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哥窑瓷器在传承基础上的独特创新

2022-06-27 09:14张笃良龙泉市弘远瓷艺工作室
消费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哥窑龙泉窑龙泉

张笃良 龙泉市弘远瓷艺工作室

哥窑真品七八百年,深得世人珍视。收藏家们,更是情定哥窑,谓一生得一哥窑足矣。哥窑作为瓷器中的名品,拥有一件足以傲视群雄。在哥窑风格上,往往还能看出其整体器形上独有的典雅和端庄,釉色在细腻和酥润中透出含蓄,有一种洗尽铅华、趣味盎然的天然美。哥窑瓷器自然天成、质朴且无华、简洁而含蓄,在平淡中隐隐透露出一份崇高,又在平淡中处处寓含了真趣,具有了一股返璞归真的东方审美之神韵,极容易打动到人的内心深处,让人一见倾心。哥窑瓷器的质量与众不同,倍受世界关注。自明清以来就一直在被仿烧,其工艺技术却无法媲美规模无可比拟的宋代哥窑。

一、哥窑瓷器传承久远

从庆元黄坛、龙泉金村等窑址出土的瓷器看,具有唐代瓷器的饼足、施半釉、泥点垫烧等典型特征。唐代龙泉窑虽然规模不大,但是龙泉窑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瓷土,已经显现出龙泉窑不同凡响的特色。现代考古研究也证明龙泉自北宋以来“制样须索”,就开始按照“制样”为北宋朝廷烧制大量瓷器。从龙泉窑区发掘出的大量仿青铜器、青瓷礼器,就是当年曾经为北宋朝廷烧制的青瓷的明证。

宋徽宗借助礼器来象征自己的仁孝,极力提倡礼器制造,于是“革千古之陋,以成一代之典”“垂法后世”,而青瓷色彩上与青铜器接近,代替传统祭祀器具较为理想,所以需要烧制大量青瓷礼器。加之宋徽宗非常注重皇家建筑艺术,经常在宫廷的院内自己亲手制作一些专门用来祭天地的青铜礼器,还特地于文宗大观元年五月(1007年)专设宫廷仪礼处来专门进行管理。在大观二年下诏访求中国的古代青铜礼器,并奉敕命编制为《宣和博古图》为朝廷礼器的制作之用。所以宋代人千方百计谋求提升瓷器的艺术性。龙泉窑烧制出大量仿青铜器的青瓷,如青瓷鼎、青瓷卣、琮式瓶、出戟尊、三足尊、弦纹尊、爵杯、青瓷觯、青瓷匜、觚式瓶、簋式炉、鬲式炉等等。

直至南宋宋高宗赵构,仍然对陶器礼器祭祀活动非常重视。绍兴十三年二月(1143年)朝廷主张修订并批准颁发《宣和博古图》,绍兴十四年五月建立了礼器署,由邵成章主管,号邵局。南宋叶寘的书《坦斋笔衡》卷中也记述此道:“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也就是说北宋宋徽宗时代就认为龙泉窑青瓷有特色,可作青瓷模仿的范本,只是民间烧制不注意美观,有些粗厚而已。这也正是南宋时期在龙泉设立“邵局”,督造宫廷用瓷的重要因素。

现代考古发现,哥窑瓷器在龙泉北宋时期已有出现,但龙泉民间普遍因哥窑传说认定为南宋开始。倘若哥窑真正是南宋时代产生,那么其产生的基础也是具有厚实的基础。

南宋龙泉窑瓷釉的创新。北宋覆灭,随着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迁往浙江,以及北方地区人口数大批南迁,汝窑、定窑等名窑的制瓷技术也传到了龙泉。而龙泉青瓷则从宋开始,逐渐融汇了南北的青瓷烧造技艺,实施了瓷釉配方改革,龙泉窑瓷釉上有几大技术突破。一是发明了薄胎厚釉技术,二是创造出独一无二惊艳世界的粉青釉、梅子青釉等单色釉的巅峰之作。

南宋朝廷“邵局”督制。南宋时期,朝廷在龙泉窑区设立“官窑”,“邵局”人亲自驻守督造。因龙泉窑当时受“官窑”影响,兼得“邵局”督制,故“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开创出一代辉煌。

