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宏云
市政道路的规划和建设不仅关系着城市交通网络的运行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经济发展情况。沥青路面是市政道路施工主要应用的路面形式,能够有效发挥道路路面在载重和保障车辆运行安全中的作用。保障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能够让市政道路充分发挥交通运行的效能,因此,需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提供借鉴的经验。
沥青路面是当前市政道路施工中一种最为常见的路面形式,在城市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以沥青路面为主的市政道路能够有效完善城市的交通功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为行驶车辆提供一个更加安全舒适的道路环境(如图1)。
图1 沥青路面
在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合。一般情况下,拌合沥青原材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市政道路的韧性,从而减少路面因受腐蚀而导致的病害问题。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情况是否符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施工标准,会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用于沥青路面的各种原材料的混合比例是拌合沥青混合料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用于沥青混合料拌合的原材料配比具有严格的标准,相关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符合相应的配比标准,并通过对确定的原材料的配比比例进行科学的检测,更好的满足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
而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方面需要注重对拌合温度的控制,让拌合温度能够始终控制在165 至170 摄氏度,这一温度能够让沥青路面的性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则需要将拌合时间控制在50-80 秒之间,在应用间歇式搅拌装置进行沥青混合料拌合的过程中,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拌合状态,让沥青混合料整体能够呈现出均匀性的特点[2]。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适当加入其他的矿料,在满足不同地质情况和路面的施工要求的同时,也能够减少路面在后续使用中出现离析等现象,影响路面的质量。
而在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工序之后,还需要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一些市政道路工程在实际施工中会受到场地的限制,需要将沥青混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拌合好的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很容易受到温度和降雨天气的影响,为了避免在运输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不仅需要结合实际的运输距离来安排运输方案,还需要做好运输车辆的清洁和保护工作,保证沥青混合料能够应用于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
道路积水以及下渗问题的存在也会对路面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提高沥青路面的防渗漏性能。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应用路面排水技术对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来说,路面排水可以通过排水砂垫层的方式来实现[4]。这种排水方式主要是基于对沥青路面排水的优化处理而言的,对于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和整个市政道路结构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路面排水还可以通过提高路面的防水性能来实现。在铺设沥青路面的过程中增加防水层,能够有效减少由于降雨天气导致的路面下渗问题,从而保证路面的质量和道路结构的稳定性。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是整个沥青路面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基于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要求,在摊铺沥青的过程中既需要满足沥青路面的性能要求,同时也需要满足市政道路路面的平整性要求。不同路段市政道路的施工现场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摊铺沥青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混合料配比应用的原料不同,选择合适数量和大小型号的摊铺设备[5]。在开展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任务之前,需要明确实际应用的各种类型的摊铺设备的各项参数指标,以便能够通过对摊铺设备的有效控制在保障沥青混合料摊铺的速度。在整个摊铺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沥青路面和市政道路的质量要求,需要对摊铺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施工工艺加强管理和控制。例如,对下料量和摊铺速度点有效控制,能够为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将摊铺温度整体控制在160 摄氏度左右,并结合不同石油沥青标号来做好各种沥青材料的存放和保管工作。而基于沥青摊铺本身施工性质与其他施工内容存在一定差异,一次性施工不仅能够节省更多的施工成本和精力消耗,还会避免因大范围的补漏给沥青路面和市政道路的整体施工造成更大的困难,从而为后续的沥青碾压施工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而从当前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的摊铺效果,相关人员不仅需要注重对摊铺技术的有效管理和控制,还需要加强对现场沥青材料的有效管理,保证沥青材料的供应能够满足沥青摊铺的要求,保证整个摊铺施工过程的有序性。
除此之外,在摊铺沥青路面的过程中,还需要应用施工接缝处理技术来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性。一般情况下,沥青路面的接缝共有横向和纵向两种类型,为了减少由于沥青路面接缝的存在导致的车辆跳车、路面凸起等情况,需要按照先纵向接缝,后横向接缝的顺序,应用摊铺机和压路机对接缝进行及时的处理。在处理接缝后,还需要及时检查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对一些仍不符合沥青路面施工要求的部分进行持续的整改。在整个接缝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遵循纵向接缝错开超过15米,横向接缝错开超过一米的标准,保证沥青路面的接缝处理,能够符合实际的要求。
沥青碾压是为了能够通过压实沥青来保障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在沥青摊铺后及时对整个路面进行碾压,不仅能够增加沥青的密度,提高整个道路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体现出更高的平整性,提高车辆形式的安全和舒适程度,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在碾压沥青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认识到温度对沥青路面质量产生的影响,在碾压前确保沥青的温度不低于150 摄氏度,而碾压后的温度则应不低于90 摄氏度。其次,明确沥青碾压应用的压路机型号和碾压的所有环节。现阶段我国常用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压路机以大型振动压路机为主,而碾压通常需要历经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主要的环节,且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明显的碾压施工参数标准。因而在碾压沥青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定的参数来进行,确保整个碾压过程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规范。碾压沥青路面需要遵循由低到高的顺序来进行施工,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对碾压沥青路面的速度进行合理的控制,从而确保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能够符合市政道路的施工要求。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考虑到沥青混合料本身容易受到温度影响这一性质,密切关注沥青碾压阶段的天气状况,一方面需要选择晴朗天气进行沥青碾压的施工,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完成沥青碾压施工后,及时对沥青路面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碾压后的沥青路面受到恶劣天气情况的影响。
