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戏导演教学特色研究与当代思考

2022-06-27 10:42
关键词:戏剧教学学生

卢 昂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教学始于1956年,并于1961年正式建立导演系,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为国家、部队、各省市院团及艺术院校培养了大批话剧、戏曲、歌剧、音乐剧及电影电视导演艺术人才,开辟了一条以“扎根本土、放眼世界、融贯中西、勇于创新”为理念的人才培养道路。上戏导演系坚持“国际化与民族化创造性融合”的教学特色,2021年戏剧影视导演专业成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度中国大学专业的软科排名为A+,名列前茅。本文旨在梳理与总结上戏导演系60年历史经验,着重探讨上戏导演教学特色形成的原因和具体的方法,并进行新文科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当代思考。

一、 上戏导演教学特色形成的历史沿革

20世纪50年代,上海戏剧学院开始筹办导演系,具体任务由著名的“孤岛时期四大导演之一”、时任副院长的吴仞之先生负责。1954年,苏联专家列斯里、古里耶夫来华讲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的导演理论与创作方法。1956年至1958年,古里耶夫在中央戏剧学院主持“导演师资进修班”,上戏专程选派青年教师前去学习。据当时赴京学习的郭东篱老师回忆,古里耶夫及中央戏剧学院欧阳予倩院长对上戏筹建导演系的事情非常关心,他们形象地比喻,“一张桌子要四条腿才稳固”,上戏应该及早补齐导演系“这条腿”。

上戏档案室保留着一份珍贵材料,名为《与苏联专家古里耶夫、列普科夫斯卡亚座谈有关本院设置“导演系话剧导演专业”问题的记录》,座谈会标注的时间为1956年5月5日与10日。“古里耶夫向表演教研室和其他相关同志做了关于导演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问题的报告。”

据报告记载,上戏已经起草了话剧导演专业本科五年的完整教学计划,可惜这份教学计划没有留存下来。苏联专家对这份教学计划的设想及课程安排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据张仲年教授研究,苏联专家强调导演学分为三个部分: 1. 实践导演学;2. 理论导演学;3. 生产实习。其教学方法与演员的培养一样,“从自我修养开始”,也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着手。其中导演元素训练部分列出了三项: 1. 培养动作性想象;2. 舞台空间练习;3. 舞台时间处理练习。专家对生产实习特别强调,指出,“高年级时必须到大的剧院去实习,与真正的演员见面,并接触完整的剧院舞台技术”。而且,学生的毕业演出是“分派到各剧团去排一个戏”,“组织一个专门考试委员会去看戏的演出,写下评语”。

由此可见,上戏导演教学从一开始就是在苏联专家的具体帮助和支持下,全面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学派的导演理论与方法。

由于苏联专家列斯里此前在华导表演教学的巨大成功,文化部决定于1956年在“华东协作区”开办话剧导演干部进修班(学制二年),“华东协作区”六省一市的院团迫切需要培养能够创作戏曲现代戏的戏曲导演。这个班的导演教学任务几经波折,最终落在吴仞之先生身上,从而使上戏导演教学从一开始就必须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必须立足于民族戏曲的土壤,必须“扎根本土,放眼世界”,也必须“融贯中西,勇于创新”。

于是,吴仞之先生带领一批话剧表演专业毕业的青年教师,一面讲授从苏联专家那里学习来的导演理论与方法,一面讲授中国古典戏剧理论。此外,他还邀请周信芳、盖叫天、袁雪芬,以及传字辈老师等戏曲大家现身说法,并安排大量的观摩与社会实践活动。

当时上海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剧团(多数为戏曲剧团),吴仞之先生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院校结合,中西融合,指导青年教师分别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投身到广大戏曲院团中进行社会实践,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创作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了社会生活与人民的需要。这一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一直在上戏导演教学活动中传承了下来。之后,导演系俞子涛老师指导创作的福建高甲戏《连升三级》、郭东篱老师指导创作的浙江婺剧《三请梨花》、杨凝老师指导创作的福建闽剧《贻顺哥烛蒂》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三部作品先后进京演出,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誉。

由此可见,上戏导演教学从一开始就开启了国际化与民族化创造性融合的教学实践与探索,并在之后六十多年的导演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一特色主要体现在:

1. 中西方戏剧的兼容并蓄、创新融合;2. 多元文化、多种观念的吸纳与融汇;3. 强调戏曲导演创新性学习与实践;4. 编、导、演融贯一体、综合学习;5. 注重实践、关注生活;6. 院校结合、服务社会;7. 大量观摩与研讨;8. 知名艺术家言传身教;9. 尊重个性创造,重视个体培养;10. 注重思想建设、社会责任,强调爱国尚艺、团队协作。

