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云南乡村振兴的建议

2022-06-27 04:56课题组
创造 2022年5期
关键词:云南省农业农村

课题组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云南乡村振兴。对云南省而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一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仍需持续加力;另一方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此,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课题组深入昆明市周边县(区)、红河州、大理州、临沧市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进云南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云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一,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依然偏低,持续增收困难较大。近年来,云南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总体上趋于稳定并有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2020年,云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2842元,加之受宏观经济波动、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的不确定性增大。在受访农户中,80%的受访农户认为经营性收入总量偏低,70%的受访农户认为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75%的受访农户认为转移性收入不稳定。

第二,脱贫摘帽贫困地区发展基础薄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力较大。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但由于云南省脱贫摘帽地区存在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艰巨、地方“三农”投入压力较大、项目难以落地、资金政策分散等因素制约,难以有效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滇西边疆片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地区、涉藏地区等,不少脱贫人口和边缘人口存在较大的致贫返贫风险,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压力较大。

第三,农村人居环境与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乡村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还较大。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距离。从农业面源污染来看,云南省部分农产品(如蔬菜产区、粮食增产)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以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排泄物,导致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和水污染等问题。从农村人居环境来看,近年来,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得到解决,但由于农村建设投资长期不足,导致农村人居环境依然较差,远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些诸如生产垃圾、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等突出污染问题还没有解决,环境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污染防治运转机制、投入机制等还不健全,影响农民的生活品质。

第四,农村市场化机制建设较为滞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既强调平衡性、协调性,也强调可持续性,需要形成依靠内生发展动力的良性循环。目前,云南省农业农村发展依靠行政资源、依靠政策推动的因素较大,产业发展内生动力还不足,资源错配等情况较为普遍,存在农产品同质化竞争、低端产品去产能难等突出问题。

二、加快全面推进云南乡村振兴的建议

在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以下工作:

第一,做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增”农业质量效益。首先,要加快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分工协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科研院所、生产服务等主体一体化打造,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此为载体延伸产业增值、增效链条。其次,要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重点抓好粮食、茶叶、花卉、水果、蔬菜、坚果、咖啡、中药材、生猪、肉牛等10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一批高档次、高质量、高效益的具有云南特色的设施农业基地。一要推进产业体系现代化。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模式和推进“龙头企业+区域中心企业+小微企业”抱团发展模式。二要推进产销体系现代化。培育壮大流通型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队伍、农村电商三大销售主力。三要推进监管体系现代化。以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为契机,健全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机制。四要推进保障体系现代化。建议推行省领导领衔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制度。

第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一要总结推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三变”改革经验。以“三变”为统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形成“阶梯分红+二次收益”“金融支持+股权配置”“平台引领+项目支撑”“统销兜底+利润最大化”“六权共享+基层治理”等“三变”改革新模式、新业态。二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先确定若干个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示范村,结合“三变”改革,探索利用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建立农村宅基地流转机制,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发展乡村产业新途径。加快云南省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做好房地一体确权登记。三要加快构建三级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构建州(市)级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县(市、区)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尽快建成省、州(市)、县(市、区)三级联网(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市场体系。四要深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着重在设机构、强机制、搭平台、增信用、惠民生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信用体系、抵押担保体系、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充分激发农村金融发展活力,不断增加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到“十四五”末,全省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市、区)四级联创基本全覆盖。

堂螂川油菜花 陈义龙/摄

第三,加快实施从“三个优化”到“三农同化”转变。“三个优化”是指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三农同化”是指由于云南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农业现代化不仅是农业产业的单一概念,追求的不是单一的经济目标,应该是多领域、多因素、多目标的集成。不仅表现为生产力发展,而且包含生产关系调整;不仅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要求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不仅追求经济产出,而且强调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生态、生意“四生共赢”,达到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同步现代化。为此,一要在发展粮食和特色种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的二、三产业,尤其要着重发展农业服务业,为农民开拓“离土不离乡”的第三就业空间。二要加快培养“农才”,发展“农会”,引导农民工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职业农民队伍。三要着力解决“农水”“农路”“农舍”“农地”“农价”“农场”和农业污染等诸多问题,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

第四,抓好“人”的着力点,推进双向城镇化。“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传统农业回报相对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特别是在云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的情况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仍要继续加快推动城镇化,通过融入城市发展、在城市就业,不断增加收入,努力向中等收入群体迈进。同时,也要进一步引导从城镇向农村的人口反向流动,鼓励有一定资金、技术、资源、经验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农村“三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鼓励部分农户扩大经营规模,部分农户转型为家庭农场,大部分农户兼业化发展。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农业生产技能、经营技能培训,特别是一些普及性培训,逐步建立职业农民认证体系。鼓励各地根据要素禀赋和发展实际建设农民创业园、农村电商孵化园、农业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有效服务。

猜你喜欢
云南省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