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利娟 何先元※
(1.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中医药学院中药系,重庆 402760)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和中药制药学本科的专业基础课,重庆医科大学高度重视本课程建设,早在2006年即在重庆医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优慕课APP)建设《药用植物学》线上网络课程,成为线下授课的重要补充,通过10多年的不断补充和完善,2008年成为重庆医科大学“校级优质课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普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教育部门的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及《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都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的建设。本课程组长期致力于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考核评价机制[1-3]。
2020年春季学期因疫情影响,药用植物学理论课程主要通过互联网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返校后进行线下总结和针对性辅导,因此该学期是完全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不同于以往线下课堂教学为主、线上学习为辅的教学形式。本研究以课程结业考试成绩为指标,分析比较2019年线下课堂教学为主与2020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2种教学模式的考试成绩[4,5],选用教材均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及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教材《药用植物学》[6],探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7-10]。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2019学年度和2019—2020学年度本教研室教师所担任的2017级中药学专业本科25份试卷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本科38份试卷药用植物学期末课程结课考试试卷共63份。
1.2 试题题型组成 依据重庆医科大学中药学人才培养方案和本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试题既要做到覆盖所选用教材各章节内容,又要有重点知识侧重考试,试题题型是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试题库建设题型,也是本专业近几年固定下来6大题型,按照重庆医科大学考试命题原则及标准。从了解、熟悉、掌握和综合应用4个教学目标层次确定试题分值,总体原则是:分别各占5%、15%、65%、15%。每年均有A、B两套题,题型一样,随机选择一套作为当年考试试题,A、B两套题以及2年间试题内容不超过5%重复原题。试卷试题包括客观题:A型题(单选题)、B型题(配伍选择题)、C型题(综合分析选择题)、X型题(多选题);主观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共70道小题。考试时间均为120 min。见表1。
表1 2017级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结课考试试题题型及分值
1.3 评分方法 试卷的评阅根据提前制定的阅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1个阅卷人负责1~2个试题类型的方式流水阅卷,客观题按标准答案给分,主观题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统一评阅,便于给分一致性,试卷评阅以后,教师交叉审阅一遍检查评阅有无错误,统分后教师还要再核对一遍分数,并签字确认。
1.4 数据处理方法 将2个不同年级中药专业的63份考试试卷,将每个人的总成绩和每个小题答案或得分情况输入特定格式的Excel 2003表中,运用重庆医科大学自主开发试卷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以试题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等作为评价试卷质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
2.1 卷面成绩基本情况 试卷满分为100分,2017级平均成绩为(84.9±9.1)分,最低分64.0分,最高分98.0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34分,本年级考试成绩主要分布于90分≤X<95分,占36.00%(9/25),中位数位于85分。2018级平均成绩为(89.21±8.39)分,最低分66.0分,最高分98.0分,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32分,本年级考试成绩主要分布于≥95分,占36.84%(14/38),中位数位于93分。各分数段频数分布比较,从最低分来看无论是课堂教学为主还是互联网线上教学为主,都存在对本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或学习障碍的学生,但是从高分段来看互联网线上教学为主的学生人数更多,可能与学生可以反复看课程教学视频以及其他课程教学资源有关。见表2。
表2 2017级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结课考试试题卷面成绩各分数段频数分布
2.2 试卷质量分析 结业考试试卷是测量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程度最简单有效的计量工具,因此试卷质量分析最能清楚反映教学方法运用的效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基本内容,试卷质量主要考察指标为试题难度、区分度和信度。药用植物学课程组近几年基本形成覆盖全教材的题型固定、题量合适考试试卷,2017级和2018级中药专业药用植物学考试试卷难度相近,成绩成偏正态分布,信度都高于0.8达到理想,2018级信度有小幅提高,对于课程目标性检测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这样结果说明试卷质量可靠。见表3。
表3 2017级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结课考试试卷质量比较
