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江县鸡冠山铜矿控矿因素浅析

2022-06-26 04:47徐友智胡兴涛
世界有色金属 2022年4期
关键词:落雪褶皱矿体

1 区域地质背景

鸡冠山矿区大地构造以红河深大断裂为界而分为两个单元,面积宽广的西部为区内的主体构造,属“滇西准地槽”,而东北隅为“扬子准地台”。

最古老的褶皱基底由已变质的元古代地层组成,其上为中一新生代盖层(“滇中台陷区”)。哀牢山地区是“哀牢山群”深变质岩构成的北西一南东向“哀牢山构造带”。此构造带西侧的上窄下宽地区为古生代、中生代早期构造层组成的“墨江褶断带”。往西则为中新生代盖层构成的“滇西褶皱带”。

本区构造错综复杂,共有四个不同构造系统,其中以近南一北向、北西一南东向构造为主导的褶皱断裂带占绝对优势,而近东一西向、北东一南西向构造仅局部地区出现。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活动形式的构造,分别各成体系,而又相互继承、于扰和复合,至使区内构造轮廓更加复杂。

对于数字电路部分实验,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开设“篮球比赛倒计时器”、“数字式温度计”等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验。

构造形态有褶皱、断裂、挤压带以及地堑和地垒。西部准地槽区的褶皱紧密,线状排列;区域性的大断裂异常发育,并继承性活动;哀牢山构造带的深大断裂长期复活,宽达数千米的挤压带的出现,频繁的酸性、基性和超基性的岩浆活动,以及强烈的混合岩化作用等等,都显示了本区西部准地槽区的基底硬化程度不高及后期地壳的活动性与准地槽区成鲜明对比的东部准地台区,地壳相对稳定,反映在褶皱构造较宽展,断裂不发育,岩浆活动极少等方面

晋宁运动是准地台最早期的褶皱运动。它使元古代地槽回返,构成了北东一南西向的古老基底褶皱。此次运动伴随有断裂和基性岩浆活动,并使元古代地层产生区域变质作用。加里东一华力西运动在区内表现不够明显。印支运动使滇西地槽回返,奠定了后期构造的骨架。燕山运动早中期以振荡运动为主,表现为地层局部的超覆,燕山运动末期-“四川运动”甚为强烈,它使整个沉积盖层全面发生褶皱和断裂,区域性的深,大断裂表现明显的继承性,并有自酸性至超基性的岩浆活动(图1)。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主要出露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元古界昆阳群因民组(Pt

y)、落雪组(Pt

l)、鹅头厂组(Pt

e)、绿汁江组(Pt

lz)地层,局部出露中生界地层(T-J)。

鹅头厂组(Pt

e):根据岩性组合分三段。第一段(Pt

e

):厚度43m~225m。为黑色炭质板岩及粘土质板岩。第二段(Pt

e

)厚度>460m,分三小层:下部为深灰色砂质条带板岩,条带宽2cm~3cm,风化后显颜色条带韵律。中部为深灰色绢云母板岩。上部为黑色薄层炭质板岩夹灰岩。与上覆地层为断层接触。第三段(Pt