这些特点的形成缘于一代代导演系教师的耕耘与实践。比如,导演系创始人吴仞之先生很早就非常重视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非常强调艺术对于科技的吸收与融合。他参与了北京人民大会堂光电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并最早在上戏提出“数字化”管理的设想与方案,这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也是非常开放、多元而富于创新性的。他在其撰写的《导演全程经纬录》中说:“艺术与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两种同样重要的手段。所以非但不该把它们对立起来,而且还应该对它们平等对待。”

我研究生时期的联合导师薛沐先生,同样也是一位融贯中西的大家。他是国内著名的布莱希特研究专家,更是一名优秀的戏曲导演及教育家。他教导我: 导演的每次创作都是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发言,因此,导演者必须高度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并擅于洞察与发现。他对布莱希特研究的最大成果,一是高度强调导演创作的哲学思辨能力,二是要求在导演创作方面不断超越自我,勇于突破,大胆创新。他要求导演者:

(1) 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高尚的情操,以自己全部的政治热情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不断自觉地完善自己的政治素质。他的每一次创作都应是一次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发言。

(2) 必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历史和人生的主题,要有足够概括、思考和选择的能力。他应该站在多视点的、全方位的高度上,对生活和戏剧进行客观的思考,哲学的归纳以及整体的把握,他的观点应当是较高层次的、真知灼见的和具有超前意识的。

(3) 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并不断更新积淀而成的文化——心理定势,不断地超越已故的思想模式,并且以民族文化的美学精神为背景,不断丰富,创造和发展属于东方艺术的中国戏剧。

(4) 勇于突破传统,勇于超越自我,强化主体意识,广泛吸取,大胆借鉴任何一种戏剧流派的表现手段,向边缘学科突击,使其戏剧创作实践具有现代意义的美学价值。

难能可贵的是,薛沐老师将这一思想成果创造性地融入戏曲导演教学及创作实践之中。他撰写的专著《戏曲导演概论》全面剖析了戏剧的特征与戏曲的演剧方法,并对戏曲导演的职责和任务、剧本分析、导演构思、舞台调度、舞台气氛与节奏、导演技法等逐一进行理论阐述与实例分析,至今依然是上戏戏曲导演教学的重要文献。特别是他根据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舞台行为动作,独创性地提出了“主体动作和修饰性动作”理论,其中“主体动作”即角色完成当前任务时的主要动作,也就是“贯穿动作”。而由于戏曲艺术“以歌舞演故事”的本体写意性,角色在进行主体动作时需要舞蹈化、程式化、技巧性地修饰与转化,要富于鲜明的节奏韵律与优美的造型,要与演员的“四功五法”相匹配,要运用演员的“手眼身法步”进行艺术加工与再创造。进而,薛沐老师将中国戏曲的这种“装饰性动作”系统性地归纳为八类戏曲身段动作,即: 象形舞蹈、情绪舞蹈、武术舞蹈、特技舞蹈、表演舞蹈、生产舞蹈、表意舞蹈及虚拟舞蹈。

读研期间,薛沐老师反复告诫我: 在中国,不了解戏曲的导演是有缺失的,也是做不大的!这对于我这个自幼成长在话剧团,对戏曲艺术非常陌生的学子实在太重要了。我参与的第一台戏曲创作,就是1991年薛沐老师带我到河南太康道情剧团执导的道情戏《王金豆借粮》,并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天下第一团”优秀剧目展演赛事活动。在实践中,老师逐一诠释戏曲各类“装饰性动作”的处理原则及其与话剧艺术的比较与分析,这对于我此后从事戏曲导演创作有决定性影响。薛沐老师丰富的学识,以及他对中西方戏剧创造性的兼容并蓄,使得他为上戏戏曲导演教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代许多优秀戏曲导演,如石玉昆、童薇薇、何双林、孙虹江、郭小南、张平等,都是薛沐老师的学生。

另一位为上戏导演教学做出重要贡献的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原主任张仲年教授,他也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另一位联合导师。张仲年是导演系1962年建系时招收的首届话剧导演本科班学生,同班还有苏乐慈、汪遵熹、张戈等15名学生。由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中期的历史原因,这个班的教学被打乱和破坏了,随后导演系与表演系合并在一起。

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开始恢复本科招生,导演系选派张仲年老师和朱枫岚老师一起到中戏导演系学习两年,得到徐晓钟、王大英等教授的大力帮助,回来后筹备招收第二届话剧导演本科班。