2.3 试题难度分析 衡量试题与试卷难易程度的参照指标是难度系数。根据重庆医科大学定量试卷分析系统的标准,当P<0.3时,试题太难;当0.3≤P≤0.7时,试题难度合适;当P>0.7时,试题太易。从结果可以看出,2017级太易题有52小题,占题量74.29%(52/70),占总分值的82%(82/100);2018级太易题有56小题,占题量80.00%(56/70),占总分值的86%(86/100);2017级难题有2小题,占题量2.86%(2/70),2018级没有难题。从2个年级考试结果来看,2017级A型题难度合适题有8小题,占题量11.43%(8/70);2018级减少到5小题,占7.14%(5/70);B型题、C型题和X型题难度2年保持一致。表面来看2年试题都比较容易,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掌握比较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法带来的质量效果明显。见表4。
表4 2017级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结课考试试题难度比较
2.4 试题区分度分析 区分度是指试题或试卷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根据重庆医科大学定量试卷分析系统的标准,当D≥0.3,试题区分良好;当0.2≤D<0.3时,试题区分适中;当D<0.2,试题区分差。从结果来看,2017级区分度差试题有37小题,占题量52.86%(37/70),2018级区分度差试题有48小题,占题量68.57%(48/70);2017级和2018级区分度良好均保持在24.29%(17/70);2018级区分度合适试题减少了15.72%(11/70),即2018级试题中区分度差增加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也得到了体现。2个年级的试题区分度较差的都大于52%,说明学生对试卷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多数学生掌握得不错,作为课程结课评价而不是选拔性考试,这个结果是比较理想的,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所传授的知识点也严格要求学生掌握了,实施的教学方法也在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见表5。
表5 2017级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结课考试试题区分度比较
3.1 题型分配特点 2017级和2018级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结业考试试卷题型共同点:有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名词解释和简答题6大题型,前4种题型每小题1分分值小,完全覆盖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全部知识点,后2种题型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学生重点内容知识的运用,全卷通过客观题和主观题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2017级试卷分析结果以及2018级互联网线上教学为主的特点,试题增加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核,通过试题引导学生对教材知识学习,对网络教学平台课程资源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3.2 考试成绩分布结果 2017级成绩分布主要分数段是在90分≤X<95分,占36.00%(9/25),低分段60分≤X<70分,占4.00%(1/25),人数比较少;2018级成绩分布主要分数段是在≥95分,占36.84%(14/38),高分数段人数占比较高;2个年级成绩基本上都成偏正态分布,高分段学生比例比较高,符合课程结业考试成绩分布结果。同时也说明互联网+条件下,教学质量比较好,学生成绩基本能保证稳定提高[8-10]。
3.3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一套高质量考试试卷的重要方面是合理的难度分配,一般来说课程结业考试试题难、中、易比例理想化的比例分别为20%、60%、20%,这样既能满足对该课程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取得优异的分数,又能使得对该课程兴趣不浓厚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基本学习任务。2017级和2018级试题,均属于难度偏小的容易试题,2017级试题难、中、易比例分别为2.86%(2/70)、22.86%(16/70)、74.28%(52/70);2018级试题难、中、易比例分别为0%、20.00%(14/70)、80.00%(56/70),2年来容易试题都占比过大,但是考虑保持试卷难度基本一致的前提下,2018级是以网络教学为主,线下教学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学生花在课程学习的时间要多一些,对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学习也充分一些,所以考试成绩较好,试题表面看难度要小一些。2017级和2018级成绩区分度,2017级区分度良、中、差比例分别为24.29%(17/70)、22.86%(16/70)、52.86%(37/70);2018级区分度良、中、差比例分别为24.29%(17/70)、7.14%(5/70)、68.57%(48/70);总体来说,考试成绩区分不大理想,考虑现代互联网教学技术的应用,学生学习习惯地改变,手机碎片化时间也在学习,不同学生之间的成绩完全区分很难把控。对于今后出题组卷就要考虑试题难度和增加应用型试题、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技术改革带来的教学效果的改变、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学生获得知识途径增加等因素。
3.4 结语 根据对2个年级考试试卷分析,通过考试成绩考察可以明确现在信息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变革[11-15],(1)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借助教育教学技术将课堂教学为主要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材中心变为学生中心,从课堂教学讲授法为主,到课堂教学讲授为主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辅助,再到现在互联网线上教学和线下混合教学为主,这种改革将会要坚持相当长时间;(2)学习方法的改变,主要在课堂听课、看书学习、练习,要变成学生带着问题学会在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查阅课程教学资源自主学习;(3)课程结业评价方式改革,不再以期末考试一考定课程学习质量的差异,而是全课程教学过程管理,以学生参与度、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为依据进行形成性评价;(4)课程资源改变,以前主要是教材以及学校图书馆参考书,现在有教师选择性精心准备的课程相关的资源,学生重点学习这些课程资源,在对某个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可以再拓展到其他途径学习研究这部分内容,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