e

):厚度>90m。为青灰,局部深灰色薄层灰岩或白云质灰岩,偶夹白云岩薄层。

落雪组(Pt

l):分两段。第一段细分为两个亚段:第一亚段(Pt

l

),厚度>180m。为浅灰白、肉色粉晶白云岩。含铜钴矿体,与上覆地层为整合过渡接触。第二亚段(Pt

l

),厚度>l50m。为灰白色白云岩,部分为硅质白云岩。与上覆地层大都呈断层关系。第二段(Pt

l

):厚度115m。为青灰色硅质、砂质粉至中晶白云岩。与上覆地层一般呈断层接触。

在生产实践中,对一定直径的零件,可根据淬硬层的深度要求,在按经验数据确定功率的同时,大致选定加热时间。

因民组(Pt

y):厚度>230m。为深灰色板岩与紫色、肉色薄层泥质白云岩互层,夹泥质粉砂岩。

“鸡冠山复式背斜”在元江矿区区域构造系统中处于西部西拉河向斜与东部它克、白扎拉向斜之间。该背斜东西两侧受北东向纵断层夹持。以西侧背斜为主,东侧产生平行的小型背向斜组成一个“扇形”紧密褶皱带。此复式背斜由于迭加了北北东向纵断层组,北西、北东及东西向横断层组而形成一个褶皱加断层的复杂构造体。由于纵横断层的被坏,除北段六方台背斜形态出露较完整而外,南部背向斜经断层多次切断而不完整。复式背斜总的形成方式是两侧纵断层之间夹持的因民、落雪、鹅头厂三组地层因褶皱上升,两旁绿汁江组相对下降,形成地垒式构造。

中生界(T-J):厚度>100m。为含砾砂、粉砂质页岩及粉砂岩,底部1m~2m底砾岩。

2.2 构造

绿汁江组(Pt

lz):厚度>600m。为青灰色厚层状火山角砾粉晶白云岩,部分退色呈灰白色。与上、下地层均呈断层接触。

(二)开展生活化问题教学,以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由于初中数学这门课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定理,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立足于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会促使其学会构建新的知识。

矿区复式背斜总体长4000m,东西宽500m,背斜主体由因民、落雪、鹅头厂组地层构成,总的呈20°方向展布,是一个沿纵断层上升入绿汁江组中的地垒式构造。

西部主背斜:位于Ⅱ号矿带位置上,此背斜在北部六方台矿段出露比较清楚,此段背斜轴向呈40°转15°,两端被中生界红层覆盖,出露长度1400m。背斜轴心部分为因民组上段紫色砂质白云岩、板岩互层,两翼为落雪组下段组成,东西两侧受FL5及FL4控制,FL5以东为鹅头厂组,FL4以西为落雪组上段,两者因此两断层切割而不对应。该背斜以南至老青厂被北东东向断层及FL4纵断层所切,地表只残留东翼的一部分落雪组下段地层,背斜轴部的因民组隐伏于地表下300m附近

。此段两翼均为鹅头厂组板岩组成。此背斜总的分布是北部扬起出露地表,南部领伏。北部形态较完整,南部遭断层破坏。

where xmis the motor natural frequency of the EHA system.

中部向斜:位于Ⅱ、Ⅲ矿带之间。主要出露在南部,南端被F1所切,北端被F8所切,向斜走向长600m,呈10°方向展布。向斜轴部由鹅头厂组第二段地层构成,两翼为落雪组下段地层对应组成,倾角比较宽缓,约30°至40°,此向斜于F8以北被四个横断层连续破坏而不清。

2.4 两组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 观察组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自测血糖等行为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东部背、向斜:位于南部Ⅲ矿带及其以东至FL8之间,经Ⅲ矿带地表小坑及深部二号大坑揭露,是一段被断层多次切割的小型背向斜裙皱带,形态很不完整。Ⅲ矿带落雪组下段地层是受FL6及FL7所夹持的一个背斜小断块,走向10°,长仅300余米,宽不足百米,走向两端被断层所切。

褶皱在南部老青厂矿段Ⅰ、Ⅱ、Ⅲ号矿带之间由两个背斜和两个向斜组成,在0号剖面上,它们之间东、西方向宽仅有500m,是一个组织紧密的复式褶皱体。

2.3 岩浆岩

在矿区地表已发现有大小不等的13个辉绿岩体露头,每个露头大小由5×10m~15×400m不等,呈分散状态分布,侵入体呈岩脉或岩墙产出,沿构造断裂带上升并贯穿于昆阳群各组地层中。中生代以后的地层中未发现,其侵入时代应为晋宁期。

2.4 围岩蚀变

碳酸盐化:在矿体及上下盘围岩中常见碳酸盐化蚀变现象。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脉沿岩石裂隙充填形成碳酸盐脉、团斑、因块等。其次是白云石和方解石重结晶。常见黄铜矿、斑铜矿交代碳酸盐脉成矿现象。

