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2022-06-26 13:08赵文萱梅松鞠志刚施洪喜郑亚强
科技风 2022年1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赵文萱 梅松 鞠志刚 施洪喜 郑亚强

摘 要:建党百年以来,我国已经迈进普及化教育阶段。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办学水平以及国际化开放程度上均非昔日可比,高等教育在价值观、理论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但为了提高学科育人理念,不断提升教学效益,我们仍要在教材观、教学观以及人才观上进行改革。一是树立大教材观,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和多功能平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學观也应有所转变,提高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在实践环节上使所学知识得到升华;三是在人才观上进行转变,充分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力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平衡发展,使教育体系取得长足发展。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材观提升;教学观转变;人才观引领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a has stepped into the stage of universal education.The scale,form,level and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comparable with the past.Howeve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ncept of discipline education,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and implement the requirements of mor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we still need to reform the concept of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and talents.First of all,we should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large-scale teaching materials,make full use of the rich resources and multi-functional platform of the internet,and use teaching materials creatively;Second,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the concept of teaching should also be changed,so as to improve the importance of practice and sublimate knowledge in practice;Third,we should change the concept of talents,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for application.Strive to enable student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so that the education system can achieve substantial development.

Keywords:Teaching reform;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concept;Transform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cept;Guidance of the talent concept

1 研究背景

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及影响力不断攀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水平新型人才的需求空前增加,因此高等教育责任重大[1]。

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且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不同,不仅仅是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从而培育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因此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仍有所不足,如重视教材的选择和沿袭,对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和整合程度不够充分[2];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原创性实践型人才培养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3];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这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水平虽高但无法学以致用[4]。

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育人模式,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育实践性和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综上,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本人在生物工程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新时代新要求进行了剖析,并进行了如下改进。

2 研究内容

2.1 充分利用多方资源,树立大的教材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必须依据教材,这要求我们首先应了解教材的整体布局,把握教材具体内容在单元和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任务,从而根据课程标准,设定鲜明而集中的教学目标[5]。但因教材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修改教材又需要较长的周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时汲取新知识,列举鲜明、前沿、有特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例。同时,我们要积极开发各门学科中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专业课程的有机联系和融通,以此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增强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依据而不拘泥于教材,既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

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更新、充实并活化,选择符合、贴近学情的相关内容,而不是呆板、生硬地灌输教材,尽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路径引导帮助学生感悟、认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体系,与此同时深化其思想认识。如在农杆菌转化法讲授的过程中引入趣味实例:墨西哥大刍草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演变成了我们今天所食用的玉米,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神奇力量使自然界的植物可以展现出如此大的变化呢?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欲望,然后引出自然界农杆菌中存在的一种天然Ti质粒,继而对农杆菌转化法的具体原理及操作步骤进行讲授,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融入生活实例之中,增强知识开放性。

同时,重新整合了教材,力求超越教材[6]。所谓重新整合教材是指不一定按照教材设置的目录机械推移、照本宣科。而是依据教材的本意、主旨和学情采用板块形式进行教学,板块之间联系紧密、围绕教学主线层层深入,通过对原教材的再加工、再融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如在讲授动物细胞工程中胚胎干细胞培养的同时,将基因工程技术融汇其中,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转基因技术对胚胎干细胞进行改造,从而获得具有新的目的性状的新物种。使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識,同时使教材的内容更加充实,在时代性、逻辑性、实效性等方面有所提高。

在课程内容方面,我们还可以根据自身学科建设需求选择教学内容,适当删除过于陈旧的知识,合并重复的知识,顺应科技发展需求,将学科先进的知识、理念及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内容,建立科学高效的教材体系。通过树立大教材观,让各个学科建立横向的有机关系,发挥知识点的整合能力,改善各学科之间独立的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组织能力等人才素质,在领会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专业主旨[7]。

2.2 教学观提升,以实践认真知,升华理论知识体系

传统课堂模式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积极性不高[8]。但教学的重点在于,它要将知识体系实现从思想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根本转变。因此教学要紧紧围绕认知、认同、实践三个环节展开,重在实践。那么我们很有必要设计生动的实践活动,使学习内容活化,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教学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9]。