二、哥窑瓷器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

1.对宋朝时期的哥窑陶瓷的历史研究工作存有很大的困难,由于宋朝前期陶瓷文物流传下来的不多,关于早期宋代哥窑陶器的有关文献记录也相对较少,这就给对哥窑理论探讨增加了困难。通过查阅元代的孔齐版的《至正直记》,明代洪武金刻版的《格古要论》以及嘉靖版的《七修类稿续稿》等,再查阅清代版《景德镇陶录》《饮流斋说瓷》《处州府志》《南窑笔录》,可见哥窑陶瓷方面的考古研究历来众说纷纭,奇异纷呈。在全国很多重要哥窑的窑口,考古学家曾发掘出了大批来自民间遗存的哥窑古瓷,甚至还有很多瓷片。但我们从这些瓷片中获取的古瓷器烧制价值甚微,不易仿制出鼎盛日期的古瓷器。

哥窑开孔片瓷作为古青瓷时期的一件主要的艺术装饰,在研究中国古陶器领域一直有着十分顽强旺盛的生命力。由于传统宋代景德镇哥窑瓷器的传统陶瓷配方技术以及许多古代传统制作瓷器工艺早已接近失传,为了尽快适应中国日益迅速增加需求的古玩收藏文化爱好者们的特殊需要,近年来国内外也相继有人着手试图逐步恢复对中国宋代的哥窑陶瓷的重新研究,从原料配方上以及中国古代的制作和工艺技术继承上等都曾进行了大量尝试,但失败的例子太多,而且反复烧制的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

2.哥窑陶瓷模仿研究的困难性很高,包括器型的研究。在市面地摊上出售的那些仿哥窑的陶瓷器形上一看都觉得神韵不佳,特别的是对于那些注浆未成形的陶瓷,更是不耐看。我们则一直强调手工拉坯修坯,开始在拉胎制海棠盏、弦纹樽、灰青釉小葵花洗、鬲式炉、簋式炉等瓷器形时,存在着胎体制作过厚变形的现状,把胎体稍作削薄了些,但又发现极容易出现变形或出现弯曲,主要原因应是铁胎料配方技术方面的问题,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调试确定了紫金土、微量元素岩英、硫铁矿、萤石粉等材料的配合物的份数,经过多次的测试后,使三胎体中的过氧化铁盐(FeO)离子浓度都到达了所规定要求的平衡程度后才开始趋于稳定,把三胎体水泥的比例用量重新调配计算好。经过了精心设计、细心制造、细致修坯,使素烧温度控制适当,才能做成薄薄的素坯。网络中曾就有发表过另一种论调:宋朝哥窑瓷器烧造的“金丝铁线”釉色和其胎质本身并就不是存在什么内在关联,而只是根据各种有色元素成分和各种釉质进行配制的产物,所有的窑口都能够成功烧制出宋代的哥窑瓷器。但是大量的调查记录和社会实践研究却充分证明这个观点是有点偏颇的。做到类似的宋代的古瓷造型也都不难,但既要达到神似,又要做到使人一眼看完就感觉它还真的挺有味儿,就变得不像那么的简单了。上下一致、长短相同、前齐后平,这也只能侧面说明到了瓷器雷同与瓷器形似的两个艺术特点。宋代铁胎哥窑瓷造型要想每处都体现艺术品质,除在结构方法上要讲求数量适度、比较匀称、变异新巧之外,还要求必须力求具有风韵,以及俊逸的精神也是人们需要格外注意的。如果结构上的内外比较与变化都是哥窑瓷之根,则瓷器的精神、气韵便是之魂。好的哥窑瓷必须是器形外,风韵内,外观上富有视觉冲击力,而风韵内在具备品评欣赏的价值。

三、突破难点、开拓创新

虽然哥窑瓷器的传承创新有着诸多困难,但哥窑人善于发现问题、寻求突破口和敢于突破创新,最终也是获得了不错的成就。哥窑人能够成功烧制出精美瓷器的原因有三:1.富有悟性的新发现。古哥窑人在烧窑时发现瓷器难免会出现瓷裂现象,而如何利用釉裂开片的天然形式美进行装饰,却需要悟性和技巧。在宋代,烧窑技艺真正好的应该是弟窑,真正掌握龙泉青瓷烧制的诀窍,所以能烧出釉面不开裂的精品瓷,在那时代要做到这点实属不易。而哥窑的技术开始时应该没那么过硬,所以常常烧制出瓷釉开裂的瓷器。因为釉料的膨胀系数高于胎体的膨胀系数,就会在高温烧成过程中出现釉和胎体粘合依附关系上的问题,所以常常出现釉面开裂。不过他们在烧制的探索过程中因常常出现裂釉,继而反复研究,偶然从中发现釉裂开片具有装饰的自然美和形式美。瓷匠们感到自然开裂的哥窑瓷有一种天然的审美意蕴,如蟹爪纹、鱼子纹等颇为美观。2.积极探讨大小开片的窑裂规律。哥窑人在烧制实践中掌握了瓷土釉料的不同、出现的裂纹不同,懂得青瓷釉裂的原理掌握了釉裂开片的规律,加之再不断烧制实践中总结出烧制哥窑的技巧,进而指导新瓷器的烧制,从而大获成功。3.创制金丝铁线。哥窑瓷在烧窑工艺中可能存在某一次的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瓷胎原料中微量的有色元素以及氧化亚铁与红熔解,在刚好由于气泡膨胀而发生破裂时的瓷釉层空隙区域内,产生出了一条有特殊颜色的裂纹线。这一偶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敏感地捕捉到又一创新的机遇。哥窑人也开始有意识地积极探索制作出有色纹线的哥窑瓷,并以此成为青瓷釉面的主要装饰艺术。这种变弊端为新奇的绝妙发明动机,也促使了哥窑理念的创新,摸索烧制出奇妙的金丝铁线哥窑瓷。哥窑的创举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巨大兴趣,哥窑也由此名扬天下。