沥青路面也会存在一定的病害问题,成立清路面的施工之后,需要及时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来进行防护,避免因天气等客观原因或人为原因对沥青路面造成破坏。在一般情况下,完成沥青路面的施工后,不可避免的会存在裂缝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对裂缝进行处理,不仅会导致裂缝进一步蔓延,在降雨天气环境下,雨水会流入裂缝,从而导致渗水问题,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因而在完成沥青路面的施工后,需要及时对整个沥青路面进行质量检查。当发现沥青路面存在裂缝问题时,需要及时将问题进行上报,然后采用灌注沥青材料的方式来填补裂缝。
沥青路面之所以是当前市政道路施工应用的主要路面形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沥青路面中应用的沥青材料性质区别于传统路面应用的施工材料。首先来说,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减震功能,不仅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还能够大大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次,沥青路面能够呈现出更便捷的施工方式,当沥青路面出现破损之后,只需要通过路面的铣刨加铺就可以重新投入使用。第三,对于传统卤面来说,降雨天气不仅会在施工中对路面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还会提高过往车辆的打滑程度,增加车辆行驶的危险性。而尽管降雨天气会对沥青路面的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沥青路面本身具有较大的空隙,能够增加过往车辆与路面的摩擦力,从而达到防滑的效果,降雨天气也不会对路面的防滑程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第四,现代化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会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沥青路面中应用的沥青材料和结构能够通过快速散热来达到良好的降温效果,因而对于优化城市建设发展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氢路面施工应用的技术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应用一些改性沥青能够有效优化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与此同时,由于沥青路面应用的沥青材料主要为石油提炼的废料,不仅易于加工,来源广泛,同时也不会消耗掉过多的成本。
1.施工技术强化。
基于沥青路面的应用优势,要想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来保障沥青路面的质量,首先就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强化。针对前面提到的沥青路面的五种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技术应用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来对施工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强化。例如,在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搅拌均匀很容易出现花白料严重分离的情况。强化施工技术,需要从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机器入手,对拌合设备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和控制,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实际情况,事先却好号拌合设备的型号和应用的相关参数,尽量避免因拌合沥青混合料而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针对一些已经遭到严重损坏和使用年限较长的沥青路面,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施工补救和压实处理,在严重时需要拆除重建存在问题的路段。除此之外,部分市政道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地形地势的影响,在应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做好路面地势和横坡结构的设计,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沥青路面的防水性能,避免因大量积水而影响到沥青路面的质量。
2.城市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材料的选择。
在越来越多新工艺和新技术得到充分应用的背景下,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沥青材料种类也逐渐增加。现阶段,能够应用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沥青材料主要包括改性沥青、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等。不同类型的沥青能够适用于不同环境条件和不同要求的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其中,市政道路对沥青路面强度的要求是决定应用沥青原材料种类的主要因素。对于沥青路面中应用的沥青原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首先,对于粗集料的选择需要选择直径超过2.36mm 的,在应用振动筛的方法筛选粗集料时,更多的应用方形筛网。其次,对于细集料的选择,需要满足直径小于2.36mm 这一标准。与粗集料相比,细集料在与沥青进行拌合的过程中往往能够呈现出更好的黏合度,因而能够将黏合度作为区分细集料的一个主要标准。第三,对于矿粉的选择,需要能够满足颗粒直径小于0.075mm且呈现出粉末状的标准。在放置和储存矿粉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矿粉的干燥和清洁,这样才能给更好的满足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标准要求。
3.加强施工方案审查和物资管理。
施工方案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施工效果。而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沥青摊铺技术的应用需要尽可能的保证一次性施工,这样才能给更好的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需要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方案的及时审查。在结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制定出施工方案之后,通过成立审查和评估小组的方式,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进行审查和评估,以便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方案中与实际不相符、可能造成施工偏差的部分,在实现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从而依据施工方案来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
而从物资管理的角度来说,除了需要注重用于拌合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和存放问题,还需要注重对各种施工设备和机器形式的物资进行管理。一方面,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对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的性能和型号等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各种类型施工设备能够符合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视沥青混合料、石油沥青的标号等与施工设备型号之间是否符合沥青路面施工标准的问题,避免施工设备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实时性产生影响。
在现代化城市不断建设发展的背景下,市政道路作为影响城市交通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能够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才能为促进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而需要重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才能给更好的保障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
综上所述,在应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沥青路面的施工特点,重视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在对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之后可以发现,要想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不仅需要对现有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调整,还需要能够保证各个施工部分的管理工作真正发挥作用,让各项内容都能够在严格的规定标准下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