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帮扶下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评价
——以新疆X州为例

2022-06-24 04:01王华丽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2年6期
关键词:恢复力生计工会

宁 静 王华丽 陈 琳

(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城市面临着向智慧城市转型的巨大挑战,城乡融合发展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因此对于城市来说,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尤为重要的,其中对于困难职工的救助帮扶十分重要。中华全国总工会在第十六届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把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列为重点,全面提高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1]。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生产结构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等,失业职工数量持续增长。城市困难职工缺乏固定资产和基本生活物资,若遭遇意外危机,其生计恢复力更差,贫困程度更深,长此以往,这样的现象会对城市秩序和稳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新疆X州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进行测度,以期为提升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加快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参考和借鉴。

1 生计恢复力概念及工会帮扶研究现状

生计恢复力最早被用于生态学领域,是指生态在受到冲击后,能够维持原有状态的一种能力[2]。随着学者们对其概念和内涵的深入研究,恢复力概念被引入社会学领域,用于研究各类组织,以研究差异化主体在遭受干扰和冲击后的恢复力为主。关于生计与贫困的碰撞,Sen(1981)认为贫困人口缺少自身发展能力以及逃脱贫困陷阱的能力[3];为了对贫困人口进行生计测度,Speranza等(2014)建立了以缓冲能力维度、自组织能力维度和学习能力维度为基础的指标分析框架[4]。随着恢复力内涵的不断延伸,生计恢复力现还被用于生活环境恶劣的居民、搬迁的居民或失地的农户的生计研究。江易华等(2020)对失地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效应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5];纪金雄等(2021)将生计恢复力测度运用到茶农的生产发展研究中[6];吴孔森等(2021)从三个维度评价了黄土高原农户生计恢复力,并提出生计建设路径[7]。

2 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对象和指标选取

本文选取新疆X州11个县市基层工会所帮扶的困难职工作为研究对象,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三个维度出发,选取适用于困难职工的指标,建立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

缓冲能力,指城市困难职工根据自身拥有的各类资本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以抵御突发事件冲击的能力。由于城市困难职工缺少自然资本,而社会资本更能反映困难职工对外部社会网络的依赖性,归入自组织能力。因此本文选取人力资本(劳动力人数X1、健康状况X2)、物质资本(住房类型X3),金融资本(月人均收入X4)来衡量城市困难职工的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指城市困难职工依赖社会资源,通过社会互动塑造社会恢复力,促使外部环境稳定的能力。根据Speranza等(2014)的生计恢复力框架并结合调查区域实际情况,本文选取社会关系(是否为工会成员X5)、参与社会事务(是否参加工会活动X6)、对社会网络的信赖程度(与帮扶人联系紧密程度X7、家中遭遇变故时向工会求助的可能性X8)以表征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指城市困难职工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把其转化为谋取生计的能力。因此,本文选取困难职工自身所拥有的学习能力(受教育程度X9、是否接受过技能培训X10)和转化后的生计能力(是否通过培训获得工作X11)以表征学习能力。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熵权TOPSIS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测算模型构建

3.1 主成分分析确定权重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确定指标权重,分别为缓冲能力(0.326)、自组织能力(0.416)、学习能力(0.258),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计算公式为F=0.416F1(自组织能力)+0.326F2(缓冲能力)+0.258F3(学习能力)。

3.2 TOPSIS进行评价结果分析

计算生计恢复力及三种能力与正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D+、D-和相对贴近度ζ:

对新疆X州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框架下三种能力的相对贴近度进行计算并排序如表2,结果分析如下。

表2 新疆X州11个县市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

(1)自组织能力

自组织能力方面,排名靠前的是D县和C县。

资源方面,D县位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拥有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中哈经济往来的要塞,D县将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了较发达城市各行业的大中小型企业在此落户。因此D县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较高,基层工会在企业中起到较好的组织作用,当职工遇到突发事件时,工会能够及时行使救助职能。工会帮扶方面,D县和C县的基层工会帮扶人员都与困难职工家庭联系紧密,熟知困难职工家庭的实际情况,工会与困难职工之间形成了信任桥梁,建立了精确的困难职工档案,县总工会和基层工会每个季度进行入户走访摸排,建立了困难职工信息库。

