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琰
内容摘要:动态助词“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講属于较难掌握的一个汉语语法点,在外国留学生学习该语法点的过程中时常发生偏误现象。因此,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外国留学生掌握好动态助词“了”,以期减少在语言运用中的偏误,提升其交际水平。本文说明了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用法规范,首先讲明了汉语的本体知识。另外从偏误分析的角度,借助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外国留学生的偏误现象进行介绍,说明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得出了学习汉语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现象是有因可循并且是有办法解决的结论。
关键词:动态助词 留学生 偏误分析 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尤其是近期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汉语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动态助词“了”的用法对于留学生来讲并不容易,原因是多方面的。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区分语法意义的手段常借助语序和虚词,是孤立语。欧美国家以印欧语系为主,多用形态变化表示语法意义,是屈折语,另外中东等国为粘着语等。正是由于这一原因,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及对策得到了很多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结合个人的知识储备以及调查研究对动态助词“了”的用法,产生偏误的表现及原因和解决偏误的对策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教学基础并帮助外国留学生更好的掌握动态助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欧美留学生。
一.动态助词“了”(了1)
“了”有动态助词“了”和语气词“了”,本文只研究“了”作为动态助词时的用法。动态助词“了”属于虚词,是附着在词和词组或句子上的黏着、定位的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词。动态助词“了”(了1)表示动作的完成与实现。(下文动态助词“了”用了1表示)一般情况下,“了1”可以和动词、形容词连用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一)“了1”的语法意义
“了”表示某个需要详细介绍的动作行为的发生或者某个需要详细说明的状态的出现,用在动词、形容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后边。通常来讲“动词+了1”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但是要注意的是,根据动词不同的语义特征分类,“动词+了1”也可以表示动作的发生、状态的出现以及动作行为的发生、结束、完成。例如:“形容词+了1”表示状态的完成或实现,也就是说已经处于该词词义所指的事实中。
由于“了”只和动作的发生以及状态的出现有关,而与动作发生的时间无关,因此,“了”不但可以经常用于表示过去的动作、状态,也可以用于表示将来的或假设的动作、状态。
(二)“了1”的使用条件
在汉语中,“了1”并不是随意使用的,有些句子需要使用,而在有些句子中则要将其省略。
1.可以使用“了1”的条件
可以使用“了1”的条件有:
⑴V+了+定语+O
此种情况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宾语前边有定语的时候,动词后多数要加“了”。例如:高一三班游览了一个位于海边的公园。
⑵……状语+地+V+了+O
此种情况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动词前边带有“地”的状语的时候,动词多数后加“了”。例如: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
⑶……V+了+时量补语/动量补语
此种情况表示动作已经发生,动词后有时量补语、动量补语的时候,动词后边多数加“了”。例如:①.她在上海住了两年。②.为了买可乐,我跑了三趟商店。
⑷V1(成为V2发生的时间或条件)+了+O+V2
此种情况表明第一个动词表示动作的发生,成为第二个动作发生的时间或条件时,第一个动词后一般要用“了”。例如:我放了假就去北京。
⑸(原因、条件、方式),V+了(结果)
此种情况表示在某种原因、条件、方式下,取得某种结果,后一句谓语动词后要用“了”。例如:经过反复研究,他们最终接受了中国的设计方案。
2.省去“了1”的几种情况
⑴接续的句子里有动态助词“了”或语气词“了”时。在一个叙述连续动作、事件的句子里,只要后面的分句中有“了”,前面的“了”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省去,这样做可以使动作连续、紧凑。例如:
①听到声音后,她站起身开门迎了出去。
②A:你怎么不敲门?里边有人。
B:刚才我敲了门了,可是没有人答应。
⑵当说话人强调句中的状语时,谓语动词后面的“了”省去。例如:上次我请他吃饭,这次他请我吃饭,我们两个互相请客。
⑶当动词后有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可以显示出动作、状态已经发生或出现时,句中的“了”可以省去。例如:她系好鞋带,又重新开始跑起步来。
⑷一般情况下关系动词“是,叫,姓,像,等于,属于”等不带“了1”。例如:这个学生叫张伟。
⑸在状态动词“希望、操心、喜欢、讨厌、爱、恨、气、怀疑”等后面一般不带“了1”。例如:老师希望你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偏误现象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了1”的偏误现象是比较多的,而且所产生的偏误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外国留学生使用动态助词“了”偏误的表现主要有遗漏、误加、误代、错序等。这几种偏误表现是从标准的数学范畴入手,通过对比正确形式和偏误形式概括出来的。这几类偏误表现每一种都有其特点,下文将分别论述。本文的语料选自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欧美学生的作文。
(一)遗漏
在外国留学生使用了1所产生的偏误中,典型的偏误是遗漏,此类偏误数量最多。本文认为遗漏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外国留学生在汉语知识没有掌握好的情况下故意遗漏,意图避免使用该语法点,从而说出正确的句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学习者由于汉语知识掌握不全面无意识造成此类偏误现象;除此之外,外国留学生也会因为受到母语干扰而产生偏误等等。例如:(加*为留学生所造的偏误句子)
*①他们一起买两个自行车。(德国)
*②但是,雖然如此,这种规定也大大违背个人权利。(美国)
*③近几年来“安乐死”变成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也同时成为天下各国社会所关注的难题。(西班牙)
(二)误加
误加也是了1的其中一种偏误类型。误加相较于遗漏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在留学生群体中也有体现。由于在欧美国家语言中一般不用语序或者虚词表示语法意义,因此这种偏误主要是由于目的语规则的泛化造成的,例如:
*④我一九九九年决定了来中国学习汉语。(德国)
*⑤后来又来了中国积累{原句中“积”为“集”}经验。(德国)
*⑥比如,在中国一盒了“中南海”的价钱是五元人民币。(德国)
(三)误代
“了”的误代偏误主要表现为“了1”与动态助词“过”之间的双向误代。另外还有“了”误代“着”和“了”误代“的”的情况。此类偏误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学习者学习了类似的语法知识而与其它语法点混用导致的。学习者在对“了1”还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又学习了类似的语法点,因此产生了此类偏误现象。例如:
*⑦亲爱的父母,写了(“了”应为“的”)不多,但好像做了什么好事。(俄罗斯)
*⑧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我们无疑遇到了(“了”应为“过”)下面的或者类似的情况:在公共场所中有一个不管别人的吸烟者。(德国)
*⑨两个和尚在山上的庙里好好地过了(“了”应为“着”)日子。(加拿大)
(四)错序
