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紫宜
摘要: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语文素养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古诗词景物、古诗词意向以及具体创作背景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寻找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路径,给予小学语文教师古诗词教学一些建议。
关键词:情景交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
一、情景交融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中蕴含的独特语言、创作技巧、深厚情感、以及深邃立意都使得它们经历千百年仍旧被世人所传唱。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在篇幅、情感、立意上都较为注重联系小学生基本学情,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受更方面因素的影响,更为看重学生古诗词理论知识的把握。要求学生能够背诵、默写以及翻译古诗词,授课的内容更多是对古诗词涉及的文学知识与古诗词答题模板的讲解,在意向解读与情感表达方面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较少,因此学生在接触到一首新的古诗词时,首先不是在想这首古诗所营造的意境美与情感表现,而是绞尽脑汁地想这一句应该怎么翻译,那一句应该怎么背诵,学生阅读与学习古诗词出现功利化的现象,极少从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古诗词的底蕴与魅力。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转换自身的教学观念,小学生学习好古诗词虽然离不开背诵与文学常识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学生从古诗词学习中感受到古诗词所蕴涵的独特之美,能够真情实感地感受古诗词所带来的熏陶,这样才能在长久的积累与沉淀中,培养自身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构建路径
(一)借助信息技术展现古诗词景物,放大学生直观感受
由于古诗词创作的年代较久远,对于未经世事、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讲,古诗词中所涉及的情感与立意本身是很难理解与感受到的,所以教师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先熟悉古诗词语言,了解古诗词的表现方式,先从景物认识上,由外向内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学习好古诗词。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凉州词》这首古诗词时,语文教师可以请学生寻找古诗中出现的景物,待学生寻找“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羌笛”、“杨柳”、“春风”、“玉门关”。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能够找到这些景物,但他们对部分景物是较为陌生的,进而在最基本的诗词内容上都会有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闭上双眼,想象诗歌所体现的画面,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视频与图片的方式介绍这些学生较为陌生的景物。这样不仅没有磨灭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还使学生将自己的想象画面与真实的景物场景进行对比,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诗歌场景画面,为后面的情感教学提供保障。
(二)結合古诗词本身加强意象解读,促进学生知识积累
在传统的古诗词中景物总是代表着一定的含义,当在现实中的景物出现在古诗词中,它便成为了意象。小学阶段的学生文学常识积累较少,对于较为典型的意向没有一定的概念定义,所以他们在读到“杨柳”、“梅兰竹菊”、“松柏”、“月亮”、“桑梓”、“红豆”、“鸿雁”、“杜鹃鸟”、“青鸟”等较为常见的意象时,不能联系到意象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从而在情感体验与感悟过程中出现问题。基于此,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求学生翻译、背诵上下功夫,还需要积累一定的文学常识,加深对意象本身的理解与掌握,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量进行调取。值得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意象解读上,不能脱离诗歌本身单独要求学生去背诵与记忆,因为这样会使得学生学习古诗词时重点放在了记忆部分,而将意象内涵绝对化。例如,秋天在古诗词中,它可以是表现战争肃杀气氛的,也可以是表现百姓丰收欢快气氛的。所以教师要立足于诗歌本身,对意象进行解读。
(三)联系诗人古诗词具体创作背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社会经验较少,日常生活与古诗词所描绘的情景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要求小学生能够直接感受与表达出古诗词中涉及的丰富情感是具有难度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要使得小学阶段学生体会到这句话,就需要教师对古诗创作的背景进行一定的补充。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曹植《七步诗》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豆与萁二者的处境,然后教师再定位到诗歌的题目上,介绍曹植书写这首诗的背景,使学生能将诗歌景物与作者现实处境相结合,从而体会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情感。
三、结语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构建情景交融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师更为注重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确立,使学生在积累文学常识的同时,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与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深切体会中华传统古诗词情景交融之下,所展现的深厚内涵与底蕴。
参考文献:
[1]张真鹏.徜徉诗海 品味经典——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考试周刊,2022(07):66-69.
[2]张俊杰,李忠梅.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陶冶策略[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03):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