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颖
引言:
国家于多年前便对学校提出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各项素质均衡发展的要求,艺术教育一直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进行音乐课堂的教育和学习是实现艺术教育的主要渠道。
如今传统音乐课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提高音乐基本素养的要求,如何学习和利用现有资源,对自身学习内容和环境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大幅度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这一目标已经成为当下每一位音乐教师奋斗的目标。
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对多媒体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拓宽了音乐知识的界限,使学生在可视性的前提下,更大程度地了解、学习和运用音乐知识。不仅提升了学生个人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教学上的便利和提升。就此,我做了如下探究:
一、何为多媒体音乐课
多媒体音乐课,即指:多种电教多媒体组合优化的音乐课,也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音乐课。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大量普及和运用的多媒体音乐课的方式多为后者。而较为出色的教师已经尝试使用第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电教仪器,最常见的主要为数字化音乐教室,是近几年主推的多媒体音乐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数字化音乐教室耗资巨大、器材数量有限,导致无法达到最大程度的使用化和普及化。
由此,如何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成为广大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提升的常用方式。多媒体计算机的集成性和控制性,信息媒体的多元化和多样化,都是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使得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的内容成为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让原本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可视化的审美对象,加快了美的信息速度,加大了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全面地得到美的熏陶,从而大大提升了音乐审美教学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 深化德育和美育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倡教育应以审美为核心,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因此,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更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的重要手段。
例如在歌唱教学当中,让学生学会并演唱一首歌是这节课的基本要求,而让学生体会歌曲情感,在演唱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和体会并演绎出来才是这节课更深层次的目标。利用多媒体能够更加生动且直观地表现歌曲所描绘的内容,使内容在可视化的前提下,增加学生的审美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进而进一步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可见其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2. 开阔视野、提升情趣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课程占每学期课程内容的5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比例。音乐欣赏涉及到乐器欣赏、曲艺欣赏等等。仅靠书面上所呈现的内容,根本不足以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到欣赏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作用,课堂上播放图片、录像、音频、视频等内容,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乐曲欣赏的内容、音乐的特点、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法等等,一切内容看得明明白白,又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获得极大的艺术享受,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情趣。
3. 极大地提升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音乐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也需要板书设计和适当的习题练习。
现如今对于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在各项比赛当中也有所体现,就是让教师个人制作专属课题的PPT,这也是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的极大支持。这样的要求不仅在教学过程中省去了很多课堂板书上浪费的时间,同时也增大了教学容量,进而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我发现:听录音磁带的班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比例不足45%,教学效果十分一般,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被其他事物所吸引。由此可见,单独利用学生的听觉系统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班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比例可达90%以上,教学效果明显。实践证明:由于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利用各种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动态视频等方式,更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三、正确运用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1. 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音乐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以起到愉悦审美环境、唤起审美注意、激发审美渴望等作用;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各环节教学内容的衔接部分,可以起到承上启下、培养新的审美心境和唤起新的审美渴望的作用。
在音乐教学当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使教学内容层层递进,进而达到内容逐步升华的作用,使原本单一的审美内容逐步多样化,达到感化人的审美意境,全面增强了音乐的时空效应,提高了学生欣赏美的动力和能力。
2. 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美
在每节课对于一个新内容的初次聆听过程中,我对学生的要求经常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在聆听的过程中,你能想到怎样的画面,又或者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抬起自己的小手在空中画着什么,或者是嘴里念著自己听的时候所想说的话。这便是学生想象美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些多为一些音乐审美能力和想象力高一点的孩子所能完成的目标,而对于一些审美能力和想象力较低或者不是那么高的孩子们,就需要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带动和提高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例如:在人音版二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一课欣赏课为德国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小提琴曲《蜜蜂》,该课的教学目标为:听音乐,用手划一划蜜蜂飞舞的路线。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将小蜜蜂生活的习性、飞舞的规律、这首曲子当中小提琴演奏的特点等等编辑成动画,配上小提琴曲《蜜蜂》的片段,创设和演示情境,将内容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带领学生了解内容发现内容,从而进一步实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将所看与所想结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慢慢地带领学生从“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
3. 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发展学生的创造美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们传统的小学音乐教育,强调的是基本音乐知识的积累和基础音乐技能的培养。正是对于学生音乐技能培养的要求下,更加强调了学生个人音乐创作的要求。而如何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发现学生的创造美,则需要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例如:在人音版二年级小学音乐课本当中,有一课是歌曲《两只老虎》。如此耳熟能详的歌曲,自然不仅仅只是在学唱上有所要求,对于歌曲的创编,对学生也提出了要求。在上课时,我将小老虎生活中可爱的一面通过视频内容展现给小朋友们看,让学生一上课就被可爱的小老虎所吸引,接着加入音频,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就随着音乐旋律表演起来。然后,又让学生交流拓展,自己发现小老虎所不同的一面,虽然只是二年级的小孩子,词汇量还不够多,但是已经可以感受到他们积极浓厚的兴趣。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调动了孩子的表现力和创作力。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很大的优势。在欣赏教学中,多媒体可以实现视、听同步进行,使得原本的乐理知识由枯燥难懂的知识变为直观生动的内容,在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又使得其内容更加规范、易懂,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作用。
但是在做多媒体教学运用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四、多媒体运用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将多媒体媒介当作投影仪、录音机来使用,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多媒体的运用方法,不仅不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应用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反而忽略了其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将其作为摆设,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名存实亡。
2. 运用形式单一、不连贯,无法真正意义上达到能用、会用。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没有多方面的运用其辅助功能,而是单纯地运用课件,弱化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 教学环节方面:新授课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复习、导入、新授、练习和巩固这几个环节。但是个别教师往往只会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其中某一个环节当中,没有形成由导入至反馈的循环教学系统,使得多媒体技术运用的辅助功能无法达到最大范围的使用,教学效果无法达到最佳。
② 教学内容方面:很多教师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视唱、声乐有所要求,对学生的鉴赏、创造等能力不作提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和体会教师的要求,更大范围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3. 过分追求声像效果,淡化了学生对于内容的掌握。多媒体是集声、像、动画等与一体的内容,有着丰富多彩的试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片面地追求花哨的视听效果只会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地专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不能有所提升,反而连最基本的教学目标都不能达到,适得其反。
由此可见,音乐教学仅靠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还是要认清规律,把握好先进的教学理论,结合实际,从教学思想上着手。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和音乐课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调到学生的積极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艺术想象,引导学生的创作发展。其技术的先进性、优越性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然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学中运用现代技术和教师的生动启发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等互相结合,才能最大意义发挥其辅助功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其中的主次关系,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更加体现教学的多样性,达到教学目的的最大实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