1985年,导演系正式招收第二届话剧导演本科班,张仲年老师担任班主任及主讲教师,教学组还有苏乐慈、李建平老师。张仲年老师结合中戏的学习体会及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深入研究、比较、融合苏联及欧美各大艺术院校导演教学的大纲与方法,完成了一份新的教学大纲。确立了“小品——片段——大戏”三阶段缜密的课程计划及相关教学要求,强调实践教学、个性培养和艺术探索。这个大纲最为重要的特色与创新就在于非常注重“开放”与“多元”,倡导“多种观念并存”的戏剧观、教育观及学习观。他明确地写道:

“多种观念并存”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改革。根据1980年代中国话剧的发展形态,我们认识到戏剧观念的更新与不断拓展,是多元化世界的要求。因此不能“独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而应在其基础上,努力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习与吸收各家流派之长。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不要扼杀学生的创造个性,不要束缚学生的创造力。要从教学观念上建立课堂是实验室的认识。

因此,张仲年老师为85本科班安排了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余秋雨、吴光耀、胡妙胜、周本义、金长烈、戴平、荣广润、汪义群、杜定宇、刘如曾、沙叶新、胡伟民,以及北电的周传基、黄式宪、戴锦华、倪震、郑国恩、司徒兆登等名家悉数授课;各种戏剧流派、理论观点彼此交织、相互争鸣;各色样式的演出、报告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我作为这个班年龄最小的学生,真切地体味到目不暇接、脑洞大开的兴奋与满足。张仲年老师撰写的专著《戏剧导演》正是在这种“多元开放、融会贯通”的教育理念下,系统梳理了中外各色戏剧流派的导演理论与方法,提出了自己的创新理论观点,对我们影响很大。该书多次再版,已成为全国艺术院校导演学科的重要教材,对上戏“国际化与民族化创造性融合”的教学特色及理论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上戏导演系六十多年的导演教学历史中,教学时间最长、经历最为丰富的无疑是“国宝级”专家——胡导教授。他生于1915年,享年近百岁。他1930年代就投身于戏剧,演出和导演了大量优秀剧目,成为轰动上海滩的“四小导演之一”。1950年,胡导老师进入上戏任教,作为班主任执教55级表演班,培养了焦晃、张先衡、李家耀、杨在葆等一代新中国表演艺术家。1961年导演系创建时,胡导老师任副主任,是重要的创始人之一。1981年,胡导老师担任表演系主任,成为上戏表演、导演教学体系的重要创建者。2007年中国话剧百年之际,他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

尽管胡导老师成名很早,被国家授予至高荣誉,但他身上却自始至终充满着孩童般的赤诚与好学精神。退休后,他每天从龙华来到华山路校园听各个班级的课程,并与各位授课老师讨论、交流,风雨无阻,乐此不疲。他总说自己年纪大了,要向年轻人学习新的东西。他85岁时因双手颤抖写字困难而开始学习电脑,87岁完成了26万字的专著《戏剧表演学: 论斯氏演剧学说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90岁写成了《戏剧导演技巧学》,91岁完成了《干戏七十年杂忆》,94岁时,他甚至要求导演系让他带一个本科班来探索自己导演教学改革的设想,并希望能在上戏校报上开设专栏“再观剧十年有所学”。

胡导老师谦虚治学,他对导表演教学无尽的痴迷、对未知领域无畏的探索、对戏剧艺术永恒的追求,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他同导演系师生学习生活的每一天,也真真切切地成为上戏导演系治学精神与学术文化的重要标识,那就是: 勇往直前、从一而终的创新与求索!

20世纪末,导演系刚刚毕业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周可执教97级导演本科班,在创作毕业大戏《萨勒姆女巫》时,八十多岁的胡导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每天来到红楼排练场,帮助每一个重孙辈的同学做大量的生活小品,通过变化各种规定情境,使学生一点点地在自己的内心种下角色形象的“种子”,直至演出顺利、圆满地结束。

周可老师每谈及此事,都不禁感慨道:“排演毕业大戏不是件轻松的活,当时老师这么大岁数但对艺术丝毫也不马虎,一次次讲戏,一遍遍推倒重来。每周都会布置作业,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表扬与鼓励,欠缺的地方老师也会用最有效的办法给予指点。”

而我们每每问胡导老师,为何这般年纪还要如此辛劳、孜孜不倦,胡导老师坦言道:

从时间上看,我30年前就应该算正式离开表演、导演的课堂了,但在心理上,我却从没离开过我所热爱的岗位半步。我的脑子一直在运转,一直在思考,琢磨看过的戏,也一直在寻找一个渠道,怎样更好地把它表达出来。