为了使哥窑陶瓷艺术取得进一步的蓬勃发展,就必须在探索传统工艺技术上取得充分的进展,而针对难题,我们认为应当注意如下几方面修炼。

(1)注重对中国传统瓷器及其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创新。要打开哥窑眼界来深入地探究哥窑历史,要从整体瓷器史的进程中吸取经验和精髓。我国拥有数千年源远流长的手工陶艺历史,既吸收创新运用了古代许多民间传统的工艺技巧形式与传统美术形式,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深刻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我们不要局限于研究哥窑陶艺的历史艺术视域,要勇于大胆尝试汲取国际陶艺界先进的工艺宝贵设计经验,发掘传统陶艺的传承和文化中的宝贵历史内涵,寻找到更多和更好的现代艺术形式创新的形式,来共同传承与弘扬我们哥窑艺术。

(2)一定要注重深入生活中实践。不断努力探索我们生活的自然世界,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真实美好,从人民群众生命的母体中去吸收艺术养分,进一步开阔自己的创作视野,不断丰富对陶瓷艺术与人文审美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哥窑陶瓷艺术创作的原动力。与中国现代艺术陶瓷美学紧密的创作生活相互联系,提升自我全新的陶艺创作研究视野,以独特敏感的陶艺美学触角,加以反复考察、思索、实践,以适应新陶瓷时期新的陶瓷作品主题特征和艺术时代发展,创造出新陶瓷时期新的陶瓷艺术与新哥窑艺术作品。艺术树的生命之枝须要伸散出去,而艺术生命之树上的叶则也要充分舒展起来,才方能够承受起新社会时期的艺术风雨,使哥窑陶瓷能拥有着更为坚韧向上的内在生命力,而通过充分融合吸收新历史时期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内涵与传统陶瓷美学语言,更是能够全面有效充分展示出哥窑陶瓷独具特色的美学魅力。

(3)要自觉并不断地自我提升文化艺术修养。龙泉的新一代青瓷人不仅一定要系统地学好前人在古陶瓷时代里已经学习研究过的瓷器艺术理论知识,还要学习用好现代美学辩证法,使龙泉哥窑青瓷的艺术陶瓷作品能在当代艺术陶瓷领域绽放一枝更为鲜丽多彩的艺术花朵。要注意正确的处理用好哥窑瓷器制作工艺和现代美学价值方面遇到的问题,并使哥窑艺术作品的内涵与表现方面的问题得到和谐美好的解决。哥窑的艺术作品,是由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中华艺术土地上孕育生长起来的一种文艺生命之奇花。唯有通过自我不断探索学习,对滋润艺术个体心灵的土壤加以细致全面科学的翻耕、种植,才会真正开出一朵哥窑艺术作品生命上的灿烂新时代文化之花。提高陶瓷艺术创作的审美文化底蕴,才能进一步提升画家自己创造的陶瓷美学价值感和美学鉴赏审美能力,也由此才能更进一步提高美术创作本身的陶瓷美学内涵,提高创作过程的艺术美学品质,让哥窑美术陶瓷之花变得更加充满魅力。

四、结语

总之,在哥窑瓷器烧制成功之前,已有丰厚的青瓷烧制技艺基础。同时,哥窑人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在实践中探索实验,才在青瓷烧制领域开创出一片新天地,从而大获成功。哥窑瓷成功创作就像一颗夜明珠,只要远远观看,就能感受到它特有的审美光晕,哥窑的魅力让人们七八百年难以释怀。

猜你喜欢
哥窑龙泉窑龙泉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哥窑瓷器揽胜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