郭朝广[18]采用半枫荷、阴香皮、千斤拔、当归、五加皮、首乌(各1.5 kg)及桔红皮、熟川乌、牛七(各1.0 kg)加入50°~60°的糖波酒50 kg,浸泡约20 d后,用于治疗腰肌劳损、腰(或膝)关节扭挫伤、腰腿关节风湿、类风湿性脊椎炎患者,早晚各饮服5钱。据临床观察,对腰肌劳损和腰(膝)关节扭挫伤有效率达100%,对腰腿关节风湿和类风湿性脊椎炎有效率分别达到77%和88%,疗效显著。

黄铁矿化:黄铁矿常呈细粒散点浸染状或细粒集合体出现在矿体和上下围岩中。常与黄铜矿、斑铜矿共生。偶形成黄铁矿八面体结晶。

硅化:含矿或近矿围岩经蚀变作用硅质加入,SiO

含量增高,一般约在60%~80%。而远矿岩石SiO

含量30%~40%。其次为部分硅质沿裂隙充填,结晶生成石英脉或与白云石、方解石脉共生形成石英碳酸盐脉。硅化与铜矿化关系密切。

在判别网络D中,首先对输入做几个stride=2的卷积,当特征映射的大小变为4×4时,则又一次对文本编码结果执行一个全连接层,降低其维度,将降维后的结果拼接到这个大小为4×4的特征映射上。然后做一个1×1卷积,1×1卷积基本上是在相同维度空间上的线性投影(输入和输出通道的数量相同)[15],并通过一个4×4卷积以计算来自的最终分数。在判别网络中,每层都使用批量规范化(Batch Normalization)和Leaky-Relu激活函数。

绿泥石化:含矿围岩中的泥质蚀变形成绿泥石,在矿体及两侧围岩中可见绿泥石化。

钠长石化:钠质凝灰岩及钠质沉凝灰岩中的钠质火山尘,经蚀变产生重结晶生成钠长石显微斑晶,或沿岩石微裂隙充填形成钠长石细脉。

炭化:在断层发育带,常于断层破碎挤压带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炭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时间就很少,往往都是让学生在课后自行完成训练的。但是,由于在课后缺乏教师的专业指导,这也就使得学生的写作质量很难得到保证。另外,再加上学生平时不注重积累,语言知识相对匮乏,这也使得学生普遍对英语写作兴趣不高,在写作时常常无从下手,从而对写作产生畏惧心理。此外,很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常会习惯性用汉语思维来进行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导致所写的句子缺乏连贯性,语法错误较多,并且还会经常出现“中式英语”现象,文章质量堪忧,这也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含矿层特征

矿区主要含矿地层为绿汁江组第一段,矿体赋存于该层砂质白云岩、凝灰质白云岩、沉火山角砾岩,及白云岩夹沉凝灰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绿泥石、火山角屑、铁泥质。矿体与围岩界限清晰,肉眼可判断矿体与围岩的关系。矿体内部少有夹石存在,矿体连续性较好。

3.2 矿体特征

矿区分布Ⅰ、Ⅱ、Ⅲ号矿带,但是主矿体位于Ⅰ矿带西部,夹持于F3~F4断层之间,走向上位于3~付2号勘探线,倾向上由地表向下到1600m中段之间。矿体倾向115°,倾角80°。走向长度最大264m,最小33m,平均139m。倾斜延深最大214m,最小38m,平均95m。矿体真厚度1.96m~7.53m(分枝合并),平均4.17m,铜品位一般0.36%~1.86%,平均0.89%。铜元素分布均匀,厚度稳定,品位变化系数56.44%,厚度变化系数47.48%。

3.3 矿石特征

鸡冠山铜矿区铜矿物主要有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铜蓝、赤铜矿、黑铜矿、孔雀石、微量自然铜;伴生钴矿物主要有铁硫砷钴矿、方钴矿;其它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褐铁矿、氢氧化锰。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方解石、绿泥石。