正是由于吴仞之、胡导、薛沐、张仲年等一大批导师的耕耘与开拓,才最终创立了上戏导演系的教学体系及特色理念。60年一甲子,新的纪元已经开启。我们深深怀念那些已经故去、为导演系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师们,他们是: 吴仞之、胡导、叶露茜、章琴、罗森、薛沐、杨凝、徐里、俞子涛、钟高年、徐企平、宋顺锦、邱世穗、王家驹、杨关兴、张庆浩、陈茂林。

二、 21世纪以来上戏导演教学特色的继承与发展

六十多年来,上戏导演系教学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传统,那就是开展严谨、开放、坦诚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每个班的教学汇报,导演系老师都要观看并开展积极的讨论: 对于教学的规格与要求、教学的目的与手段、教学的创新与实验、教学的问题与思考等,老师们都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从而保证导演教学的质量与发展。21世纪以来,面对社会环境、思想观念,以及师资和学生情况的巨大变化,这种严谨、热烈的教学研讨能做到坚持不懈和直面问题。我们可以从《戏剧艺术》所发表的导演教研室《导演艺术与观念更新》(1986年第3期)、《21世纪导演教学研讨》(2000年第3期),以及上戏导演系整理、汇编、出版的系列《导演系教学研讨论文集》,如《导演艺术论》(中国戏剧出版社)、《耕耘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导演学科教学论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第七艺术舞台——导演系教学研究创作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当代戏剧导演艺术与导演艺术人才培养国际论坛文集》(上海文化出版社)等,深入了解导演教学关于目标、定位、特色、方略的内涵与发展轨迹。

1. 目标与定位

上戏导演系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是: 秉承中华美学精神,融合世界戏剧优长,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表导演学派”;培养有情怀、有担当、技艺全面、勇于创新的复合型导演艺术的卓越人才。

根据这样的目标定位,导演系确立的艺术教育理念为: 扎根本土、放眼世界、融贯中西、勇于创新。这一理念的坚守,逐步形成了上戏导演教学的重要特色——国际化与民族化创造性融合,从而在教学方面努力做到: 以学生为本,为其提供最完好的艺术创作实践平台;放眼全世界,集聚全球最精良的师资队伍于一体。

当今世界为全球化时代,导演学科面临从未有过的多元与纷杂,东西方戏剧的碰撞、传统戏剧与现代媒介的交织需要我们具有更博大的胸怀、更高远的视野和更坚定的目标,以此来建设我们的学科。

当下,上戏导演学的学科建设最为重要和紧迫的目标和任务是: 中国表导演学派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设。这是继承与发展的时代命题,更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

在确定这样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之后,导演系进而在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开拓: 课程建设、创作实践与国际化拓展。这些工作的最终出口则是培养卓越的导演艺术人才。这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培养结构。(参见图表1)

(图表1)

构建中国学派的表导演理论体系是非常艰难的探索与课题,但这项使命十分重要。为此,上海戏剧学院于2019年打破传统院系界限,融合戏剧影视表演、导演、音乐剧、戏曲、舞蹈等专业,由我牵头组建“表导演卓越人才创新团队”,并获得上海市教委支持。2021年创新团队克服疫情困难完成了三年的目标任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再次创建“中国表导演学派建设创新团队”(2021—2025)攻克难题。目前该团队已正式获得上海市教委批准,正在全面建设。

中国表导演学派研究,应该在两个方面同步开掘。一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现代化,让古老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进现代剧场,被当代人所认知,也就是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我自幼成长于话剧团,后跟随薛沐老师进入戏曲领域,这种比较与感受非常深刻。我在自己撰写的《卢昂导演创作文集》中写道:“越接触戏曲,越觉得它是无价的宝藏,只是历史的沉寂、时代的变迁使之蒙上很多灰尘甚至是附着了厚厚的泥垢,遮挡了它的光泽,黯淡了它的风韵。我(导演创作时)总是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灰尘和泥垢擦去,然后将其放在一个精美而富于意味的现代剧场之中,让当代的观众看到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与璀璨。”中国表导演学派研究的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是中国话剧的民族化探索。这是焦菊隐先生在20世纪提出的,目前需要全面梳理和总结百年来中国话剧人对于这一西方舶来的艺术样式之丰富多彩的创作经验与成败得失,结合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与审美方式,以中国“语汇”讲述中国人的故事,彰显中华风尚与中国特色,形成自己独特的戏剧形态与演剧形式,表达当代人的生命思考与时代精神,为世界戏剧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 方法与策略