汉语的组合规则和欧美国家语言的组合规则有相似之处,然而在涉及到汉语虚词的时候,外国留学生经常会造出一些不恰当的句子。错序是“了1”的另一种偏误形式,相较遗漏、误加要少,主要表现为“了1”误放于宾语或补语后。例如:
*⑩三姑劝她留在美国,可她住一年了就回去了(住了一年)(古巴)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产生偏误的原因
研究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偏误以及对产生偏误的原因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目的语的掌握水平。另外对于促进第二语言教学发展和第二语言学习者掌握目的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所产生的偏误种类有很多,产生的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学习环境的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等原因。这也是外国留学生在学习“了1”时所产生偏误的几个主要原因,下文将分别展开论述。
(一)母语负迁移
母语负迁移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偏误的一大原因。当然对于学习“了1”也不例外。由于汉语是孤立语,而世界其他各国语言大多不是孤立语。所以外国留学生对于汉语是比较陌生的。当他们在没有完全掌握汉语语法的情况下,常常运用母语语法却用汉语词汇进行书面写作和口语交际,因此产生了偏误现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外国留学生已经形成了用母语进行思维的习惯。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留学生仍然会利用母语进行思维,所以造出的句子也往往会产生偏误现象。另外,由于汉语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也影响了不同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不同,产生偏误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母语的使用以及在课外活动中过多运用学生母语与其交流,会加大外国留学生对母语的依赖,因此这也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提高的一个因素。
(二)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外国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的语知识负迁移。外国留学生对于语言要素的学习不一定是完善的,对于语法、语音、词汇、汉字的掌握水平不一。当外国留学生用自身学到的不完善的目的语语言规则进行交际或写作时,势必会产生偏误现象。比如说“我1999年决定了来中国学习汉语”这类偏误句子,显然是目的语知识负迁移造成的影响。又如,外国留学生用学到的汉语语言规则对不同的汉语语句进行套用,产生目的语规则的泛化。还有一种情况是外国留学生对复杂的知识进行简单化,对汉语语言规则进行简单的总结,产生了一些偏误现象。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其母语中,没有和汉语相对应的知识,留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知识进行总结产生了错误的语言规则。对外汉语教材所选择的教学材料如果不适合外国留学生的认知或者编排不够严密科学,也会使外国留学生误解所学习的汉语知识,产生偏误现象。对外汉语教师所掌握汉语知识的深浅、采取的教学方法,即对外汉语教师能否正确且行之有效的将汉语本体知识传授给外国留学生,对外国留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汉语进行交流也是有重要影响的。
(三)学习环境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外国留学生汉语能力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汉语学习环境我们大致可以分为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课堂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主要场所,一个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可以给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支持,从而加快学习速度。如果课堂教学活动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对其十分僵硬的进行教学活动,那么留学生可能就会产生认知上的困难和错误,因此产生一些偏误现象。在课堂环境中教材的使用也是影响外国留学生掌握汉语水平高低的一个因素。适合的、能激起外国留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可以大大调动外国留学生学习的兴趣,反之,就会有相反的效果。课外环境对于外国留学生汉语能力的形成也是必要的。如果留学生身处的课外环境中,接触到的各个交谈者使用汉语的语法规则等各方面都是准确规范的,对留学生就有正确的导向,减少其偏误现象的发生。反之,如果接触到的交谈者说话比较随意,使用汉语的语法规则错误比较多,那么就会误导留学生,产生偏误现象。
(四)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的影响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指语言学习者为了掌握所学语言的规则系统,发展自身的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当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采取了正确的学习策略,会促进其语言学习进程。而一旦采用了不当的学习策略,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偏误现象。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能够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而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交际策略有回避、转化、语言转换、描述、重复等,由于语言学习者本身目的语知识的欠缺不完善,因此在运用这些交际策略时也往往会伴随着偏误。
四.对外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偏误的教学对策
(一)明晰外国留学生母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
母语负迁移是造成外国留学生偏误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汉语体系和母语体系的差异,因此留学生经常造出一些符合其母语语法规则,却不适用于汉语语法规则的句子。所以,明确学习者母语和汉语之间的不同,对于减少留学生因为母语的干扰而产生的偏误现象是很有帮助的。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可以专门设置一个板块讲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有意识的进行两种语言之间的比对,让学生感受、了解其差异,减少偏误现象的发生。例如“他们一起买两个自行车。”这样的句子,“了”的遗漏原因就是因为在欧美语言中是通过词型变换来表示事情发生的时间的,而在汉语中却不存在此类语法规则。我们在教材编写和教师授课中,可以提前将此类偏误现象讲解给留学生,让他们尽量避免类似偏误现象的发生。
(二)掌握汉语本体知识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或者说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是因为留学生对于汉语本体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扎实。要想正确的使用汉语进行交际,就必须掌握汉语本体知识。“了1”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或状态的出现,可以放在动词和形容词后面。在“形容词+了1”这种搭配中,表示状态的实现,即已经处于该词词义所指的事实中。例如:“草莓熟了”、“脸肿了一片”。当在“动词+了1”这种搭配中,则表示动作行为的完成。例如:“我看书看了一小时了。”等。另外“了1”一般位于补语和宾语之间,例如:“她关上了门。”等,作为学习者也应该了解。外国留学生只有知晓了“了1”的语法意义和作用后才能进一步学习怎么样使用“了1”。因此,掌握汉语的本体知识是留学生正确运用汉语语言规则和用汉语进行正确交际的基础。除了外国留学生自身要努力学习外,对外汉语教师也要注意培养其自学能力,对留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减少他们在自学汉语时的困难。教材编写时,也要适当在教材中提供一些学习方法,推荐一些辅助学习手段,尽可能帮助留学生自己大致理解教材内容。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与课外环境
