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雅汉
摘 要:美术教育作为“视觉艺术”形式之一,对学生们心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小学阶段正是形成审美意识的关键阶段,只有把第一颗扣子扣好,衣服才会穿的板正。使用新颖方法改造教学形式,通过各种途径鉴赏美术作品,利用空闲时间拓展课外活动等等都是教师们需要调整的方向。不断开阔教学思维路径、探索教学新形式,才能为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审美意识保驾护航,与此同时,也为学生们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奠定根基。
关键词:美术;六年级;审美能力
引言
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切入口,对正处于素质养成阶段的学生们来说至关重要,陶冶情操、塑造学生的审美是美术教学的中心任务。但在六年级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进步依旧面临着学生的想象力较弱、思维模式固化、学生的所感所想没有好的机会展示、发现美欣赏美的途径有限等等问题。要想突破这些障碍,教师们必须在教学形式、鉴赏途径和实践活动等方面下足功夫。
一、改变教学形式
大多数的教学都止步于死板的灌输课本知识,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们来说,一味地讲解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在教学设备完善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利用音频、图片的形式将相关知识融入其中,把优秀的作品呈现在多媒体上,给学生们一个发现美、欣赏美的空间和维度,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这些作品美在哪里、好在哪里,并互相交流探讨;学生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或描摹或自己构想,将自己的所想表达出来。例如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寻找美的踪迹》一课中,教师先展示了三幅图片:第一幅:一朵芳香的小花;第二幅:几朵绽放的小花;第三幅:许多璀璨的小花。学生们发现,这三幅画循序渐进,一幅比一幅更具幸福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追寻美的踪迹、感受作品独特的美。学生们可以画出自己心中美的踪迹,抑或是去到室外,用摄像机拍下美的踪迹,更进一步的观察书屋踪迹的多样性、美妙感。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养成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的习惯,也能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领略别样的美丽,同时也能激起学生们的创造力。
二、丰富鉴赏途径
过去的美术教学都在学校内、班级内开展。实践证明,陈旧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平平无奇、没有新意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厌烦,渐渐就会对美学失去兴趣,此时,在鉴赏途径上创新无疑是一个好的突破口[1] 。学校不应是开展美术教学的唯一地方,课本也不应是学生学习审美的唯一途径。室外的风景湖光山色,春意盎然,无疑是学生们发现美、欣赏美的宝地。在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5课《风景写生》一课中,教师们带领学生们领略大自然,教给学生们运用参照法、讨论法来欣赏风景,利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画出大自然的美。当学生们真正站到大自然面前,感受大自然带来的震撼时,学生们不由发出感叹、心生敬畏。这时再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所想,画出自己的所见,必定是真情流露的。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机询问学生们的想法及感悟,同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们从中领略大自然的雄伟壮阔,水天一色。在此期间,教师要向学生们强调只能欣赏,不可破坏,培养学生们尊敬大自然的意识,珍惜、爱护风景。要知道,学会保护也是审美的标准之一。
三、开展实践活动
美术教学方法与其他科目相比更为灵活,教师们可以跳出教材的限制,在适应教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让学生们进行实践活动[2]。定期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不仅能鼓舞学生的干劲,还能鼓舞学生的创造性。例如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剪纸中的古老记忆》一课中,首先用动画片让学生们看到不同造型的、各式各样的剪纸,再让学生们观察这些剪纸的特点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接着学生们选择一种自己擅长的方式,可以是剪,也可以是折,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剪纸。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给出指导,给学生提出建议。制作完成后,在班级中展示,并评出前三名。在这节课中,学生们通过观察剪纸特点,锻炼了学生的敏锐力;通过想象自己中意的剪纸,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将自己的剪纸手工制作出来,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稍加修改,使自己的剪纸变得更漂亮,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评选前三名的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发现他人的美。通过实践,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也促进了各项能力的培养,有效促进了身心健康的发展。
四、结束语
在深化素质改革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是学生审美的发芽时期,树苗能不能茁壮成长关键就在幼苗生长。教师是学生审美标准树立的灯塔、掌舵人,应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审美的健康发展遮风挡雨才是教师的重任。将学生的审美能力教育融入全面的美学能力教育中,和学生的才智融合,不仅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進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也为我国培养全优型人才扎根,促进了我国美术教学制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晓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 2020(7):2.
[2]甘在勇.浅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 20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