确立了学科定位与卓越导演人才培养目标后,导演教学的方法与策略主要是围绕学生思想建设,以及“五个一”教学创新战略两个方面开展。

首先,导演系非常重视课程思政工作,强调学生及作品的思想开掘、价值引领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因为导演是整个创作团队的统领者,是整个作品思想的制定者,所以他的艺术趣味,他的人文关怀,他对故事诠释的角度,他作品中所表达的东西与当下观众的交融是最直接的,也是最强烈的,故而必须充分重视。我们当年读书做学生的时候,老师们就是这么严格要求与教导的,老院长熊佛西先生的校训一直告诫我们——先学做人,再学技艺。注重学生人格的陶铸与素质的培养,是上海戏剧学院76年来坚守的教学精神与传统,这一点在导演专业尤为重要。

当然,导演教学应创造性地将思政与艺术创作及专业学习有机融合,就如同“盐溶于水”一样,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因此,我们提出课程思政“全覆盖”要求,要求每位老师在每门课程中都要以身垂范,在每一个具体作品中有效地把握思想的引领;同时,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生活,深入了解社会,用脚丈量大地,用心感知生活,用情维系人民。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贯穿在导演系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并创作演出了大量优质的作品。

在具体的教学上,导演系主要在五个方面进行建设,即“五个一”教学创新战略: 一个国际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一个民族戏剧人才培养高地、一个大学生原创实践基地、一个高水平教师团队、一个创新性一流课程体系。

(1) 国际戏剧交流与合作

导演系起步较早,自2009年开始举办国际导演大师班,至今已完成了探索“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大洋洲”“北欧”“南欧”“美洲”“文明古国”“中东欧”“中国海峡两岸”之戏剧艺术尤其是戏剧导演艺术的共12届大师班。十多年来我们邀请了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七十多位导演到上戏授课和开办工作坊,其中很多人已成为导演系的客座教授,如哥伦比亚大学导演系主任安·博格、纽约大学理查·谢克纳、耶鲁大学导演系主任利兹·戴蒙德、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前院长尼古拉斯·巴特、俄罗斯著名导演图比纳斯和沙彼罗、法国著名导演雅克·拉萨勒、德国著名导演路克·帕西弗、澳大利亚国立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埃格尔、希腊国家剧院院长与总导演斯塔西斯、南美洲著名导演阿瑞斯蒂德斯、国际剧协古巴中心主席卡洛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导演系主任何塞·路易斯、中国台湾著名导演赖声川等。与此同时,我们还邀请英国巴特教授每年给本科班三年级同学执导一台莎士比亚喜剧,目前已经排演了9台。(参见彩页图1)

我们希望创造更好的条件,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丰富的前沿教学及训练方法,从而具备国际化视野与能力。近年来,导演系每年都有不少优秀的毕业生考入外国顶级艺术院校深造,比如美国著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每年全球只招收三名左右的导演专业研究生,而上戏导演系目前已经有5位本科毕业生考取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生资格,这在美国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应该算是一个“中国奇迹”。2017年开办美洲大师班时,我们特别举办了一个研讨会: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上戏两届导演系系主任及四位在两个学院就读的学生,与参加研讨的师生分享经验心得。我们的学生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长大,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去外国顶级艺术院校深造能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探索世界的勇气和能力。我们两个院系的合作是长久而有益的,之后他们每年都会关注我们的毕业生,遴选优秀的学子赴美读研。同时,我们也正在积极筹建“上海戏剧学院海外实践基地”,把这种合作与共建深入下去。

12届大师班中,我们每年都会制作一个教学集锦并编辑出版一本专著,把老师们的方法与学生们的感受详细地记录下来。目前已经出版了十卷册的系列丛书,对当代国际戏剧导演技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这一研究成果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2022年导演系再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举办第13届导演大师班——“回归中国大陆”。

2018年,我们举办了“文明古国”导演大师班,邀请以色列、土耳其、印度、埃及、伊朗、希腊等拥有古老文明的国际导演来上戏授课,我们希望了解这些国家的当代导演是如何继承、发展他们的传统艺术的。结果却令人遗憾!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上述这些国家的许多古老戏剧只留下文字或剧场遗址,难以再用鲜活的演出体现出来,而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祖先的文字都无法辨识。这些古老文明国家的艺术家都非常敬慕中华文明的延续,敬慕古老的中国戏曲依然活跃在中华大地上。这说明,中国戏曲不仅关乎中华文脉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对于世界戏剧来说,它也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我们希望2022年中国导演大师班能够向世界展现它独特的风采,能够在中国导表演学派建设方面有所收获!(参见彩页图2)

