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讨

2022-06-30 05:26周季夫韩金儒
消费导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供应链

周季夫 韩金儒

中国人民大学

农业供应链金融,就是各类金融机构经过对整条农业供应链进行审查,了解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商流、资金流,并对其进行集合,为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食物全过程而提供服务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模式的出现,使融资模式从金融机构与农户一对一转变为着眼于整个产业链,将农业企业做为产业链的中心,为农业合作当做依托为农业生产资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只有改变融资方式,充分发挥农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优势,才能引领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一、农村资金供给现状分析

目前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农村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且国家针对农村发展的特点不仅设立了农业银行,同时也成立了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主要支农机构为农业发展银行,但是实际看来,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种类并不全,这直接导致很多业务无法办理,影响到支农的成效。而对于中国农业而言,主要目的是盈利,但是农业银行在乡村金融市场的投入并不多。而作为进攻供给的主要机构,农村信用社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是产权模糊不清,其发展空间严重受限。另外,针对一些小额贷款机构而言,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的,但是由于起步较晚,相关体制并不完善,尤其是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各项工作的开展存在混乱性,最终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不够规范,存在很大的金融加重。商业银行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其信贷标准比较高,这样将会导致农村金融矛盾加剧,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乡村阵型战略的深入发展,为了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农业价值链金融逐渐产生。

二、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机制

针对供应链金融运行机制而言,主要有三种机制:首先是生产合作社主导运作机制,在此机制之下,生产合作社以及相应的农户与银行是主要的利益相关者。针对生产性合作社而言,主要是资源联合的经济组织,主要功能是针对同类农产品生产者的集合,并且其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同时能够为生产服务的各项环节提供社会化服务。在生产合作社主导运作机制之下,金融机构将对农户与生产性合作社进行业务往来,并对业务进行合理的评估与审核,以此来为其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针对此模式而言,主要以生产合作社农民内部关系与信用联保特点为基础而开展。

其次,是核心企业主导运行机制,针对此模式而言,主要组成有核心企业、加工企业以及农户及银行。在农业供应链的主导中主要以核心企业为基础,核心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且盈利能力较强。因此可以起到主导作用,在农业价值链上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核心企业与银行连接紧密,因此能够协助银行对农户进行筛选以及引导,从而来起到担保作用。另外,相应的农户在贷款之后进行相关生产活动,而核心企业则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销售渠道,从而来实现盈利。

最后一种模式为买方担保运行机制,针对农产品而言,主要买方客户为一些加工商以及大型超市,主要运营模式为,买方利用其信用关系为农户提供关系,这样农户便能在相应的金融机构来得到所要的服务,从而来进行生产活动。

三、当前农业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一)产品及金融科技创新趋势

在金融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大量金融机构在农业发展中进行了变革。一方面,是产品创新趋势,从金融服务使用者的角度而言,信贷创新是主流,随着金融科技和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信用贷款逐渐成为农业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很多金融机构推出了,以农业供应链服务为基础的农信云贷,抵押云贷等线上信用贷款服务。另一方面,是金融科技创新,工业供应链需要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才能发展壮大,在手机日益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的背景下的农业供应链媒介,将产生化和金融的深度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也会呈现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金融科技的介入并不会改变供应链金融原有的运行逻辑,只是提升了行业效率、优化了生态模式。

(二)服务模式转变趋势

在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服务模式转型趋势上升,加强农业产业和金融服务的融合非常重要。由于农业产业分散、龙头产业链控制力弱,农产品价格波动大,致使农业供应链金融整合有条件,也有迫切需求。农业供应链金融的主要特征是:以商品流和资金流封闭运行,产业机构积极参与,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目前,部分地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银行、保险、政府、科技”的农业供应链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一方面,主体多元,能够包含不同规模的主体进入农业金融市场,使其获得更多金融资源。另一方面,金融业务多元,各大金融机构,不仅加大对产品的创新力度,而且踊跃参加农业发展融资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

四、供应链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目前来看,在我国乡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其中出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金融供给不足,影响到产业发展。对于一些涉农的小微企业而言,其信誉度并不高,一些金融机构不愿意为其提供金融产品,这导致这些企业及农户无法及时得到资金的补充,直接影响到乡村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实施供应链金融模式之后,主要以大型核心企业为基础,这样其信誉有了保证,并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担保,这样金融机构将会为其提供金融产品,有效为其提供了完整的资金支持,保证农业生产的有效进行。

(一)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过程中,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资金支持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主要由政府进行拨款,但是这还远远不够,余下的部分主要以金融体系为主,利用农村供应链来提供一些金融服务,因此这也为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农村供应链金融模式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补充了政策拨款的不足,利用多渠道的金融服务模式,来充分促进农村建设与发展。并且此模式能长期为农村企业提供贷款服务,这样将会保证农村建设中资金的充足,对于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二)乡村振兴为供应链金融提供配套条件

对于乡村振兴而言,主要的内容便是要做好交通方面的建设工作,在传统的农村建设发展中,由于受到交通的影响,因此物流成本高,很多农产品无法有效运出,影响了农业的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经济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能够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经济目标的实现,从而来带动农村的建设发展。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农村交通的建设,完善农村交通网络,开辟新型物流销售渠道,不断优化农业生产,为农产品的输出提供更好的条件,从而来提高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并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也逐渐吸引了更多的金融机构入驻农村,这也为农村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配套条件。

