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物流领域实现精益化管理,有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并高度集成与利用优质资源。为此,管理者需明确基于供应链的精益物流管理四要素及关键技术,继而提出优化与完善精益物流理论体系、从供应链整体出发开发与设计精益物流管理系统、精益知识深度和全面渗透精益物流管理主体的思想中三个科学举措。
关键词:供应链;精益;物流;管理
引言:
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主要涉及供应、生产、配送、需求等领域,需以集成化生产行动方案为着力点,以先进技术与管理手段为支持,围绕产品设计与生产、商品运输与配送、需求满足等具体实施。而基于供应链的精益物流管理,需能把握好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确保每一个价值链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和优势,由此才能推动整合物流领域精益化发展。
一、精益物联管理的关键要素
(一)顾客化
顾客追求商品品质下,企业必须将顾客的新需求转化为创新的动力。企业要加大价值流动力,切实依靠下游顾客带动物流经济。顾客作为精益物流管理的关键要素,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大众的个性化需求,继而在管理品质与效率上协同与精准发力。需加强产品设计、生产、销售、配送等流程的质量管理,以实现“顾客化”为目标维系平台与顾客的关系。
(二)准时化
准时配送是实现精益物流管理目标的标志,而管理者需对“准时化”进行精准判断,不以“速度”为唯一评价指标,需保证所配送商品的质量,且做好速度与成本的平衡。若追求物流速度时不能有效控制管理成本,将不能达到精益物流管理的标准。
(三)合作共赢
基于供应链的精益物流管理,必须保证整合行业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需在基础建设与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形成合力。参与竞争的所有物流企业,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秉承共赢共建理念推动物流领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从内部控制与管理层面来看,行政部门、销售部门、运输部门、客户服务部门等,需相互配合与支撑,由此才能做到精益物流管理,继而实现双赢与共赢。
(四)供应链一体化
物流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不在于先进的设施设备,取决于供应链一体化的集成效果与程度。管理者必须全面整合内部供应链,为精益物流管理创造良好条件。而后,需保证内部共赢链需与外部供应链有机结合,这是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重点,更是达到精益化管理的关键。
二、实现精益物联管理的关键技术
(一)价值流精益分析
物流企业实现精益化管理目标,前提是有效整合优质资源,有效控制资源浪费。管理者要全程把握产品生产与配送的过程,并能有效控制增值活动,以及非增值活动。管理层与决策层,需做好价值流的精益分析,即把控好产品生产全过程,且利用价值流图能有效控制增值与不增值部分。只有保证产品低消耗、高效率的交付给顾客,才是真正的精益化物流管理。價值流的分析,核心价值体现在优质资源的高度整合,并对各环节的管理流程与程序动态优化。
(二)库存的精益控制
提高库存管理效能的方式较为丰富,但只有基于VMI的库存管理,最能彰显精益化物流管理的精髓。即企业需以实现“顾客化”为目标,对库存管理流程和方法进行科学优化。根据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以及整个市场的供需情况,有效把控生产、保管、流通等关键环节。
(三)物流的精益配送
整个物流领域若想全面实现精益化管理,就必须有效应对供应商的物料配送问题。应采用循环取货的方式,对各类商品进行精益化的配送,既可提高配送效率,还能有效控制物流运输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与浪费问题。
三、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的科学举措
(一)优化与完善精益物流理论体系
供应链环境下,整个物流领域必须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变革、思想变革,即需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精益物流理论体系,并在管理思想上真正的做到与时俱进。从以往的精益生产全面转型成精益管理,并在产品设计、生产、销售、营销、包装、运输、配送等方面,都能全程秉承精益理念与思想,并能精准的识别各类商品的价值流。管理者要把握好精益物流管理的四个关键要素,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动态与科学优化精益物流管理理论体系,即提出更易于控制运输和配送成本的方法论,以及促使价值流有序和可持续流动的新模式。价值是实现精益物流管理的着力点,更是最终的落脚点,而对整个物流服务过程的价值判定,主要和关键的主体是顾客。因此,必须注重客户服务管理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并能进一步优化既定的管理理论。
(二)从供应链整体出发开发与设计精益物流管理系统
管理者需从供应链整体出发,开发与设计更加先进的精益物流管理系统。围绕物流作业、客户服务、库存管理、配送路线优化、管理信息集成、管理技术升级等重要模块,开发更易于人工操作的功能。同时,建构扁平化的组织架构,确保所有管理信息精准触达对象。而组织结构的精益化,是实现精益物流管理的前提。必须保证内部管理与控制的灵活化、灵敏化,根据客户的需求和行业变化趋势,及时的对管理模式和流程进行调整。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介入,要保证组织与业务过程的精益化,并从传统的规模化成产转型为订制化生产,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完整的产品供应链。即从最初的产品设计到交付,都必须以客户的需求和要求为中心。
(三)精益知识需深度和全面渗透精益物流管理主体的思想中
物质条件的改善,是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基础,而管理主体的思想升华是关键。即参与产品生产与配送,以及宏观统筹整合供应链的人,是影响精益物流管理质量和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即所有管理主体需多渠道获取精益知识,掌握多种精益物流管理的方式方法。人员需深入剖析精益概念,切实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与管理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精益化管理制度,逐渐构建完整和完善的精益化物流管理新体系。为此,需利用优质书籍、精益专家、虚拟网络等,将精益知识深度和全面渗透到管理主体的思想中。
结语:
物流领域和企业的精益化管理,必须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动态优化与完善管理理论体系,且能逐渐生成更加科学的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灵活、高效、低成本的推进产品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等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健伟.精益物流管理赋能本来生活网DTC生鲜供应链[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0(23):77.
[2]金杉山.精益物流管理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应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9,37(07):36.
[3]王宇霆,邹继庭.物流企业精益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J].经营与管理,2017(03):65-67.
作者简介:夏俊,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