(2) 民族戏剧人才培养

上戏导演教学始于戏曲导演人才培养,60年来一直坚持不懈,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出版了系列相关教材,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戏曲导演,如薛沐、马科、杨关兴、石玉昆、何双林、童薇薇、孙虹江、郭小男、张平、曾静萍、翁国生……上戏导演系的戏曲导演培养在全国是一个重要的品牌,为国家的民族戏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2年,上戏开办戏曲导演本科班,以宋捷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融贯中西、勇于创新”,兼容话剧“写实”与戏曲“写意”的优长,创造性地开掘了一整套训练当代戏曲导演思维的训练方法——“诗词意境小品”“音乐音响诗词意境小品”,创作演出了一系列以中国戏曲形式演绎中外经典戏剧作品的高质量演出,如实验京剧《培尔·金特》《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浮士德》《理查三世》《王者俄狄》,以及京越剧《暗恋桃花源》。宋捷老师在《戏曲导演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中写道:“我们的戏曲导演从基础课时就从‘摹实’——‘写实’和‘意象’——‘写意’两个方面进入教学。我们要求学生: 一手抓住‘写实’,一手抓住‘写意’,如果两手都过硬,就能够使艺术融会贯通起来,真正提高提炼、概括生活的能力以及构思、组织舞台行动的能力。”

在戏曲导表演人才培养的同时,学院对于少数民族戏剧导表演人才的培养同样非常重视,坚持不懈,努力前行。比如,导演系师生在内蒙古话剧团创作演出的原创话剧《国家的孩子》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赴西藏话剧团执导的原创话剧《共同家园》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新疆民族地区创作演出的原创话剧《我叫王成帮》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为云南歌舞团编剧、导演的原创音乐剧《阿诗玛》获得首届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并荣获第二届北京天桥音乐剧演出季“优秀剧目奖”。几十年来,上戏导演系一直为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艺服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导表演艺术人才。

(3) 大学生原创实践基地

导演系是培养富于创造力的领军人才,需要学生有统领团队的能力和协作共创的精神,因此,我们于2007年成立了“源点基地”——学生原创基地,以此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跨系组合,开辟“第二课堂”,自主协作共同创排一系列原创作品。学生们非常踊跃,目前已经创作演出了近百台剧目,很多作品极富创作个性,非常优秀。让学生自主选择、深入生活、有感而发、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应该是导演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同时,我们鼓励导演系学生到上海各大高校中去,与该校的戏剧社团结合,指导创作戏剧小品,之后在上戏组织上海市大学生“源点杯”小品大赛。目前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5届大赛。今后我们会继续建设,希望与剧协合作,推出“源点杯”——全国大学生戏剧小品大赛。

此外,导演系还建立了学生的“读书吧”,希望同学经常交流他们读书的心得,去寻找原创的活力。此外,导演系还加强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好平台和服务。

2021年底,导演系编辑、制作了两套演出光碟——《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原创演出剧目集(第一辑)》和《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莎剧经典作品演出剧目集(第一辑)》,各精选了10部21世纪以来导演系师生创作演出的优秀剧目。(参见彩页图3、图4)

上戏导演系的原创作品都是师生深入生活、关注社会的教学演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与创造力。其中,有的是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有的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也有的获得了上海乃至全国重要的艺术奖项。例如,《菩萨岭》《许村故事》分别获得第20届、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不要担忧》荣登全国第五届校园戏剧节专业组榜首;《军歌》获得“2019年上海市舞台艺术作品评选展演”优秀作品奖(戏剧类榜首)及表演“新人奖”等。(参见彩页图5)

在坚持原创演出的同时,导演系同步注重中外经典剧目的创作与演出。导演系制作的另一套莎剧演出作品集收录了英国巴特教授为导演系排演的《驯悍记》《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冬天的故事》《皆大欢喜》《维洛那二绅士》《爱的徒劳》《无事生非》《错误的喜剧》共9台莎剧,以及上戏导演系与英国利兹大学联合排演的《谁杀了: ROMEO & JULIET》(英文版)。(详见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参见彩页图6)

(4) 高水平师资队伍

目前导演系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已经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及留学生等多层次结构,拥有一支精干、整齐的师资队伍。他们脚踏实地,勤勉不懈,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他们导演创作的作品囊括了国家级系列艺术奖项,如中国文旅部“文华大奖”及“文华导演奖”、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奖、中国剧协“优秀剧目奖”及“优秀导演奖”、中国话剧“金狮导演奖”等。师资队伍中有同志获得了国家级荣誉,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近些年,导演系利用系列“国际导演大师班”集聚全球几十位知名导演、教授来充实教学,同时,积极引进了多位全职教师。如张晓欧、章文颖、常佩婷、李传缨等老师,前三位为博士及博士后,李传缨老师主演的导演系原创话剧《许村故事》获得了“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他们非常优秀,目前都在一线带班教学。