五、供应链金融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

(一)供应链所处整体环境有待提升

在实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背景下,我国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期,因而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有较高要求。但我国乡村发展供应链金融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一方面,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虽然政府已经对供应链金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但在乡村的农产品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宅基地抵押、农产品保险等方面的制度仍有欠缺,阻碍供应链金融向乡村各个产业发展延伸。另一方面,配套政策不完善。在国家明确提出金融资源将更多投向于乡村薄弱产业的前提下,由于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致使金融机构在乡村产业、涉农企业方面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相对较少,其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服务动力需要增强。

(二)对供应链管理能力较低

从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在关于农业企业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致使金融供应链虽功能强大,但无法发挥,其产生的问题有:供应链组织化程度较低、整体结构不整齐、供应链各个环节未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在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心企业,不仅未能发挥其对上下游的中小型涉农企业及农户的引导与支持作用,而且将自身资金压力转嫁于他人。只要供应链出现资金缺口,其产生的压力就会在整条供应链上下游浮动,导致农业生产无法顺利开展,直接影响物流企业业务的进行,严重限制了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发展。

(三)供应链乡村振兴动力不足

针对供应链金融而言,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其中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针对农业生产领域而言,其发展的时间较短,这样导致,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一些供应链金融机构对于农村产业的发展状况不够了解,因此对其重视度不够,提供的支持也有限,这样导致乡村振兴受到一定影响。并且一些金融机构为农户提供的金融产品依然以为传统产品的贷款为主,缺乏有效的创新理念,导致服范围不够全面。另外,对于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存在缺陷,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这样导致在进行贷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风险机制不完善

在进行金融服务过程中,风险问题是最为重要的防范问题,乡村发展中与城市产业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在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风险,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风险机制,会导致后期出现一系列的风险隐患。现在来看,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中风险机制缺乏主要问题有两点,首先是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供应链服务仅仅是处于摸索的阶段,缺少合理的操作模式,标准不够统一,导致风险隐患较大。其次,是缺乏完善的信用机制,供应链金融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然而由于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了解不够充分,导致最终出现信用风险。

六、乡村振兴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的实践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

在乡村振兴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中,为了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那么首要做好的便是加强政策的引导,利用政府政策来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政府要对一些法规进行完善,为其提供法律支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房屋以及相应的财产抵押制度等进行完善与推广。另外,要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完善监督与审查机制,从而来保证金融机构服务环境的稳定。最后,政府要积极鼓励大型企业进行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农村地域一些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帮助其完善风险管理。

(二)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

针对供应链管理能力的提升而言,企业必须加强对其的了解,重视发展,避免出现单打独斗的现象,要坚持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做好各项发展管理工作。针对一些核心龙头企业而言,必须要充分发挥其地位,尤其是针对财务管理以及企业形象而言,必须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充分吸引中小型企业来进行乡村供应链的参与。针对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中的中小企业而言,要做好对各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壮大自身,实现乡村振兴。

(三)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一是,打造乡村产业品牌,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础,提供各种涉及中小微企业的贷款和担保产品,加大供应链中涉农中小微企业客户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针对地区实际情况,推出重点领域金融链服务,金融机构可按照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大精准部署,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明确金融服务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三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积极研究多样化融资形式。对不同类型的涉农客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对不同客户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为其打造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让各种类型客户和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实现有效衔接。

(四)加强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

首先,加强公共信息分享,将信息共享融入于供应链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方便全部供应链主体及时查询所需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规避由于信息不畅导致的风险。其次,金融机构应创建与完善适合自身的供应链评估体系,确保其服务的乡村产业供应链的运作。然后,创新贷款担保形式,加强供应链核心企业、涉农中小微企业与农户等主体的衔接,在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的同时,注重技术层面对预防风险产品的开发,减小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充分结合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构建相应技术平台,建设供应链金融协同风险控制中心。

(五)加快完善乡村征信体系

不完善的农业农村征信系统是农业供应链融资发展的最大瓶颈,为了满足农业供应链体系融资需求,一方面,需要从征信系统方面着手,解决问题。将当前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各类信息数据,纳入人民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另一方面,建立科学有效、合理客观的农业供应链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农业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信用评级,适当加强农业经营主体入门标准,完善相应的监测、预防、评估、化解等机制。尤其是对于积极响应国家政府号召、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农业主体,在信用评定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先评定。

(六)瞄准重点产业领域方向

针对金融机构而言,要针对中央部署的“分三步走”乡村振兴战略,充分明确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重点内容。针对“三农”领域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坚持做到农业“走出去”,充分完善三大产业的融合,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园,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与基础。另外,要积极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推动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帮助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请发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项债券等,拓宽金融服务供给来源。整合金融机构传统业务,为农业产业链上各类主体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私人金融服务”。

七、结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方面,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目标,要充分发挥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合理配置乡村金融资源,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供应链金融形式的产生,有效改善了农村产业以往的融资难现象。此模式,将分散的农户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中,不仅使得农户的生产生活状态越来越好,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而且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顺畅,金融机构也为适应服务农村产业发展进行创新,农村供应链金融作为服务农村产业的创新模式,在农村经济实践中获得成功,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供应链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