外国留学生中国学习汉语的场所主要由课堂环境和课外环境构成。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环境中,我们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不能忽略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外国留学生掌握汉语的一个重要支撑。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要以启发式为主,发展学生的智力是重点所在,要体现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积极性原则;还要注意的是,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提倡对外汉语教师和外国留学生建立适度的朋友关系,排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障碍。例如在虛词“了”的教学中,我们把动态助词“了”记为“了1”,把语气词“了”记为“了2”。这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人为规定的。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因为这一原因,先进行“了1”的教学,再进行“了2”的教学。然而外国留学生一般对“了2”的掌握先于“了1”,因此采用此教学顺序的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效果就不是很理想。而有些对外汉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因素,所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制定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行之有效并且易于被接受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留学生进步。当然为了配合对外汉语教师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教材的编写也应该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多参与目的语的交际活动对于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是很有帮助的。我们要鼓励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多交流、交朋友,锻炼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要适时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有利于提升外国留学生汉语水平并能对其进行正确的道德导向的课外活动都是可以开展的。外国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日常交流,参加一些课外活动,都可以为其提供自然习得机会,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相较于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培养交际能力。而且在自然的交际中所习得的语法知识,外国留学生一般采取接受的态度,更容易吸收和掌握。即便是在这些场合运用了错误的交际规则,产生了偏误,外国留学生也不会像在课堂上一样紧张焦虑,因此也有利于他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掌握汉语,排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在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借助汉语的大环境,让外国留学生在汉语的大江大海里游泳是值得提倡的。
(四)教学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开展
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期间会采用不同的策略来达到学习目的。了解留学生采取什么样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材施教是孔子所提出的教育原则,放到现在仍然适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要了解学生的性格、认知方式、学习汉语的态度、学习动机等因素,据此对其进行针对性、有效性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不同国家的学生,因此学生所在国的文化和习俗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于学习“了1”有着不同的认识,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国家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是不同的学习策略,对外汉语教师对此也要予以关注,以便其正确引导,培养其自学能力并不断激发学习动力。除此之外,由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而且学习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所以所编写对外汉语教材也要有针对性。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教育,所使用的教材也应该是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以便更好开展教学活动,收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提升外国留学生使用汉语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本文分别探讨了动态助词“了”的意义用法、偏误表现及产生偏误的原因和解决对外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偏误的对策,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框架。希望本文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便利,也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外国留学生认识自己的偏误现象及原因,借此推进教与学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 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叶蜚声,徐通锵,王洪君,李娟.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曾立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教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
[5]白晓红,赵卫.汉语虚词15讲[M].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6]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修订本)[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7]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8]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王珏,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0]肖奚强,颜明,乔倓,周文华等.外国留学生汉语偏误案例分析[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
[11]薛豆豆.对外汉语教学中动态助词“了”的偏误分析及对策[J].文学教育,2019.
[12]冯佩雯.动态助词“了”、“着”、“过的偏误分析及用法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