(2)缓冲能力

缓冲能力方面,排名前三的是I县、D县、A县。

社会资源方面,I县、D县、A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三地各有特色,周边各类资源丰富,对口援疆政策输送了很多优质企业和人才,企业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城市人均收入水平高,因此困难职工在获得工作的前提下能够积累较多的金融资本;工会均与住建部门积极联动,为困难职工提供廉租房,使职工在遭遇突发事件时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在健康方面,I县、D县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生存环境较好,困难职工群体医疗保健支出较高,总体健康状况略优于其他县市,因病致困人数少于其他县市。

(3)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方面,排名靠前的是E县、D县。

在技能培训方面,E县和D县依托当地企业、工厂、园区给予困难职工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帮助困难职工发展新生计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困难职工正常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帮助困难职工重建自信,实现社会价值。同时E县、D县的产业园区发展也为解决周边村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因此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企业优惠政策以激励企业吸纳更多困难职工就业,长期稳定地实现了解困脱困。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会帮扶下新疆X州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进行模型计算,得出其排名结果:D、C、B、E、F、J、K、G、H、I、A。此结果与新疆X州城市困难职工返困率排名大致相同,因此用该方法评价是合理的。新疆X州城市困难职工生计恢复力呈现橄榄型分布,D县最高,大部分县市为0.5~0.6,A县、I县、H县分列最后三位。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三类。

第一,区域优势导致的经济发展不均衡。C县、B县、A县和K县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其中包含几处闻名全国的大型风景区。C县充分利用了景区资源,多年来将景区的宣传和建设置于重要地位,使得C县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成为脱颖而出的旅游大县;其他县由于县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且多数县域内基础设施匮乏,导致景区岗位数量有限,不能有效带动当地就业。

第二,困难职工与社会网络联系的紧密性差异。D县和C县工会在困难职工帮扶方面把基础工作作为重点,做到掌握困难职工家庭经济状况,每季度进行入户摸排,长期以来,县总工会已经为困难职工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库;相比之下,B县和A县在困难职工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上还有所欠缺,在档案管理工作上也有所欠缺,存在困难职工家庭信息不完整和滞后情况。

第三,工会对困难职工就业创业帮扶的力度不同。E县、D县和H县在“造血式”帮扶中多采用鼓励困难职工实现创业和再就业,这些县市工会多与支援新疆的大企业合作,长期举办技能培训班,教学内容以服务业和手工业为主,当困难职工掌握新技能,工会就可以为他们推荐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了困难职工的学习能力。

4.2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从工会职能角度提出建议:

(1)行使救助职能,帮助困难职工提升缓冲能力。

工会要做到应帮尽帮,首先需要将阶段性贫困的困难职工家庭资金保障落实到位,阶段性贫困致困原因包括遭遇下岗失业、重大疾病、子女教育、意外灾难等。需要落实中央、地方帮扶资金,确保困难职工享受到应享受的政策,帮助困难职工积累各类资本以应对阶段性贫困。利用好大数据技术将帮扶对象按照困难职工、困难学生、困难患者和困难企业的类别建立困难职工信息库,为精准帮扶搭建平台,让正式资源和非正式资源能够“一站式”服务于困难职工家庭。

(2)行使维权职能,增强困难职工的自组织能力。

通过常态化入户,精确掌握每个困难职工家庭情况,加强困难职工档案管理,确保信息更新;建立法律咨询点,为遇到保险、工资等劳动纠纷问题的困难职工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建立工会与困难职工之间的信任网络,使困难职工选择通过工会等各类社会资源获取信息、资本以抵御各类危机。

(3)行使服务职能,提高困难职工的学习能力。

与政府其他部门建立联合机制,实现协同治理,消除信息孤岛,达到信息共享,掌握困难职工在社会网络中的真实情况,为困难职工精准识别提供有效保障;加大教育帮扶投入,与企业合作开展联合助学,为合作的企业颁发公益奖牌,鼓励企业为社会多做贡献,通过奖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政策帮助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完成学业,进一步通过子女的就业实现家庭的稳定长效脱困;注重“造血式”帮扶,对于体质健康的家庭富余劳动力,依托园区、企业、工厂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支持等多元化服务;建立返困机制,做好脱困后跟踪服务,脱困不脱政策,确保困难职工实现长期稳定脱困。

猜你喜欢
恢复力生计工会
中国农村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的研究进展
基于生态功能区尺度的社会-生态恢复力评价研究
旅游生计恢复力研究进展及分析框架构建※
BY THE SEA
工会经纬
工会动态
地还种不种?故土不再是唯一生计——搬迁后农民生产方式变迁报告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如何发挥工会在职业病防治中的作用
从恢复力到社会—生态系统:国外研究对我国地理学的启示