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燕?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各类人才具备优质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深厚的知识体系以及良好的道德、思想、法治素养等等。由此可见,道德与法治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一些法治意识、道德认知法治观念的培养时,一定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对当前的教学进行思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道德与法治
引言:
现代教育的核心素养理念就是在保障学生的知识、文化、理论等基础得到掌握后,再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素质、认知、思想等等,让学生逐步养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和品格素养,以此促进小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因此,教师一定要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的教学展开详细的分析和思考,并基于核心素养的条件下开展相关的教学,采用多样化且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来促进小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保障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性。
一、通过资源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道德与法治主要是以培养小学生道德思想和法治、法律观念为主,而这些内容多数于我们的生活相关,对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具有规范和引导的基本作用。由此可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教师在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核心,寻找一些课外的相关资料和内容,并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这类基于核心素养为重点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扩充当前的教学内容,对小学生视野的刷新和眼界的扩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当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应对自然灾害》这一章节不仅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怎样提高自身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护、自救、自保能力,还要加强小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感,让小学生感受到地球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进行该章节的讲解时,除了可以运用汶川地震的视频和资料以外,还可以搜集一些近年来洪水、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相关信息,并对这些灾害信息进行总结,反思造成这些灾害的自然条件,提高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这种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条件下,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效率。
二、丰富教学方式,强化核心素养:
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感受直接影响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而兴趣的浓厚直接与学习的效果形成了正比。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健全,正处于进阶阶段,如果教师长期采用讲述、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很容易磨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沒有办法接受。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师需要尽可能的创新和丰富当前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课堂的体验和感受为主,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强化,并基于此素养提高当前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当我们在学习《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时,教师除了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我国各地的文化艺术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情以外,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搜集一些简单的东北秧歌让学生进行吟唱,或者让学生亲自体验一场皮影戏、陶瓷的制作过程,丰富当前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亲自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多样性。这种内容比较丰富的教学模式,脱离了传统教学的思维能够更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深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有效的强化了小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素养。
三、结合理论实践,创设相关情景:
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理论与实践知识都十分关键,巧妙地将其结合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意识、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同时也是基于核心素养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的主要方式。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相关的情景,让那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的转化成实践活动,形成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比如:当我们学习《慧眼看交通》时,教师除了需要对基本的交通规则和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以外,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声图并茂的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些相关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交通堵塞的不便以及汽车尾气和长期鸣笛给我们耳朵造成的负担。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小学生拥有低碳出行的意识,还能够让小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以及我国各大法规条例制定的重要性。这类将实践和理论有效的进行了结合的教学,能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接受的程度,能够有效让小学生的行为意识和思想观念得到强化,是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开展的主要途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是多彩、多样的,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并创新与丰富现阶段的教学,在核心素养强化的条件下,督促学生各方面意识、认知、思维的成长。毕竟,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涉及的范围极广,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活性,对小学生起着终身受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小学时代,2020(11):87-88.
[2]李春景.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考[J].中小学校长,2019(09):42-43.
[3]丁文娟.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8(06):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