声音的巧妙合理使用对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底蕴、丰富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声音艺术;音乐;音响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06-00-03
《摇摇晃晃的人间》是以中国诗人余秀华为主角的纪录片,唯美精巧的影视画面与余秀华诗歌中的句子彼此呼应、相得益彰,以充满诗意和极具张力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不屈从于命运的乡村女人的故事。2016年,该片因精良的制作荣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大奖。它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深刻塑造了余秀华这一典型却又具有特殊性的农村女性形象,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文章采取文本分析法,以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为切入点,从语言、音乐与人声三个方面探析影片成功背后的声音线索,以期为听觉元素在影视创作中的实践与运用提供参考,尤其是通过听觉元素的巧构蕴藏人物心理、剧情走向和社会背景等。
1 解说与独白:主人公孤独心声的袒露
1.1 摇摇晃晃的诗意解说
纪录片没有选择专业配音演员解说的形式,而是让主人公余秀华参与其中,担任解说工作。虽然含糊不清,但是和诗的气场很合[1]。朗读自己创作的诗歌,重点不是普通话的标准与否,而是质感和韵律的精准传达。余秀华的声音十分有特色,如同她走路的姿势,也是“摇摇晃晃的”。其带有地方口音的叙述和朗读,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性,也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如果本片采用专业配音员呈现诗歌语言,反而容易产生疏离感,片中11处诗歌字幕设置的意义就不再是“用自己所写的诗来暗示人物的内心感受”。
1.2 苦闷而率直的个人独白
影片中出现了多处独白,这些独处时的心声吐露,无不是余秀华苦闷的、被压抑的矛盾心理的宣泄。因诗中毫不避讳地谈论“性”,有人称余秀华的诗为“流氓诗”“荡妇体”,余秀华自嘲:“管他呢,我想我就是‘荡妇’,你怎么着吧!”略带悲伤的钢琴曲适时响起。曹可凡在访谈中概括余秀华的性格为率直、纯粹,但坦率背后却是无尽的悲凉与孤寂。影片刻画余秀华心理的部分,视听语言结合得非常巧妙[2]。余秀华一个人无力地靠在沙发一端,她映照在茶几上的面庞是苦闷的、哀伤的。接着,全景展现余秀华侧躺在沙发上,情绪即将宣泄。她日复一日地参加各种活动,疲惫,睡不好,抑或很少真正睡着。空荡的房间里只有一盏孤独的小灯,一张孤独的沙发,幽暗的环境进一步展现了余秀华的情绪。
于是,在繁华的摩天大楼前,在璀璨的城市霓虹灯前,余秀华的个人独白自然抒发,“家庭啊,婚姻啊,积压到一定程度就受不了。觉得我这辈子还是很亏很亏,我觉得很惶恐。不知道命运在把自己往哪个方向推,被推这么高,会不会突然掉下来,就粉身碎骨”。该独白循序渐进,既是余秀华对自己一夜成名的思考,也为后面离婚的情节作了铺垫。
昼夜流转,城市的光景随即切换到农村,余秀华的丈夫尹世平出现在画面中,叙事也从事业过渡到家庭婚姻上来[3]。画面中,尹世平蹲在地上削菜,余秀华则惬意地坐在竹椅上吃冰棍。迷离的音乐骤然停歇,暗示着成名后的余秀华与丈夫间的地位发生了转变,余秀华貌似占了优势地位,或许即将得到解救。
1.3 或喜或悲的心情映射
母亲那里突然传来噩耗,癌症晚期,余秀华感慨“突然成名之于生活,于事无补”。面对镜头,余秀华诚实地袒露自己对亲人离去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丈夫不同意离婚,余秀華对着镜头大骂,直言“人活着没什么意思”。喂鸡时听着鸡鸣,小声嘀咕着“破鸡”。母亲生病后自我安慰:得了这个病就需要心情愉快。余秀华毫不客气地反驳母亲和事佬的态度,认为夫妻吵架,母亲不用多管闲事。极具生活气息的语言,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余秀华的直率。正式离婚后,余秀华身心皆得到放松,因此本片的最后一处诗歌旁白朗诵明显多了几分俏皮。“我身体里的火车,早已油漆斑驳。它不慌不忙……”一如余秀华的心境,不慌不忙,终于摆脱烦扰。
2 对话与采访:人物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由于纪录片体裁的特殊性,因此影片中大部分片段都能做到声画统一[4]。每一段对话在结局出现之前环环相扣,真实而又引人深思,尤其是余秀华决定离婚后与母亲的对话、尹世平与他大哥们的对话、离婚后余秀华和尹世平的对话。
2.1 母亲:为了一个完整的家
