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建玲
历史学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对于刚开始接触系统性历史知识的初中学生而言,独立阅读并理解历史教材内容和相关历史资料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发挥指导作用,传授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笔者在本文基于阅读能力对于历史教学以及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拓展历史课外阅读以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四种阅读指导策略,旨在为历史教师提升教學效果提供参考,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价值观塑造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应该采取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历史阅读的积极性,为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创造条件。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时,教师可以用“大禹治水”的传说导入课堂,讲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或者播放关于大禹治水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后,教师可以就该故事进行提问:大禹治水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吗?大禹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内容。教师将讲授法、演示法、谈话法相结合,让历史课本阅读充满了启发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二、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历史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并且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这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挑战。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对于基础性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适量的预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帮助学生明确课本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逻辑思维,使其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框架,从细节处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在教学统编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设置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预习。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搜集关于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后将有教育意义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对历史课本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拓展历史课外阅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阅读速度的训练,而广泛的阅读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历史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课外资料的阅读,将其作为对课本内容的补充和拓展。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一些具有价值导向的阅读资料。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传授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阅读技巧。例如,在教学《远古的传说》《百家争鸣》《三国鼎立》时,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春秋战国故事》《三国演义》等历史书籍,并且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批注,对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通过该方法,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经过以及影响,进而增加了历史知识积累,夯实了阅读基础。
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问题答案的设置呈现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因此,历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问题引导时不应过分强调标准答案,而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形成自我的理解和认知。第一,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主体进行角色代入。历史事件中往往涉及多个主体,人物的地位、利益代表、时代背景都会影响人物的行为选择。学生将自我代入到主体中,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第二,引导学生对事件进行内容层次的分析。层次包括事件性质、目的、过程和意义等。通过对层次的分析,学生能够对历史事件建立比较完整而具体的认知。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不仅要传授学生课程理论知识,还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拓展历史课外阅读以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