这就要求我们创设丰富的教育情景或展示适量生动的音像资源,帮助学生认知、理解教材内容[10]。虽然高校均已经设立相对完备的教学实验室,但我们无法在实验室逐个进行操作,且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有很多知识点仅凭语言叙述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或教师进行操作后录制,不再让同学们机械地记忆每一项技术的操作流程,而是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切身体会相关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关键技术,然后自行总结关键步骤,从而起到加强记忆的目的。如在讲授植物细胞工程花药离体培养的过程中,提前寻找视频资源,让同学们观看后自行总结花药离体培养的关键步骤以及注意事项,以实践的方式领会所学内容,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认知之间架起桥梁,从而出色地达成教学目标[11]。

第二,坚持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直接提供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机会[12]。如微生物工程在讲授菌株培养过程中,如采用让学生死记硬背配制培养基的方法、菌株接种步骤及不同菌株的生长特性,虽能够达到教学目的,但效果不甚理想。因此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穿插了实践教学,让同学们亲自动手配制培养基,接种不同菌株,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不同菌株生长形态,互相交流心得,在提升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独立构建协调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其他社会生存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实践意识,学会、学懂、学通基本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多了解学科常识,提高教学效益。

实践操作是很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13]。因此学生能够参与其中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此来提高教学理论知识向实际应用效率的转化,从而培养既懂理论实践能力又强的人才,把“纸上谈兵”转化为“实战人才”。

2.3 人才观改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学以致用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的培养重要阵地,肩负着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硬性要求。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并创设贴近生活的教育情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将理论向应用转化,同时深化知识体系认知[14]。

这就要求我们将生物工程课程相关技术活灵活现地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精心挑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具有典型性、感染力的中国故事[15]。如在讲授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中,引入我国科学家攻坚克难,研制出多种单克隆抗体,可广泛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抗原、抗体等特异性检测,灵敏度高,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在领悟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同时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我们要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文明教育融入教材的相关内容中去[16]。在课堂上设计贴近生活的实例,如在讲授DNA复制过程中编码链的延伸依赖于磷酸二酯键的形成,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又依赖于脱氧核糖核苷酸3′-羟基和5′-磷酸的连接,这种依赖关系要不断地传递下去,才能保证DNA的合成,就像我们在生活中也同样是独立的个体,单独的个体力量微薄,但只要我们通过精诚合作,将力量传递下去,就能发挥集体庞大的力量。以此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领悟到诚信友善、团结奋进的重要性,从而培育出新时代有理想、有志向的应用型人才,最终实现与国家有用人才标准的无缝对接[17]。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转变传统的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积极营造和谐课堂、快乐课堂、幸福课堂,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促进高等教育课程向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课程模式,优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成效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焰新.严字当头:新时代高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探索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1(03):4-9.

[2]郭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4):84-85.

[3]宋德民.立足新阶段开启新征程全面推动教育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J].教育研究,2021,42(05):4-11.

[4]刘复兴.坚持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J].教育研究,2021,42(04):4-10.

[5]李红华,范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院校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技风,2021(12):43-44.

[6]韩怡,王飞.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例[J].科技风,2021(12):95-97.

[7]汪静,胡玉才,迟建卫.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物理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21(03):55-59.

[8]郇庆治,曹得宝.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若干问题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21(03):69-72.

[9]周阳,邱洪志,陈菲,陈佳美,邵俊虎.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改革研究探讨[J].内江科技,2021,42(11):148-150.

[10]郭艾英,蔡爱军,秦保平,李红强.以海洋学科发展为导向的生物技术专业实验教学改革[J].内江科技,2021,42(11):151-152.

[11]王嘉璇.媒介融合环境视角下高校新闻传播教学改革探究[J].传媒论坛,2021,4(22):171-172.

[12]关恋.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72-73.

[13]张文,李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素养+”课程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76-77.

[14]杨靖,罗惠媛,高竞.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1(49):104-105.

[15]张华容.高校英语翻译“SPOC+实体课堂”混合式教学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6):90-92.

[16]刘艺,邵泽宇.短视频创作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以广州华商学院为例[J].传播与版权,2021(11):106-108+117.

[17]马宁,刘兵.现代产业学院视域下税务会计实务教学改革问题探析[J].教育观察,2021,10(44):101-103.

基金项目:贵州中医药大学贵中医教学工程合字(2020)14号

*通讯作者:赵文萱(1990— ),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博士,讲师,国际交流合作处科员,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及发酵。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