母亲解释不希望余秀华离婚的原因是“为了一个完整的家”,余秀华反驳“这个家从来就没有完整过”。母亲赌气说日子是“活给人家看”。余秀华气急,“我呸!活给人家看。这观念就不对。你活给人家看,你还不是那个样子,非让自己做道德标榜,自己要做好人”。这段对话,深刻表现了两代人观念的差异[5]。母亲安于婚姻家庭形式上的完整,余秀华则追求情感上的完整。余秀华的母亲保守,生长在农村,保留着老一辈的思想观念,认为相夫教子、从一而终就是女人的归宿。而接受过教育的余秀华则不甘于此,她不想用别人的意念束缚自己,想要成为真实的自我。或许余秀华爱她的母亲胜过她的母亲爱她,母亲似乎从不曾了解自己的女儿有多优秀,草草地操办了女儿的婚事,认为只要有个健全的男人肯要她这样的女儿便是万幸。母女间一直横亘着一道难以填平的鸿沟。
2.2 大哥:女人是个猪,只靠你会哄
尹世平向打工时认识的大哥们倾诉余秀华要和自己离婚的事,大哥们的发言显露出封建落后又略显可笑的男权观念。尹世平认为如果自己有钱、有车,余秀华就不会提出离婚。同桌的大哥脱口而出:“女人就是个猪,只靠你会哄。”尹世平抽着烟,张嘴露出满口黄牙,自嘲岁数大了,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大哥似懂非懂地调侃尹世平可能没有性功能了,尹世平急着反驳:“没有幸福。”两人就“幸福”与“性功能”说道了几番,最后大哥总结道:“没有幸福不就是没有性功能吗?”在他们看来,婚姻双方获取幸福的方式只能是肉体的而非灵魂的,没有认识到没有情感交流的婚姻注定难以长久维系。尹世平不知从何渠道读到了余秀华的诗,自觉地把自己代入诗歌的主人公,并龇着牙吐槽,严重的男性凝视引发了以余秀华为代表的女性的强烈反感,这也是余秀华坚决要和尹世平离婚的原因之一。
2.3 余秀华:差10天就20年
正式协议离婚后,余秀华手里拿着离婚证,如释重负地笑了。范俭问尹世平高不高兴,尹世平拿着余秀华给他的20万元满脸笑意,嘴上却说着自己有点怄气。余秀华看破并点破。尹世平不甘心,追问结婚20年来余秀华难道一点感情都没有,余秀华靠在车窗上呢喃道:“我们还差两天就结婚20年了。”尹世平说:“今天初四,还差十天。”余秀华认真地回答:“11月14日结的婚,差10天就20年对吧?真好,结婚20年还可以离婚。”尹世平终于同意协议离婚的理由是起诉离婚的话双方都要花钱。在车上的这段对话,平静中暗涌较量,可以说是整部纪录片中最值得称道的一段。虽然这段刚刚结束的婚姻没有深厚的感情,但双方都记得20年前领证的日子。在讨论完离婚的事情之后,两人又继续讨论儿子的学费是否由双方共同承担。
余秀华是渴望爱情的,但她要离婚,不仅仅是要摆脱这个男人,更是要摆脱20年婚姻中的不平等,摆脱尹世平作为健全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优越感,摆脱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他。坚持要离婚,体现了余秀华对婚姻自由、灵魂对话的追求。可真正离婚之后,余秀华并没有产生胜利者的感觉,她的心里依然是空虚的,因为难以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2.4 多处采访:淡化介入痕迹,凸显主角地位
影片中的对话还体现在导演对拍摄对象的采访上[6]。导演范俭对余秀华及其家人进行了多次采访,但后期剪辑时有意减弱了导演提问的声音,以突出主人公的回答,减少观众对主创人员介入式拍摄的关注,凸显主人公在纪录片中的主体地位。
3 音乐音响音效:纪实与虚构的灵活转换
纪录片没有明显的主题曲、序曲与音效,共出现了三首插曲、一首片尾曲。音乐的整体节奏是克制的[7],以纪实性的音效为主,使用配乐多是为了渲染情绪[8]。器乐则以钢琴和电子音为主。音效则几乎未见,多保留原环境音。
3.1 电子音:重复蒙太奇的巧用
小有名气后,余秀华前往各地参加活动,背景音乐和画外音一直伴随其各地辗转的旅程。画外音穿插着新闻播报的内容,暗示着余秀华前往北京之后即将面临的难题,如她如何应对社会给她贴上的标签,“一个有着先天性脑瘫的普通妇女”。
背景音乐为《Ava》,使用电子合成器调制而成的曲调充满紧张感,但又带着诡异的宁静感和空灵感,和弦的律动营造出延宕感。混合电子音中有三声略显沉重与悲傷的钢琴音[9]。北京的霓虹灯在车窗上交相辉映,余秀华带着憧憬的眼神观察北京,她的生活即将迎来又一轮转变。随着出版社主编说的“‘睡你’这个标题确实是‘标题党’,如果没有这么惹眼的标题,可能不会有那么多人想要点进去看”,音乐戛然而止。
签售会即将结束时,音乐再次响起。迷幻的快节奏音乐结合签售会现场热闹的画面,交织着夜空中航行的飞机、穿越城市的轻轨,余秀华直直地望着窗外,似乎很迷茫,似乎很憧憬。城市总是拥挤、繁忙、喧闹、躁动、现代化的,而余秀华成长的农村则自然、平静得多。每到一座城市,余秀华的生活就被参加电视节目、研讨会、签售会等填满,在乡村的安宁难以寻觅。这种对比蒙太奇不仅体现在画面上,也体现在音响音效设计上。每一次远行,每一次出发,都将深刻影响余秀华今后的生活,因此《Ava》不止一次地响起,重复蒙太奇的运用寓意着她内心的不平静。
3.2 钢琴曲:流动的琴音,婉转的人生