4 矿区构造对矿体的影响

矿区构造系统的产生和形成,是由北西西与南东东相向挤压力作用的结果:产生北北东向的压性构造带;北东东、北西两组扭性构造及近东西向的张性构造。本区矿床受后期构造改造富集作用明显。由于四组断裂迭加于复式背斜,因而形成了一个有利于原生沉积含铜层经构造作用产生活化、转移、富集成矿的有利构造环境。

北北东向纵断层组控矿作用:Ⅰ矿带含矿层和矿体受FL1及FL3两条北北东向纵断层控制。Ⅱ带矿体受FL4及FL5两纵断层控制。Ⅲ矿带矿体受FL6及FL7两纵断层拉制。在上述三组六条纵断层之间所夹持的含矿带和矿体均与含矿层走向及纵断层走向一致,呈20方向展布。与上述主要纵断层平行发育的一系列次级层间断层和层间剥离带和破碎带,是后期构造改造、热液活动和富集成矿的有利场所。由于构造发育不均,从而使矿体形成沿走向的厚薄、贫富、膨缩、分支、尖灭等变化。

北东东组横断层与成矿关系:北东东向的F3、F4两条横断层,对矿体的加厚变富亦具有明显作用。断层两侧穿脉揭露的矿体厚度悬殊很大:如三号坑0E穿位于F4南侧,矿体厚达36m;而F4北侧的E02穿矿体厚只4m~12.5m,说明矿体沿F4上盘形成富厚块段。F3断层也有类似情况,矿体沿该断层下盘(北侧)富集,断层土、下盘相邻两个穿脉矿体厚度变化大,一侧富集,另一侧贫薄。在一、八、三号大坑的水平中段坑道中,F3与F4之间因受该组断层控制,其间形成了②号主矿体的最大富厚块段。

单子其将死乎!朝有著定,会有表,衣有禬,带有结。会朝之言,必闻于表著之位,所以昭事序也。视不过结禬之中,所以道容貌也。言以命之,容貌以明之,失则有阙。今单子为王官伯,而命事于会,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注]本文引用的《左传》为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刊本《春秋左传正义》(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为行文流畅,仅在需要说明处出注。

背向斜褶皱与成矿的关系:鸡冠山主背斜的两翼是南部老青厂矿段的Ⅰ、Ⅱ、Ⅲ号矿带和北部六方台的东西两矿化带矿体赋存的有利构造部位。背斜控制了落雪组及绿汁江组含矿层的空间展布。并在两翼发育剪力作用产生的层间错动和层间剥离,沿此类构造空间形成沿层矿体。

构造对矿体的破坏作用:区内北西向的一组横断层,除晋宁期后活动外,燕山期亦有活动,是区内活动比较强烈的一组横断层。没有明显的富矿作用,反而表现出多次错断北北东向的控矿构造带、含矿层和矿体。其错动方向有反扭、亦有顺扭,总的是以平推扭动为特征。最典型的有F8、F9、FI0、F11、F23、F25、F20等一组断层。

5 结论

鸡冠山铜矿体赋存于该层第二亚段(Pt

lz)砂质白云岩、凝灰质白云岩、沉火山角砾岩,受地层岩性的控制。北北东向纵断层起到控矿作用,提供铜矿化热液运移赋存的有利空间,形成了Ⅰ、Ⅱ、Ⅲ号矿带;同时横向断层错断了矿体,影响了矿体的连续性。因此,在深部及外围找矿过程中,深入研究矿区的构造特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1]云南省地质局.1:20万墨江幅区域地质报告[R].1979.

[2]张雪松.鸡冠山铜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R].西南有色昆明勘测设计院.2014.

猜你喜欢
落雪褶皱矿体
雪季
利用3Dmine进行露天现有采场进行矿体建模的探索
落雪的夜
动漫人物衣服褶皱的画法(1)
河南省某铝土矿区矿体特征
落雪的晚上
人与雪的影子
一点褶皱
褶皱的优雅
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希勒沟石英岩矿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