此外,导演系聘请王晓鹰等著名导演为校外艺术家进行授课并指导研究生,2021年完成了海外名师及“PT计划”,聘请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前院长巴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著名导演雷国华来系任教。

导演系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三三制”原则,即: 高水准全职教师梯队建设、国内外顶级艺术家集聚、新锐青年导演及教师的孵化与选拔。三者交织渗透,相互支撑,以老带新,优化组合,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其提供最完好的艺术创作实践平台;放眼全世界,集聚全球最精良的师资队伍于一体”。面对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这一方面仍有欠缺,还需大力加强。

(5) 创新性一流课程体系

导演系目前的专业主干课程,如《导演元素练习》《导演片段练习》《多幕剧演出创作》《导演基础理论》等均为上海市精品课程或一流课程,实现了上海市精品课程的全覆盖,并多次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及教改项目,撰写出版了几十本相关教材及专著。通过60年教学实践与积淀,导演系建立了一个完整、规范、有效的课程体系。“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就是国家一流课程及思政课程,以及与之相关的教材建设。利用我们丰富的海外名师及各个导演工作室的特色教育,提升课程质量,加强内涵建设。

2021年,卢昂教授领衔的《构建中国戏剧表导演学派及卓越人才培养体系》课题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这是一个重要契机,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全面创新发展导演学科的建设,特别是要在课程创新、跨界融合方面有所创造。

“新文科”这一概念由美国希拉姆学院提出,该学院“对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对29个专业进行重组,即把新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的课程中,为学生提供综合性的跨学科学习”,实行“学科重组文理交叉”。“希拉姆学院期望学生在学校推崇的以新文科为导向的基础上,拓展所学知识的宽度。学生可通过选修一系列核心课程和参与学院的‘联合活动’,积极探索自己选择的某个特定领域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研究。希拉姆学院的联合活动或实习实践包括研究项目、服务—学习活动、实习或游学等,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促使学生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实践,提升学生解决现实世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教育部2021年3月2日正式颁布《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对于艺术类学科来说,我理解所谓“新文科”就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就是培养爱国家、爱民族的新时代文科人才。新文科建设的重要使命是提升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民族精神。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在于“守正创新”,它包含两方面的任务: 一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二是大力推进创新融合。这种融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二是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三是与相近专业集群的相互融合。

这些都是全新的课题,对于面向未来的学科发展,以及相关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吴仞之先生在创建导演系之初的前瞻性要求,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践行。目前,导演系正在积极研发、拓展、探索,开授一系列创新课程,希望在前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造。(参见图表2)

(图表2)

上戏导演教学经过六十多年的积淀,建立了一套相对科学、完整的体系,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但面对时代的剧烈变化与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也面临不小的挑战。特别是在新文科教育改革背景下,很多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应对与探索,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

1. 生源结构变化巨大,教学难度明显提升

与从前不同,现在导演系本科生源大多是伴随着手机、网络长大的高中毕业生,他们对戏剧的认知与解读更多是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获得,入学院前的舞台实践经验很少,有的学生过去甚至根本没有看过戏剧。而导演专业又要求学生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哲学思考能力、综合知识,以及更为扎实的导表演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老师们努力培养学生在“编”“导”“表”“摄”等方面的综合性创作能力,并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考察,实际排练的学习量大大超出课表安排。即便如此,老师们依然感觉时间不够,需要弥补的问题很多,而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与要求,又不能无限制地增加课时。

我们应对的策略是强调实践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艺术创作和实践活动,让他们自主跨系组合,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综合舞台技能与知识。例如,目前导演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多幕剧演出创作》课程为一台剧目,即一台毕业大戏。然而,这一学习量在今天已经远远不够,十多年来我们每个本科班实际创作演出都不少于三台剧目,即: 教学剧目、实习剧目、毕业大戏。甚至有的本科班四年学习期间创作演出了十台左右的大戏,仅毕业大戏一个学期就排演了五台(老师排一台,学生排四台,其中包括一台原创音乐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由此大大提升。

2. 教改力度不够,忧患意识不强

上戏导演系60年的教学历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且每年本科报考人数都有明显增长(2021年约4000人,2022年逾6000人),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习惯性地简单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面对时代的要求与未来的发展,特别是生源规模与结构的巨大变化,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大改革力度。近些年,导演系一直酝酿、探讨并努力推动一项导演教学的重大改革措施——“导表混合、本硕贯通”。我们设想在本科招收导表混合班(30名左右),其中逾20名演员,6名左右导演,让他们混合在一起学习导表演。到了四年级结束的时候,表演专业学生本科毕业,而导演专业的学生则直升,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这是因为导演专业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社会阅历需要积累,因此学时要有一定长度,同时还要跟专业的演员进行深度合作。“导表混合、本硕贯通”是非常复杂而重要的教改方案,希望借新文科教育改革的契机而有所突破。