参加完活动,余秀华在深圳的海边小心翼翼地行走。这段情节匹配了大段钢琴曲,充分调动着观众的情绪。浪花拍打在脚面上,余秀华欢欣得像个孩子。导演范俭介入纪录片叙事,干预了余秀华的行为,他鼓励余秀华:你看我一点都不怕,你也可以的。余秀华高兴地拍手,“你不怕我也不怕”,她开始奋力在水中行走。走到画面尽头,诗歌适时出现。“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至此,余秀华诗歌中的“性”便可以换个角度理解为“愉悦的体验”,她期望获得生活上愉悦的体验,在海边肆意奔跑,算是达成了心愿。这段情节是全片的高潮,在海浪中,余秀华是勇敢、自由而坚定的,并且不再显得摇摇晃晃,如同钢琴曲般活跃而灵动。
3.3 一段特殊的插曲
余秀华到高校举办签售会,有读者阅读余秀华的《月光落在左手上》《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见你》等作品后,被作品中的动态、韵律和生命的节奏打动,于是创作了一首歌曲,并用吉他演奏出来。歌词描述日复一日的闲适生活,在无聊的日常中找寻“春天”。尽管这首原创歌曲本身没有十分动人的曲调,但歌词巧妙融合了余秀华的生活与诗歌作品,再由与她儿子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唱出来。因此余秀华听得很认真,眼神中满是动容。
3.4 音响音效:细碎的乡野之音
非虚构是纪录片的基本要求,纪录片是视听艺术的结晶,不论画面语言还是声音语言,本质上都在为纪录片的非虚构性服务[10]。作为人物类纪录片,该片保留了大量的环境音和同期声,几乎没有额外附加音响音效,客观写实,起到了渲染情绪、描摹意境的作用。影片开头,伴随着风声、麦子摩擦声、鸟叫声,余秀华在庞大的天地间摇摇晃晃地走向远方,这体现了人的孤独与渺小。但无论环境如何更迭,春夏秋冬,她都在坚韧地前行,摇晃的背影仿佛是与世界的无声对抗,强化了她的独特与坚韧。纯粹自然的音效从侧面增强了人物的真实感,表现了人物成长的环境。
4 结语
谈及创作初衷,导演范俭说:“我那时就想拍一个诗人,不是那种有名的诗人,想象中,他应该生长在农村,家门口有田、有河……最重要的一点,他就是个普通人。”余秀华正是如此。作(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为诗意型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的画面无疑是富有美感的,声音运用也别具匠心,声画结合共同起到了渲染气氛、交代时空、完成叙事、增强真实感、刻画形象等作用。其既折射出诗意,又昭示了这种诗意是滚着一身泥污的痛,而非浮在空中的风花雪月。
参考文献:
[1] 殷文,毛子钰.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情感能量与社会效用:以《朗读者》为例[J].今传媒,2018,26(9):13-15.
[2] 陈相雨,潘镜羽.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J].传媒观察,2018(6):12-17.
[3] 王全权,周碧琬.论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的美学价值及其影响:以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为例[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17-21.
[4] 郝玲,卫欣.生态美学观照下的六朝山水画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91-97.
[5] 王网明,卫欣.当下另类灾难片的现实意义:以《生存家族》为例[J].大众文艺,2019(5):152-153.
[6] 姚佳.浅析小说日剧《绝叫》中阳子悲剧的原因[J].艺术科技,2019,32(9):105-106.
[7] 王卫池,李琛.“中年油腻”的社会戏谑与现实再反思[J].艺术科技,2019,32(9):237,239.
[8] 张纯纯.烟火与温度:浅谈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的审美建构[J].艺术科技,2019,32(8):85-86.
[9] 佘孟瑶.纪实类综艺的清新突围方式:以《奇遇人生》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6):108-109.
[10] 台雪纯,李娜.基于Cite Space的我国公益广告研究热点及演进趋势研究:以CNKI数据库为例[J].东南传播,2019(2):132-135.
作者简介:汪雅丽(2000—),女,江苏淮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廣播电视。
指导老师:林若野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重点项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化媒体的谣言传播机制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成果,项目编号:202010298033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