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趁心
6月11日,走进西华县东夏亭镇岳庄新村,只见高楼林立,繁花锦簇,村中道路宽阔整洁,村外田地里一辆辆联合收割机、搂草机、打捆机来回穿梭……俨然一幅和谐美丽的农耕图。
近年来,西华县充分释放自然资源政策红利,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有力助推了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科学规划引领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近年来,西华县自然资源局突出实际需求和资源特色导向,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科学助力全县乡村振兴。
为让村庄规划更接地气,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该县自然资源局围绕产业发展、村庄分类和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等因素,组织乡(镇)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代表、乡贤参加规划编制动员会议,向村民介绍规划编制的主要目的、相关工作计划安排,让村民能够理解并积极配合规划编制。工作推进,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让其全程参与,方便规划“落地”。同时,保障好文旅设施、基础设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支撑空间。
截至目前,全县17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完成3个,形成初步方案14个;353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已形成初步成果21个,53个正在编制。
土地整治赋能
来到奉母镇七里仓二村,一排排木耳大棚鳞次栉比。棚内,一朵朵木耳破袋而出,处处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七里仓二村位于西华县西部,全村人口1589人,耕地面积2217亩。由于该村有许多空闲宅基地和撂荒地,既影响村容村貌,又导致农村土地闲置浪费。为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助力乡村振兴,奉母镇政府积极与西华县自然资源局沟通,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将“四边地”“四荒地”、废弃宅基地“变废为宝”,新增集体土地3710亩。七二村“两委”班子不等不靠,先后召开班子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采取
“合作社+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食用菌种植,建立科学合理分配机制,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仅盘活了农村土地,还通过发展特色大棚种植惠及当地村民,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如今,农村土地整治已成为西华县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载体。为加快解决乡村振兴过程中农村基础设施用地问题,该局还抢抓机遇,用足用活帮扶政策,为新建村室、扶贫车间、文化广场、卫生室、学校等基础设施调整规划用地262宗,面积1750多亩,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产业带动振兴
“今天是周六,带着孩子到颍河湾生态园采摘、品尝黄桥水蜜桃,孩子们高兴坏了,这里的水蜜桃真甜!”来自周口市区的李女士高兴地说。
这是自黄桥万亩桃园5月鲜桃上市后,周边县市市民采摘、品尝、购买水蜜桃的一个缩影。
颍河湾生态采摘园负责人叫和合盛,今年46岁,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13年返乡创业,投资30余万元,流转土地140亩种植水蜜桃,创办西华县合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桃子成熟期,和合盛通过微信群、抖音、快手、拼多多等进行网上宣传,每天接单100多个,忙得应接不暇。如今,在黄桥乡万亩桃园附近村庄,像和合盛一样通过微信群、短视频直播宣传万亩桃园、卖水蜜桃的桃农日益增多。
据了解,黄桥乡栽种桃树已有30多年历史,1990年至今,以裴庄为中心,辐射带动裴桥、黄桥、后石羊等周边10多个村,种植桃树万余亩。
近年来,为推进“万亩桃园”提升工程,西华县自然资源局先后流转土地5300余亩,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引进蜜桃、油桃、蟠桃等48个优质品种,免费发放桃苗31万余株。同时,派驻林业技术人员分包乡(镇),围绕苗木栽植、后期管护、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等工作,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并定期组织林业专家,对全乡100名乡村干部进行林业技術、病虫害防治等集中培训,为果农增产增收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如今,这片“万亩桃园”依靠高新技术,亩效益由4000元增加到8000元,正在向2亿元迈进,年产值达亿元,成为了全乡支柱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