3. 民族文化的认知问题

传媒时代的高效、便捷,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输入与熏染,使当下的一些学生对于西方世界的文化样态自觉不自觉地熟悉与亲近,而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与传统则愈发陌生与疏远。新文科教育改革任重道远,其重要任务就是创新性地发展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与文化传统,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表导演学派。如何在拓展国际化视野与能力的同时继承与发展中华文明的传统特色,如何从思想和方法上系统地、创新性地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表导演学派,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4. 专业的侧重与均衡

戏剧与影视是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学科,需要把握好侧重与均衡的关系,这也是全国艺术院校导演专业的普遍问题。上戏导演系在侧重于戏剧导演教学的同时,也注重影视导演的培养。20世纪80年代,随着电视连续剧的热播、电视文艺晚会的兴起,上戏导演系创办了系列电视导演进修班,如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创办的1983年、1985年电视导演进修班,1990年,上戏导演系开办了电视导演干部专修班等,培养了潘小杨、何为、江平等优秀导演。1986年,上戏导演系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创办电影导演本科班,培养了傅华阳、郑大圣、傅东育、吴天戈、梁山等一批活跃于影视界的知名导演。之后,上戏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了电影电视学院,规模与专业得到更大的发展。当下,面对数字媒体、全新科技的飞速发展,上戏影视导演专业如何充分利用学院综合艺术氛围,特别是戏剧学丰厚的基础从而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这个问题需做专题研究。

5. 教学空间有限,功能单一

相对于表演专业,导演专业的排练空间非常有限,而导演教学又十分强调个体创作,一轮片段或小品创作,全班十多个同学每人至少独立执导一个作品,场地十分紧缺。特别是目前导演系研究生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已经超过本科人数,而导演系目前依然只有四个排练教室和一个黑匣子排演空间,每个研究生都要独立完成中期展演和毕业大戏,都需要剧场合成、演出,因此排演空间严重不足,需要彻底改善。同时,我们建议把黑匣子改造成“编、排、演、摄”一体化的演艺空间,将导演系丰富多彩的原创小品摄制成系列短剧,强化影视学及传播学的学习,在网络和电视台播出,推出新人新作,打造导演系的原创品牌。

6. 师资队伍不够健全,创新型知名教授比较欠缺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目前导演系这一方面依然有所欠缺,亟待健全。特别是跨界融合、科艺融合、引领创新的行业翘楚与知名教授缺口较大,希望通过“揽蓄计划”广招人才,加强建设。

7. 国际化办学需要进一步深化

虽然导演系在国际化合作方面起步较早,规模也较大,但仍需进一步开掘与升级,如联合办学、师资交换与互访、国际项目合作、跨界融合联合创作等。目前,上戏导演系正与美国洛杉矶戏剧中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联合筹建上海戏剧学院—美国洛杉矶戏剧中心海外实践基地,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定期在上海与洛杉矶研学、实践,使国际化办学得以进一步深化。

8. 学生心理问题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近些年发现一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且有加重的趋势。当然,这不仅是导演系学生的问题,也是高校较普遍的问题。然而,由于导演专业的学习量非常大,每天都像在“刀尖上”行走,在这种超大的学习压力下,如果没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意志品质,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如何帮扶、疏导他们,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走出阴霾并重拾健康的心理,这是导演教学的重要任务,涉及以学生为本的具体践行方式。

总之,以上问题都是当下导演教学较为普遍的问题,也是新文科教育改革必须面对与解决的命题。机遇与挑战并存,上戏导演教学始终坚守“国际化与民族化创造性融合”的教学特色,努力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表导演学派,赓续中华美学精神,真正走进现代。最后,我想以21世纪之初所撰写的《东西方戏剧的比较与融合》的序言作为本文的结语,以面向未来:

民族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交相互应,才能最终使一种文化成为整个世界所共同体认和崇尚的文明,才能真正显现它别具一格的艺术价值。21世纪是一个多元交织、互联并体的世界,当新世纪的曙光从世界的东方冉冉升起,我们古老而精美的戏曲艺术将重新彰显它撩人的风采,而浸透了传统戏曲营养的中国话剧艺术,也将在这崭新的世纪里绽放出民族魂魄的雄姿。

猜你喜欢
戏剧教学学生
传统戏剧——木偶戏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学生写话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